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種族歧視的電影
1、《撞車》
《撞車》是由保羅·哈吉斯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唐·錢德爾、馬特·狄龍等主演的犯罪影片。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將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磯為背景,講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車事故而引發的一些種族歧視問題的故事。
故事主題是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會帶上種族歧視的印記,這種現象是導致民間動亂的禍根。2004年9月10日在加拿大首映。該片曾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2、《哭喊自由》
《哭喊自由》是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凱文·克萊恩、丹澤爾·華盛頓等主演的英國電影。
本片講述了南非記者Donald Woods 在企圖調查黑人運動積極人物,他的好友Steve Biko的離奇死亡後被迫離開這個種族歧視和隔離的國度,而有著新聞專業精神的他決心要將調查公諸於世的故事。
1987年11月5日,影片在美國上映。1988年,該片獲得第45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4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
3、《颶風》
《颶風》是諾曼·傑威森執導,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99年12月2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有颶風之稱的拳王魯賓·卡特被指控謀殺罪,多年後,在熱心人幫助下重獲自由的故事。
4、《炎熱的夏夜》
《炎熱的夏夜》是由The Mirisch Corporation公司出品,諾曼·傑威森執導,西德尼·波蒂埃、羅德·斯泰格爾、沃倫·奧茨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67年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美國南部一個小鎮發生一宗來當地投資的白人老闆被殺案,黑人刑事偵察專家提布斯被誤解為嫌疑犯,解除誤解後和白人警官蓋爾斯聯手破案的故事。
5、《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由羅伯特·馬利根執導,格利高里·派克、瑪麗·巴德哈姆、羅伯特·杜瓦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根據哈珀·李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白人律師芬奇不顧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以及個人安危,堅持為一名被控強奸白人婦女的黑人進行辯護的故事。
1962年12月25日,影片在美國上映。1963年,格利高里·派克憑借該片獲得第3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B. 在美國為什麼黑人會號召大家去看《黑豹》而不是《綠皮書》
在美國,為什麼黑人會號召大家去看黑豹?而不是綠皮書?
從評論來看,北美觀眾覺得《黑豹》好,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第一,跟其他的漫威電影截然不同,光是全用黑人演員這項來說,就夠新鮮,夠大膽。
第二、作為超級英雄電影,難得地關照了美國的歷史、現實和政治,既娛樂又有深度,還接地氣。
第三、跟其他漫威電影只是巨大故事體系裡的某一段不同,《黑豹》有一個基於自身的完整故事,裡面的主要人物也有情感動機線,尤其是邁克爾•B•喬丹演的反派,甚至有人稱他為漫威迄今為止最棒的反派。其他女性角色戲份也重,比如黑豹的小妹,不少人表示喜歡。
除了是漫威首部黑人超級英雄電影,《黑豹》還放大了現實中的社會問題,涉及種族沖突、政治博弈、世界和平,等等。在爛番茄網站上,350位影評人給該片打出了97%的新鮮度高分,平均分8.2分,而超過68000位觀眾給影片打出的爆米花指數為79%,比影評人的評價低了不少。在評分較為嚴格的Metacrtic網站,影評人打出了88分(滿分100),而普通觀眾的評分只有6.8分(滿分10分),換句話說,影評人和普通觀眾對《黑豹》的評價是有分歧的。
專業人士的好評,基本都在於他們認為《黑豹》是一部深刻的電影。《黑豹》的主題,是一個擁有豐富資源,手握強大力量,在科技、通訊、交通、醫療等各方面都優越的國家,在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中,隱藏起來過自己的安穩日子?還是向外擴張統治世界?或者是資源共享尋求和平?具體到一個民族或個人,對內,則是在矛盾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黑豹》在中國為何叫座不叫好
對於美國人來說,這種關於個人、家庭、種族、國家的議題,很能感同身受。但是作為局外人的中國人,看到的只是一個老套的《王子復仇記》或者是《獅子王》的故事。如果說全片最重心的戲竟是爭權奪位,那和中國深入人心的某宮斗劇一比,簡直天地之別。
C. 有哪些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視劇/電影
2010年,56歲的黃欣琴做了三次手術摘掉喉結、隆胸、改變性器官,讓她如願以償地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黃欣琴是一名跨性別女性(生理性別男), 她曾經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後來終究是逃不過失業,妻離子散。2012年著名香港導演許鞍華執導的,跨性別劇情短片《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