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敘事的角度
了解一部影片,我想先從宏觀的方面談起。首先我們來聊一下電影敘事。提到電影敘事,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電影敘事的角度。寫作分為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等角度,電影敘事也是如此,總共分為4個方面。
(1)第三人稱視角
這種視角使敘述者處於一個純粹旁觀的狀態去審視一切,講述一切,彷彿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所以這種傳統的第三人稱視角也被人成為「全知全能」視角。此類影片數不勝數,例如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楚門的世界》就是這一視角的典型,況且真人秀締造者在天上的演播室俯瞰整個世界的架勢,用來舉例這種「全知全能」視角再合適不過了。
(2)第一人稱視角
這種敘事視角以主人公為講述者,有別於第三視角的全知全能,使觀眾更具有代入感。隨著故事發展,觀眾跟隨主人公的經歷去經歷,好像在聽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一段故事一樣。這類影片如《城南舊事》,這部電影開場就是自傳式的童年回憶,以老年的我回憶童年的我,敘述自然也是以第一人稱童年的我來進行的。
(3)第二人稱視角
第二人稱視角有別於第一人稱那麼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也不同於第三人稱那樣的純粹旁觀、知曉一切的全知全能。第二人稱的敘述手法既能保持相對的客觀性,又能增強故事劇情的親近感,使得具有更強的真實性與代入感。如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採用這種第二人稱敘事的手法,我們了解主人公是通過瑞德的視角從而進行了解的,劇中很多東西都是通過瑞德了解的,包括主人公監獄中的反思等都是通過瑞德這個視點去進行剖析解讀的。這種表現形式就是第二人稱敘事的代表。
(4)多視角敘事
電影敘事的視角並不總是一成不變的,導演們大膽的創新使得電影這門有別於文學和戲劇的光影藝術多了無限可能。有些電影的視角是不固定的,視角的切換,從多種角度看待同一事件,通過不同的人進行不一樣的陳述,往往達到單視角難以表現的藝術效果。《公民凱恩》就是這一類型的影片,通過記者的視角,不同采訪對象的視角,不同第一視角的切換看待同一件事,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種視角不固定、來回切換的表現形式就歸為多視角敘事的范疇。
B. 電影有哪幾種視角
1. 第一視角:這種觀察方式以第一人稱進行,觀眾彷彿親身體驗故事,將自己置於主人公的位置。這種視角在游戲和某些電影中很常見,讓人感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
2. 第二視角:從第二人稱的角度來觀察,這種視角在文學和游戲中較為常見,彷彿觀眾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體驗著事件,但並非主角。
3. 第三視角:作為旁觀者,第三視角在敘述、報道和電影中普遍存在,讓觀眾從外部審視故事的發展,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4. 第四視角:這個視角較為模糊,沒有固定定義。有時它指的是從多個角度同時觀察故事,比如通過多個角色的視角來展示事件。在其他情況下,它可能代表一種超越第三視角的觀察方式,能夠洞察角色的內心世界。
5. 上帝視角:這種視角是虛構的,觀察者彷彿站在宇宙之巔,俯瞰一切。上帝視角常用於描述能夠看到所有角色和事件的全面視角,這種全面了解整個情景的視角在文學和電影中創造出一種全知的觀看體驗。
不同的觀察視角為作品帶來了多樣化的敘事和情感傳遞方式,豐富了觀眾的感官體驗。
第一人稱視角電影的獨特魅力在於,觀眾彷彿置身於主角的內心世界,親身體驗他們的感受和決策。盡管這樣的電影並不多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947年的《湖上艷屍》(Lady in the Lake)。這部作品不僅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吸引了觀眾,更因其深刻的情感描繪和獨特的視角贏得了贊譽。
在《湖上艷屍》中,觀眾隨著女主角的視角一同體驗她的疑惑、恐懼和決心。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了故事的張力和情感深度,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心理狀態。導演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和對白,成功地將第一人稱視角轉化為一種引人入勝的觀影體驗。
雖然第一人稱視角電影不多,但這種敘事方式為電影藝術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它不僅能夠增強觀眾的代入感,還能通過獨特的視角揭示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故事背景。這樣的電影讓觀眾不僅僅是在看電影,更是在經歷一場心靈的旅程。
《湖上艷屍》的成功證明了第一人稱視角電影的魅力。盡管這種敘事方式不常見,但它為電影創作者提供了新的視角,讓觀眾能夠更真實地體驗角色的生活。這種敘事方式在現代電影中也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作品問世。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第一人稱視角電影不多,但其中的佳作卻常常能夠突破傳統敘事的局限,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影體驗。《湖上艷屍》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它以其獨特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復雜的故事,讓觀眾沉浸在角色的內心世界中。
總之,第一人稱視角電影雖然不多,但它們的獨特性和魅力不容忽視。從《湖上艷屍》開始,這種敘事方式為電影藝術開辟了新的道路,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體驗電影中的世界。未來,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