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間諜電影,好像中央台播過,講一個女間諜(好的)和納粹對抗,但為了救兒子落入了圈套-----
《危情密碼》
1942年的法國南部已經被納粹入侵,到處籠罩著白色恐怖,人們日夜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擔憂著。瑪利亞和做銀行行長的父親都參加了法國的地下抵抗組織,努力地幫助猶太人躲過這場災難。最後大家共同努力保護猶太人的財產。
②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是德國納粹猶太人的片子
《黑皮書》
《黑皮書》是由保羅·范霍文執導,卡里斯·范·侯登、賽巴斯汀‧柯赫、米契爾·哈思曼、德雷克·德·林特聯合主演的驚悚片。
影片於2006年9月14日在荷蘭上映,2009年2月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一位猶太女歌手在大屠殺中倖存後,加入抵抗組織並成為女間諜,利用性感和美貌色誘德軍上校並獲得了機密情報來營救被俘的抵抗組織戰士的故事。
(2)二戰猶太人女間諜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黑皮書》依舊帶有濃厚的美式商業片風格,故事豐富曲折,節奏緊湊明快,情節緊湊、槍戰火爆,而懸念迭起和肉帛相見也是他一貫的拿手好戲。該片還延續了范霍文人文關懷和驚悚懸疑氣氛並重的電影風格,以罕見的快節奏、濃墨重彩的性和復仇、層層疊起的懸念吸引人心。
《黑皮書》以同類題材電影中罕見的快節奏,炮製了一部足以讓人呼吸急促、熱血激流的間諜片。編織劇情的唯一原則就是盡可能地好看而不流俗,那種緊密圍繞反思戰爭、荷蘭情結、抵抗運動等等的慣常打法被全然擱置一邊。
整個故事集中筆墨濃重書寫一個極具戲劇張力的動作性很強的情節劇,如此反而相當好看,超乎尋常地好看。納粹、屠殺、陰謀、間諜、叛變一切都是典型暢銷小說的路數,完完全全回歸到了電影最基本的敘事傳統。
單線講述,全靠環環相扣的情節驟變征服觀眾,而說故事的風格善惡步步翻盤,意外接二連三,絕境中總能峰迴路轉,人性的復雜,人性中的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在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③ 求與二戰德國納粹的電影
英文名: The Devil's Arithmetic
中文名: 魔鬼的算術
別 名: 穿梭集中營
導 演: ( Donna Deitch )
主 演: (克爾斯滕·鄧斯特/克里斯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 (布瑞塔妮·墨菲 Brittany Murphy) (保羅·弗里曼 Paul Freeman) (咪咪·羅傑斯 Mimi Rogers) (路易絲·弗萊徹 Louise Fletcher) ( Lilo Baur)
娜·斯特恩是生活在紐約猶太裔家庭的一個女孩,每年全家人都要到埃娃阿姨家過逾越節(「逾越節」是猶太教傳統節日,源自《聖經—出埃及記》),雖然漢娜不太情願,但每次她還會穿上整潔的衣服來參加。這年,她又一次來到埃娃阿姨家,埃娃阿姨和拉比叔叔總是跟她講一些當年他們在納粹集中營里的經歷,漢娜雖然厭煩,但還是會聽一些,晚餐大家食用傳統的逾越節薄餅,漢娜則被要求按規矩去「打開前門」,她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從未想到過的世界。
她睜開眼時,發現自己在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一個自稱是她表妹、名叫麗夫卡的女孩告訴她,她的父母已經因病故去,她現在住在麗夫卡媽媽的家裡。無奈的漢娜只好接受了事實。但她發現自己身處1941年波蘭的一個猶太人村子裡,她和表妹合過影後正准備去參加一對猶太年輕人的婚禮。正在新人的結婚儀式即將完成的時候,德國人闖進了村子,他們讓所有的猶太人集合,在卡車上,漢娜認識了一個一直喜歡她的小夥子阿瑞爾,車子停下後,漢娜看出來他們到了納粹的集中營。他們被命令交出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長發被剪斷,衣服也都被換成灰暗的囚服。人們在有限的空間內擁擠著休息,吃著糟糕的飯食,每天還要承受繁重的勞動。
漢娜直接感受著那些只是從家人口中、從學校歷史課上說過的事情,她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她給那些夜晚害怕黑暗的孩子講《綠野仙蹤》的故事,給他們描述美味比薩餅的味道,這給了那些孩子安慰和希望。
漢娜得知阿瑞爾等幾個年輕人買通了德國的守衛准備逃跑,但她猛然記起拉比叔叔說過那是德國人的陰謀,她警告阿瑞爾不要試圖逃走,但阿瑞爾不願再忍受這種非人的生活。果然他們的計劃破滅,幾個年輕人被當眾弔死。
麗夫卡因日夜勞累而咳嗽不止,在幹活的時候她被發現,但漢娜搶過了麗夫卡的頭巾,她被帶到了老幼病殘人集中的地方,他們被命令脫光衣服,走進了納粹的毒氣室。
致命的氣體令人窒息,但漢娜醒過來時卻發現她躺在埃娃阿姨家的床上。
-------------------------
納粹電影精選/THE NAZI BOXSET
【品牌】DJ
【包裝】四折外封+雙面內封+小紙帶
【載體】2D9(內含三部電影)
【版本】鐳射三區版本
【區碼】全區
【片基】金色刨碼片基,讀盤流暢
【片名】《納粹屠殺陰謀》CONSPIRACY
【片長】1:35:36
【碼率】5.42Mb/Sec
【容量】7.90G(雙片)
【視頻】4:3
【音頻】英語 〔DD 5.1 / 384 Kbps〕
【字幕】中文、英文
【花絮】●熱賣精選
【地區】美國 英國
【年代】2001
【類型】劇情、戰爭
【導演】弗蘭克·皮亞遜 Frank Pierson
【演員】哥連費夫、史丹利杜斯、簡尼夫班納
【內容簡介】
一場會議,六百萬條人命!
一九四二年冬季,在柏林近郊萬塞(Wannsee)舉行的萬塞秘密會議(Wannsee Conference)決定了六百萬猶太人的生死。拍攝歷時二十一天,由HBO於2001年五月播放的《陰謀》(Conspiracy)即是根據這場會議唯一存留下的記錄加上歷時六年的數據查證拍攝而成。
十五位參與會議的納粹高級將領/行政人員,在一個多小時的會議中,爭辯、討論對於猶太人的『最終處置(final solution)』。所謂『討論』,不是針對猶太人問題的討論、而是確定各個部門的配合度。『最終處置』方案早在會議之前就已決定:毒氣室已建造完成、屍體的處理方式也已經決定好。整個會議的討論非常冷血(calculating、dispassionate),猶如某個公司的高層人員討論公司的投資走向和利益,毫無任何感情成分存在。猶太人在他們眼裡,是極欲除之為後快的『物品』、而非『人』。而在各方面的考慮之下,效率、經濟、生物學甚至於法律,他們找出的方法(或者更正確的說,他們共同同意的方法)就是以便宜又高效率的毒氣室,以每小時『處理』兩千五百名、一天六萬名猶太人的速度,解決這個屬於猶太人的問題。
---------------------
【片名】《納粹狂種》THE BOYS FROM BRAZIL
【片長】1:59:36
【碼率】4.50Mb/Sec
【容量】7.90G(雙片)
【視頻】4:3
【音頻】英語 〔DD 5.1 / 256 Kbps〕
【字幕】中文、英文
【花絮】無
【地區】美國
【年代】1978
【類型】懸疑
【導演】弗蘭克林·察夫納
【演員】格里高利·派克, 勞倫斯·奧利弗
【內容簡介】
富蘭克林.J.沙夫納導演,描述一名納粹軍官於戰後匿藏於南美洲,他野心勃勃地希望以科學方法進行人種實驗,以便東山再起,使納粹黨重振雄風。但有一名猶太人以緝捕納粹餘孽為其終生職志,於是雙方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鬥智鬥力。
----------------------
【片名】《納粹16死士》The Eagle Has Landed
【片長】2:09:36
【碼率】7.37Mb/Sec
【容量】7.06G
【視頻】4:3
【音頻】英語 〔DD 5.1 / 384 Kbps〕
英語 〔DD 2.0 / 192 Kbps〕
【字幕】中文、英文
【花絮】無
【地區】美國
【年代】1976
【類型】劇情 戰爭
【導演】約翰·斯圖爾吉
【演員】邁克爾·凱恩 唐納德·瑟薩蘭 羅伯特·杜瓦爾
【內容簡介】
「鷹已降落"是海德里希·希姆萊收到的聯絡暗語。意思是奉命綁架邱吉爾的傘兵小分隊已順利到達了邱吉爾所在地諾福克。特遣部隊救出了被囚禁的、覬覦總統地位的墨索里尼。這使希特勒感到非常痛快。希特勒從住在英國諾福克的一個名叫喬安娜·克萊伊的女間諜那裡得知了關於邱吉爾行蹤的情報。邱吉爾首相周末都是在離克萊伊家很近的貴族別墅度過的。那裡面對廣闊的沙灘和沼澤,是個很不引入注目的地方。一個作戰計劃產生了。作戰由一個看上去象英國人的軍官克爾特·舒達那指揮。方法是潛入作戰,目的是綁架邱古爾。若綁架不成,就暗殺他。在一個風雨之夜,他們開始了空降行動。舒達那中校和愛爾蘭的鬥士迪伏林一起來到了邱吉爾的別墅附近。這時中校想,此次行動會成功嗎?進而他又想,即使成功了,也不會挽救德國戰敗的命運。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第六十六屆(9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科內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
編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阿姆·內森(飾辛德勒)
本·金斯利(飾猶太人斯特
恩)
《辛德勒的名單》獲 十二項提名,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著音樂七項大獎 。
劇情簡介
《辛德勒名單》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1908年出生於現捷克境內的摩拉維亞。二戰初期是個國會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是當地有名的納粹分子中的堅定分子。他很善於利用與沖鋒隊頭目的關系攫取最大資本。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這位精明的發戰爭財的辛德勒在他新創辦的搪瓷廠只僱用紐倫堡種族法中規定的犧牲者。這些人得到搪瓷廠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暫時的安全,沒有受到殺人機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在他那兒工作的人都受到從事重要戰爭產品工作的保護:搪瓷廠給前線部隊供應餐具和子彈。
到了1943年,克拉科夫猶太人居住區遭受到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破滅了。他早就知道德國人建造的火葬場及煤氣室,早就聽說,浴室和蒸氣室的噴頭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氣。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更多地保護猶太人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這批猶太人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納粹的迫害。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比爾肯利時,他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他,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他們用敲掉自己的金牙和私藏下來的金首飾,把它打製成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鐫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於救全人類"。
辛德勒忍不住流下眼淚。他為自己還有一顆金牙而懊侮,因為這樣一顆如果將它賣掉的話至少可以多救出一個人。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自己一切所能。他在戰爭期間積攢的全部錢財,都用來挽救猶太人的生命......
戰後,辛德勒在瑞士的一個小鎮隱居下來,身無分文,靠他曾經救助過的猶太人的救濟生活。過了幾年,辛德勒在貧困中死去。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影片結束時,是辛德勒的墳墓,那些在戰前曾經獲得辛德勒救助,而幾十年後已步入暮年的猶太人,以及他們的後裔代表先人走過墳墓,都在墓碑上放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的石塊作為敬禮……
背景資料
影片《辛德勒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的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嚴肅性現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在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 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熱情,實際上,影片的改編權和製片權早在1982年就已買下。但直到10年後,影片的拍攝計劃才真正得以實行。為了拍攝這部影片,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的電影特技,也拒絕請好萊塢影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請來了當年集中營的倖存者作副導演,並請被辛德勒拯救的猶太人作影片的顧問。斯皮爾伯格耗費了2300萬美元就完成了這部長達3小時15分鍾的影片,並謝絕了片酬而將全部個人贏利捐獻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作為一個猶太人,拍攝這樣的一部影片也是斯皮爾伯格長期以來的心願。《辛德勒名單》一片雖然是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但其製作規模卻不亞於任何一部彩色大製作的影片。影片共有126個角色,動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參與演出。影片情節感人,氣勢悲壯,而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種極其真實的效果,感人肺腑,發人深思。影片中電影語言的運用十分出色,在表現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時,有一個鏡頭中出現了紅色,在沖鋒隊屠殺猶太人的場景中,穿紅衣的小女孩與畫面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對比,產生了極具藝術沖擊力的視覺效果,而當小女孩再次出現時,她已經是運屍車上的一具屍體。這一處理手法堪稱經典。同時也點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沖擊。對於辛德勒來說,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見的猶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發生的變化。這一鏡頭具有的深層內蘊和藝術價值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它的藝術性達到了經典的地位。
當影片進行到猶太人走出集中營,獲得自由時,銀幕上驟然間大放光明,出現了燦爛的彩色。這一明顯的電影語言技巧的運用,起到了極好的效果。由壓抑陰沉的黑白兩色到豐富的自然色彩,極其形象地盡顯了人們解除死亡危險,重獲自由後的開朗心情。此時此刻,幾乎每個觀眾都會不由得鼓起掌來。這既是對猶太人獲得自由後的欣慰,也是對導演斯皮爾伯格秘作的最高贊賞。影片的結尾同樣具有其感人的藝術魅力。它體現出了猶太人對辛德勒的無限敬意,同時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極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現空間。
《辛德勒名單》一片將作為電影史上永恆的光輝而存在,它是電影史上一部經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將與這部影片聯系在一起而永遠流傳下去。
④ 求一部二戰間諜愛情電影
這一部是九十年代很經典的譯製片
叫《愛在戰火蔓延時》,我也是很小的時候看的,從那開始,我就認定猶太人是這么聰明,也開始知道,什麼是愛情,以及戰火下的愛情,真高興你也喜歡這部片子,呵呵~附上簡介~
◎譯 名 愛在戰火蔓延時
◎片 名 Shining Through
◎年 代 1992
◎國 家 美國
◎類 別 驚悚/劇情/愛情/戰爭
◎片 長 132 Min
◎導 演 David Seltzer
◎主 演 約翰·吉爾古德 John Gielgud .... KonradFriedrichs/Sunflower
邁克爾·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 Ed Leland
梅勒尼·格利菲恩 Melanie Griffith .... Linda Voss
利亞姆·尼森 Liam Neeson .... Franz-Otto Dietrich
喬莉·理查森 Joely Richardson .... Margrete Von Eberstein
Roy Alon .... Cook (uncredited)
Stanley Beard .... Linda's Father
Jay Benedict .... Wisecracker in War Room
◎簡 介
故事講述了一對戀人在二戰中的經歷。
琳達出身於紐約一個德裔家庭,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1940年,隨著歐洲戰事趨緊,琳達的父親要求女兒不在公共場所說德語,以免遭到人們的歧視。
琳達去一家律師事務所應聘,但沒被錄取,在她氣憤地准備離開事務所時,由於幫助一個德國猶太難民,事務所發現她會流利的德語,立刻錄取了她,原來事務所的老闆愛德華先生不會德語,急需一名會德語的秘書。在事務所中,琳達發現愛德華的工作十分神秘,經常發送一些毫無意義的信件,非常奇怪。直到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她才知道其實愛德華是美國戰略情報局的一位上校,專門從事從德國難民口中收集情報的工作。此時她也和愛德華相愛了。
但是,隨著美國參加歐洲戰事,愛德華也被派往歐洲,兩人被迫分離了。琳達留在國內,繼續進行情報的收集和整理,但在工作中,她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愛德華的動向。
一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再次相遇,琳達也再次回到愛德華手下工作。
這時,愛德華所在的部門急需一個人潛入柏林,竊取一份重要的情報,琳達為了尋找在柏林的親戚,毫不猶豫地報名應征。雖然愛德華竭力反對,但在琳達的勸說下,還是同意了。但兩人約定,一周後,琳達必須離開德國到瑞士與愛德華相會。
一周過去,琳達失約了。愛德華潛入柏林,尋找琳達。
原來琳達被一名德國將軍看重,成為他的兩個兒女的家庭教師,琳達為了尋找親戚和情報,也在將軍家裡住下來。愛德華終於找到了琳達,兩人也拿到了情報,但此時琳達的身份卻被將軍發覺,展開了對兩人的搜捕。
兩人逃往瑞士,途中琳達中槍負傷,而且在邊境上被德國人發覺。愛德華抱著琳達徒步越過德瑞邊境,在離邊境哨所一步之遙處也被德國兵開槍擊中,但還是把琳達送入瑞士境內。
戰後,白發蒼蒼的琳達在電視上講述著她的傳奇經歷……
⑤ 二戰 女間諜電影
本來以為名字叫愛在戰火紛飛時,結果不是啊……怨念
⑥ 之前看到的一部外國電影,女主是猶太人,潛入敵營獲取情報,自己的朋
應該是電影黑皮書,這個電影我看過,很精彩的一部電影!
《黑皮書》是由保羅·范霍文執導,卡里斯·范·侯登、賽巴斯汀‧柯赫、米契爾·哈思曼、德雷克·德·林特聯合主演的驚悚片。影片於2006年9月14日在荷蘭上映,2009年2月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一位猶太女歌手在大屠殺中倖存後,加入抵抗組織並成為女間諜,利用性感和美貌色誘德軍上校並獲得了機密情報來營救被俘的抵抗組織戰士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在二戰快要結束的時期,在荷蘭戰場上倖存下來的德國猶太女孩蕾切爾·斯坦恩(卡里斯·范·侯登飾),加入了荷蘭地下抵抗組織想找出那個背叛的人,她所有家庭成員在解放南部的斗爭中由於此人的出賣而全部被害。剛剛從戰場中逃脫出來的她為了藏身,當了一名出色的歌手。但,當這位漂亮的猶太女歌手藏身的地方被炸後,她無路可走,便隨另一群猶太難民去逃亡。但是,他們的船在中途被德國的巡邏人員發現,難民們都被殺害了,只有蕾切爾活下來。她進入到德國隊伍當中,化名愛麗絲,以使和德國人相處。一位德國軍官(賽巴斯汀‧柯赫飾)對愛麗絲很好,還為她安排了個工作。荷蘭抵抗組織要營救自己被俘的人,讓愛麗絲幫助,但是,這個計劃被叛徒得知了。德軍方面與荷蘭抵抗組織都把她視為敵人,她又一次陷入絕境。一直愛護她的那位德國軍官與她一起逃離並躲了起來,等待著戰爭結束。而結束了戰爭,卻並沒有給愛麗絲帶來自由,因為每一個倖存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罪的,而她,而必須找出那個叛徒[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