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津門大俠霍元甲是誰的作品作者是誰
大俠霍元甲 簡介
導演:徐小明 主演:黃元申 米雪 梁小龍 劉江 董驃
以鮮血喚醒沉睡之獅 任鐵拳洗雪病夫之恥 萬里長城永不倒!
天津靜海縣霍、趙兩武林世家,因爭執誰是秘宗拳的正宗而要舉行比武。霍家四子霍元甲(黃元申飾)因從小體弱多病,父親讓他棄武從文,但元甲每晶旁觀父兄練武,日久竟自研出「迷蹤拳」,並在比武之日使出「迷蹤拳」打敗了仇家程天嘯,把程活活氣死。程的徒弟陳真(梁小龍飾)為報仇,與劉振聲一起拜師霍元甲。不料,師徒三人在火燒民族敗類龍海生的鴉片煙館後卻被迫逃離家鄉。
來到天津,霍元甲戰勝日本浪人宮本哲夫又招致追殺,師徒三個與心儀元甲的倩男(米雪飾)遠走京城,日本間諜王熙文派人跟蹤而來……
在京城,霍元早力克俄國大力士波索夫,成為洗雪東亞病夫之恥的民族大英雄,並成立了精武門。而不甘服輸的俄國人勾結龍海生恃機下手,險象環生!詭詐惡毒的日本人更是出盡毒計……陳真終於覺醒,怒恨報仇,力保精武門……
評論
曾經激勵著一代人的精神
霍元甲 簡介
導演:於仁泰 主演:李連傑
影片從霍元甲兒時寫起,在少年好友農勁蓀的幫助下,偷習武藝,立下做「津門第一」的志願。長大後霍元甲在一次比武中將對手打死,卻遭對方家人追殺,母親和女兒均慘遭殺害,陷入絕望的霍元甲逃到農村,在月慈姑娘救起的幫助下,霍元甲隨即隱姓埋名在此生活了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之中,他和月慈之間產生了感情,在她母性魅力的感染下、恬靜平和的田園生活也讓他沉下心來思考武術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民族的真正意義,並漸漸悟到了武學的真諦。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霍元甲借農勁蓀之力,到上海挑戰大力士成功,隨後開辦精武體操館,但不久之後慘遭日本人下毒,英年早逝。
評論
以武會友是有限度的 對朋友可以 對值得「尊敬」的敵人可以 但……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麻木是對家國的背叛 當時需要的是血性 英雄永遠比梟雄難做 我們當時比他們強過太多麼 對等的禮儀是可以的 不對等的禮儀只會讓別人覺得可笑
參考資料:http://www.youpeng.com
回答者:laiyixin1996 - 魔法學徒 一級 3-25 16:05
--------------------------------------------------------------------------------
津門大俠霍元甲
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術大師,人稱「津門大俠」,在國內外享有盛名,他的事跡在天津曾被人們傳為佳話。
霍元甲,字俊卿,靜海縣小南河村(現天津西郊)人,生於一八六八年。其父霍恩弟,武藝超群,常出入關東,為客商保鏢,在武林中頗有聲望。
霍元甲幼年身體瘦弱,常受鄉里頑童欺負,在弟兄十人中也常被取笑。霍恩第心中大為不悅。他怕有損家風,便禁止霍元甲練武,而讓他去讀書。這大大刺傷了性情剛毅的霍元甲的自尊心,他便偷著練武,暗中和兄弟們比賽。小南河村有個棗樹林子,是一塊墳地,平時人跡罕至。霍元甲每偷偷向父親和兄弟們學個三招五式,便到棗林深處練習,邊練邊揣摩。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風霜,進步很快。後來,他練武的事被父親知道了,遭到了一頓訓斥。但霍元甲決不半途而廢,他答應父親不與任何人較量,不丟霍家的面子。
一八九零年的秋天,霍家來了一個武林好漢,說是久仰霍家「迷蹤藝」的大名,其實是來比武。言語之間,他侮辱了霍家父子,霍元甲三弟元卿與之較量,哪知三個回合便敗下陣來。霍恩弟正要親自上場,只聽一聲「看我的!」霍元甲旋風般地一躍而出。老人家一看是他,氣得不得了,但攔阻已經來不及了,兩人已經動起手來。只見霍元甲進攻如閃電,站馬步穩如基石。只幾個回合,霍元甲趁對手收腿未穩之際,俯身一腿掃去,對手一下子跌倒塵埃。霍元甲一步向前,抓起對手扔出丈余遠,把對手的腿摔折了。這出人意料的一幕,使大家又驚又喜。霍元甲「武藝高強」的名聲也傳揚開去。
一八九五年的臘月,霍元甲挑著一擔柴到天津衛去賣,這時他已娶妻生子,日子過得有些窘困。他的柴擔可與眾不同,一條特製的榆木扁擔又長又厚,柴擔足有三、四百斤,可他挑著卻輕松自在,這使行人議論紛紛,贊不絕口。
霍元甲來到西門外的西頭彎子,生意還未開張,便有「混混兒」前來要什麼「過街錢」、「地皮錢」,兩人由口角到動起手來。「混混兒」哪是霍元甲的對手,他當眾出了丑,便一溜煙地跑了。一會兒工夫,一夥「混混兒」拿刀槍棍棒前來報復,霍元甲見勢,也抽出扁擔嚴陣以待。等到那一幫人包圍上,他突然大喝一聲,揮舞扁擔左突右刺,前掃後掄,只聽見風聲呼呼響,「混混兒」們手裡的武器也紛紛落地,接著,他又來了個「古樹盤根」大掃膛,把扁擔沖著「混混兒」們掄了一圈,「混混兒」們哇哇大叫著抱頭逃竄。時間不長,又來了四十多人,把霍元甲團團圍住。霍元甲也紅了眼,他把扁擔「咔嚓」一聲斷為兩截,一手拿著一截,准備應戰。就在這劍撥弩張的時候,忽聽到有人大喝「住手!」原來是「混混兒」的頭目馮掌櫃到了。他把霍元甲邀入家中,設宴款待,並想讓他接手腳行,維持這塊地盤。霍元甲答應回去和家人商量再定。
第二年的春天,霍元甲因生活窘迫,便到天津衛投奔了馮掌櫃。他接手腳行以後,陸續取消了勒索農民和商販們的「苛捐雜稅」,招致了腳行里的「混混兒」們的不滿。此後,他辭去了腳行的差事,來到北門外竹巷懷慶葯棧做了搬運夫。
一天,葯棧進了一批生地,每捆重五百斤。有一個大漢想和霍元甲較量較量,便一個人扛起這五百斤重的生地捆,一連扛了三趟,然後當著眾伙計的面說:「霍師傅,人們都說你武藝高強,力大無比,今日你何不當眾哥們的面露一手,也讓我們開開眼。」霍元甲早就聽說他在棧里依強稱霸,便想藉此機會掃一掃他的威風。於是,霍元甲向他笑了笑,找一最粗最沉的木杠,挑起兩大捆生地,不慌不忙地走進庫房。伙計們見他力挑千斤,無不咋舌喝彩,那大漢羞得滿面通紅,第二天就離職不幹了。過了不久,又出了一件事,一天早晨,懷慶葯棧的伙計去挑水,只見兩個大青石碌碡斜靠立在井口上。那形勢,稍有觸動,碌碡便會墜入井中。伙計無奈,只好回去請霍元甲。這時,井台周圍已圍了不少看熱鬧的人。霍元甲來到一看,笑著說:「這人真有本事,我佩服他,這分明是沖著我來的。」說著,他來到井台,貓上腰來,用兩手捧住碌碡,只聽「嗨」的一聲,就把兩個碌碡同時推出去。圍觀的人齊聲喝彩。後來,霍元甲才知道這事是北京源順鏢局的人乾的。這幾件事,更使霍元甲名聲大震,人們給他送了一綽號:「霍大力士」。
一九零零年初春,懷慶葯店掌櫃農勁蓀趁活計不忙,邀霍元甲出去閑逛。二人來到海河邊,找了一個茶館,邊喝茶邊聊天。農勁蓀曾留學日本,知識淵博,他常給霍元甲講一些中外的事,使霍元甲大開眼界,明白了不少道理,也激發了霍元甲愛國報國之心。二人談興正濃之時,忽聞河邊有一陣嘈雜之聲,原來是運皇糧的船隻要在這里停泊。押糧的李剛跳上岸來,轉了一圈,沒有找到打樁的地方,他有些著急,抬腳把一個席棚的立柱踢斷了。席棚的主人是山東逃荒的,靠炸果子為生,見席棚倒塌,便趕緊跑出來,向李剛求情。李剛不容分說,扯掉席棚,把木樁尖頭朝下,以臂做錘,打起樁來。只見木樁一寸一寸地被打進地里,一下子驚動了不少的人。那果子鋪的主人跪求李剛給點賠償,李剛不耐煩地一腳把他踢開,在木樁上拴好纜繩,揚長而去。就在這時,只聽霍元甲一聲大喊:「那黑小子,回來!」李剛自恃是皇家糧船的保鏢,怎把霍元甲放在眼裡?他回轉身來,對霍元甲說:「混小子,你是活膩了,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當他得知對面的就是霍元甲時,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但他表面上不甘示弱,便說:「姓霍的,別不識好歹,這事你還是別管的好。」
二人言語不合,終於動起手來。霍元甲見李剛身手不凡,便使出家傳「秘蹤藝」中的「閃步擗攔掌手雷」的式子,跳到李剛的背後,在其背猛出一「鐵砂掌」,只見李剛朝前踉蹌幾步,「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一頭栽倒。這時,船上的運糧官見保鏢被打倒在地,大喊大叫,叫人捉拿霍元甲。清兵把霍元甲捆了起來。農勁蓀急得頓足捶胸。他見當朝體仁閣大學士徐桐恰巧在此下船換橋,便去喊冤。徐桐問明情由,慨嘆霍元甲是條好漢,又得知霍元甲是鄉親,便讓人放了霍元甲。
一九零零年舊歷六月十八日,八國聯軍攻陷了天津。北京源順鏢局的「大刀王五」在與洋鬼子斗爭中慘遭殺害。霍元甲耳聞目睹了不少洋鬼子血淋淋的罪行,這使他種下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對清政府的憤懣,他回家鄉招眾練武,以報效國家。
一九零一年,霍元甲三十三歲。有一天,他的徒弟劉振聲拿來幾張廣告傳單,上面印著俄國大力士在戲園賣藝的事,聲稱:「打遍中國無敵手,讓東亞病夫們見識見識,開開眼界。」霍元甲看後拍案而起:「真是欺人太甚!」他立即帶著劉振聲趕往天津衛。
他們先找到懂外語的農勁蓀,然後到戲園說明來意。戲園管事久仰霍元甲大名,不敢怠慢,安排他們在頭等席坐定,便去向俄國大力士通報。戲台上的俄國大力士出場了,他身材高大,體壯如牛,他先打了一套拳來活動渾身的肌肉,然後仰卧台上,兩手各舉起一百磅的啞鈴,雙腿再夾住一個,在三個啞鈴上放一木板,木板上放一張八仙桌,四把椅子,然後有四名大漢上去坐在椅子上打牌,而木板毫不動搖。接著,他又表演平卷鐵板。他先拿一厚鐵板讓人用大錘砸三下,鐵板毫無變化,然後他運足力氣硬是將鐵板捲成了筒。最後是斷鐵鏈。他把一條粗鐵鏈一頭用腳踩住,然後繞身幾周,另一端從肩上回過來用雙手拽住,只聽大喝一聲,鐵鏈咔嚓掙斷,落在台上發出巨響。這些表演,使台下的觀眾驚嘆不已。表演過後,他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並揚言表演三天,「歡迎『東亞病夫』的能者上台較量」。
霍元甲哪裡還坐得住,他一個箭步跳到台上,大聲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當眾與你較量,怎麼樣?是君子斗還是小人斗,隨你挑!」俄國大力士怕當眾出醜,便讓翻譯向霍元甲解釋說,他剛才那番話都是誇張宣傳,為的是掙錢,請不要當真。霍元甲再三叫板,他始終不肯比武,最後答應在報上承認錯誤,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一九零三年,武清李侍衛邀霍元甲比武。第一項是在空簸籮的邊上走三圈。霍元甲此功不深,只走了兩圈半便把簸籮踢翻了,引起了李侍衛和門徒的嘲笑。第二項是每人各擊對方三掌。李侍衛第一掌出擊霍元甲沒事一樣,只是腳下的青磚裂開了。第二掌下去,霍元甲紋絲不動,腳下的青磚成了小塊。李侍衛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他拼出全身力氣擊出第三掌,只見霍元甲的雙腳陷進青磚地里三尺多深,而身體穩如泰山。霍元甲拔出雙腳,微微一笑說:「老師傅請了!」李侍衛哪知他「鐵砂掌」的厲害?只一掌,他就已經受不住了,晃了晃,一頭栽倒在地。李侍衛笑臉相賠,承認失敗,並邀霍元甲住下,以後再比。誰想他居心叵測,竟把霍元甲鎖在小閣樓里。霍元甲在天黑以後使出神力把鐵窗整個推了出去,牆壁也塌了一塊,方才脫身。
一九零九年,上海來了個名叫奧匹音的英國大力士,在張園設擂,並在報上大登廣告,自吹自擂,侮辱中國人。當時上海苦於無人對敵,便來函邀霍元甲前往。霍元甲一到上海,便也在張園設擂,並在廣告上寫著「專收各國大力士,雖有銅皮鐵骨,無所惴焉。」這在社會上立即引起了轟動。奧匹音感到事情不妙,便以一萬兩銀子做賭注要挾霍元甲,沒想到胸有成竹的霍元甲一口應承,奧匹音不得不簽訂了賽約。可是,在比賽的那天,奧匹音卻再也不見蹤影,原來他已溜到南洋去了。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挫敗英、俄大力士,很不服氣,便精選了十幾名高手,來找霍元甲一試高低。霍元甲先讓他的徒弟劉振聲上場,劉依照師傅的囑咐,開始紋絲不動。日本武士見狀猛撲過去,抓住劉的衣服想把他摔倒,哪知劉的功夫較深,日武士使出多種招數,都無濟無事,劉連敗對方五人。日領隊非常惱火,便親自上陣與霍元甲較量。他自恃技藝純熟,但一交手便知道了霍元甲的厲害。他企圖黑手傷人,被霍元甲識破,虛晃一招,用肋急磕其臂,日領隊骨斷筋折。日方承認失敗。
賽後,日方設宴招待霍元甲。席間,日本人知道霍元甲身患「熱」「疾」,就介紹一個叫秋野的醫生為之看病。哪知服葯後,病反而逐漸惡化,僅月余,一代武術大師就含恨離開了人間。事後朋友們把葯拿去化驗,才知是一種慢性爛肺葯。這是日本浪人暗下了毒手。
霍元甲卒於一九零九年一月十四日,年僅四十二歲。國人聞此噩耗,無不深感痛惜。霍元甲逝世後,他親手創辦的「精武體操學校」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墓地在上海北郊,碑上刻有「大力士霍元甲之墓」。
一九一零年,在霍元甲創辦的精武體操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精武體育會。該會成立十周年時,孫中山先生親自題贈匾額,書寫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並擔任該會的名譽會長。
霍元甲被日本浪人暗害後,霍妻王氏撫養著兩子三女艱難度日,於一九六零年去逝,終年九十一歲。霍元甲的遇害,給霍家帶來極大的悲痛,集家仇國仇於一身的霍元甲次子霍東閣即隨叔父霍元卿前往上海,扶持創辦不久的精武體育會,志在強民強國。經幾年苦心經營,使精武體育會的威望日益提高,全國許多地方都成立了分會。
一九一九年,霍東閣應精武廣東分會邀請,前往廣州任教。在此期間,他得悉旅居南洋的華僑也在籌建精武體育組織,不勝欣喜,便於一九二三年攜侄子霍壽嵩前往印尼組織、宣傳精武體育組織,得到當地人民的贊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積極組織反日活動,被日本憲兵逮捕。
一九五六年,霍東閣逝世,許多華僑組織聯合發出訃告,悼念這位客死異邦的愛國武術家。他在印尼遺有一子一女,現已加入印尼國籍,開辦制葯廠。
霍壽嵩到達印尼後,隨叔父在精武組織教習練武,後開設醫院,以行醫為生。霍壽嵩生前曾寫信給祖國的親人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對不能重返故里引為憾事。臨終前,囑咐家人在他死後把骨灰撒入大海,取水流千遭歸大海之意。霍壽嵩妻子葉水娘帶著丈夫的遺願,在一九八零年攜子女回國觀光。霍壽嵩有一子三女,兒子霍公正繼承父業,在印尼任中醫骨科大夫。霍公正有兩個女兒在廣州工作。
霍元甲的大部分後代現在天津市,以小南河村為最多。他的長女霍東清(一八九六年生)現還健在。他們至今還留有習武遺風,一些後代使拳弄棒很有功底。
史實說明的確有這個英雄 並不是誰筆下的科幻人物
⑵ 師父電影講的什麼
問題一:電影師傅說的是什麼 《師父》 是改編自導演徐皓峰的同名短篇小說, 廖凡、宋佳、蔣雯麗、黃覺、宋洋、金士傑主演。
影片講述了民國年間發生在天津武術界的一段恩怨情仇。南派武人陳識為在天津武術界開館立足,收當地青年耿良辰為徒,代其踢館。與此同時,一場席捲天津武術界的劇變,正向師徒二人襲來。該片於2015年12月11日全國上映!
問題二:電影《師父》,到底是要講什麼? 20分 講的是:你看這么傻 逼的電影都有人看呀,圈錢很容易
問題三:師傅電影演了什麼啊 看不懂 為了自己的目標和利益
任何人都只是工具
為了達到目的
不擇一切手段
當然 婚姻愛情師徒之誼
那是生命和名利之外的
副產品 有就收著了
木有也無所謂了
……
看了這個 再看看
華麗上班族
有異曲同工之處
問題四:如何評價電影《師父》 無可挑剔的老派動作戲
剛剛才在金馬獎上摘得了最佳動作設計,《師父》的動作戲無疑是整部電影最賞心悅目的部分。自編自導,甚至自己擔任動作設計的徐皓峰說:「好萊塢港式韓式什麼的都不會,就只會老天津式的。」正是這種老天津式的武打設計,讓《師父》的武鬥場景有著特別不一樣的質感。和現在武俠片裡面典型大開大合、故作瀟灑的武術,或好萊塢那種實用主義至上、拳拳到肉的蠻打都不一樣,《師父》的武打戲點到即止,而且透著一股暗勁。這股暗勁尤其體現在高手過招之間,兩人往往距離極短,動作看似不快也不大,但最為直接而不花哨,往往在幾手之間就見勝負,不拖沓,不纏斗,是武打戲中難得的干凈利落和爽快。
除了武打動作上的設計,徐皓峰的武戲還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場和儀式感。我最喜歡的兩場武戲,一場是廖凡和他戲中的妻子邊談情邊打架的一幕。一邊是老神在在地訴說往事,一邊是驚慌失措的打手。嘴上不含糊,手上也不含糊,逼得對方數十人不敢越半步雷池,這邊則從容離去,那種泰山壓頂的氣勢看得人大呼過癮。另一場武戲當然就是最後的 *** 決戰。持不同武器的對手輪番上陣,但都被廖凡一一化解攻破。而這場武戲最讓我喜歡的地方,除了動作的利落和悅目,更重要的是一種「武道」的重現。一方雖人多勢眾,但也是輪番挑戰,沒有群涌而上;一方雖技藝高超,但也是點到即止,沒有傷人性命。於是廖凡每打敗一人,攔路的對手就退後一步,直至被全部撂倒,廖凡揚長而去。彷彿一場武道的試煉,充滿了儀式感,而這種儀式感實際上在這部電影里隨處可見,營造出一種曾經「武道至上」的尊崇感,這和《一代宗師》倒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
凌亂失控的節奏感
但僅有動作上的驚艷,是成不了《一代宗師》的。《師父》最讓人失望的地方,就是其凌亂失控的節奏感。可能是因為電影本身改編自短篇小說,《師父》更像是由一個個漂亮的碎片胡亂拼合起來的四不像,充斥著無意義的慢鏡頭和各種故弄玄虛的分鏡。很多段落的處理更像是導演的一時興起,完全沒有考慮到電影整體的氛圍和節奏,所以雖然故事的邏輯勉強算是通順,但是基調的保持卻是災難性的。觀眾往往醞釀好了一種情緒,下一段就被導演自行打破,實在尷尬。
這讓我不其然想起《刺客聶隱娘》,侯孝賢在處理這部電影時,故事上是刻意留白的,所以習慣了直白的電影邏輯的觀眾可能會雲里霧里,但他在電影整體氛圍上的把握卻是到了嚴苛的地步,從頭到尾的每一個段落和細節,都是為再現真實的唐朝而設的。相反,《師父》在電影語言上的隨心所至則使電影整體都呈現出一種不真實的滑稽感,我認為這是這部電影最失敗的地方。
僵硬突兀的人物和情感
整體氛圍和節奏上的失控,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電影裡面人物和情感的僵硬和突兀。廖凡飾演的陳師父和他徒弟之間的情誼也好,陳師父和他妻子之間的愛情也好,都來得那麼莫名其妙。例如師徒之間的情誼,這是引發最後 *** 的原因,本應好好刻畫,但兩人之間情感上的互動在電影里幾乎為零,乃至於最後徒弟身死,師父留下的那一滴淚顯得如此刻意而不自然。
再例如師父和他妻子之間的愛情,這兩人的互動倒是夠了,但問題是幾乎感覺不到火花的存在,兩人都似乎在端著樣子演戲,說著故作深沉的台詞,卻看不到情在里頭。實際上電影里的所有人物都有這種問題,在電影一開始的時候,這種端著樣子能讓人有不明覺厲的感覺,但如果整部電影都是如此,只會使人物形象流於表面,觀眾無法投入感情,人物行動的動機也經不起推敲,而使故事本身也黯然失色。
問題五:電影《師父》結局是什麼 《師父》結局劇情大揭秘 《師父》是一部武行電影,而不是武俠電影。徐浩峰可能在創造武打片的新類型。一、武行or武俠提到武俠片,大家會想到的張徹、胡金銓、何平,以及後來的袁和平、徐克、程小東等,與功夫片一起成為華語電影特有類型片物種之一。
問題六:師父這個電影真垃圾,沒結尾 我覺得這個電影結局的意思,陳識(廖凡)殺了林副官為他徒弟報了仇。武行追殺他,陳識在弄子里的打鬥,最後一個前輩躺地上對蔣雯麗說陳識傷人不傷命。。大概意思就是陳識人不錯,暗示蔣雯麗放陳識一條生路。
最後陳識乘上了去往廣東的火車。。宋佳(陳識-廖凡戲里的老婆)也去了廣東,蔣雯麗寫了一封信讓個女郵差跟著宋佳然後交給陳識。這里意思就是說宋佳可以找到陳識。這封信大致內容我猜是讓陳識一輩子別回天津,低調做人。天津就當他死了,殺林副官的事情一了百了。
我覺得是這個意思,表達能力不好。。希望大家能看懂。
問題七:電影師傅最後那封信是什麼意思啊? 那封信只要陳識能收到,就等於告訴他能追殺到他,於是陳識就必須隱姓埋名的度過一生,這就是目的。所以殺不殺也就無關緊要了,陳識已經等於死了,愛情完美,事業失敗。
問題八:怎麼評價電影《師父》 徐浩峰的《師父》,是沒有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這是電影剛開場,我腦子里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隨即冒出來的第二個念頭,但這絕不是第二部《一代宗師》。
《師父》和《一代宗師》很像,同是詠春、踢館、獨行俠一樣的武師俠客,時間線應是葉問後,台詞正是《一代宗師》范兒,畢竟徐浩峰是《一代宗師》的聯合編劇,但沒了王家衛掌鏡的肆意,台詞反而妥帖了不少,「有些事,不老想不起來」,「我是一個門派的全部未來,得按世上的規矩來」,台詞短道理深,跟裡面的武打場景一樣。這才是徐浩峰的骨徐浩峰填的肉。
王家衛的電影,不管放在什麼時代,都是講孤獨,《一代宗師》講的是葉問的孤獨,宮二的孤獨,一線天、張永成的孤獨,在大時代小時代背景下人類永恆的孤獨。
而徐浩峰的電影,是有俠的,男男女女,紅塵過往,就像廖凡手上的兵器,唯兵器爾,內里還是功夫,而徐浩峰的功夫就是「俠」。可惜的是,他把俠放在民國,寫的是俠的沒落。
「武行不是黑幫政客」,是鄒館長下的定論。規矩就是規矩,是無數人維系的面子,偌大江湖,靠的法度就是規矩,而規矩,就是人情。俠義,就在這份人情上。
但俠義沒落了,世情變了,人情就跟著變了。鄒館長說,「這世上的事兒,不就是裝裝樣子么?」《一代宗師》講了面子和里子,這部片里也是一樣。只是王家衛若即若離,徐浩峰刀刀見肉。他的打戲都是近身肉搏,沒有一點點花頭,利落爽快,即便是穿著旗袍的女武師,也沒有一點點輕慢之意。
還會忍不住跟侯孝賢的《聶隱娘》比較,同樣都是寫意,侯孝賢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徐浩峰練的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侯孝賢拍的是入世的人,存的是出世的心,而徐浩峰相反,寫的是出世的人,有的卻是一顆熾熱的入世心。
影片盡可能地還原了民國時期天津的群像,街頭討生活的人,武館的人,政界,軍閥混戰,武俠小說的興起,白俄和咖啡館,非得要對舊時代老天津有點兒了解才能覺出味來。
徐浩峰是有野心的。
姜文拍女人大腿,那真是一種紙醉金迷的 *** 裸的肉身誘惑,徐浩峰拍女人大腿,看得是練舞的人對肌肉力量的控制,與練武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大的反派應算是黃覺飾演的督軍副官林希文,他插手是為了一統武行,這源於他的見識和身份,「武館必沒落,前途在軍界」,從這個角度看也沒什麼錯,而且他不下死手留有餘地,最後誇小耿的幾句倒是見了真意。
林副官對背後勢力督軍和師父鄭山傲評價准確,強者和聰明人。督軍雖然一直沒有露面,卻是這風雲詭變的背後之手。而金士傑老師飾演的津門武行老大鄭山傲,是個很復雜也很普通的角色,是武痴,也是識時務的「生意人」,老驥伏櫪,也是廉頗老矣。他對陳師父和傳真藝,雖然存了幾分狡黠,但,是真心的,後來的事情,他也看出來了,津門的老大早已不是他了,這是科技和武技龍頭位置的交替,所以他也認了。他是聰明人,但俠丟了。簡而言之,他是影片的內核,俠和沒落都在他肩上。
廖凡演的陳識陳師父,看著是主角,卻不過為著名利,要在津門闖出一番事業,和鄭山傲並無兩樣。他是眼看著徒弟被帶走的,一早就設下計謀,說出了「毀的是個小人不可惜」這樣的話。雖然後來立定主意要為徒弟報仇,但見了槍也軟了,最後的反起不過是為了保命,並沒有「封門大戰,以寡擊眾,力盡而亡」這樣瑰麗的壯烈。
蔣雯麗看得透徹。這里也不會有挾持了女人逼主角出手相救的戲份。人心的軟弱,有了女人,貪了生,逃跑了,就算死。沒有俠義的武人,跟死沒兩樣。而她步步為營,所做一切不過是為了守住男人的大業。年紀輕輕嫁給天津武行大佬,男人死了,她以一己之力挑起重擔,「男人打天下,女人要守住」,個中辛酸血淚又豈是一部《師父》可言語。
真正「高貴」的倒是......>>
問題九:電影師父最後蔣雯麗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還記得之前蔣雯麗說天留他我不留他么,陳識是詠春拳發揚光大的關鍵,他都在逃亡的路上了,詠春拳能不絕。
問題十:有什麼是講師父和徒弟的小說? 《絕色妖仙》 《鬧蟬兒》 《意悠悠》 《點絳唇》 《素衣斂紅妝》 《雲涯蒼蒼》 《仙落卿懷》 《寒月仙緣》 《寒曦清影.
⑶ 電影師傅講的是什麼意思
電影《師傅》講了南派宗師陳識北上開武館,由此觸發一段武林傳奇的故事。
南方小拳種「詠春」傳人陳識想要在天津開館授徒,但受限於一些不成文的規矩,陳識必須先隱姓埋名教出一個徒弟來替他踢館。踢館成功後,徒弟被趕出天津,師父留下開館授徒。但隨著劇情的演變,徒弟耿良辰意外被武行害死,於是一生受限於規矩的陳識憤而打破規矩,為徒弟報仇。
電影《師傅》表面講的是中國武術,其實里子里講的卻全是傳統的中國規矩。懂規矩、用規矩、守規矩,再直到打破規矩,這部影片反覆扣緊了「規矩」的概念,顯得深邃而有意境,人生自有規矩。
《師傅》劇情詳解和結局介紹
一、劇情詳解
年間師父陳識(廖凡飾)為完成「詠春北上,弘揚武學」的使命,來到天津。初來乍到的師父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於一家西餐廳邂逅了師娘(宋佳飾)並一見鍾情,後經人說親二人喜結連理。為了在天津開武館立足,師父陳識收當地青年耿良辰(宋洋飾)為徒,徒弟需按照江湖規矩代替師父踢館,二人由此被捲入一場江湖巨變。
最初二者各懷心事,卻在經歷了一番「生死劫難」後,生出難以割捨的情義。師父本以弘揚武學為終生寄託,徒弟只是他圓江湖之夢所藉助的手段,卻在不經意間為其命運所牽系。徒弟飛揚勇決,放盪不羈,卻總在重要關頭堅守使命。他們既初心仍在,卻也難負真情。
二、結局介紹
《師傅》的結尾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陳識與趙國卉的結局。一個是陳識與耿良辰的結局。小說中其實陳識和趙國卉都並不互相了解對方,因為彼此的交流並不多,而陳識更是因要隱瞞自己裝窮欲揚名的意圖與她多有保留。知道接近尾聲趙國卉才確定自己對陳識不是被迫而是喜歡,陳識和她其實是直覺上的相互吸引。
而作者也很有意思寫到對於陳國卉最後一次「露面」時他這樣寫「趕了兩條街,已看不到陳識和追他的人,腳腕累的如剛炸好的油條,一掰即斷。起心動念,小狗「嗷嗷」的叫著,丟下她,飛速前奔,消失於人流中。」而當最後陳識殺出重圍到達車站時:「站台上,沒有她。想起鄭山傲的話:「男人的錢不就是讓女人騙的嗎么?」她換了車票,乘更早一班火車而去,丟下了它。」
陳識與陳國卉的故事到此為止,陳識心中趙國卉如那個騙了男人錢的女人一去不返。而趙國卉,或許仍在某個地方等著一個等不到的人。
而第二部分的結局,陳識和耿良辰的故事:耿良辰毫無疑問是死了,有人說開頭的對話其實是耿良辰假死的表現,而《師傅》中已明顯表達那段對話是在耿良辰剛剛踢完第八家武館正要去踢第九家武館的時候發生的。而且林夕文心理活動是:「唉,他如活著,武行也能有趣些。」也表明了耿良辰確實是死了。
⑷ 電影《師父》結局是什麼 《師父》結局劇情大揭秘
電影《師父》結局是:耿良辰死了,死在軍閥手下。陳識聽信了鄒榕的巧言辭令,那個不應與她年齡相襯的老辣的武林操盤手。他在他自己的武館開業儀式上殺死了林希文,對於江湖前輩的挑釁,他殺人不殺命,算是報了仇。趙國卉和陳識前後踏上了離開天津的列車。
(4)師傅為徒弟報仇橫掃津門十八高手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陳識(廖凡飾演)
南派宗師。陳識因佛山戰亂家破人亡,輾轉南洋十三年後來到中華武術的中心——天津,他深知自己是一個門派的全部未來。來到天津,一心開武館。但是天津武林規矩森嚴,對於外來人想要在天津開武館立足,挑戰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心願無法達成且性命也很難保全。
2、趙國卉(宋佳飾演)
師娘,一個嫵媚堅決的天津女人。師娘趙國卉本是俄國餐館的女侍應,即使對陳識早已芳心暗許,卻依然在婚前與他「約法三章」。師父與師娘在西餐廳一見鍾情並結下連理,在師父開武館立足、完成詠春北上使命的一路上,師娘始終無言陪伴、守候左右,譜寫了一段亂世下的摯誠之戀。
3、鄒榕(蔣雯麗飾演)
武林操盤手鄒館長,颯爽英姿的女子,一位決定武行乾坤的「女中英豪」。「天津18館」結盟成立武士會,鄒榕繼承亡夫留下的館長之職,「武館不教真功夫」是不成文的規矩。
⑸ 如何評價電影《師父》
其實師傅這部電影的話是去年開始上映的,而且票房也不錯,這部電影的話,講述的是為師傅把徒弟修煉成最高的功夫的境界,也是為了保護人們的和平,所以這個店還是不錯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