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需《飛天》電影觀後感
很久沒有這樣熱淚盈眶了。那天,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觀摩《飛天》樣片,卻讓我忍不住淚水橫流,猶如潮水一陣緊似一陣打心底涌來,奪眶而出。我以為或許只是我陷入了瞬間的脆弱——本不該這樣——我對我的這種感覺感到新奇和陌生。不過我發現,在我左右的幾位也在抹著眼淚,有人甚至在輕聲地擤著鼻子——白色的紙巾在釋放著暗亮。顯然,這部電影的確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命運感。張天聰這是一個怎樣的鐵漢!他做了二十年的替補航天員,每一次輪到遴選時,不是因年齡偏大,或者是票決結果不是他,抑或是一場意外的感冒,飛天的機遇一次次與他擦肩而過,恰如已經掬在手中的一捧水,眼睜睜的順著指縫一次次地流走,而不能解他心中的焦渴。然而,他依舊矢志不移,以清醒的狀態、忘我的情境,一次次地選擇繼續留下來。即便是親人的艾怨,新人的挑戰,都不能動搖他對航天事業的痴心,改變他對太空夢想的追求。
他最初的兩位搭檔面對現實,轉崗離他而去,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一個成了空軍少將、一個成了民航老總,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擺脫了常人難以想像和忍受的超強體力、意志力、耐力和心力的磨練(七天七夜仰卧於床上、本末倒置,進食與排泄全在床上完成;孤獨一人,在幽靜的暗室里,獨處五天,等等),開始享受生活。而他卻選擇繼續留在航天中心,又帶領新的一批航天員投入新的一輪超強訓練。就連俄羅斯加加林航天中心的主任見到他都說,你?又來了?你早畢業了。他只說,我現在是教練員兼航天員,依然指導那些新人做著每次二十二個拋物線飛行。這是一個面對挫折何等泰然處之的鋼鐵硬漢,觀眾不免為他心生惋惜,為什麼命運總是對張天聰們不公呢?一種聯想的紐帶悄然在主人公與觀眾之間形成,於是,觀眾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劇情發展的波瀾,心潮難平,甚或是推波助瀾,使這部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開始朝著極致發展。
機遇終於降臨,當飛天三號飛船升空與軌道艙對接時,太陽能電池板不幸被太空垃圾擊中,致使電力系統受損,艙蓋打不開——宇航員不能出艙太空行走修復。飛船的安全和宇航員的生命受到威脅。茫茫太空何以為依託?觀眾對飛船中曾經的幸運兒們的命運開始擔憂起來——希望有一種超力來解救他們,讓他們擺脫令人窒息的太空,回到堅實的大地上來。將軍作出了果斷的抉擇——讓飛天4號——張天聰組立即飛向太空,來解決飛天3號陷入的困境。於是,一種命運感瞬間著附於觀眾心頭,他們對張天聰這位屢被命運捉弄的鐵人,終於如願飛向太空莫不感到欣慰。影片與觀眾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藝術張力開始充分延伸。
超越感。《飛天》的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塑造了張天聰這樣一個中國硬漢形象,它還有一種超越感——超越了地球,超越了大氣層,超越了一般人的想像空間和經驗環境,電影的畫面感非常純凈而美麗,給觀眾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在深邃的太空,眺望著蔚藍色的地球,那種升華與釋然,令觀眾感同身受,暢快淋漓。而他女兒張思宇從最初的懵懂,到毅然選擇當飛行員,選擇藍天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樣是一種超越。作為妻子的曲丹,也從對丈夫最初的支持,到後來的不理解,到再度堅韌地支持,也是一種對於自身內心的超越。一部成功的電影只有實現不斷的超越,才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達到最佳境界。
歷史感。觀罷《飛天》,應當說一部中國航天史歷歷在目,它不僅書寫了幾代航天人的昨天、今天,也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明天。我們從張天聰的身上看到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投影,他說:「當年搞兩彈一星,參戰人數以百萬計。今天搞載人航天,參戰人數以幾十萬計,沒有多少人的名字能載入史冊。我真的是喜歡這個職業。能一輩子做個中國航天人,我知足了。」而上將總指揮的話更是擲地有聲:「……今天我們建空間站,明天我們登月、上火星,都是國家戰略的重要部署。當年,如果我們不搞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今天,如果我們不在太空占據重要位置,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創作出這樣一部富有歷史感的鴻篇巨制,無疑是最好的獻禮。
陌生感。當巨型飛機轟鳴著幾近垂直沖向地平線,完成拋物線飛行,全然超出普通觀眾的經驗,在失重狀態下人體的飄浮,進食與飲水,都與常態不同,讓觀眾會產生強烈的陌生化感覺。火箭發射器點燃瞬間的發射井下噴涌的水流,太空視角——一邊是浩瀚的宇宙,星漢燦爛,一邊是陽光照射下的蔚藍色地球,人類的故鄉。當飛天三號飛船太陽能電池板被太空垃圾擊中,四號飛船與太空艙銜接,張天聰走出太空艙,藉助機械臂為三號飛船更換電池板這些細節,完全是陌生經驗,讓普通觀眾心懸一念,達到一種空前的吸引力,而最終又符合中國傳統的大團圓的結局,令觀眾有一種心靈的滿足感。
夢境感。從嫦娥奔月神話故事開始,中國人就充滿了對太空夢境般的遐思。幾千年來,玉兔與常娥,廣寒宮與月桂樹,成為中國人想像力的最佳延伸。而電影《飛天》恰恰圓了中國人千年的夢想,那遨遊太空的飛船和太空艙,既是真實的,又有夢境般的幻覺,亦真亦幻,令人無不舒心愜意。當然,也鼓舞著地平線上所有抱有幻想的人們,激發他們面對現實世界的勇氣和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顯然,電影所展示的,不僅是主人公張天聰一個人的夢想終能實現,也是一個民族的夢想終於在一個新的時代得以實現的崇高境界。
人性的光輝。這部電影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觸動了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張天聰的妻子曲丹在他選擇繼續留在航天中心時曾經抱怨道,作為一個女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已經在等待中過去,我不想再讓十年在等待中過去。但是,她最終還是為丈夫留任申請簽字,依然忍受著內心不安與焦慮的煎熬,為自己心愛的人默默作出犧牲,在苦苦等待中終於迎來張天聰如願以償實現飛天的輝煌。父女之情也在電影中得到合乎常理的展現,張思宇從一個替父親抱打不平的激憤少女,成長為新一代優秀的飛行員,父女之間的深沉的愛,與翱翔藍天的追求緊扣在一起,那種同樣的執著、同樣的敢於獻身、同樣的坦然面對一切的精神狀態與心理默契令人怦然心動。母子之情更讓人無比感動。那個在東北山村裡的老母,總是翹首企盼著兒子能夠飛上太空,她就是在這樣的期待中被病魔擊倒,在她最需要兒子在身邊的時候,張天聰卻全然不知母親已處於彌留之際,正帶著新的一批航天員正在俄羅斯的上空完成每次二十二個拋物線飛行的艱苦訓練。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孝不能兩全。戰友替張天聰去看望臨終前的老母,給她以靈魂的安慰,當母親瞌然長逝時猶如親生兒子熱淚縱橫的他,讓人品出的不僅僅是戰友之情,而是一種崇高的對於母親敬畏的人性,無不打動著每一個人。
文本的意義。《飛天》劇本發在《中國作家·影視》版第五期,對照拍攝剪輯出來的影片,讀者和觀眾會發現有許多地方被省略了(抑或被改動)。這就是電影——蒙太奇藝術的真正魅力所在——能夠省略的時間和空間一概省去,用兩個鏡頭巧妙地銜接起來,便構成了電影的內在時空邏輯。但是,讀者和觀眾同樣會發現,《飛天》劇本奠定了這部電影的基礎,一部優秀的電影文學劇本,對於一部優秀電影的生產製作,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在這一點上,我們應當感謝電影編劇們付出的心血與智慧。
應當說,《飛天》以它昂揚向上的氣勢,飽滿的激情,燦爛生輝的畫面,有血有肉的英雄群體,將會書寫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電影是綜合藝術,是一個創作群體智慧的集中體現,感謝參與這個群體的每一名成員,為我們創作出可以稱得上具有中國氣派的這樣一部好電影。
⑵ 007系列電影現在有幾部每部都是什麼名字
截止2019年6月,有25部正傳,2部外傳。
1、《007之諾博士》
《007之諾博士》是由特倫斯·楊執導,肖恩·康納利、烏蘇拉·安德絲主演的動作片。影片於1962年10月5日在英國上映。
英國中央情報局布置在牙買加的秘密間謀史席威中校和他的秘書突然被神秘殺害,為了弄清原因, 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奉命去牙買加察清真相。史席威中校生前正因一項導彈試驗計劃與美國中情局在合作, 因此邦德到了牙買加首先聯繫上了美國方面的黎特中尉。
經過調查,邦德發現史席威是因發覺了有諾博士的一些秘密而被殺滅口的。諾博士是中國人,他買下了一個叫蟹礁的島,在島上從事某種神秘活動。邦德發現在政府工作的秘書正是諾博士的人,他將計就計,利用她殺死了諾博士派來的殺手。
2、《007之俄羅斯之戀》
《007之來自俄國的愛情》是一部由特倫斯·楊執導,肖恩·康納利、丹妮拉·碧安琪等聯合主演的動作片。電影於1963年10月10日在英國上映。
魔鬼黨准備利用蘇聯駐土耳其大使館以及英國情報局之手,得到蘇聯最新研製的密碼器。蘇聯駐土耳其大使館的解碼員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被選為了偷取密碼器的人選,
而英國情報局則派出了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肖恩·康納利飾)前往土耳齊來完成這項充滿了危險的任務。雷迪(羅伯特·肖飾)是魔鬼黨的頭號殺手,一直從未失手。
3、《007之金手指》
《007之金手指》是007系列的第三部,是蓋伊·漢彌爾頓執導,肖恩·康納利、霍納爾·布萊克曼主演的一部動作片。
世界各國突然出現黃金的大量流失,黃金的黑市交易十分興盛。雖然各國都對金錠做有記號,可是,經過融化重鑄後就毫無跡象可尋。
政府部門懷疑巨富金手指參與了黑市黃金交易,因為他作為國際商人可以合法擁有並使用大型鑄造設備。他在日內瓦擁有一座大銀行,各國都有大量黃金儲備在那裡。然而,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金手指參與黃金外流活動。
4、《007之霹靂彈》
《007之霹靂彈》是由特倫斯·楊執導,肖恩·康納利、克勞迪娜·奧格爾、阿道夫·賽利等主演的動作片,於1965年12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英國軍方派007號特工詹姆斯·邦德(肖恩·康納利飾)完成一項關繫到英國各大城市人民安危的行動。這次任務起因於一個世界性的恐怖組織——魔鬼黨,他們通過卧底獲得了美國准備運輸兩枚原子彈前往英國的計劃,於是在半路上攔截了美國軍方的運輸隊,搶走了原子彈。
魔鬼黨得手後向英國政府勒索1億英鎊,否則英國隨時會在原子彈的襲擊下毀於一旦,形勢萬分危急。
5、《007之雷霆谷》
《007之雷霆谷》是由劉易斯·吉爾伯特執導,肖恩·康納利、濱美枝、若林映子、丹波哲郎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67年6月12日在英國上映。
美國太空船遭到了不明飛行物的攻擊,美方懷疑是蘇聯的陰謀,目的是想獨霸太空。美方測出了不明飛行物的降落地點是在日本,於是英國軍方派出007(肖恩·康納利飾)前往日本替美方調查此事。由於007的身份特殊,直接進入日本容易被敵人察覺。
為了掩人耳目,007先是在香港假死,然後用新的身份進入了日本,並先後與兩名日本女諜報員明子(若林映子飾)和鈴木(濱美枝飾)搭檔。另一方面,蘇聯的太空船也受到攻擊,蘇方認定這是美國採取的報復行動,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
6、《007之女王密使》
《007之女王密使》 是Warner Home Vídeo出品的動作類電影,由彼特·R·亨特執導,喬治·拉扎貝、黛安娜·里格主演,電影於1969年12月18日在英國上映。
英國特工詹姆斯·邦德在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任務後,唯獨魔鬼黨老大貝洛福的下落和「瘋人院計劃」沒有進展。上司認為邦德並沒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欲將此計劃交給別人。雖然邦德一再保證,但上司還是一意孤行,邦德無奈只能自行進行秘密調查。
在海灘上,詹姆斯·邦德救起了輕生的富家女翠西,並在賭桌之上替翠西解了圍。翠西的父親德拉戈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富商,還是歐洲某黑幫集團首領,擁有驚人財富,他很關愛女兒,認為女兒需要一個能支配她、保護她的男人,因此有著特殊背景的英國紳士邦德成了首選。
7、《007之金剛鑽》
《007之金剛鑽》是一部由蓋伊·漢彌爾頓導演,肖恩·康納利、吉爾·聖約翰、查爾斯·格雷主演的動作電影。
南非盛產鑽石,因此走私活動十分猖獗。一大批為經切割的鑽石失蹤再加上頻頻發生的一系列謀殺案,引起了英國當局的高度重視。英方遂派出007情報員詹姆斯·邦德(肖恩·康納利飾)前去調查。
邦德以鑽石商人的身份前往阿姆斯特丹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他循線來到一所大型賭場,發現這個幕後主使人竟是他過去的死對頭邪惡的魔鬼黨首領艾納斯·布羅夫(查爾斯·格雷飾),而這些鑽石的失蹤更不僅僅是單純的走私案。
8、《007之生死關頭》
《007之生死關頭》是由蓋伊·漢彌爾頓執導,羅傑·摩爾、簡·西摩爾主演的動作片。影片於1973年6月27日在美國上映。
007接到一單新任務,英國三名情報人員在美國遇害,英政府卻無法查出兇手,007趕赴異邦調查真相,意外發現這宗案件不僅與邪惡的巫術有關,還牽涉到一樁將牽動全世界的毒品案件。
陰謀主使人坎南迦在加勒比海上的巫島實施著他的罪惡計劃,他用巫術蠱惑愚弄著民眾,並以此為幌子,內里進行瘋狂的販毒,企圖成為全球毒梟。
9、《007之金槍人 》
《007之金槍人》是由蓋伊·漢彌爾頓執導,羅傑·摩爾、克里斯托弗·李、布里特·艾克拉諾、莫德·亞當斯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74年12月19日在英國首映。
金槍人名叫斯卡曼加,是一個擁有金手槍的人,在馬戲團里出生。父親是古巴人,母親是英國人。十歲時已精通花式射擊,十五歲時就已經成為了殺手。每一次的行動這個有著三個乳頭的男人收取100萬的酬勞。詹姆斯·邦德為了找尋斯卡曼加的下落隻身來到貝魯特,
在貝魯特007發現了金槍人留下來的子彈殼,並循此線索在澳門找到了製作金子彈的拉扎和幫助金槍人取貨的美艷女郎安黛拉。
10、《007之海底城》
《007之海底城》是由劉易斯·吉爾伯特執導,羅傑·摩爾、芭芭拉·貝芝、尤爾根斯·庫爾特、理查德·基爾、卡羅琳·莫羅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77年7月7日在英國上映。
世界巨富航業大亨卡爾·斯特龍伯格(尤爾根斯·庫爾特飾)為征服世界, 滿足他自己的野心,建立了一座「海底城」。他高薪聘請科學家發展潛水艇跟蹤系統,將英、蘇核子動力潛艇占為己有,並將其配置的核子飛彈對准紐約和莫斯科,准備一口氣消滅兩個超級強國,雄霸世界。
正當英、蘇雙方因核子潛艇離奇失蹤。英國方面派出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羅傑·摩爾飾)去查明真相,而蘇聯方面則派出了代號「X3」的女特工安雅少校。
11、《007之太空城》
《007之太空城》是由劉易斯·吉爾伯特執導,羅傑·摩爾、洛伊絲·奇利斯、邁克爾·朗斯代爾主演的動作電影。
美國運送的英國太空梭Moonraker在途中被人劫持,找不到一絲太空船的殘骸,運送太空梭的波音747也化為灰燼。這立刻引起兩國政府的警覺,英方懷疑有不法組織劫持了太空船探月者號。遠在南非的邦德被召回調查此事,不料在飛機上遭到襲擊,
被大鋼牙推出艙外,所幸邦德在空中偷走了飛行員的降落傘,平安著地後,他立即趕往倫敦的軍情六處總部了解劫機情況。M、Q和邦德都認為應該從製造太空梭的德拉克斯公司開始著手調查。
12、《007之最高機密》
《007之最高機密》是約翰·格蘭執導,羅傑·摩爾、卡洛爾·布蓋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於1981年6月26日在美國上映。
英國一艘間諜船在希臘爆炸, 船上有一個發射機,可使整個北極星飛彈系統全部報廢。哈維洛克先生在尋找這項裝置時不幸被殺身亡,他的女兒美琳娜(卡洛爾·布蓋飾)試圖進行報仇,007號特工詹姆斯·邦德(羅傑·摩爾飾)說服美琳娜一同去從沉船上取下發射機。
13、《007之八爪女》
《007之八爪女》是美高梅、聯美聯合出品的動作電影,由約翰·格蘭執導,羅傑·摩爾、莫德·亞當斯等聯合演出。於1983年6月6日在英國上映。
此番邦德所面臨的任務是要找尋價值連城的「法貝熱金蛋」,邦德同僚009死時手上拿著的「法貝熱金蛋」原來是假的,而真蛋已經流進拍賣場將,邦德奉命調查,到拍賣場找到買主卡麥、他的手下高比達和Magda,之後繼續跟蹤卡麥到印度,並在與卡麥賭錢時,邦德拿出假蛋示威。
14、《007之雷霆殺機》
《007之雷霆殺機》是由約翰·格蘭執導,羅傑·摩爾、克里斯托弗·沃肯、葛蕾絲·瓊斯、坦婭·羅伯茨主演的動作片,電影於1985年5月22日在美國上映。
詹姆斯·邦德在西伯利亞死亡的同僚身上奪回科技秘密「微晶硒」之後,發現這個樣品與英國的樣品一樣,從而證明KGB已經混入英國的高科技研究領域。邦德奉命去調查高科技研究的富商馬克斯·佐林,不料身份被識破,邦德被置於車中沉入湖底,僥幸逃脫後,便跟隨佐林來到美國。
邦德從蘇聯女間諜伊萬諾娃口中套出佐林欲炸毀位於舊金山的硒礦,於是便緊追不舍,在最後關頭運走炸彈。為了救女友史黛絲·塞頓,邦德與佐林在金門大橋上進行驚險的決斗,最後終於取得勝利。
15、《007之黎明生機》
《007之黎明生機》是由約翰·格蘭執導,提摩西·道爾頓、瑪瑞·亞達波、傑羅恩·克拉比等主演的動作片,於1987年6月30日在英國上映。
英國情報機關的情報員參加在直布羅陀舉行的演習時遭到暗殺。 蘇聯情報機關的頭目科斯柯夫將軍(傑羅恩·克拉比飾)叛逃英國,並指定要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提摩西·道爾頓飾)負責保護。詹姆斯·邦德在擊傷了女大提琴手卡拉·米洛維(瑪瑞·亞達波飾)後順利將科斯柯夫帶回英國。
科斯柯夫透露出一項針對英國間諜的名為「特務飛龍」的暗殺計劃,007的名號也赫然名列其中。不料,科斯柯夫隨即被人「劫持」。詹姆斯·邦德決定到女大提琴手卡拉處展開調查,並發現卡拉用來狙擊科斯柯夫的槍支中使用的是未裝彈頭的子彈。
16、《007之殺人執照》
《007之殺人執照》是約翰·格蘭執導,提摩西·道爾頓、凱莉·洛維主演的動作片。
在得知毒品走私大王桑切斯在拉丁美洲的巴哈馬群島附近停留的消息後,英國間諜007詹姆斯·邦德同好友萊特和夏基趕到那裡,當天正是萊特新婚之日,雖然如此,但是大家還是不遺餘力地試圖將桑切斯逮捕歸案。
不幸的是販毒局內部有人被收買桑切斯不僅逃脫了,還對萊特夫婦進行了報復,不但把萊特投進了鯊魚池裡,還把她的新婚妻子奸殺了。萊特雖保住了一命,卻成了殘廢。面對好友的慘狀,邦德心生憤怒,決定無論如何要替好友報仇。
17、《007之黃金眼》
《007之黃金眼》是一部由馬丁·坎貝爾導演,皮爾斯·布魯斯南、肖恩·賓、伊沙貝拉·斯科魯普科、法米克·詹森、朱迪·丹奇主演的動作片。
九年前,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和006號艾里克一起到前蘇聯的化學工廠執行任務,不料006被擒遭槍殺,詹姆斯·邦德憑借過人勇氣僥幸逃脫。
九年後的蒙地卡羅,法國最新式可以隱形並能屏蔽電磁輻射的虎式直升飛機在試飛時並人偷走。「黃金眼」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用於發射強力電磁波以破壞電子系統的攻擊性衛星,烏洛莫將軍來到其管轄下的位於俄羅斯北部的太空武器控制中心。
18、《007之明日帝國》
《007之明日帝國》是羅傑·斯波蒂伍德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楊紫瓊、泰瑞·海切爾、喬納森·普雷斯、雷基·傑伊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7年12月12日在英國上映。
英國海軍的德文郡號軍艦在中國領海內被遭到不明魚雷攻擊沉沒。為了查明情況,英國海軍決定動用武力,派出軍艦前往出事海域進行反擊。然而卻被秘密情報負責人M(朱迪·丹奇飾)阻止,並派出代號007的情報員詹姆斯·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飾)去查清真正的原因,
避免兩國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在不斷深入的調查中,媒體大亨卡佛(喬納森·普雷斯飾)進入了邦德的視線。而且在卡佛舉辦的晚宴上,邦德遇上了前女友帕麗絲(泰瑞·海切爾飾),現在的卡佛夫人。
19、《007之黑日危機》
《007之黑日危機》是由邁克爾·艾普特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蘇菲·瑪索、羅伯特·卡萊爾等主演的動作劇情片。電影於1999年11月8日在美國上映。
詹姆斯·邦德替M的老朋友羅伯金爵士討回500萬美元的鈔票,但不料所有的鈔票上被人事先在化學物質中浸泡過而變為炸葯。羅伯金爵士身上佩帶的胸針成為引爆器引發爆炸,不僅自己命喪黃泉還將MI6炸得一塌糊塗。
詹姆斯·邦德受女上司M的指派,他要駕著高速快艇從西班牙比爾堡的奈維河岸到倫敦的泰晤士河邊,再穿越蘇格蘭的高地,冒著幾乎不可能生還的危險保護石油大亨的唯一繼承人,美麗的艾麗卡,他的對手是雷納德。
20、《007之擇日而亡》
《007之擇日而亡》(Die Another Day)是由李·塔瑪霍瑞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哈莉·貝瑞、托比·斯蒂芬斯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該片於2002年11月18日在英國上映。
詹姆斯·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飾)被派去韓國,阻止非洲鑽石走私犯與朝鮮官員蒙上校(李威尹飾)之間的非法武器交易。蒙上校瞞著父親蒙將軍私下非法武器交易,詹姆斯·邦德三人組成功登錄北韓,發出假信號引來蒙上校的客人范比爾克,從而代替他前往蒙上校的基地完成交易,
但是交易期間蒙上校收到軍情六處內部叛徒發來的消息,從而邦德被識破差點被被殺死,最終邦德憑借自己獨特的身手成功地完成了任務,蒙上校墜下瀑布生死不明。但是,邦德被趕來的孟上校的父親蒙將軍(曾江飾)逮捕關進了監獄,受盡酷刑,而英國政府則矢口否認了一切關於他的情況。
21、《007:大戰皇家賭場》
《007:大戰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是馬丁·坎貝爾執導的一部動作驚悚片,為米高梅出品的《007》系列電影第21集,影片根據007教父伊恩·弗萊明出版於1953年的第一部邦德小說改編而成,是丹尼爾·克雷格擔當第六任007後的第一部影片,影片其他主演有愛娃·格林、麥斯·米科爾森等。
在詹姆斯·邦德獲得殺人證書之前,他也一直在執行著很多危險的任務。直到兩次堪稱完美的暗殺任務之後,詹姆斯·邦德被提升到「00」級特工--即最高等級特工。邦德獲得「007」編號後的第一個任務,便是趕往馬達加斯加,
結果經驗不足的邦德卻襲擊了大使館導致軍情六處(MI6)處於風口浪尖之中,邦德也被上司「M」勒令停止工作。誰知邦德卻繼續追查其他的恐怖分子,並來到了巴哈馬,在這里他遇到了迪米特里奧斯,以及他的女友索蘭格。通過調查。
22、《007:大破量子危機》
《007:大破量子危機》是米高梅2008年出品的一部動作電影,由馬克·福斯特執導,丹尼爾·克雷格、歐嘉·柯瑞蘭寇、馬修·阿馬立克和朱迪·丹奇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10月31日在英國率先上映。
智破皇家賭場後痛失摯愛的詹姆斯·邦德(丹尼爾·克雷格飾),決定化悲憤為力量,全力追查真相,為韋斯帕報仇。他和上司M(朱迪·丹奇飾)收到情報,
追查一個曾勒索韋斯帕的犯罪組織,並遇上了美艷的神秘女郎嘉美蓮(歐嘉·柯瑞蘭寇飾),在她的引領下調查冷血商人及犯罪組織首領多明尼克(馬修·阿馬立克飾)。與多明尼克有不同戴天之仇的嘉美蓮,協助邦德共同展開報仇大計。
23、《007:大破天幕殺機》
《007:大破天幕殺機》由薩姆·門德斯執導,丹尼爾·克雷格、哈維爾·巴登、拉爾夫·費因斯、娜奧米·哈里斯、貝納尼絲·瑪爾洛、阿爾伯特·芬尼、朱迪·丹奇聯袂出演,索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是007史上首部IMAX電影。影片於2012年11月9日在美國上映。
數月前軍情六處一塊記載了潛伏於全世界恐怖組織內部所有特工名單信息的硬碟丟失,詹姆斯·邦德(丹尼爾·克雷格飾)受命前去追擊找回硬碟從而挽回損失。
搶奪過程中,協助詹姆士·邦德的特工伊芙(娜奧米·哈里斯飾)開槍誤射中詹姆斯·邦德,匪徒得以成功逃脫,而邦德受傷掉入水中,生死不明。追索硬碟的行動也以失敗告終。
24、《007:幽靈黨》
《007:幽靈黨》是《007》系列第24部電影,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驚悚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丹尼爾·克雷格、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蕾雅·賽杜聯袂主演。
詹姆斯·邦德(丹尼爾·克雷格飾)是在蘇格蘭長大的孤兒,天幕庄園承載著他童年的記憶。天幕庄園炸毀之際,唯有一張倖存的老照片令邦德難以釋懷。照片上邦德父親站在邦德和另一個孩子中間,那個孩子的身份令人生疑,所以邦德開始了一次神秘任務。
25、《邦德25》
《邦德25》是《007》系列的第二十五部,由凱瑞·福永執導,暫時未定名,影片於2020年4月8日上映。
26、《007別傳之皇家夜總會》(外傳)
《007別傳之皇家夜總會》是Richard Talmadge導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片中的男主角是已退休的邦德爵士,正在備感無聊之際,他以前的上司M被殺,邦德乃從倫敦前往蘇格蘭探訪M的遺孀,不料遺孀卻企圖勾引他,失敗之後跑去當修女。邦德繼續追查兇手,接觸了一群形形色色的間諜,最後在皇家夜總會展開大對決。
影片中眾多的噱頭普遍偏於老式,但片中可稱精彩的部分還不算少,伍迪第一次出場從一個形成逃到另一個刑場的段落、東德拍賣小黃色照片的拍賣會、如果你喜歡看大場面,那最後一個大混戰的場面也許你會滿意——真正是一場「混戰」。
27、《007外傳之巡弋飛彈》(外傳)
《永不說不》是由伊文·克什納執導的冒險動作片,羅溫·艾金森、金·貝辛格、肖恩·康納利參加演出。《永不說不》講述了007字型大小的情報員化解二枚巡弋飛彈被魔鬼黨偷走的事。
007情報員屢次完成任務,立下大功,然而,在英國情報局改朝換代之後,007字型大小的情報員不再受重用,但當二枚巡弋飛彈被魔鬼黨偷走,並藉此勒索,局長在無計可施下,只有再動用007,究竟這次007如何化解這場人類浩劫?
(2)俄羅斯火箭軍果斷發射核彈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007是風靡全球的一系列諜戰電影,007不僅是影片的名稱,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號。詹姆斯·邦德(英語:James Bond)是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
小說原作者是英國作家、前MI6特工伊恩·弗萊明。在故事裡,邦德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間諜,代號007,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權力。此外,詹姆斯·邦德總是有美女相伴,那些女士被稱為「邦女郎」。
他冷酷但多情,機智且勇敢,總能在最危難時化險為夷,也總能邂逅一段浪漫的愛情。歷任007都是大帥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
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劇情,讓這部影片直至今天仍被廣大影迷所熱愛。 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日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直到今天歷經五十餘年長盛不衰。
⑶ 看電影《錢學森》的觀後感
觀《錢學森》有感
周四下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關於中國一代偉人的電影——《錢學森》,觀後我感慨萬分。
電影講述了建國初期,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放棄在美國的優厚生活待遇,沖破美國當局層層阻撓返回祖國,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感人故事。
錢學森,我國當代傑出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曾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其身價被美國稱為「一個錢學森,能頂海、陸、空軍隊五個師」。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踏上回歸祖國的道路呢?
通過看電影,我從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錢學森胸懷祖國,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電影中講述在錢學森決定回國的時候,加州理工大學杜布里奇校長就不解地問他:「從一個發達國家回到農耕社會,你回去能做什麼呢?」錢學森微微一笑,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回去種蘋果。」
當時新中國非常缺乏人才和科學技術,錢學森回國後帶領著科研人員艱苦奮斗,成功研製出東風系列導彈。1964年,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著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了兩彈對接,並且在羅布泊試驗成功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東風二號。當錢學森面對著東風二號是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他與杜布里奇校長的談話,並很驕傲地在心中告訴杜布里奇校長:「這就是我種的『蘋果』!」正是錢學森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所以才能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帶領著科研人員勇於拼搏,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重大成就,為中國的導彈事業奠定了基礎。
電影中處處表現出錢學森那忠於祖國的強烈責任感。錢學森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一定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錢學森勸說好友友來投身研究原子彈時堅定地告訴他:「如果有一天,原子彈投到中國人的頭上,我會後悔的……我曾經發誓,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你也說過……我一定要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手中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
在電影最後,夫人蔣英對錢學森說:「中國可以缺少一個歌唱家,但不能沒有你這樣的科學家,為你而犧牲,這不是遺憾,這是光榮!」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被他的執著、堅持所震撼!錢學森,中國有您,我們自豪;世界有您,我們驕傲!
錢學森是我國傑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2009 年 10 月 31 日逝世於北 京,享年 98 歲。對於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我們對他該懷有多大的敬意呢! 他說: 「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 疑和爭論! 」 他說: 「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么, 今天掉下來, 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 」 他說: 「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 」 他說: 「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 他就是一個人抵五個師的男人! 也許到了這個年代我們對於錢學森這位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的大師並不熟悉。就在上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錢學森》這部影片,期間充 滿了各種感動,各種鼓舞,心情澎湃。同時也讓我們對錢學森肅然起敬。 《錢學森》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在上世紀四十 年代,加州理工學院出身的教授錢學森,在美國擁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和資源,但 他卻心繫祖國,歸心似箭,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做出貢獻。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 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最終,回國願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 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製 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 1964 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 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並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看完影片,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在觀影的過程中,一些情節的設計讓人看 了不僅渾身振奮,而且還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錢學森被指控是共產黨,被關進監獄,蔣英去探監那一段,看守的人說 你們只有五分鍾的時間,蔣英見到丈夫之後一直問「你還好嗎?」 「他們打你了 嗎?」錢學森卻一句話都沒說。旁邊的人說「請講英語! 」而蔣英回應的卻很犀 利, 「難道你沒看出來嗎我們都是中國人! 」就像外國人問我們一句: 「Where are you from?」我們能昂首挺胸,理直氣壯地提高聲音的分貝,告訴他們: 「I』m Chinese,I』m from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就像錢學森要離開的時候,杜布里奇校長很不解地問他: 「你回去能做什麼 呢?」錢學森回答: 「回到我的祖國,我總是能做些什麼,也許,我還可以種蘋 果。 」 就像登機的時候,一個中國的記者問錢學森: 「你為什麼不回台灣而選擇去 大陸呢?」錢學森不回答,中國記者追問,錢學森說: 「中國人對中國人提問要 用中文而不是英語,我不想回答你的問題。 」 新中國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後,依然隨時面臨被外國侵略的危險。為了 我國的國防力量的提升,也為了爭氣,證明中國人不必外國人差,錢學森出國時 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後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 種高尚的情懷,是作為一中學子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說過 的一句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覺得讀書人是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氣魄和理 想的吧。如果說這次觀影使我學到了什麼的話,就是這個,志向,進取,鑽研, 拼搏,奉獻!為了祖國! 一個人為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傾盡畢生心血, 最後做成了, 這個人叫錢學森。
《錢學森》觀後感
今天是錢學森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愛國科學家,今晚我們錢學森實驗班全體同學觀看了關於錢學森生平介紹的記錄片《錢學森》,在此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創新精神.
出生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眼看著自己的國土戰火紛飛,任人踐踏,錢學森看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外來侵略國家,於是他毅然決定出國留學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報效我們的祖國.身處異鄉的錢學森深刻體會到沒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憤為力量,努力學習.當錢學森在美國工作步入正軌的時候,新中國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國的心激動不已,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把畢生所學貢獻給祖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是錢學森說的話.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我們都過著有尊嚴的生活,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新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也依然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拼搏精神和愛國精神.
我們是幸運的,但我們是經歷失敗的,我們在高考中摔了一個大跟頭,目前也落後於別人一大步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站不起來.我們依然還有攀登高峰的夢想.大學並不是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天堂,來到這里,我們仍需努力,任何時刻我們都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我始終相信人生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一旦懈怠,中將瓦解.這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領域的奇葩,我們也不敢隨便誇下海口要做他那樣的科學家甚至超過他,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之才.我們想做到的很簡單:讓今天的自己勝過昨天的自己.
我們班全體同學開始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我相信我們可以一直保持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充實我們未來的這幾年的大學生活.我時刻銘記這樣一句話:大學很好玩,學習靠自覺,我們是有責任的到這里學習來的.這是我在高考失利後放棄讀書後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對自己說的,我必須對得起我的父母和一直支持我讀書的親人朋友,今天我站在錢學森班,我也要對得起這所學校和"錢學森"這三個字,我也會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
錢學森把建設祖國作為他的責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責任,對他人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未來只能由自己來創造,機會只能由自己來把握,我努力我無悔!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 在看這場電影之前,對於錢學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兩彈一星」 的豐功偉績上,而在看這場電影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意識到是一個演 員在演一步電影,而是在看一個叫錢學森的人如何渡過他光輝而又艱 難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劇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戲的導 演,在這場電影結束後,我才終於明白了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什麼才 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錢學森——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 內外的傑出科學家,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 「 之父」火箭之王」……所有的榮譽集於一身, 「 卻又被他「無情」的拋之腦後, 加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不當,美國優越的生活不過,卻偏偏「固執」 到回到中國過清貧的生活,當時的中國與美國比起來,就像現在在城 市打工的農民工與居住豪華別墅的商人富豪,只為了去實現自己的理 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負,向中國實踐自己的愛國之心。 當看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他那孩子般純真的笑打動了我,原 來發自內心的笑容是那麼的美,也許在錢學森身上用「美」並不貼切, 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麼詞語來展現它。幕的開始與後面的接應的那一 畫面,也同樣是衛星的發射成功,也同樣是震撼人心的時刻,在所有 人為之狂歡的時刻,卻惟獨他一人現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似乎穿過 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是因 為成功對於他來說已經不足為奇了嗎?是因為這種場面使他麻木了 嗎?……這在電影中似乎沒有講到,我想他是在為我們中國擔憂,為 後人擔憂吧。 生活在美國的幾十年,他始終有一個目標,就是學習最先進的知 識,將之用諸於中國,使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他刻苦鑽研,一 步步的緊追知識的步伐,卻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中國的發展狀況,當學 有所成的時候, 回國之心慢慢的侵襲著他, 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 ,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 美國,也不能讓他回國。 就這樣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軟禁,失去自由, 」 最後在周恩來總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終於返國。對於這種來之不 易的機會,錢學森更加珍惜,回國後,教授航天知識,在這一部分, 電影中有所體現,震動了我,因為那一刻讓他回想起了在美國授課的 情形,與此刻是截然不同的,從而引發了他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結合做為一名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 的幾個方面的感悟。 當今的中國是一個正在蘇醒的雄獅,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盡 管 GDP 的增長速度很快,僅次於美國,但是我們的人均值還是很低 的,對於經濟的發展我們並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麼的快,雖然經濟是 我們生存的一個基礎一個前提,但是我們應該追求有質量的提高,如 果第一個人都懷著像錢學森同志一樣的愛國之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情, 我們和諧社會的步伐將會邁得更快,更穩,更好。 現在雜志,包括新聞媒體都在關注一個話題,中國有那麼多的人 品,為什麼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就連比我們落後的國家也都有 這樣的殊榮,為什麼中國人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呢?很多人也都是將矛 頭直指中國的教育體制,因此我們如今的教育體制有了素質教育,這 的確是我們的教育問題,有的媒體報道說:有些美國人稱清華北大是 美國的後備學校,大家也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際名校,也是中國最具 有權威的學府,而多數學有所成的學生,公費出國留學,但卻只有少 數回國,何況我們現在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政治方面,我們都在沿 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與錢學森當時生活的時代相比,已經是上等 了,可是有多少人能體現出他們的愛國之心呢,如果每個出國留學的 學生都能像錢學森那樣去想,那樣去做的話,如今的中國是不是比現 在更好呢? 中國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是一個漫長過程,一個 探索的過程,我們所有中國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獻自己的愛國之心, 多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著想。 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像錢學森一樣, 但是我們要盡自己的努力去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情,讓我們的國家真 正的強大起來,讓自已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⑷ 戰爭之王的真實背景是什麼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
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992年,25歲的布托得到了第一桶金子。他借了12萬美元買了三架「安」運輸機,開始在莫斯科四處飛行。
1993年,他將業務遷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那裡,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個機場租用運輸機,建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
在短期內,布托的公司贏得了一份「正式合同」,為比利時駐索馬里維和部隊提供武器。為了進一步擴大在非洲的存在,布托在賴比瑞亞成立了阿爾薩斯航運公司。
按照「賣錢」的原則,向非洲國家出售自動步槍、步槍手榴彈、機關槍、火箭發射器和其他武器。布托的「觸角」幾乎遍及非洲的每一個角落。
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盧安達、肯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南非、史瓦濟蘭、蘇丹和烏干達等,只要有戰爭,布托夫人就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
布托因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而成為國際刑警組織的目標。與此同時,聯合國觀察員已經將布托作為目標,指責他向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走私大量違禁武器。
聯合國安理會的一份報告描述了布托如何使用至少5個別名向非洲走私武器,如「維托·弗拉利維克·布托」、「維托·布托」和「維托b」。
(4)俄羅斯火箭軍果斷發射核彈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本片拍攝於2004年,在四年後的三月,鮑特在泰國被捕,被關押於曼谷特殊監獄。他精通六國語言,其中包括漢語。
但片中凱奇在中國邊境說的那句中文可不怎麼流利。電影的開篇,以一枚彈頭為視角,講述這枚彈頭從製造到售賣到上膛到發射的過程,實在震撼。
不過是一些金屬,一點兒粉末,放一塊兒就成了不長眼的殺人凶器,一個生命轉瞬凋零,一個家庭霎時瓦解。
電影拍攝背景:
在20世紀末,當美蘇冷戰結束時,另一場噩夢出現了。僅在烏克蘭,從1982年到1992年,就有價值3200億美元的武器流入黑市,由中間商和軍火商賣給飽受戰爭蹂躪的第三世界國家。
軍閥、商人、國際犯罪集團,甚至美國政府本身都捲入了涉及巨額股份的軍火交易,形成了復雜而令人興奮的利益網路。
但在此之前,從未有一部電影像《戰爭之王》那樣如此接近並揭示了武器交易的真相和內幕,也從未像《戰爭之王》這樣毫不掩飾地扮演了美國人的角色。
結果,由於敏感的題材,這部電影很難找到美國投資者,而且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拿到錢。最終,在這部4200萬美元的獨立電影中,幾乎沒有投資者在美國,所有的資金都來自海外。
⑸ 影片《五日戰爭》中,俄國軍隊肆意殘殺喬治亞百姓,這是真實的嗎
不是真的。
這個是美國拍的用來黑俄羅斯的,事實上真實的情況剛好相反,屠殺平民的是喬治亞軍隊。有一個政治問題要搞清楚,被屠殺的是南奧塞梯百姓,而南奧塞梯一直是想脫離喬治亞獨立出來的,俄羅斯是支持南奧塞梯的,俄羅斯人不可能會去屠殺南奧塞梯人。還有戰爭的結果是南奧塞梯獨立,俄羅斯和南奧塞梯建立外交關系,喬治亞和俄羅斯斷交,結果很清晰了,詳細信息網上可以查到。
影片講述了2008年8月俄羅斯與喬治亞的沖突。
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是2008年8月在喬治亞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交戰一方為喬治亞ZF,另一方為單方面宣布獨立的南奧塞梯,及其支持者阿布哈茲和俄羅斯。
8月1日開始,喬治亞和南奧塞梯發生數次交火,8月8日凌晨喬治亞展開全面軍事行動並很快控制了2/3以上的南奧塞梯地區,包圍了其首府茨欣瓦利。俄羅斯軍隊於8日進入南奧塞梯地區,9日展開軍事行動很快控制了茨欣瓦利,並在隨後幾日佔領了南奧塞梯以外的喬治亞領土和軍事基地。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分別於15日和16日在停火協議上簽字,俄軍於18日開始撤離喬治亞,戰爭結束。這次戰爭共造成喬治亞軍隊215人死亡、1469人受傷;俄羅斯軍隊74人死亡,171人負傷,19人失蹤,以及約1600南奧塞梯平民死亡。
⑹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關於隱形飛機的,前不久(2011年3、4月份)CCTV-6可能播過。
俄羅斯電影《07隱形戰機》
上校和他的三個夥伴在一次對美軍事演習中,駕駛俄羅斯最新研製的07隱形戰斗機飛行,並在美國人四艘航母的監視下如入無人之境,在這項技術在震驚美國白宮的同時也引起了X分子和美國軍火商的注意,他們通過秘密發射的衛星和偷裝在飛機上的控制裝置改變了07的航道,並且設定了火箭發射的時間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