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為什麼電影起面紗這個名字

為什麼電影起面紗這個名字

發布時間:2021-06-11 22:12:42

① 《面紗》的影評

1、雖然以娜奧米·沃茨為首的演員陣容奉獻了精彩的表演,但《面紗》依然散發出一種優雅的冷酷。影片對毛姆1925年描寫中國的小說進行了一次明信片式的改編。(《紐約郵報》評)

2、《面紗》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同時繼承了以往那些偉大影片的優良製作傳統,影片取得的成就必將載入影史。(《紐約觀察家》評)

3、《面紗》提升了毛姆原著小說的境界,把拘謹的高尚轉化成了真誠的激情。(《洛杉磯周報》評)



(1)為什麼電影起面紗這個名字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故事以女主角吉蒂開篇,為了逃離20年代倫敦浮華卻又空虛的社交圈,也為了防止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醫生沃特·費恩的求婚。費恩在把吉蒂帶到上海後,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細菌學研究中去。

孤獨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發生了婚外情,當費恩發現時,他羞恨交加。為了報復,也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費恩決定孤注一擲,帶著吉蒂遠走霍亂肆虐的偏遠城鎮。沃特從一塵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線,他慢慢地協助控制了當地的疫情。

吉蒂則開始在一家由法國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醫院中做義工,並逐漸找回了生活的勇氣和意義。沃特和吉蒂終於可以互相敞開心扉,但就在他們日漸親密的同時,沃特染上了霍亂。沃特的生死決定了他們新近迸發出來的激情能否轉化為永恆的愛情。

② 《面紗》這個名字是什麼含義啊

我覺得因為是改變自同名小說<面紗>,所以電影才叫這個名字吧.如果你問小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我覺得可能是女主角一直和她的丈夫中間有隔閡,就像面紗一樣,總是模糊不清的,雖然在最後他們的感情終於向對方袒露出來,但是仍然無法阻擋天人相隔的悲慘結局.就像面紗一樣,揭開就能坦然相對,如果一輩子不揭開,一輩子就無法相互了解.而且就像海報上的那句話"真愛,一生中只揭開一次",我是這樣理解的,而且在最後她再遇到以前的情人時,非常坦然,這就是那一生中只揭開一次的面紗,在愛人死後永遠不會再被揭開了吧.

我覺得很多人都是通過一層華麗的面紗來看生活的,這是人們探尋知識,探尋真理的方式,或者至少可以通過揭開上面的面紗來對抗恐懼。我想同時也揭開了人生中的很多痛苦,但這就是你的生活

③ 關於電影面紗

我覺得因為是改變自同名小說<面紗>,所以電影才叫這個名字吧.如果你問小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我覺得可能是女主角一直和她的丈夫中間有隔閡,就像面紗一樣,總是模糊不清的,雖然在最後他們的感情終於向對方袒露出來,但是仍然無法阻擋天人相隔的悲慘結局.就像面紗一樣,揭開就能坦然相對,如果一輩子不揭開,一輩子就無法相互了解.而且就像海報上的那句話"真愛,一生中只揭開一次",我是這樣理解的,而且在最後她再遇到以前的情人時,非常坦然,這就是那一生中只揭開一次的面紗,在愛人死後永遠不會再被揭開了吧.

④ 電影面紗 為什麼叫面紗 與主題有關聯嗎

本來就是一個關於寬容與愛的故事。
說男女主人公在經歷了沖撞與磨合之後揭掉面紗,重新接納彼此。

建議去看原著的小說。

⑤ 電影《面紗》為什麼叫《面紗》

《面紗》原是毛姆(英)寫的劇本小說。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他出生於律師家庭,曾在倫敦情報部門工作,戰後周遊世界各地。他一生共創作了長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50多篇、劇本30多部。不過毛姆本人對自己的評價卻很謙虛:「我只不過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個。」作為奧斯卡·王爾德風化案之後的一代英國作家,毛姆在自己的作品中小心避免了與同性戀有關的各種題材,盡管他本人也曾擁有一段長達三十年的同性戀情。

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由於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成他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接受了坎特伯雷的國王中學和德國海德堡大學(在這里,毛姆沒有取得學位)的教育之後,毛姆成為倫敦聖托馬斯醫院的實習醫生(1892-1897)。1897年,他根據自己在倫敦蘭貝斯貧民區做助產醫師的經歷寫成了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這本書出版後銷路很好,這使得毛姆下定了棄醫從文的決心。從1903年起,毛姆開始戲劇創作。1907年,一部關於婚姻與金錢的喜劇《弗雷德里克夫人》再次為毛姆贏得了聲譽。1908年,一時間有四部毛姆的戲劇作品在倫敦上演,真可謂盛況空前。毛姆的輕喜劇作品深受王爾德的影響,通常以中產社會世俗背景下愛情和婚姻中的波折為主題。他一生創作了三十多個劇本,其中較著名的有《圈子》(1921),《東蘇伊世》(1922),和反戰戲劇《For Services Rendered》(1932)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40歲的毛姆加入了法國的紅十字急救團。在西線服役時,他遇到了22歲的美國人吉拉爾德·哈克斯頓。哈克斯頓外向活潑、精力充沛,與由於口吃而不善交際的毛姆恰成互補。毛姆遂雇哈克斯頓為自己的私人秘書,兩人的伴侶關系一直保持到哈克斯頓1944年去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戰中,毛姆受英國軍事情報部駐法國總領約翰·瓦林格爵士之邀,作為特派人員往返於倫敦總部和歐洲大陸之間,為軍情部在歐陸的其他情報人員穿針引線。毛姆的這些經歷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些間諜小說,如《阿申頓》(1928),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1915年,毛姆與慈善家托馬斯·巴爾那多博士的女兒茜瑞·威爾卡姆生下一個女兒。茜瑞當時是個有夫之婦,但她次年與丈夫亨利威爾卡姆離婚,並與毛姆結婚。但是婚後,毛姆大部分時間與哈克斯頓生活在一起。這對同志伴侶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攜手同行,游覽了中國、印度、拉美等地。毛姆作為「世界旅行家」的稱號也由此而來。在這些旅行中,哈克斯頓好比毛姆的眼睛與耳朵,在與旅途中各色人等的交往中,為毛姆搜羅了大量「奇聞軼事」,而這些故事日後則成為毛姆小說創作的源泉。1927年,茜瑞終於不堪這番冷落,與毛姆離婚。茜瑞後來在自己的事業——室內設計——中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算是對她婚姻失敗的一點補償。

毛姆最知名、最暢銷的小說《人性的枷鎖》(1915)也是在一戰期間出版了。毛姆去世前,這本書的銷量就已超過一千萬冊。在這部半自傳性作品中,作者將自己的口吃換成了小說主人公菲利普的跛腿,描述了一個青年成長的歷程。隨後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同樣也獲得了巨大成功。此書中,毛姆以法國畫家保羅·高庚的生活為原型,講述了一個英國股票經紀人查爾斯·思特里克蘭德為逃避世俗到南太平洋的小島大溪地作畫家的故事。毛姆小說中的主人公幾乎總是對應著某個對毛姆有重要影響的現實人物,如小說《尋歡作樂》(1930)以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為創作原型,晚期作品《刀鋒》(1945)映射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刀鋒》中主人公拉里在尋求自己精神家園的苦旅中,最終在印度的苦行主義和神秘氛圍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除了這些優秀的長篇小說,毛姆還是一個出色的短篇小說家,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大王。他的短篇小說有一百多部。他的短篇小說《雨》,收錄於小說集《葉的震顫》(1921),後來還被改編成一部成功的電影。

1926年,毛姆在法國境內的地中海度假勝地里維埃拉買下了瑪萊斯科庄園別墅,毛姆的後半生除去旅行,基本上就是在這里度過的。1940年,毛姆搭上一艘煤船逃離法國。二戰期間,毛姆生活在美國。1946年,毛姆回到法國里維埃拉。設立了薩姆塞特·毛姆獎,獎勵優秀的年輕作家,鼓勵並資助他們到各處旅遊。1948年寫最後一部小說《卡塔麗娜》。此後,僅限於寫作回憶錄和文藝評論,同時對自己的舊作進行整理。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毛姆名譽博士學位。英國牛津大學和法國圖魯茲大學分別授予他頗為顯赫的「榮譽團騎士「稱號。同年1月25日,英國著名的嘉里克文學俱樂部特地設宴慶賀他的八十壽辰,在英國文學史上受到這種禮遇的,只有狄更斯、薩克雷、特羅洛普三位作家。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榮譽侍從」稱號。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國里維埃拉去世,享年91歲。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學內。死後,美國耶魯大學建立了檔案館以資紀念。

由於奧斯卡·王爾德事件對英國文化界的沖擊和警示,毛姆和他同時代的大部分英國知識分子一樣,對「同性戀」這個字眼採取了明智的迴避態度。在毛姆的作品中,你很難找到與此有關的內容,甚至在毛姆的生活中,也只有少數較親近的朋友知道毛姆的同性戀情。也正因為這樣一種保守的社會環境,毛姆只好在旅遊和寫作中尋找自己心靈的避風港灣。

毛姆的小說《面紗》是一部表現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作品,是毛姆最為暢銷的作品,在上個世紀的英國出版時曾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因為小說中的人物的名稱與當年的香港官員同名,該書曾經引起名譽權官司,以至於毛姆不得不將故事發生地改為「清廷」,而出版社也不得不將書收回重印。

⑥ 電影《雙刃》和《面紗》的英文名字

Double Lives-----《雙刃》
The cast members attend the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American co-proction Double Lives in Beijing On July 14, 2010. Photo: CFP.cn
The Painted Veil-----《面紗》

⑦ 電影《面紗》中女主角生出的孩子是誰的

是她之前出軌的那個男人的。因為她懷孕後自己並不高興,還算了算時間,但男主角原諒她了。

影片《面紗》由約翰·卡蘭執導,改編於索默斯特·毛姆的小說《華麗的面紗》,羅恩·內斯萬尼爾擔任編劇,娜奧米·沃茨、愛德華·諾頓、列維·施瑞博爾、黃秋生和夏雨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6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7)為什麼電影起面紗這個名字擴展閱讀:

電影講述20年代倫敦,一心只求擠身上流社會的虛榮女子吉蒂,甘願選擇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下嫁醫生沃特,婚後隨夫移居上海,然而難耐寂寞,旋即搭上英國外交官背夫偷情。

面對不忠妻子,沃特毅然決定舉家前往霍亂肆虐的農鄉行醫,作為對她的最大懲罰。浮世紛擾,每天與死亡和絕望擦身而過,夫妻倆卻發現了另一片天地,在遙遠的異鄉第一次走近對方。

參考資料:面紗-網路

⑧ 電影面紗(the painted veil)中的沃特為什麼帶吉蒂去霍亂之地

不能說沃特不是當時帶有對她的氣而故意這么做的,同時也是對他們愛情的一種試煉,有一種把他們的命寧可豁出去獻給別人的感覺。最後吉蒂是理解了沃特這個人的性格,並且已經愛上他,但為沒能從開始很好地珍惜對方而心痛。

⑨ 電影<面紗>裡面有一段插曲,叫什麼名字啊

曲名是《夢之浮橋》
插曲一1、http://live.cnnb.com.cn/...3/sina_dream33.mp3
插曲二2、http://blog.bitscn.com/...6-12/1225463863.wma

如何來客觀的評價《面紗》這部電影與原著的差距

電影讓我更能接受一點結局凄美了點,但是最後在倫敦凱蒂遇見舊情人的表現也讓人會心一笑。溫暖美好的愛情故事,拍的很美,主線和價值觀都美。不符合原著,小說的精彩在於對人性的描寫,看的時候會覺得作者酸冷刻薄。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電影起面紗這個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運瑩演過多少電影 瀏覽:886
那本電影好看的圖片文字 瀏覽:307
好看的異獸類的電影 瀏覽:965
限時電影如何破解 瀏覽:867
維傑最好看電影 瀏覽:196
什麼視頻有電影圖片 瀏覽:19
9幾年的所有武打電影有哪些 瀏覽:116
越南戰爭抗日電影哪部最好看 瀏覽:597
雙顯示屏如何全屏看電影 瀏覽:719
愛奇藝會員開通能看多少電影 瀏覽:267
紅嫂電影免費觀看土豆 瀏覽:806
手機騰訊app怎麼下載電影嗎 瀏覽:302
極速營救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511
哪些電影里的男人是渣男 瀏覽:644
狙擊手的對決電影國語免費 瀏覽:142
宮崎駿創作了哪些電影的名字 瀏覽:359
奇異果TV怎麼桌面沒有電影了 瀏覽:619
為什麼國外的動畫電影好看 瀏覽:776
垃圾機器人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瀏覽:709
解救吾先生相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