①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意思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人之所以為英雄,不是自己想成就能成的,它由遺傳和天性決定的成分很大,所以,是不是英雄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第二層意思,從古至今的許多英雄人物,很小的時候就作出了不凡的業績,這也是大眾所認同的意思。
第三層意思,英雄這個詞專屬於少年,老年人是沾不上邊的,也就是所謂英雄遲暮了。
出自宋朝《隋唐傳奇》中對羅成的描述: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醉生夢死難成器,馱馬長槍定乾坤。
揮軍千里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
意思是:不經歷清貧的生活難以成長,沒受過打擊總是太天真。自古以來英雄都是經歷煉獄而出,從來也都是從富貴落入平凡。整天醉生夢死怎麼成大器,提槍上馬安定乾坤。指揮軍隊征戰千里山河猶在,揚名立萬以傳後人。
這幾句話是勸誡人們立大志,經歷磨難和挫折最終有所成就。
(1)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哪裡取景擴展閱讀
1、《自古英雄出少年》是由安徽廣播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北京吉安永禾影視聯合出品的武俠劇,影片根據80年代同名電影改編,由釋小龍、白靜、吳磊、鄭偉、鄭佩佩、梁家仁等主演。
講述了明末清初時期,江湖義士帶領一眾天地會遺孤,為躲避朝廷逆賊追殺四處逃亡的故事。
2、 故事片《自古英雄出少年》由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於1983年出品。該片由牟敦芾執導,郝勇、張小燕、胡益林、呂立、任剛、李殿芳等領銜主演。
影片描寫清朝咸豐年間,四川「天地會」的一群少年英雄,歷盡艱險,機智勇敢地消滅了追捕他們的清廷高手的故事。
②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拍攝地址
彩色遮幅式故事片《自古英雄出少年》於1983年出品,或許這算得上是最早的一部在九寨溝拍攝的電影了。樹正磨坊正是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外景地。
③ 自古英雄出少年電影是那一年拍的
83年 老電影了 那時候的電影辮子戲中,清朝總是反面角色的,清廷的下屬會被稱為朝廷鷹犬。如今,微服,戲說橫行,皇帝大臣都是明君賢臣,混忘了這個腌臢王朝對人民的奴役對文化的摧殘對中華民族的創傷。不能因為所謂和諧而去故意遺忘歷史,甚至篡改歷史
其實很多人不了解的是,80年代是新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化繁榮時期,人民充滿希望,樂觀向上,學術界思想界百花齊放,物質上雖然比不上現在,但精神上很富足。
④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哪裡拍的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由牟敦芾執導,郝勇、張小燕、熊長貴、張勇等主演的電影,於1983年6月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1]
影片描寫清朝咸豐年間,四川「天地會」的一群少年英雄,歷盡艱險,機智勇敢地消滅了追捕他們的清廷高手的故事。
⑤ 在九寨溝拍攝的電影及電視劇
1,《自古英雄出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由安徽廣播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北京吉安永禾影視聯合出品,影片根據80年代同名電影改編,由釋小龍、白靜、吳磊、鄭偉、鄭佩佩、梁家仁等主演的武俠劇。講述了明末清初時期,江湖義士帶領一眾天地會遺孤,為躲避朝廷逆賊追殺四處逃亡的故事。
2,《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武俠劇,由於敏執導,黃曉明、劉亦菲領銜主演,孔琳、孟廣美、王洛勇、陳紫函、楊冪等聯袂主演,於2006年3月17日登陸浙江教育科技頻道首播。
該劇根據金庸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南宋末年,楊過和小龍女經歷了一番凄美愛情與江湖恩怨的故事。
3,《神話》
《神話》是由香港導演唐季禮執導,成龍、金喜善、梁家輝等主演的今古交錯,神話愛情影片。於2005年9月2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秦朝為背景,講述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曠世愛情。
4,《東游記》
《東游記》是根據同名神話古典小說改編,由新加坡、中國合作拍攝的古裝神話電視劇,由謝益文執導,馬景濤、郭妃麗、鄭秀珍、林湘萍、謝韶光和常鋮等聯袂主演。
該劇講述了呂洞賓、何仙姑、韓湘子、鐵拐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曹國舅等八仙,經歷劫難歸位,與通天教主、穿山甲鬥法、除魔衛道的故事,並於1998年11月播出。
5,《英雄》
《英雄》是張藝謀執導的武俠電影,由李連傑、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於2002年12月14日上映。電影主要講述戰國末期,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為對抗秦國的吞並,六國各地俠客欲刺殺秦王的故事。
⑥ 自古英雄出少年影片里的碼頭叫什麼名字
是宜賓南溪文明門。
「文明門」城樓,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檐歇山式項,穿逗抬梁混合梁架,南溪人習慣稱之為大南門城樓。清嘉慶十一年(1807年)培修時。
知縣邵兆祿書「文明門」三字刻於門額上,整個建築翼角高翹、曲線優美、秀頃大方、不落俗套,屬川南民間風格。樓前有6台62級石質碼頭與之相連,使城樓更加巍峨壯觀、氣度非凡。先後被《草莽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九根毛》、《青年劉伯承》等多部電影電視劇攝入。
(6)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哪裡取景擴展閱讀
南溪文明門城樓城牆位於南溪區城南大街,是長江邊上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城樓城牆,素有「萬里長江第一門」之稱。城牆原為土築,明天順年間改為石城牆,清順治三年(1674年)城牆遭破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整修時,增設城門兩道。
原有九道城門中,現存臨長江的「文明門」(俗稱大南門)、「廣福門」、「望瀛門」(俗稱東門)城樓及沿江部份城牆,全長1482米,高約6米,平均厚7.5米。
⑦ 四川九寨溝原本屬於甘肅,是真的還是假的
九寨溝原來是甘肅省的!最近看到有網友說,現在的世界級風景名勝區九寨溝原本是甘肅省的一部分,這塊人間少有的絕色美景無論如何都應該好好地歸還給甘肅省,不能輕而易舉地割讓給四川了。網友還煞有其事地提到,九寨溝原本屬於甘肅省,而現在甘肅省管轄的隴南市文縣碧口鎮原來則屬於四川省,當時的甘肅省認為九寨溝很窮,目光短淺,看上了碧口水電站,於是用甘肅省的九寨溝換取了四川省的碧口鎮。
這是真的嗎?其實可以很肯定地說,九寨溝原本屬於甘肅省這是假的,只不過被甘肅省短暫代管過,在行政區劃上從未劃歸過甘肅省。在上世紀80年代,甘肅省、四川省、青海省三省確實互換過土地。四川省與甘肅省之間也確實存在過互換土地的情況,當時南坪縣(現九寨溝縣)與甘肅省文縣、迭部縣之間的兩省界進行了重新的確認和劃分,三縣之間的省界劃分都有得有失,面積並不大。而關於甘肅省換取四川省碧口鎮則更是無稽之談,碧口鎮在 歷史 上一直都屬於甘肅省,在民國時期碧口鎮還是甘肅省四大名鎮之一。
九寨溝縣、九寨溝景區歷來都是四川省的土地,這是毋庸置疑的。九寨溝縣原名南坪縣,其隸屬一直是由松潘廳管轄。而關於甘肅省代管九寨溝一事,也是在特殊時期,很短暫地存在過。在解放初期,因為甘肅省比四川省先解放,其與甘肅省毗鄰的南坪縣也先被解放,而阿壩州的其它地方則還處於尚未和平解放的局面,當時為了管理解放後的南坪縣,所以就暫時把南坪縣劃歸給了甘肅省代管。直到1950年10月整個阿壩州和平解放後,南坪縣又從甘肅省劃了回來。因此至始至終,在行政區劃上九寨溝也沒有劃歸過甘肅省。
四川對於九寨溝的開發時間比較早,在1978年九寨溝就被劃為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寨溝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一部拍攝於1983年的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這部電影描述的是四川反清復明的故事,其電影拍攝地為四川的九寨溝,從此九寨溝秀美的風景才逐漸讓人知曉。後來《西遊記》也到九寨溝取景拍攝,隨著西遊記播出的火爆,九寨溝也從此聞名天下。
現在有很多甘肅人都會說九寨溝曾經是甘肅省的,其實這個事情很簡單,因為九寨溝的出名而眼紅了而已。但實話實說,如果九寨溝真要是屬於甘肅省管轄,就憑現在甘肅省的發展,九寨溝現在有沒有這樣的知名度,都還要打個問號呢!
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留言評論!
⑧ 九寨溝有什麼特色
嘻嘻,又撞上了!我是當導游的,九寨可是去過好幾趟了!下面我就來給你向導一下吧!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南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00多公里,屬高山深谷碳酸鹽堰塞湖地貌,景區長80餘公里,茫茫六萬多公頃,因溝內有盤信、彭布、故窪、盤亞則查窪、黑角寨、樹正、菏葉、扎如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據《南坪縣志》記載:「羊峒番內,海峽長數里,水光浮翠,倒影林嵐。」故此地又名中羊峒,又名翠海。總面積約620平方公里。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童話世界」的美譽。大多數景點集中於「Y"字形的三條主溝內,縱橫50公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片在莽莽叢林中沉寂了千百萬年的仙境終於被一群偶然闖進的伐木工人發現。1982年,成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78年,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1990年,在全國40佳風景名勝區評比中,名列新自然景區榜首。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
"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九寨溝的精靈是水,湖、泉、瀑、溪、河、灘,連綴一體,飛動與靜謐結合,剛烈與溫柔相濟,千顏萬色,多姿多彩。高低錯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藍澄澈,水中倒映紅葉、綠樹、雪峰、藍天,一步一色,變幻無窮;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花樹開在水中央。
現已規劃的六個景區是:寶鏡岩景區 樹正景區 日則景區 劍岩景區 長海景區 扎如景區 九寨溝的森林2萬余公頃,在2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品種有紅松、雲杉、冷杉、赤樺、領春木、連香樹等。在這里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珍貴的大熊貓、白唇鹿、蘇門羚、扭角羚、毛冠鹿、金貓等動物。海子中野鴨成群,天鵝、鴛鴦也常來嬉戲,是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