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超能查派》
我的感想就是:這是一部典型的尼爾·布洛姆坎普式的電影。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每一部他的電影里都有幾個固定的元素出現:機甲,南非典型貧民窟,幫派,卷進幫派紛爭的普通人以及萬年基友沙爾托·科普雷(查派扮演者)。通過他特有的紀錄片式的紀實手法(電影中插播采訪,插播電視新聞節目等等),賦予科幻片別樣的真實感。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片擁有獨特的尼氏風格烙印。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本片也延續了導演一貫的現實主義情懷。導演在南非首都生活過。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科幻外衣之下側重於一個現實問題,《第九區》是種族歧視與隔離;《極樂空間》是貧富分化;而《超能查派》關注的是生長於平民窟里的孩子。我認為至於說機器與人的關系倒在其次,畢竟最後是因為查派涉嫌搶劫才追殺它,和人工智慧的關系還是比較小的。
拋去查派是一個機器人的事實,你會發現他和一個普通孩子幾乎一模一樣:天真,脆弱,渴望愛與認同,同時具有極強烈的好奇心,一點點叛逆與迷茫。由於他成長速度極快,其實與其說是孩子,不如說是青少年。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孩子,環境至關重要,但是查派由於各種原因缺失了對於善惡引導,受到欺騙,為了獲得認同感混跡在罪犯中。我不敢想像如果沒有「媽媽」和「創造者」的幫助他會變成什麼樣。但是其他在平民窟里的孩子呢,他們沒有查派的學習能力和力量,沒有「媽媽」的愛和「創造者」的引導,他們以後會怎麼樣呢?
查派委屈地問:為什麼他們要打我?媽媽回答:因為你是一匹黑馬。其他不幸出生在那裡的孩子,有誰能給予他們安慰呢?在各種留守兒童問題層出不窮的今天,答案顯而易見。《狂人日記》里被引用爛掉了的:救救孩子,恐怕還要繼續說下去。
附:吐槽一句,可能導演想在一部電影里說明太多問題,例如人工智慧,例如兒童問題,反而出現好多槽點。舉例如一個成年人的意識居然可以裝在一個優盤里,我估計我一天的記憶就不知一個優盤的容量了,當然可能片子里有特殊的壓縮或者儲存技術也未可知。真心想看尼爾拍出《HALO》會是什麼樣子。。。。。。。。。可惜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