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拍攝網路電影需要什麼許可證具體要去哪兒辦理
具體情況應該去問問廣電局,除了要辦證,應該還要對拍攝內容進行審核。
B. 高三的學生,想畢業後拍個微電影,需要什麼設備什麼技術什麼條件
1:硬體:最好有二部以上的高清DV,最好同品牌的,拍出來的色彩才容易調整,現在價格都不高,還有最好有三腳架,也可以自己請木匠師傅製作一套簡易的搖臂,因為好多場景需要不同鏡頭配合和鏡頭的動態調節,畫面才有動感,不會太死板。另外錄音設備也很重要,有條件可以淘一把二手錄音室用的話筒,加一個聚音蓋,也要一把長桿支持哦!其它可以參照相館一些配套,如反光板 燈光 什麼的!
2、軟體:對於視頻的剪輯,容易上手的可以選擇友立會聲會影,可以實現普通的一些製作,要生成的各種格式也方便些。如果要做得專業些,建議用ADBOE PROMIE,可以實現隨心所欲的功能,但較費時間,但兼容性好,效果好!另外要強調的是對聲音的處理,現場錄制的聲音一般都比較輕,噪音較大,這就必須經過相應的處理,包括降噪處理和動態處理,用軟體實現有點難度,最好用硬體解決,在現場用上OK迴音系統可以簡易處理出迴音,調整高 低音等音效!再在電腦上合成配上音樂!
3、人員:要拍片,不是一二個就能完成,要好多人一起努力才能完成 ,各施其職,演員重要、拍攝師更重要,要突出的畫面的內涵全部靠拍攝師的思考和捕觸,當然導演是中心,一切都聽從導演的安排。
4、劇本:好的劇本 加上好的畫面 加 上好的剪輯 ,一部好的電影卻可出山了。
5、道具:劇本出台後,每個節點都要准備好所有道具,還有場景的布置,這些就只有導演對各章節的理解和思考了!!
自己也是喜歡折騰這方面,供你參考,祝你的處女作成功!
C. 拍攝電影需要哪些設備
拍攝電影需要的設備有:攝像機、鏡頭、燈光設備、錄音設備、道具等。
1. 攝像機:這是拍攝電影的核心設備,用於捕捉影像。根據不同的拍攝需求和預算,攝像機有不同的型號和規格。高清攝像機能捕捉更細致的畫面,提供更優質的視覺效果。
2. 鏡頭:鏡頭是攝像機的關鍵組成部分,它能決定影片的視角和視覺效果。不同的鏡頭可以創造出不同的氛圍,如寬角鏡頭、長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等。
3. 燈光設備:在電影拍攝中,燈光的作用至關重要。適當的燈光可以營造出所需的氛圍和突出主題。因此,拍攝電影通常需要各種燈具,如攝影燈、反光板等。
4. 錄音設備:電影的聲音同樣重要,因此錄音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麥克風、錄音機和後期音頻處理設備等,用於捕捉和編輯電影中的聲音。
5. 道具:電影中使用的各種道具也是拍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道具可以是日常用品,也可以是特殊製作的物品,用於增強電影的視覺效果和氛圍。
除了上述主要設備外,拍攝電影還需要其他輔助設備,如三腳架、穩定器、監視器等。這些設備對於保證電影拍攝的順利進行和提高影片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
D. 拍攝網路電影需要什麼許可證具體要去哪兒辦理
1. 拍攝網路電影需要獲得的許可證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2.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是根據《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辦理的,它管理從事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和節目版權交易等活動。
3. 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條件包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機構名稱和組織章程、擁有相關專業的廣播電視人員、資金和工作場所,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及機構無違法違規記錄或被吊銷許可證的記錄,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
4. 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請報告、機構章程、《許可證》申領表、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人員材料、注冊資金或驗資證明、辦公場地證明、企事業單位執照或企業名稱核准件等。
5.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申報程序包括:提交齊全並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請材料,材料應符合審查標准,申請人應符合法定條件,之後進行決定、制發許可證並告知送達。
6. 行政許可的名稱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單位設立許可,辦理部門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社會管理司或省級廣播影視局。行政許可的總時限為20個工作日。
7. 注意事項中提到,申請許可證時需要有不少於三名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的人員。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搜索炎黃咨詢獲取更多信息。
E. 拍電影需要什麼
拍電影需要什麼?
1. 企劃:這是電影製作前的准備工作,包括召集相關人員討論電影的製作、發行以及可能的周邊商品開發。
2. 文字劇本:無論故事是原創還是改編,它應具備卡通特色,如幽默、誇張、緊張和感動,以吸引觀眾。
3. 故事腳本:在文字劇本的基礎上,製作出一系列小圖,詳細展示每個畫面的人物、故事地點、攝影角度、對白內容等。
4. 造型與美術設定:設計人物形象和美術風格,確保造型與背景風格協調,符合故事背景和文化。
5. 場景設計:根據故事背景設計場景,包括建築、裝飾、器物等。
6. 構圖:畫出電影畫面的構成,人物動作、表情、位置等,為動畫製作提供依據。
7. 背景:為構圖中的每個場景繪制彩色背景。
8. 原畫:根據構圖設計,繪制人物的動作表演,賦予電影生命力。
9. 動畫:完成原畫的動作連貫性,包括中割,使畫面流暢。
10. 品管:確保電影製作的每個環節都符合標准,如製片、導演、動畫師等。
11. 影印描線:將動畫紙上的線條影印到透明的賽璐璐片上,為著色做准備。
12. 定色與著色:為賽璐璐片上的動畫塗上顏色,使其生動。
13. 總檢:檢查完成品是否有瑕疵,確保質量。
14. 攝影與沖印:根據律表指示拍攝畫面,沖洗底片,形成影片。
15. 剪接與套片:剪接師按照正確畫面長度接好影片,製作標准版本。
16. 配音配樂與音效:為電影添加聲音元素,包括演員配音、背景音樂和各種音效。
17. 試片與發行:組織試映,邀請相關人員觀看,根據反饋進行修改。完成後,通過發行商將電影發行到市場。
F. 拍電影要送劇本給廣電總局審查嗎
1. 電影拍攝前需要向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提交相關材料進行審查,這取決於電影的上映渠道。
2. 審查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立項審查、劇本審查和作品審查。
3. 立項審查是製片方的責任,當策劃電影或電視劇時,需要提交相關材料以獲得批准。
4. 劇本審查是在立項審查之後進行的,通常需要提交1500至1700字的故事梗概供廣電總局審查。
5. 作品審查是電影拍攝完成後,將成品提交給廣電總局審查,只有通過審查的電影才能在電影院上映。
6. 並非所有類型的電影都需要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審查。獨立電影通常不上映,因此不需要審查。
7. 網路微電影情況特殊,大多數不需要審查。由於廣電總局在互聯網影視作品的前期監管存在空白,作品的審查主要依靠製片方自行判斷。
8. 即便網路微電影不需要審查,製片方也應確保作品內容不違反相關規定,否則可能會被廣電總局封禁。
9. 此外,作品的審查通過率也與作品的影響力有關,影響力較小的作品即使內容有違規之處,也可能不會受到廣電總局的關注。
10. 院線電影則必須遵循上述三個審查階段,確保電影內容符合國家規定,才能在電影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