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魔戒三部曲的取景地在哪裡
湛藍的天空,巍峨的雪山,碧綠的高山草甸,清澈深藍的湖泊,美得不似人間的小鎮……一部魔戒三部曲(又名《指環王》)讓紐西蘭的秀麗風景震驚了世界,成就了紐西蘭「世界第一電影旅行地」的美譽。
魔戒三部曲主要講述了中土世界第三紀元末年魔戒聖戰時期,各種族人民為追求自由而聯合起來,反抗黑暗魔君索倫的故事。故事情節且不說,就影片中一幕幕魔幻的「中土世界」的場景就足夠我們嚮往神馳了。
魔戒中的「中土世界」絕大部分的場景都在紐西蘭取景。為什麼是紐西蘭?正如《魔戒》的導演彼得·傑克遜所認為,與原著中所描繪的「中土世界」最接近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鄉——紐西蘭,「紐西蘭散發著古老歐洲鄉間的氣息,但是也有一種奇幻的感覺,最適合拍攝《魔戒三部曲》。」
如果你來紐西蘭,不如尋著電影中的場景,開啟一段《魔戒》「中土世界」的探索之旅。從精靈公主的家鄉皇後鎮開始,感受紐西蘭「人間的最後凈土」的無窮魅力。
皇後鎮
只屬於女王所有的美麗小鎮
皇後鎮是一個依偎著深藍的瓦卡蒂普湖,被南阿爾卑斯山所包圍的美麗小鎮。小鎮四季分明,春季百花盛開,夏季藍天艷陽,秋季繽紛絢爛,而冬季白雪皚皚覆蓋山嶺,難怪取名叫「皇後鎮」,這樣的美景的確只應屬女王所有。
作為《魔戒》的取景地,皇後鎮周圍集中了無數的魔戒拍攝點。比如影片中精靈公主亞文騎馬載著弗多,被戒靈苦苦追逐,這個場景就在附近的克倫威爾地區的一處松林。
再比如皇後鎮附近的鹿園高地,在三部中都曾作為背景出現過。而薩拉曼邪惡基地——艾森格德,則建立在皇後鎮北面的格林諾奇地區。《指環王》第二部中兩尊巨大的國王雕像,它的拍攝地則在皇後鎮前往克倫威爾間的卡拉威河上。
格林諾奇
最具「中土世界」氣質的地方
格林諾奇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魔戒小鎮"。小鎮因紐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的電影《魔戒》和《霍比特人》在此取景而出名。《魔戒》三部曲里很多場景都是在這里取景,洛絲蘿林、阿蒙漢山脈、歐散克塔和伊森加德……
格林諾奇村位於瓦卡蒂普湖北岸,達特河三角洲的邊緣,離皇後鎮僅45公里,不到一小時車程。小鎮人口稀少,周圍山巒林立,雄偉蔥郁,景色優美。
這里的湖泊、山川、草原和牧場基本保持原生態,能充分體會到100%純凈的紐西蘭,是南島自駕不可錯過的地方。被稱為最具有"中土世界"氣質的地方。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恩斯洛山西北坡,即影片中護戒使者試圖穿過紅角隘口的迷霧山。你還可以在格林諾奇村找到羅斯洛里安——通向帕拉代斯之路的毛櫸樹林。
周日山
探索魔戒之伊多拉斯
巫師甘道夫,精靈萊戈拉斯,人類阿拉貢,矮人金靂一行人騎著駿馬抵達落汗首都伊多拉斯會見國王塞奧頓,這一幕著名場景的取景地——周日山,成為諸多海報封面。
周日山坐落在阿什伯頓區的高原地帶,一座側面陡峭的山崖上,周日山靜謐祥和的山峰在《魔戒》電影中變為洛汗人的要塞,即洛汗人民的主城。
這個耗費九個月搭建的場景雖然什麼都沒留下,但這個拍攝地仍然散發著強大的魅力。可以將車停在Hakatere Potts路,然後步行前往此拍攝地。游覽電影中的落汗首都伊多拉斯,盡享難忘壯觀的美景。
箭鎮
專為秋天而生的地方
坐落在箭河畔的箭鎮是紐西蘭最具風景如畫的居住區之一。它位於皇後鎮東北21公里處,這里除了淘金文化和早期華人淘金者故居以外,還因金秋大面積的絢爛五彩林而聞名遐邇。
箭鎮保持著它的歷史特點,有60多處19世紀以來的歷史建築。每年深秋之際,絢爛的五彩林,湛藍的天空和湖泊,讓箭鎮成為全紐西蘭最美麗的地方。
箭鎮不少古跡保存完好,你可以探訪箭鎮的獨特歷史,坐落在箭鎮的湖區博物館被稱為紐西蘭小博物館之最。或者在白金漢街感受當年的繁榮景象;還可以沿箭河走到布魯南渡口,也可以走到維爾考斯綠地,感受這影片中的格拉頓平原的拍攝地的魅力。
瓦納卡湖、阿斯派靈山國家公園
世外桃源般隱秘的天堂
瓦納卡湖是紐西蘭第四大湖,一萬年前巨大的冰川活動造就了瓦納卡湖如今的壯美景色。湖泊四面環山,清澈湛藍的湖水,美麗的鵝卵石石灘、蜿蜒的觀光棧道,秋季湖邊的落葉無不使人沉浸在這世外桃源般隱秘的天堂中。
在這里,你可以沿著步行道和騎馬小徑游遍平原和山麓,享受最新鮮的空氣和感受最美麗的大自然美景,或者尋著《指環王》和《霍比特人》電影的取景地,來一次電影觀光之旅。
離瓦納卡不遠處,還有個阿斯派靈山國家公園,公園境內有冰川、山脈、峽谷、瀑布、山口,還有幾條紐西蘭風景最美的步行道。
從瓦納卡驅車前往瑪圖基圖基,在瑪圖基圖基河上流處登陸,沿途穿過原始森林,山澗溪水以及瀑布風貌,一直到公園。在那裡,雄偉的山峰和冰川將盡收眼底。
公園的最高處是海拔3027米的阿斯派靈山。它優雅地聳立在冰川的一側,是登山者和攝影者的最愛。或者你也可以坐飛機俯瞰金黃色的河谷和被森林覆蓋的山脊。
有人說,「紐西蘭的草原看起來像英國,但是它的山脈卻像瑞士的阿爾卑斯,同時它清澈的湖泊又像是在義大利。」想要知道這里到底有什麼神奇獨特之處,不如現在收拾起背包去探尋吧!身臨電影其境中感受中土世界令人震撼的美麗場景!
② 上甘嶺在韓國還是朝鮮
上甘嶺是一個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聖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莊。
位於38°20′0″N127°28′0″E,597.9高地和537.7高地後面的山窪里,距離金化郡的東北偏北約4公里,金剛里以東約2公里的五聖山地區內。
1951年,當時中國的志願軍曾這村裡召開過第五次黨委擴大會議,但在第五次戰役之後,由於拉鋸戰的慘烈,當時雙方的炮火幾乎把整個村莊夷平,成為一片廢墟。
戰役之前當地的居民全數離開,使該小村落本身對戰斗沒有價值。1952年,朝鮮戰爭中的一場大規模戰役就在這里發生,並以此村來命名上甘嶺戰役。
(2)537高地北坡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上甘嶺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著名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戰斗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沖鋒。
戰役的第二階段就是最艱難的坑道斗爭階段,597.9高地共有三條大坑道,八條小坑道和三十多個簡易防炮洞。
當時三條大坑道和五條小坑道都在守備部隊控制下,其中八連進入的一號坑道是主坑道,位於1號陣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長近80米,高1.5米,寬1.2米,左右還各有一個叉洞,頂部是厚達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兩個洞口都向北朝著五聖山方向。
參考資料:
網路-上甘嶺
③ 600字作文《我的戰爭》觀後感。
《我的戰爭》
《我的戰爭》這部電影是由彭順導演執導的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磅礴的氣勢,恢宏的場面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戰爭場面震撼慘烈,彌漫著濃濃的硝煙,我懷著崇敬與激動的心情觀影。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戰役: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由孫北川帶領的鋼鐵九連乘火車奔撲前線,火車正在行進中。不料,敵機突然襲擊,遭遇了密集轟炸,隨著導彈一次次的拋下,一股股巨大的沖擊向戰士們襲來,整個戰場都被火光包圍,一大朵一大朵火焰四射的蘑菇雲升上天空,戰士們大量犧牲,孫北川帶領部隊奮勇沖鋒,炸掉暗堡,奪得江面大橋戰勝利。之後收到上級命令前往五義亭阻擊敵軍,到達五義亭,等敵人坦克靠近後給予重擊。在大斧子等人的犧牲下,留給部隊時間,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巨石,將美軍坦克砸毀,守住五義亭,大家的歡欣喜悅響徹山谷。軍隊繼續向敵軍師部挺進,進入小鎮時,不慎進入敵軍布下的地雷陣。文工隊隊長孟三夏觸到連環地雷,孫北川替她將雷按住,並成功除雷。而後被敵人包圍,老爹腿部中彈,王文珺犧牲,後來老爹唱歌引敵人前往,拉響彈雷,消滅阻擊了敵人。九連在537高地北坡時,經過激戰,進入敵人坑道,反撲中,人數所剩無幾,為完成任務毫無懼色,堅持到大部隊到來,英雄們含笑而眠。
看後我被深深觸動,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讓我肅然起敬。敬他們的勇敢,敬他們的團結,敬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敬他們舍己的精神,敬他們的堅定,一幕幕場景再現了前輩們為勝利鋪就的鮮血之路,每一場戰役中都會有志願軍壯烈犧牲,知名的,不知名的,哪個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哪個不值得我們愛戴與尊敬?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電影是催淚的,令人感動的。當孟三夏撕心力竭地讓大家活著回來時,我的眼眶是濕潤的,活著就是戰友間的深厚情誼,就是最大的勝利;當小神仙奮不顧身將孫北川撲倒躲避炸彈的一瞬間是美麗而震撼的,身後的火海讓這一瞬變得永恆;當天寒地凍,老爹和小神仙冒著生命危險,用盡心血,歷經苦難,滿臉堅定爬出碎石時,我感受到他們的毅力。被深深感動!
中國所有英勇犧牲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為了13億中國人現在的美好做出了巨大貢獻。每段幸福生活後都有前輩們的努力與汗水,艱辛與堅持。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應銘記於心。我們應珍惜現在的幸福,永遠記住幸福後前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