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媽媽!您到底在哪裡觀後感主人公叫小雪昨天電影院放的電影
我看了電影《媽媽!你在哪裡!》看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小主人公陽陽自強不息、孝敬父母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小主人公陽陽5歲的時候,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媽媽不幸遭遇車禍去世了。爸爸怕他受傷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他,陽陽的老師一直「冒充」媽媽和陽陽通信。陽陽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爸爸那麼的愛他,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周圍的好多好心人也在關愛他!陽陽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他在快樂的成長。我也暗自為他高興!可是卻沒想到更大的不幸正等著他——他的爸爸患了癌症!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想的不是如何治自己的病而是教會兒子自己生活。他把當家權給了兒子。陽陽也十分懂事,知道父親生病,每天早早起床買菜、燒水、做飯。他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畢竟他只有10歲,要做這么多的家務,多麼不容易啊!可他卻做到了,這一點真讓我自愧不如。想想我自己已經8歲了,可是在家裡什麼也沒干過,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和陽陽比起來我可真是太幸福了!
陽陽的父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可陽陽已經變得堅強。我想,他一定從自己的父親身上學到了很多……
看完電影,我也想了很多。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付出了很多,可是我們做兒女的卻常常忽略了父母的辛苦,覺得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陽陽的做法讓我感動,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關心一下父母呢?
❷ 電影叫聲媽媽觀後感
電影中的亞男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雖然她是不幸的,但同時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媽媽臨死前把她託付給了一個賣盒飯的老奶奶。而那個老奶奶又十分富有愛心,她含辛茹苦地把她養大。為了亞男,老奶奶除了賣盒飯,還做風箏,把掙來的錢供亞男讀書與生活。後來她不幸得腦瘤去世了,為了達成那時對亞男的媽媽許下的承諾,便又接著讓她的親生女兒劉愛潔撫養。為了供亞男讀書,她白天上班,晚上幫忙洗車,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甚至放棄了了出國的培訓機會……最後,在亞男上初中獲獎的那一刻,亞男對她說出了一句我被影片中這種無私的、偉大的愛的傳遞深深感動了!一個「愛」字,寫起來容易,說起來更容易,可是,真正要把「愛」付諸於行動和現實中,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啊!可是,影片中以賣盒飯為生的張素珍做到了;影片中的張素珍的女兒劉愛潔也做到了……我看完影片後,想到了自己:我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家庭里,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養育我,可我居然沒有一份感恩之心,不但不會替爸爸媽媽分擔憂愁,自己還總是給爸爸媽媽添麻煩:本來我會梳頭,但總想著媽媽梳得好些,而浪費媽媽的時間;本來我會洗襪子、小褲子,但因嫌麻煩,而總是依賴爸爸……所以,今天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我首先應該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自己的勞動和取得的成績來回報爸爸媽媽的愛;我還應該學會用自己的愛去愛爸爸媽媽,愛老師同學,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真心話:「我想叫你一聲媽媽!」
❸ 老媽你真煩觀後感
今天很無奈,電腦不能開機,於是很無奈打開電視,電影頻道在放一個電影,是剛開始 出字幕很吸引我 叫<老媽你真煩> 我抱著很矛盾的心想繼續看下去,開頭是一家人搬家,老媽為了她女兒呱呱上學方便而搬家,據說組房子一年就得4萬,她算給女兒聽,女兒抱怨「老媽你真煩,我又沒叫你搬家啊」當然,誰都不喜歡一個人對你不停嘮叨,我特別同情呱呱,也同情我自己。其實我媽管我也挺嚴的,那叫一個傳統啊,都說我媽看著外表挺時髦的,其實她內心可封建了,可憐我。
同樣,和女主角呱呱一樣,初一時,我媽就特愛叨叨我,總是說,要爭口氣啊,什麼的,老是要我爭口氣的,自己要和人比自己爭去啊 關我鳥事啊。原因是我哥高我一級,他升初中的時候,我們那兩學校校長親自來我家接他,經過一般口嘴磨合後,我媽終於起身送他們出門,我媽臉上那表情那叫一個驕傲啊,頓時我的心裡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悲傷。更可惡的是那兩校長還在邊走邊回頭說道「您好好考慮呀,我們學校去年可是。。。。」鄰居們便都走過來和我媽聊著,在寒噓了一陣子後,我媽走進來跟我哥說,還是去桃園吧,離我家進,到哪裡不是學,我哥道,隨便。我媽又對我說,別老看電視了,唉 你到時候怎麼辦哦 別兩學校都不要。似乎很認真的語氣,我並不生氣,因為我真的對讀書沒什麼興趣。
這個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珍惜啊!很好了,希望他是你的滿意答案!謝謝!敬禮!
❹ 電影觀後感 媽媽你到底在哪
中心思想:我看了電影《媽媽!你在哪裡!》看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小主人公陽陽自強不息、孝敬父母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小主人公陽陽5歲的時候,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媽媽不幸遭遇車禍去世了。爸爸怕他受傷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他,陽陽的老師一直「冒充」媽媽和陽陽通信。陽陽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爸爸那麼的愛他,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周圍的好多好心人也在關愛他!陽陽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他在快樂的成長。我也暗自為他高興!
可是卻沒想到更大的不幸正等著他——他的爸爸患了癌症!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想的不是如何治自己的病而是教會兒子自己生活。他把當家權給了兒子。陽陽也十分懂事,知道父親生病,每天早早起床買菜、燒水、做飯。他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畢竟他只有10歲,要做這么多的家務,多麼不容易啊!可他卻做到了,這一點真讓我自愧不如。
想想我自己已經8歲了,可是在家裡什麼也沒干過,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和陽陽比起來我可真是太幸福了!陽陽的父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可陽陽已經變得堅強。我想,他一定從自己的父親身上學到了很多……
看完電影,我也想了很多。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付出了很多,可是我們做兒女的卻常常忽略了父母的辛苦,覺得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陽陽的做法讓我感動,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關心一下父母呢?
❺ 電影媽媽我想你的觀後感
僅供參考:
很早,爸爸和媽媽就離婚了,那時我還不懂事,看著他們在簽下離婚協議時,心中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高興,因為爸爸和媽媽不會再吵架了,不會不顧及他們吵架時我的感受了。
媽媽遠走他鄉後,爸爸一個人把我辛苦的拉扯大,我承認,我讓爸爸太操心了。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是讓我們給媽媽洗腳,我心裡想到了媽媽,我很想給媽媽洗腳,但是卻不能,回到家,我只好給爸爸洗腳了,我一邊洗一邊哭,爸爸問我怎麼了,我也不說話。第二天早上,我來到學校,生怕老師問起昨天的作業,其他同學都在討論著給媽媽洗腳的過程,和媽媽臉上的驕傲。我卻一個人做在位子上不說話,我的好朋友萌萌來了,問我:「伊兒,你怎麼,昨天你給你媽媽洗腳,你媽媽高興嗎」。我什麼也沒說,任眼淚往下流。(我沒把我媽媽和爸爸離婚的事情考試老師和同學。)萌萌見我樣子不對,便走了。
上課時,老師問我們昨天晚上的作業做得怎麼樣,並讓我們說說洗腳的過程,我害怕極了,生怕老師問到自己,同學們一個個上台講了經過,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輪到我時,我說不出話,臉憋的通紅。老師問我怎麼了,是不是沒有完成啊,我不說話,老師不耐煩了,問我到底怎麼了。不知哪一位同學說:「老師,伊兒她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她媽媽不在家」。老師便對我說,下去吧,下去吧,我一下子哭了出來。下課後,同學們都嘲笑我是沒有媽媽的孩子,其中一個人說:「哈哈,沒有媽媽的孩子就是可憐,怪不得成績不好,以後我們都不跟你玩了,你們說是吧!」「是啊是啊,我們可不願和沒有媽媽的孩子玩呢!」聽了這些話,我憤怒的說:「夠了,有媽了不起嗎?」同學們一看到我這樣子,趕緊走了。
回到家,我沒跟爸爸說,因為說了會讓爸爸傷心的,我在心裡對媽媽說,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