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部電影上映前都要經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核嗎,廣電具體審些什麼
是的,每部電影上映前都要經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核。未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電影片依法取得國務院廣播電檔租悄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方可發行、放映。
(1)什麼是電影過審擴展閱讀: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職責:
1、研究並擬訂廣播電視宣傳和影視創作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
2、研究並起草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管理和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法律、法規草案;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管理規章和事業的發展規劃;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的視聽節目;負責用於廣播電台型帶、電視台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並負責內容審核。
3、組織推進廣播電影電視領域的公共服務,組織實施廣播電影電視重大工程,扶助老少邊貧地區廣播電影行渣電視建設和發展,指導、監管廣播電影電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4、制訂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協調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管理全國性重大廣播電影電視活動。
2. 中國電影審查制度電影審查流程
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有著嚴謹的流程。首先,製片單位需要進行自我審查(自審),然後向電影局提交審查申請。這個過程後,影片會進入電審會的觀看階段,正式進入審查程序。影片能否通過審查主要取決於電審會委員們的審議意見,意見越多可能意味著影片存在問題。若委員們無異議,影片則可以直接通過。
審查過程中,製片單位必須在三十天內針對電影局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修訂,並回復結果。經過復審,如果影片無問題,電影局會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若復審未通過,影片還需進一步修改,除非片商決定放棄上映。電審會委員在電影的生死存亡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在審片時,他們並不需要全員出席,只要有大多數委員出席即可進行審議。
通常情況下,經過修改的影片能獲得上映許可。然而,也有例外情況,如黃建新的《銀飾》原本通過審查,但在首映會上播放了未刪改的露點版本,導致輿論壓力下被迫下檔,未能與觀眾見面。對於未能取得公映許可的影片,他們會選擇其他途徑,比如通過音像製品的發行權由文化部或地方文化局負責,申請發行DVD版本或者將版權售予海外,以「盜版」形式在國內銷售。
大部分被禁止的影片原因是內容涉及色情、迷信、暴力、黑社會等,因為它們被認為不適合大眾和未成年人觀看。影片過於小眾或者劇情不全面、缺乏溫情也可能成為被禁的理由。例如,電影《小武》雖然真實描繪了小偷的生活,但由於市場局限和劇情偏向,同樣未能通過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