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功勛》整部劇觀眾是如何評價的
李延年的沖擊最大,6集電視劇把一場陣地戰完完整整地講清楚,而且合情合理,戰況慘烈但是戰術機敏,沒有無畏的犧牲,只有無上的敬意。
於敏是另一個戰場上的艱難,那一代的科研人員什麼都沒有,只有對國家命運的付出,對科學的信仰。從這一單元開始,後面的每個故事都著重表現了功勛者家庭的支持和犧牲。
張富清單元,就像有的網友說的,後勁很大。看上去靜水流深的故事,在人生的歲月里流淌,而支撐著這種默默奉獻的動力,是比年輕時更英勇更壯烈的力量。戰友的犧牲讓他把自己的榮耀和幸福都放下了,而且從一而終。
黃旭華老師這章確實可惜了,編劇和導演完全沒去表現潛艇製造有多難,很多情節只有放沒有收,非常奇怪。比如為什麼突然給女兒改了名字,零件超重但是工作量巨大,人手不夠是怎麼解決的。以及島上團長的犧牲都很突兀,雷雨天去修電線,這種為了煽情而犧牲真的大可不必。
申紀蘭單元,給我的感覺就是,敞亮。一個婦女在那個年代的環境下,永遠活在陽光里,永遠想著照亮別人。民族的先驅的確給人力量。而且她提到,解放婦女的根本是為了國家解放生產力,這才是大格局。
孫家棟單元拍得很好,每個人物著墨不多但是形象都很鮮明。在特殊年代下的艱難,更顯出孫家棟純粹的信仰。這一單元不同的地方在於將大人物帶入到功勛故事中來,而且不突兀,跟主線情節非常貼合,相比長津湖,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屠呦呦也是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里大眾較為熟悉的。到這里已經是第四個科研人員單元了,元素基本都用過了,但是演員的表演非常細膩,還是突出了紛亂年代中對科學的堅持,對病毒的頑強斗爭。夫妻、女兒、父母的親情戲簡單卻動人,研究院里也刻畫了近十個人物,每個人的性格面目都不模糊,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