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黛麗赫本演過一部電影 - 求片名
謎中謎Charade (1963)
劇情
少婦瑞姬藍伯特(Reggie Lambert)在夫婿被人謀殺後發現自己開始也被三名男子追蹤。在友人的告知下才知道原來夫婿生前曾經與四個人一同參與一項非法的勾當,竊取並獨吞了一筆巨款。當不明白贓款下落的瑞姬(赫本飾)正苦於歹徒的騷擾時, 瑞姬(赫本飾)就在騙政治流亡者為了援助一個對抗殺害他父親的刺客在委內瑞拉的叢林里尋求金礦。在這里他遇見了內心純真如孩童,卻被當地居民誤以為是邪魔而打算將其縱火燒死的Rima(赫本飾) 的故事。
⑵ 影評︱《雄獅》哪怕千山萬水,也要回家看媽媽
尋親節目中,總會看到走失的孩子與親人團聚抱頭痛哭的畫面,那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濕了眼眶。
電影《雄獅》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尋親的故事。一個走失25年的孩子,憑著記憶與感覺,找回了自己的家。
(一)
這樣的尋親故事,發生在國內,能找到就堪稱奇跡。如果,是跨國度來尋找,還能找到,簡直就是傳奇了。
可貴的是,這樣的傳奇是真的。
這部電影《雄獅》,是由澳洲作家薩魯*布萊爾利的傳記改編。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曾經感動過千千萬萬的讀者。
那麼,這個薩魯*布萊爾利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這,還要從他的童年,從那個柔弱五歲的小男孩說起。
電影就從薩羅的童年開始講起。故事的播放時間是118分鍾。故事發生時間是1986年。電影上映時間是2017年6月22日。那個時候,我們的主人公薩羅(電影中的人名),剛剛五歲。是一個有著棕色皮膚,黑色卷發,一雙大眼睛的小可愛。
一個五歲的孩子,一般還都在父母懷里撒嬌呢。可,這個窮人家的孩子早熟的要命,已經開始和他的哥哥古杜在奔跑的火車上偷煤塊了。用偷來的煤塊換兩小袋牛奶,給家裡人喝。
薩羅似乎沒有父親,電影中就沒有交代。家裡,似乎只有他們三個孩子,還有一個更小的妹妹。他的媽媽不識字,沒有文化,乾的是苦力,搬石頭。
他們住在印度一個小村莊的小房子里,那裡有樹,有水,有鐵軌。生活缺乏色彩,整個畫面幾乎是灰色的。貧窮。骯臟。好在,家裡是有愛的。媽媽與哥哥,非常愛薩羅。
如果,生活一直這樣繼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薩羅將來長大了,不出意外,肯定和哥哥一樣干苦力。
可,命運女神,有時,也會搞惡作劇,讓你坐上火車離開家鄉8900公里。
一天晚上,哥哥古杜去火車站幹活賺錢。小薩羅非得纏著要去。哥哥無奈,就帶上了。結果,到車站哥哥要幹活呢,薩羅瞌睡的不行。於是,哥哥就讓薩羅躺在車站的臟兮兮的木椅子上,自己去幹活了。臨走,還叮囑,不要亂跑,就待在那兒。回來了,給他買糖耳朵吃(一種印度小吃,油炸的,和咱國家油炸麻花有點相似,有的地方也有叫糖耳朵的)。
一覺醒來的薩羅,已是深夜。一個人走在空無一人的站台。也找不到哥哥。可能是害怕,他爬上了一列火車。一列就要廢棄的火車。
他不知道,他這一走,就是二十五年。他不知道,這一走,要漂洋過海。他不知道,這一走,命運完全會被改寫。
他也不知道,就在他爬上那列被廢棄的火車的時候,他的哥哥已經被火車撞死。這樣悲痛的消息,二十多年以後,他才知道。
如果,他不爬上那列火車,他也等不來他的哥哥。
然而,一個五歲的孩子,坐上了開向遠方的火車。奔赴一場不可知的命運。
卻讓觀眾格外揪心。這樣的情感故事,尤其是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情感張力極強。
這個時候,每個坐在屏幕前的觀眾,恐怕都被電影中的五歲小寶貝的命運,緊緊勾住了心。
在印度電影《小蘿莉和猴神大叔》中,也講了一個聾啞小女孩坐火車被丟的故事。不過,那個小女孩很快被好心人猴神送了回來。
而,在這部電影《雄獅》中,時間跨度太長,中間隔了25個春夏秋冬。
(二)
火車終於停下了。停在了印度的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那裡也有一條寬闊的河是胡格利河,是恆河支流。小薩羅曾經在河邊無目的張望。
加爾各答距離薩羅的家,已然遙遠的如同天堂。可,一個五歲的孩子,哪裡會知道這些?
飢寒交迫薩羅鑽出火車。大聲叫著哥哥,媽媽。可,熙熙攘攘的人群,冰冷的如同沙漠。並沒有一個人關心這個孩子的現狀。那樣的叫聲,真的是撕心裂肺。
在薩羅被澳洲養父母收養之前,薩羅在這個城市流浪了差不多兩個月。靠撿垃圾,吃剩飯或者祭品活著。
電影通過一個五歲孩子的眼睛,帶著我們觀眾看印度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又臟又亂又差,堪憂,堪憂。當然,那是1986年,現在,發展的應該不錯了。
後來,薩羅被一個好心人送到了孤兒院。那裡環境也好不到那裡去,條件極差。
不過,這里待的時間不長,薩羅就被澳洲一對父母領養,從此過上了幸福的富裕的生活。他的養父母,至少是中產階級,不差錢。
電影基本上分為兩部分,前面主要講童年的薩羅的家庭與丟失的過程。
後面一部分,情節跳躍性很大。鏡頭一閃,薩羅就長大了。
主要講長大的薩羅受過很好的教育,有一個漂亮的善解人意的女朋友,還有一個有情緒躁動的哥哥。
雖是收養的孩子,薩羅的養父母對他非常好。
養母蘇,是妮可*基德曼來飾演。這個時候的妮可*基德曼差不多五十歲了。她把一個慈和的,溫柔的養母飾演的非常到位。
養父約翰*布萊爾是由澳洲知名影星大衛*文翰飾演。他參演的電影有很多,比如《斯巴達300勇士》,《范海辛》,《橙子和陽光》等。
富而有愛,用來形容這對夫婦比較合適。他們不是不能生養,只是為了這樣貧困地區的孩子,有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他們收養了兩個孩子,薩羅長的好好。身體健康,性格陽光。而,他們的另一個孩子,則有心理問題,或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總是自己攻擊自己。這樣的孩子,一般非常自卑。他童年經歷了怎麼的悲哀,可以想像。即便,後來到養父養母家,被溫柔對待,依舊走不出內心深淵。可見,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
薩羅的女朋友,是由魯尼*瑪拉飾演。她是美國人,也是著名影星。她參演的電影非常多,也多次獲獎,是一位實力演員。在這部電影中,也有不俗表現。
食物是有記憶的,我們長大離開家,最思念的可能就是媽媽做的飯了。
霍馬洛坎圖曾經說過:
我們對小時候吃的美食都有深刻記憶……美食有著帶我們回到過去的魔力。
長大的薩羅也是被偶然遇到了一盤美食或者說家鄉的小吃糖耳朵喚醒。
那一個時刻,他吃著糖耳朵淚流滿面。童年時的記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想起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坐火車走丟的不堪經歷……
他的內心生出了一種強烈的渴望,他渴望找到家,找到媽媽。
在電影中,對於薩羅的內心掙扎的表現較多。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個美麗可人的女朋友,還有愛他的養父養母,他覺得他尋找生母的行為是背叛,是不道德的。
在這種掙扎中,還是不斷的在尋找。
我們說,社會的變化,一定是技術的突飛猛進。
感謝技術,我們每個愛寫作的人,不用印刷機,不用買一大摞稿紙,用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寫出幾十萬字。
薩羅也一樣,他用谷歌地圖,這最方便的工具。根據小時候殘存的碎片化的記憶,一點一點搜尋。
劃定范圍,確定搜尋半徑,一寸一寸推進。據說,在原著里,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了五年時間。可,在電影中,時間是壓縮的。他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家鄉,那片土地,那片山與水,以及童年的歡樂。
薩羅最幸運的地方,就是遇到了一對偉大的養父母。當他們得知薩羅的想法,並沒有阻攔。而是,慈愛的放手,讓他回家。
在印度有那麼多的流浪的孩子,能有薩羅這樣幸運的,太少了。或許,正是這樣獨特的人生經歷,才造就了一位作家。
(三)
電影高潮部分,也是最催淚的部分,是離別25年之後,與老母親重逢。
這樣的情感大戲,需要備好紙巾。
其中的感慨唏噓,其中的人生況味,其中的悲歡離合,其中的悲欣交集,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你可自己去體會。
在片尾的字幕中,薩羅的老母親說,她震驚的「如遭雷擊」,她心中的幸福「深似海樣」。
這個老母親,在二十五年前,同時失去兩個兒子。一個死亡。一個下落不明。她經受的心靈重創不言而喻。
在電影中給她的鏡頭很少。只是在薩羅不斷閃回的記憶中出現。
不過,最後和孩子見面時,她滿頭銀發,臉上深深的皺紋,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薩羅的扮演者戴夫*帕爾特,他是印度裔英國人。參演的電影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孟買酒店》,《大衛*科波菲爾個人史》等。多次獲獎,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這部電影中,他把薩羅處在兩個家庭中間,心裡的掙扎與糾結,拿捏的恰到好處。
至於電影為什麼起名叫《雄獅》是因為主人公的名字,在印度的意思就是雄獅。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2分,相當高了。可謂,叫好又叫座。曾經獲得奧斯卡六項大獎,錯過,就有點遺憾了。
最後,就借用《紐約每日新聞》的評論來結尾吧:
真實的故事加上主創們無可挑剔的演技,使整部影片兼具野性與優雅。
⑶ 赫敏扮演者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1990年4月15日出生於法國巴黎,英國女演員。
2000年8月,艾瑪·沃特森被電影《哈利·波特》選中飾演赫敏·格蘭傑。接下來的10年間,艾瑪陸續拍攝了8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2007年,艾瑪宣布出演電影《浪漫鼠德佩羅》和電視電影《芭蕾舞鞋》。
2011年,艾瑪·沃特森獲得第13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科幻電影女演員和最佳夏日電影女星。2012年,她出演了電影《壁花少年》,還在《諾亞》中扮演伊拉一角。2014年3月,艾瑪作為頒獎嘉賓出席第86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
2014百大最美面孔女星榜單第九名。2015年進軍中國。2017年,艾瑪主演的真人電影《美女與野獸》上映。2018年1月,憑借《圓圈》獲第38屆金酸梅獎最差女主角提名。
2018年3月,艾瑪·沃特森與寇德·歐沃斯崔戀情曝光。2018年5月,與寇德·歐沃斯崔分手。2018年10月13日,艾瑪·沃特森和新男友Brendan Wallace接吻被拍,新戀情曝光。
⑷ 哈利波特電影中女主角介紹
全名: 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昵稱: Em
生日: 1990/4/15
身高:161.5cm
學校:8年級
星座:白羊
頭發顏色: Blonde
眼睛顏色: Brown
家鄉:英格蘭/牛津
家庭
父母: Jacqueline and Chris [離異]
弟弟: Younger brother [3歲], Alex
奶奶: Freda Watson
寵物: Bubbles and Domino (貓)
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
最喜歡的情景: Troll Scene (stunts galore!)
最喜歡的魔咒: "Petrificus Totalus!"
在電影《哈利波特與密室》中
On-Set Nickname: One-Take Watson!
最喜歡的場景: The Gilderoy Lockhart scenes
最不喜歡的場景:在最後擁抱哈利[Daniel] "開始我很害怕,但後來就好了."
所獲得的獎項
Best Youth Performance
Outstanding Supporting Actress --- American Moviegoer Awards
Best Ensemble in a Feature Film --- Young Artists Award
Leading Young Actress in a Feature Film - Young Artists Awards
Best Acting Ensemble
Best Performance By a Youth - Female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 AOL Moviegoer Awards
Favourites [General HP]
最喜歡的HP的書:《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最喜歡的HP角色: Hagrid ("because he is funny!"
最喜歡的[Misc]
衣服牌子: DKNY, Gap and Harvey Nichols
音樂: Bryan Adams, Suzanne Vega, Dido, and Samantha Mumba. "I enjoy all the latest stuff on the radio."
Jelly Bean Flavour: Sherbert Lemon
動物: Cats
運動: Tennis, Hockey and Rounders [有點像棒球]
電影: Julia Roberts movies (Pretty Women, Notting Hill, etc)
Good Books (but not a Favourites!): The Phantom Tollbooth and I Captured Castle
學校科目: 藝術
食物:義大利食物 (義大利面,比薩, 等等) 和巧克力!
不喜歡的[關於 HP]
她的電影名字: " [My friends] do not go around calling me Hermione Granger. I am me."
When People Pronounce Hermione wrong.
不喜歡 [Misc]
音樂類型:古典或歌劇
學校科目: 地理, 數學和拉丁文
食物: 蔬菜
其他的
Quidditch Postion She Want to Play: Chaser
Holiday (2001) Wish: "I wish there was peace between America and Afghanistan."
Set Piece She would Steal: One of the Chess Pieces or her Wand
Invisibility Cloak Uses: Sneaking into movies or concerts
Her First Interview: August 2000 (Announcing Cast)
迷戀: 威廉王子和布萊德·彼得
第一次去美國: NY Premiere of Harry Potter
喜歡: Books by Dahl (Think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她爸爸第一次讀給她聽的書: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by same author as above!)
仍然喜歡聖誕老人
希望在聖誕節得到更多衣服
地址
Emma Watson
c/o HP Proction
Leavesden Studios
P.O.Box 3000
Leavesden, Herfordshire
WD2 7LT
United Kingdom
Emma的詳細資料—— 姓名: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生日:1990年4月15日星座:白羊座頭發:淡黃色(在電影里是棕色的)眼睛:棕色故鄉:英國的牛津郡母:傑克林·沃特森(43歲 律師) 父:克里斯·沃特森(44, 律師) (父母離異)弟弟:Alex(8歲) 寵物:兩只貓(泡泡 和 多米諾 )最喜歡的:寵物:貓電影:朱利亞·羅博茨的電影 衣服:DKNY, Gap, Harvey Nichols 關於哈利·波特最喜歡的:人物:海格("我覺得他很有趣而且酷,但令人驚訝的是那麼大的一個巨人居然也很情緒化。")書:《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電影中的一幕:巨怪在洗手間里的那一場魔法把戲:把斯內普的長袍點燃 。EMMA最喜歡的台詞,是他們在與路威第一次碰面赫敏所說的「現在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我要去睡了,以免你們倆又想出什麼好主意讓我們死掉。或者更糟……被開除!」
Emma的詳細資料—— 姓名: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生日:1990年4月15日
星座:白羊座
頭發:淡黃色(在電影里是棕色的)
眼睛:棕色
故鄉:英國的牛津郡
母:傑克林·沃特森(43歲 律師)
父:克里斯·沃特森(44, 律師) (父母離異)
弟弟:Alex(8歲) 寵物:兩只貓(泡泡 和 多米諾 )
最喜歡的:寵物:貓
電影:朱利亞·羅博茨的電影
衣服:DKNY, Gap, Harvey Nichols
關於哈利·波特最喜歡的:人物:海格("我覺得他很有趣而且酷,但令人驚訝的是那麼大的一個巨人居然也很情緒化。")
書:《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電影中的一幕:巨怪在洗手間里的那一場魔法把戲:把斯內普的長袍點燃 。
EMMA最喜歡的台詞,是他們在與路威第一次碰面赫敏所說的「現在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我要去睡了,以免你們倆又想出什麼好主意讓我們死掉。或者更糟……被開除!」
中文名:梁佩詩 (這個很少用)
中文譯名:梁凱蒂(英文譯中文而成的)
英文名:Katie Leung
星座:獅子座
屬相:兔
出生地:英國 蘇格蘭 馬瑟韋爾
生活地:英國 蘇格蘭 馬瑟韋爾
生日:1987年8月8日
父母:Peter Leung 和 Kar Wai-li (已離婚)
國籍:英國
身高:165cm
家庭成員:父親、繼母、兩弟一妹
最愛讀的書:《我是小鼬》
最愛的電影:《超人特工隊》
特長:擅長的樂器---吉他和鋼琴,會些舞蹈
業余愛好:聽音樂.逛街.看電影,和家人朋友在一起.
學校:漢密爾頓學院
在《哈利·波特4》中,波特愛上了來自中國的張秋,而她的飾演者真的是個華裔女孩--梁凱蒂(Katie Leung)、這位年方二十的姑娘就是那個神秘的波特初戀女友。這個女孩因為東方人的外貌---大眼睛、黑頭發、讓人喜愛的靈氣而擊敗了5000多位候選人出演這個角色,受到全世界哈迷的艷羨。讓人期待的是,據說她與波特在下集中將有一個神秘浪漫的初吻。
⑸ 介紹幾部奧黛麗赫本的經典電影
1、《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是華納兄弟影業於1964年出品的歌舞片,由喬治·庫克執導,奧黛麗·赫本、雷克斯·哈里森、傑瑞米·布雷特等主演。
2、《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3、《蒂凡尼的早餐》是由布萊克·愛德華茲執導,奧黛麗·赫本、喬治·佩帕德、帕德里夏·妮爾、巴迪·艾布森、馬丁·鮑爾薩姆等主演喜劇片。該片於1961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
4、《修女傳》是由弗雷德·金尼曼執導,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59年6月18日在美國上映。
5、《盲女驚魂記》是由特倫斯·楊導演,由奧黛麗·赫本、艾倫·阿金等主演的美國劇情驚悚犯罪片,於1967年上映。
拓展資料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
1953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
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患癌,病逝於瑞士,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