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同一部高清電影有的是幾百兆,有的是1到2G,有的卻是10多個G我看了清晰度沒什麼不一樣啊
其實就是它們的解析度和清晰度不同
簡單點說 同一部電影幾百M的在電腦上看還不錯 但是把它放到投影儀上就可以發現 屏幕變大了 電影就變得模糊點 而幾G的則不同 放大後還是依然很清晰..
B. 為什麼有的電影好幾個G那麼大
好幾個G的是藍光高清格式,高清的程度能看到人臉上的每根汗毛。要求電腦配置要高才能看。
C. 有的電影為什麼20個G
有可能是時間特別長 在就是影片可能是超清的 清晰度越高 文件就越大! 還有可能是合集!
D. 為什麼有的1080p電影2-3個G有的1080p卻有10幾20個G甚至更大在我的電腦上放有區別嗎
2—3G的是720P,還有960P的,在往上的就是1080P,壓縮不好,畫質會下降,容量也會下降
E. 為什麼同是1080p的電影相差很大同一部有幾個G有幾十G
解析度相同,但是壓縮的格式不同,就不同了,純正的高清電影,是非常大的,比如藍光高清。比如RMVB格式的電影,解析度相同的情況下,就比AVI的格式要小一半左右。但是經過壓縮後的電影,一般音頻效果和色彩的飽和度也下降了很多,但是用肉眼來看,很難分辨的。6萬色和26萬色和1600萬色在肉眼看上去差不多,但是文件的大小就差很多了,灌裝方式不同,壓縮方式不同,文件大小就有差異了,現在流行的視頻格式很多,解碼器的要求就高了,像MOV的啊,MKV的啊,TS的啊,他們的色彩飽和度很大,也不失真,所以文件就很大,幾十G是很平常的事情。
你要是下載完後用電腦、電視、MP4播放的話,就下載那些壓縮得很小的就行啦,RMVB和RM就可以了,我們的眼睛是挑不出來什麼毛病的,如果要是用投影儀來放電影,用大的比較好
F. 為什麼同樣是1080P的電影,有些大小是4G 有的卻是40G 有什麼區別嗎
1、編碼處理不同。
40G是藍光原盤提取出來的影片,未經過任何改動。而4G為重編碼影片是在第一部的基礎上做重新編碼處理,由於編碼方式不一樣,壓縮率也不一樣,所以占的地方也小。
2、內容細節不同。
原盤一般包含多條多聲道高清音軌,也很佔地方的,而重編碼影片一般不會採用高清音軌的。
3、電腦配置要求不同。
這種視頻對電腦的配置和播放器要求會比較高,限於網速和電腦配置,一般沒必要非藍光不看,10G以上的1080P電影看起來已經相當令人滿意了。
(6)電影為什麼原版的g數大擴展閱讀:
藍光原盤一般至少30G以上,1080P一般10G以上,這是因為提取出來後的壓損是X264編碼的有損壓縮,質量和藍光有差距,文件越小壓縮越厲害,藍光肯定是1080p,1080p不一定是藍光正常35G以上就屬於藍光無損提取封裝1080P,多為TS格式。
另外視頻清晰度不僅僅是取決於解析度,還要看碼率、編碼方式等,1080P的視頻碼率不能低於5000kbps,低於這個就不能稱為1080P了。編碼方式也很重要,1080P基本都是MKV或者RMVB,但也有其他格式,而MKV這種格式看起來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