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號稱蘇聯影史耗資最大戰爭影片片名是什麼
是電影解放。尼可萊·奧利林、拉里莎·戈盧布金娜、鮑里斯·扎登伯格、謝爾蓋·尼科內科主演的。該片講述了從1943年蘇聯紅軍反攻(庫爾斯克戰役)開始,繼而強渡德涅河,解放基輔,收復白俄羅斯(巴格拉齊昂戰役),解放波蘭,最後攻克柏林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的故事。
② 電影 解放
電影—《解放》
《解放》前蘇聯戰爭史詩巨片1972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耗時4年拍攝共5集《解放》。每一集的片名分別為:《炮火弧線》、《突圍》、《主攻方向》、《柏林戰役》、《最後一擊》。影片的時間跨度從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從蘇聯紅軍轉入反攻的庫尓斯克戰役開始,隨後是紅軍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收復白俄羅斯,挺進東歐,解放波蘭等東歐國家,直至最後攻克柏林。影片編劇之一、作家尤里.邦達列夫認為影片「有些近似以資料和真實事件為基礎的編年史,它描寫歷史人物,描寫廣闊的戰爭背景,從士兵的戰壕到統帥部的大本營...人物眾多,時間跨度很大」。導演尤里.奧澤洛夫則強調《解放》是一部政治電影。一方面,影片力圖表現兩種體系白熱化斗爭的不可調和性,努力突出蘇聯紅軍的偉大歷史使命--把人民從法西斯奴役下解放出來;另一方面,盡管主要內容寫的是解放、是勝利,但影片結束時銀幕上出現了一行發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接著是各參戰國在戰爭中的死亡人數,有蘇聯,波蘭,南斯拉夫,有英國,美國,也有德國...這使得影片的政治思考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戰爭對於全人類而言永遠是一出悲劇。
其中銘刻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碑上的一句話至今仍激勵這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
「你的名字不聞於世,你的功績永垂不朽。」
網上可以下載的解放都是剪切版的,像義大利倒戈德國佔領羅馬,巴爾干游擊隊員點燃自己逼退德軍坦克,波蘭起義部隊在操練時被鎮壓,進入羅馬尼亞的第一個旅,蘇聯騎兵放過裝甲部隊前鋒砍殺德國步兵.很多很多鏡頭都剪掉了真遺憾,完整版的解放已經很難找到。
③ 蘇聯電影《解放》為什麼是鏡頭黑白片段與彩色片段交叉的,是因為技術問題嗎
怎麼可能是技術問題!這部片子拍攝於1972年,那個時候早就已經普及了彩色膠片了,而且這種宏大的製作,蘇聯方面既然調動了大量的軍隊和人力物力財力,怎麼可能就用黑白膠片湊數呢……
應該來說,一般黑白影調在現代影片中一定是有意為之的,起碼有這么幾個作用:
1、造成過去和現實之間的時代距離感。比方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辛德勒名單》這些耳熟能詳的戰爭電影,都喜歡使用黑白膠片去拍攝戰爭環境,把和平環境用彩色來表現。
2、黑白片的光影對比十分強烈,特別適合去表現那種壓抑、黑暗、人性扭曲的時空場景。歷史上有個電影流派就叫做黑色電影,這個流派很多經典作品都是使用黑白膠片拍攝的。很多現代電影尤其喜歡把黑白的對比度調得特別高,專門來表現這種低光調的壓抑感,來實現風格化的創作,比方說弗蘭克·米勒的《罪惡之城》。
應該來說第二點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符合《解放》的立意的。《解放》應該來說恢復了斯大林時代的蘇聯宏大戰爭敘事的手法,但同時又有一些新意。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