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巴馬拍的首部電影,內容為何要選我國企業家曹德旺
影片主旨其實跟我國企業家曹旺德的關系並不大。這部電影叫做《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被稱為2019年度最受關注的紀錄片電影。雖然故事是關於一家中國玻璃企業的,但它展示的並不是中國企業或企業家的輝煌和成就,而是為了反映美國工薪階層所面臨的全球化威脅的問題。
奧巴馬說他們成立高地製片公司是為了捍衛故事與真相的力量。他對公司接下來要製作的這些作品非常期待。這些影片都是關於種族和階級、民主和公民權利,和更多的其他問題的。他希望這些作品不僅僅是電視或電影,而是有教育意義、引起共鳴和啟發人們的作品。但話說回來,反映的有些是普遍問題,有些卻只是他們自己面對的問題,跟我們並沒有太多關系,看看就好。
㈡ 《美國工廠》有哪些讓你細思極恐的情節
我覺得最讓我細思極恐的莫過於最後機器手代替人類的情節
以前我們只知道簡單的重要勞動會被機器人代替,現在我們更知道,就算你有知識有文化,被代替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像記者和股票交易員這樣的,至少自我感覺還有點知識的人,都已經被人工智慧部分取代,那麼可以想像,那些在美國玻璃廠工工人們,命運又會如何呢?
其實,我隱約感覺,到了人工智慧的時代,做一個有個性的人,做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人,做一個有文化有品味的人,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可能是我們戰勝機器唯一的辦法,既然人工智慧時代向我們走來,那就勇敢接受它的挑戰吧,相信有個性的你一定不會輸!
㈢ 奧巴馬的首部電影有關中國,他想表達什麼
奧巴馬這個紀錄片《美國工廠》,最近引起了熱議,讓原本美國和中國不斷的貿易摩擦有了一個新的看法,從前總統到現在的看法,可以看到很多的東西。奧巴馬夫人說這部影片讓她感到共鳴,從中感受到中西部地區和自身家庭的重要性,兩位導演表示,奧巴馬則在片中感受到一系列政策問題和全球化的廣闊。
盡管如此,中美之間商業慣例之間的差異仍然非常明顯。影片中,隨著新工廠利潤不盡如人意,中方開始解僱美方中層管理人員,並越來越多地使用中國工人。
這部紀錄片的開播別有意味——俄亥俄州正是特朗普的票倉,他曾承諾給當地工人帶來再就業機會,然而中美貿易摩擦卻導致中國對美國投資驟減,片中的這家「美國工廠」反而成為當地僅存不多的「重要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