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在電影院見過哪些讓人氣憤的行為
文明觀影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但是電影院里也存在很多不文明行為,讓人尤為討厭,也影響了別人的電影觀感。一、吃零食。很多人在看電影的時候,喜歡買一桶爆米花一杯飲料,一邊觀看電影一邊吃東西。這個無可厚非,因為吃爆米花不會有太多噪音影響到別人。但是有人在看電影的時候嗑瓜子,從電影開始磕到結束,對其他觀影人來說簡直是折磨。也有人喜歡攜帶味道很大的食物進入影廳,這個也會對別人產生很大影響,是非常不文明的觀影行為。
二、打電話。觀影期間,大家應該把手機靜音,但是常常有人總是忘記關手機,並且還大聲的接打電話,完全影響了別人。三、劇透。總有人喜歡在看電影時跟朋友討論劇情,並且把網上的提前公布的劇情在觀影期間說出來。也許你的朋友喜歡提前知道劇情,但是其他觀眾並不想,提前劇透,非常影響觀感,看電影時請學會閉嘴。四、踩座椅靠背。有人喜歡把腳踩在前方坐椅的靠背上,鞋底很臟,所以容易把座椅踩臟。前排被踩得觀眾背部非常不適,腳上的異味也會影響別人。
五、帶小孩觀看電影。每年都會有適合小孩觀看的兒童電影上映,家長帶小孩看兒童電影可謂其樂融融闔家歡樂。但是有的家長喜歡帶孩子去看成年人的電影,孩子不感興趣,在電影院里哭、鬧、笑、跑,家長不但不制止甚至還縱容。有孩子在鬧,對整個影廳的觀眾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成為家長後,應以身作則,即便帶小孩進去了,也應該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給別人增加麻煩。
六、頻繁進出影廳。電影院空間狹小,別人都落座後,想要走出去,則需要這一排的觀眾抬腳讓路,同時站起的人會擋住觀影人的視線。頻繁的進出,讓人非常討厭。
㈡ 屏攝是什麼意思
那麼到底什麼是「屏攝」呢:
第一 這個詞語最多次被提起是在201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當一些經典老電影播放的時候,四周一片白花花,伴隨著不住的快門
聲,因為很多影迷都抱著「到此一游」的心態拍照留念。
第二 「屏攝」是否違法侵權呢?在香港等地已經實行了這項法規,一旦被發現就會面臨罰款,甚至更加嚴重
的處罰,在國內目前還明確的法規,只是停留在道德規范下。在近期面對觀眾的調查中,只有68.7%的觀眾認為「屏攝」是侵權行為。
第三 目前大家對於「屏攝」的感官是一種不恰當的觀影行為,但其實「屏攝」的危害是很大的,首當其沖的就是電影版權問題,因為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很難取
證,如果版權方因為這些行為受到侵害也很無奈,他們認為大眾的關注和譴責是第一步,之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立法。所以如果還不清楚的電影觀眾要注意了,不僅
電影照片,還有各種影院盜錄的小短片,都不是很合理的行為,最好自己先能夠做到自我約束。
㈢ 電影院中錄制視頻現場頻繁,為何「屏攝」這個行為無法禁止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行為幾乎是難以禁止的,只能從道德層面約束,畢竟這無法以嚴格的定罪。
隨著疫情的嚴格管控,讓疫情問題有所回升之後,電影院的院線也漸漸回升,生活中離不開的娛樂節目再次回到了人們的生活視野中,可是之前從來沒有被大家提起的屏攝問題卻一步步浮出水面,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是不禮貌更是不道德的。但相反的,有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不過是拍照片,發個短視頻而已,並沒有影響到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爭論不休多年,怎奈何始終沒有取得結果罷了,2021年的元月正是各大明星所出演的電影上映的時候,這件事再次被拿上檯面來說,只能說是這樣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越加猖狂,可是也很難阻止。
或許未來有一天,電影法制會有所完善,這樣的行為畢竟不能嚴格的定罪,真正需要的是由自己的素質和道德來約束自己,但是大多數觀眾往往不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有所不妥的,可見我國的國民素質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