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努力向著勝利前進,你認為《奪冠》這部電影的亮點在哪裡
電影《奪冠》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中國女排的發展既是一部艱苦創業史,也是一首壯麗的贊歌。從白手起家到嶄露頭角,靠的是艱苦創業;從低谷到高峰,靠的是艱苦創業;從高峰邁向輝煌,靠的仍是艱苦創業。
在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物資匱乏的年代,她們在簡陋的條件下進行「魔鬼訓練」,即使摔得遍體鱗傷也永不放棄。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淬煉出1981年第一個世界盃冠軍、1982年第一個世錦賽冠軍、1984年第一枚奧運會金牌,而後在1985年、1986年又相繼衛冕世界盃、世錦賽。老一代中國女排「五連冠」的榮譽牢牢地鐫刻在中國體育的豐碑上。
② 電影《奪冠》首映,這部電影體現了什麼精神
在電影《奪冠》進行首映之後,網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出現了褒貶不一的情況,一部分人對《奪冠》高分評價,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部電影拍的差強人意。而我們就暫且忽略這些對於劇本本身的評價,細細品味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精神。《奪冠》這部電影其實在一開始是不叫這個名字的,電影在拍攝初期時選的影名為《中國女排》,在拍攝完成後改為《奪冠》,從兩個電影名的更替就可以猜出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精神,正如影名一樣,中國女排奮勇拼搏自強不息,最後終於奪冠。
綜上所述,雖然大家對這部電影劇情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奪冠》所體現的競技精神是我們大家都需要的,或許正因為劇情不那麼吸引人,我們才能注意到電影中體育本身奮勇拼搏的精神。
③ 《奪冠》電影的歷史背景和故事背景
電影《奪冠》的故事背景是從1981年到2019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的事跡。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於8月17日發布再定檔海報,宣布於2020年9月30日全國公映。因疫情原因,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奪冠》於公映前夕宣布撤檔,如今王者歸來,熱血再戰。
四年前的8月17日,正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巴大戰」上演的日子。當時的女排姑娘們頂住了巨大壓力和對陣東道主的不利處境,最終逆襲戰勝世界強隊巴西隊,創造了奇跡。
據悉,這場巔峰一戰正是是電影中的華彩篇章之一。電影《奪冠》選擇在這個獲勝紀念日宣布重新定檔,頗有紀念意義,強勢進軍國慶檔的滿滿信心可見一斑。
④ 電影《奪冠》講的什麼故事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中國女排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特殊情結的,她們是民族英雄,她們是時代偶像,她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非凡的奇跡。在2020年伊始,中國女排在去年剛結束的世界盃中以11全勝快速攬下桂冠,而今年又將在東京奧運的舞台上大展拳腳。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⑤ 國慶檔口碑最佳,《奪冠》靠什麼創造奇跡
《奪冠》這個電影在國慶檔口的口碑最佳,它是依靠體育題材的話題性來獲得的奇跡。奪冠,因為中國女排這個響徹世界的名號。也是因為郎導曲折的人生經歷。
陳可辛導演並沒有按照平常的電影的風格去演,而是選擇了最為真實的一面呈現給了我們所有的觀眾。奪冠,這部電影在國慶檔口的口味最,正是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於中國女排從無到有,從軟弱到站在世界巔峰的一個感情的。另一個方面也是體現我們中國從弱小到強大的一個堅信過程。更是中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感動。中國女排給了人一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這部電影,不管是從製作方面還是演員陣容方面,都給與觀眾一個全新的感覺,中國女排的精神不能丟棄,它是這個時代我們作為中國人都應該具有的不輕言放棄的一種精神,中國女排在經歷了失敗之後,又以傲人的成績站在了世界排球賽的巔峰。這是我們女排奮斗的結果,也是這部電影成功創造奇跡的原因。
⑥ 電影奪冠是歷史事實
提起女排精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奪冠》中關於老女排最多的畫面,就是她們在訓練的場景,提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練」,女排姑娘們手上扎了木刺,身上都是傷。除夕夜萬家團圓,她們還在打排球。
這種「魔鬼式」的訓練確實是真實發生的,1979年,中國女排開始在郴州集訓,當時郴州女排基地條件艱苦,教練的訓練更嚴格,不符合質量過不了關,完不成指標下不了課。對於女排姑娘們來說,加練、補課是常事,而且一個隊員沒完成,其他人都要跟著一起練。
為了讓隊員們盡快提高成績,教練只能「鐵石心腸」。為什麼練這么狠?電影通過教練之口說出了大背景,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很多方面與國外相比差距太大,美國的教練已經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女排訓練中了,而中國的女排姑娘們還在簡陋的竹棚館中訓練。吳剛飾演的教練說,他到國外看著高樓大廈哭了,中國太落後了,所以他心裡總想著快點快點。「我們要證明給他們所有人看,中國人,行的!」
1981年女排奪冠,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這不僅僅是女排的勝利,還象徵著明燈和號角。女排姑娘們不畏強敵、飛身魚躍的畫面,讓許多處於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和方向,讓很多低沉的人重拾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