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電影總是要用一快木板打一下,然後在喊CUT
你好!
行內術語簡稱此動作為「打板」,他的作用是為了方便剪輯師和導演查找拍攝完畢的素材。
但更加正規的劇組,會使用更先進的時碼板,也就是說板上會寫明每一個鏡頭開始的時間,這樣會使查找工作更加方便。
還有一個細節要注意,將板子伸到鏡頭前時要在開機後一秒鍾,便要報場次場景,不可以太早也不可以太晚,目的是為了節省膠片。
至於你的問題稍微糾正一下:打完板時——導演喊開始。導演喊cut不用打板。
請支持中國電影!謝謝
2. 拍電視劇一般開拍前,導演都會拿著那個黑白相間的夾子說什麼來著,還有突然沒拍好,好像還會說一個啥「卡
開拍是 Action!拍完喊 Cut!這個叫做「場記板」,上面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
拍電影的時候畫面和聲音是分別記錄在不同介質上的,後期剪輯需要把音畫同步起來,如果沒有一個參照,這個工作會非常困難。場記板合上的聲音非常清脆,在音軌上可以看到清晰明顯的波形,同時在畫面上找出場記板剛好合上的一幀也不難。把兩者對應起來,音畫便可以完美同步了。
另外,拍電影時也不是按照劇本順序拍攝的,拍攝的素材往往次序混亂。場記員在打板的時候還要同時說出相應的場次信息,攝影師和錄音師同時記錄下場次信息,也是為了後期的音畫同步。
3. 電影在開拍的時候 一個人那個東西喊ACTION得那個東西叫什麼
場記板。
上面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的小木板,一端可以開合,可以拍出清楚響聲,以便剪接時聲畫同步作業的進行。
黑色或白色板面,可以用白板筆或水性馬克筆書以及粉筆寫,簡單實用,清晰可見。硬質木材,聲音乾脆響。
劇組通常在一個取景地會把所有戲份拍完,然後轉戰下一場地。這樣不僅工作量繁重,而且一不小心容易造成劇情內容的混亂。
為了保證不把內容搞混亂,最後能按照劇本把劇情縷清楚,影視從業者們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一個好辦法,以此為契機,創造出了場記板。
在某一個場景中,當場記喊下那聲耳熟能詳的「Action」並敲下場記板時,攝影機同一時間開始運轉,這個動作叫作「打板」或「拍板」。
(3)電影開拍前打板喊什麼擴展閱讀
場記板的作用:
1、作為每一段膠片的開頭標記,便於剪輯時候識別。
2、相機的麥克風錄音會有雜音,而話筒離演員比較近,所以話筒錄聲音會比較清楚,在後期的對版中,打場記板時會有一個很尖銳的聲音,在音頻裡面是個豎線,在軟體裡面就很容易對上了。
3、服裝化妝道具等其他職務人員區分特定鏡頭的依據,避免不同時候拍攝的鏡頭在細節上的瑕疵,從而避免細節上的硬傷。
4. 導演在打板的時候說什麼,記得是一句英語,忘了
一般打板分兩種時候,開拍和結束
開拍打板是電影拍攝一定會用到的,一般打板時要拿著場記板在鏡頭前說的是「某某影片第幾場幾鏡第幾次,action」,就是說明此時是開拍的意思,同時也是方便好幾個機位同時拍攝時後期剪輯方便同步
結束打板是電視節目錄制用的比較多,這種打板的時候就沒有電影開拍打板那麼正式用場記板,有時直接是導演用手打板,說句OK表示結束
5. 一般電影開拍喊的那個開始都是用英文的,為什麼
action
導演叫action的時候就叫場記「打板」,那個黑白相間的板子在圈裡叫做「場記板」,這時攝像機已經開了,錄下了場記板上寫上的:本次鏡頭的機位,景別,場次,拍攝鏡頭號等等內容,以便於後期剪輯師很快的找到需要的素材.當咔的一聲合住後,場記迅速撤離機器後,演員開始表演,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