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麻將沒有口水是什麼電影

麻將沒有口水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5-06-01 14:07:01

A. 《甜蜜蜜》張曼玉笑場,導演卻不喊停,失誤卻成經典的影視劇有哪些

演員們在拍戲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因為拍戲總是會出現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有的失誤也會成為經典,就拿張曼玉在《甜蜜蜜》當中的一段戲來說,張曼玉去辨認屍體,看到屍體上有一個米老鼠的紋身,當即就笑場了,一邊笑,還看了看旁邊的人,但是當時導演並沒有喊停,於是就只能繼續演下去,張曼玉也逐漸進入到角色的內心去,笑著笑著就哭了,到最後滿面淚水痛哭,成為非常經典的一幕,失誤卻成經典的影視劇還有哪些呢?

在《武林外傳》拍攝過程當中有一隻雞飛到了佟掌櫃的頭上,但在劇本當中,佟掌櫃是被點穴了,所以也只能一動不動,拍下來之後成為了非常搞笑的經典。

B. 麻將是怎麼來的

麻將是中國的國粹,中國人總是愛以搓八圈或是以桌上游泳來稱呼,近來更有醫學研究發現,老年人多打麻將可以預防老人痴呆症,不可諱言,麻將是一件令人不能自己的博奕游藝,但是你知道麻將的由來嗎?
麻將本名應是「抹將」,抹的是水滸傳的108個好漢。相傳元末明初有個名叫萬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欲將水滸傳的故事讓達官貴人也知水滸故事,進而愛民護民遂發明麻將,將水滸英雄融入這個游戲中。麻將以108張為基數,分別隱喻108條好漢。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一餅喻為「黑旋風」李逵。
之所以分為萬、餅、條三類,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有四張牌,剛好108張。108條又是從四面八方匯聚梁山,所以加上東、西、南、北、中午個方為各掭四張牌計20張。這些好漢有富貴貧窮各階層,所以再加上「發」、「白」隱喻富有及窮白,加上八張牌,整副牌共計136張。
後來又加上各種花牌,整副牌共計144張。另有一種民間趣話,打麻將用四方桌既是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張牌,因為一季有十三個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贏了時的那一張,代表一年最後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這也是另一種趣話。
由來二

麻將起源於護糧倉,麻將牌起源江蘇太倉,這是蘇州雜文作家"谷新之"研究得出的結論。
太倉在古時是皇家糧倉,倉內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運」。糧倉既設,雀患便生。守倉兵丁以捕雀取樂,倉官變鼓勵為獎勵,發給竹製籌牌記數酬勞。這籌牌上刻有字,可用來作游戲的工具;這牌子又是賞錢,有證券價值,於是便可以用來作輸贏。這種游戲流傳下來,演變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將。其玩法,術語等都與捕捉麻雀有關。
譬如筒、索、萬。筒的圖案是火槍的象形符號(截面圖)。幾筒表示幾具火槍。索即束,是細束捆串起來的鳥雀,所以一索圖案的是鳥,二索上像竹節,表示鳥雀的腳,官吏驗收時以鳥足計數,兵丁將鳥雀集合成「束」。萬,即賞錢。
另外,東、西、南、北為風向,土槍無力,發射時要考慮風?。中,即打中,故塗紅色。白,即白板,打空槍之謂。發,即得賞發財。「碰」,
即「砰」,槍聲。成牌之「胡」,實為「鶻」;屬鷹的一種,有高強的捕鳥本領,有了鶻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勝皆曰「鶻」。除此,麻將中的「吃」,「杠」等術語幾乎都要與捕捉麻雀聯系起來。
那麼,麻雀牌又怎麼叫作「麻將牌」呢?原來太倉方言的「鳥雀」就叫作「麻將」,「打鳥」或者「打麻雀」統稱「打麻將」,故麻雀牌也叫「麻將牌」。
由來三

我國最早有關麻將的計載,是宋朝楊大年著的「麻將經」。其中的內容和現今的麻將差不多。麻將發展到了清朝,沒有「一鳥」(一索),並且七個字是「公」、「侯」、「將」、「相」、「文」、「武」、「百」,清廷懷疑這七字和反清復明有關,於是下令禁之。到了道光年間,秀才陳實門坐他哥的船四處游歷,船上的船員無聊聚賭,陳實門日日觀之,於是起了改進賭具的念頭,船行時風向時常改變,於是他把公侯將相改成東南西北風,當時船在各處交易的貨幣制度是,十筒相當於一索,十索相當於一萬。其中「筒」即是中間有洞的銅幣,索就是把一堆銅幣串起。於是他將這些用在麻將上,但一索和二索極易混淆,某日他看到了船上養的鳥,靈機一動將一索改成「鳥」。麻將至此已大致成形,但文武百這三字要改成什麼呢?陳實門為此傷透了腦筋。有一次船員在下棋時用炮將軍對方,說道「吾炮百發百中也」。陳實門聽了就將文武百取百發百中之中發百改為中發白替之,這就是我們今日的麻將了。
號稱「國粹」的麻將雖風靡已久,可起源問題似乎仍困擾著不少人。《書屋》雜志二零零五年第一期中就有一篇《麻將學發微》,其作者在文中感慨時至今日,麻將仍是「妾身未明」。是否果真如此呢?且先來梳理一下至今仍比較流行的幾種麻將起源說。

麻將的起源說可分為「湖說」、「鄭和說」、「太倉鶻說」、「寧波說」等。「湖說」派以清代文學家戴名世和民國歷史學家瞿兌之為代表,認為「麻將當為馬將之訛,馬將又源於馬吊。」馬吊中多天罡地煞的梁山好漢形象,宋江是萬萬貫的最大牌,成牌曰「湖」,這「湖」即指梁山泊。「鄭和說」則根據麻將中的一些叫法如北風、索,以及東非沿岸有人會打麻將的事實,推斷出是鄭和七下西洋時的發明。說水手常年在海上漂泊,閑暇之餘漸漸玩出了這種風靡世界的游戲;而且成牌時曰 「和」(音胡),恰好和三寶大人的名對上了號。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太倉鶻派」則斷定麻將的發源地在江蘇太倉,理由是該地曾是皇家糧倉,作儲米之用,因患雀災,遂有打麻雀之游戲,其中有索筒餅等,先在兵丁中流行,後慢慢傳入民間,成牌時曰「鶻」(音胡)。鶻是老鷹的一種,想那麻雀見了老鷹當然就玩完,因此當某人叫出「鶻」字成牌後,其他幾家就只能乖乖俯首就擒。立論新穎證據充分,一時和之者眾。寧波派則起用了暗渡陳倉之術。向來善於商賈的寧波人信奉捷足先得,當旁人尚在為麻將的起源爭論不休時,精明的寧波人已經悄悄在天一閣旁建起了一座麻將博物館,並說寧波才是麻將的真正起源地。

如今的社會講求經濟效益,單單一個「香格里拉」就有川滇藏三省七縣為之所屬權大打口水仗,何況麻將國粹乎!因此寧波派此舉頗招了些微詞。中國有考據癮和歷史癮的人很多,可一直無人能為麻將的起源最後蓋棺論定,是因不熟悉方言造成的。《水滸》中寫到招安的消息傳上樑山,一時議倫頗多,唯李逵這沒心眼的,大聲嚷嚷:「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此「鳥」字在央視的《水滸》連續劇中全念成「鳥」(音裊)。熟悉吳方言的,皆知此字讀做「d i ǎo」,同「屌」,因為寫書的是個錢塘人。筆者老家也屬吳方言區,記得小時候村裡有某阿四者,一日,村人戲之,以木炭大書「阿四鳥毛四根」於大隊谷倉橫梁之上,阿四見之大怒,綽起一柄禿頭笤帚欲與眾人拚命。阿四者文化程度還不到高小,卻也知此鳥即「屌」,玩笑亂開不得的。到了李逵嘴裡,卻成了真鳥,果真如此,則《水滸》中諸多「鳥官」也和古郯國少昊氏時代的各級鳥官無異了,如此統一讀音,不免弄成「吳書燕說」。南北方言的差異由此可見一斑。

卻說由於吳方言中的「鳥」音,明末盛行的馬吊牌到了吳人口中自然就讀成「麻鳥牌」。「麻鳥」就是北人所說的麻雀。至於「馬吊」和「麻鳥」的出現孰先孰後,或者是否同一種牌的轉音,目前尚無定論。造成麻將起源說至今眾說紛紜的根本原因,在於很多人不太清楚麻雀是怎樣轉成「麻將」的。《清稗類鈔·賭博類·叉麻雀》記載說:

「麻雀亦葉子之一。以之為博,曰『叉麻雀』。凡一百三十六,曰『筒』、『索』、『萬』,曰『東、南、西、北』,曰『龍、得鳳、白』,亦作『中、發、白』。始於浙江寧波,其後不脛而走,遂遍南北。」

徐珂將麻將的起源地定為寧波,現在看來絕非輕率之筆。據天一閣研究人員介紹,麻將的發明者是寧波人陳魚門:

「明末清初,馬吊的盛行,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因它被用於賭博,許多有識之士無不視其為洪水猛獸,先後著文誠心勸戒。人們也感到馬吊的局限與不足。碰和牌多達120張,手拿組合極為不便。牌為紙質,極易磨損殘破:玩牌者多為海上船工、漁民,以解海上生活枯燥,但海上風大,紙牌極易被吹走。因此改造馬吊成為必然。……風行大江南北的馬吊紙牌,在清咸豐年間經甬上聞人陳魚門先生整理而成為至今尚在流行的麻將基本牌張。陳魚門(1817——1878),名政鑰,號仰樓,少有才智,曾隨楊啟堂習英文。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貢,以功敘內閣中書,加三品銜。陳魚門『廣交遊,琴酒無虛日』,極喜玩耍,精熟紙牌。他因深感紙牌有諸多不便,於同治三年(1846)改為竹骨,繼承碰和牌中的萬、索、筒,共108張,易紅花為綠發,白花為白板,老千為紅中,名『三箭』,各4張,共12張,增『東、南、西、北』四風,各4張,共16張。由此形成了當時流行的136張一副的麻將牌。陳魚門整合、改造後的麻將是對前代博戲的繼承和發展,其打法也由繁到簡,一經問世,便盛行南北。史載,五口通商後,海舶多聚於寧波江廈,繁盛過於上海,各省商賈雲集,流寓江廈,演習麻將者日眾,並通過他們延及津滬商埠並波及全國。

……

麻將從中國傳入西方,最早是美國。因曾在美國駐上海領事館任職二年的安徽休寧人戈昆化,後又任職英國駐寧波領事館15年,與陳魚門等關系密切,精通牌術,有《縱博》、《戲擲陞官圖》詩。後戈昆化赴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為全美第一位中國籍教授。他首先將麻將傳於美國知識階層,在哈佛校園流行開來,以致後來胡適首次赴美時,在哈佛見到許多教授精通牌術,熱衷麻將,大為驚訝……」

從這段話可看出,與其說是陳魚門發明了麻將,不如說是他改良了麻將,把原先容易破損和被風颳走的紙牌改成了骨牌,並根據寧波港的特情,在先前碰和牌和摸和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牌,使得麻將的玩法更加有趣。筆者贊同徐珂的寧波說是因為讓人困惑的「麻將」二字在寧波話中根本不是問題。本人也熟悉甬音,知道 「麻雀」一詞在餘姚到鎮海包括寧波在內的方言中,就是讀作「麻將」的!吳地將麻雀念成「麻diǎo",所玩的牌也叫「馬吊」牌;寧波人作了改進,這種新式打法也就以甬音「麻將」開始流傳。麻將其實還是麻雀,這是麻將出自寧波的最有力的證明。倘若還是不信,可去看一看香港和日本的麻將館,那裡的麻將館現在還叫「麻雀館」,由此可證麻將就是麻雀。而把麻雀叫成麻將的,只此一地。這樣看來,「麻將」的叫法只能是從寧波流傳開的。

寧波麻將成了國粹,自然是值得自豪的事,可也要看到寧波的麻將只是一種變相的承傳,有人將其大而擴之,進而說寧波把麻雀用來當作這種游戲的稱呼,是因為寧波人航海時只要見到了麻雀就知道陸地快到了。這是無稽之談。麻雀從不長途飛行,也無鯤鵬之志,要說能在大海上看見麻雀,那就有點王婆賣瓜了。寧波的「麻雀」應該是來自吳音中的「麻鳥」,也就是一直承傳下來的「馬吊牌」。需要說明的是如今麻將成牌時的「和」應該也是來自源自馬吊的默和牌和碰和牌中的「和」 字。甬音中「和」並不念「胡」,反倒是不少吳方言地區「胡,無,和」不分,不管是「和尚」還是「胡尚」,統統念作「無尚」。根據此線索,則馬吊(麻鳥)牌以及「和」的發源地會不會也是吳方言區?待考。

和《水滸》一樣,麻將從雛貌初顯到最後卓爾成形,前後也有幾百年的歷史。陳魚門以獨到的眼光將麻將改進並使之發揚光大,功不可沒。但麻將從此使無數國人玩物喪志,耽迷其中而不可自拔,也有荼毒世人之罪。按照國內流行的評價方法,陳魚門其人或許該四六開?

閱讀全文

與麻將沒有口水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新四虎電影 瀏覽:248
周星馳麻將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95
有幾個鴨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14
風車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575
哈士奇動畫電影有哪些 瀏覽:561
免費觀看美國電影喋血孤島 瀏覽:539
奪冠電影頻道什麼時候再播出 瀏覽:504
她去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681
連環殺手電筒影有哪些 瀏覽:186
關於孩子和母親的電影有什麼 瀏覽:145
微視頻和微電影怎麼製作的 瀏覽:94
折彈專家電影什麼時候下 瀏覽:11
百度怎麼有哪些電影網站 瀏覽:52
橫店拍電影場地費多少錢 瀏覽:141
和女朋友異地如何看電影 瀏覽:432
地球的最後夜晚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99
尺度大的歐美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26
電影院幾點有票多少錢一張 瀏覽:943
反映學生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9
糯米app怎麼買便宜電影票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