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藝術鑒賞論文3000字左右。。。急!急!急! 偏僻點的。。。。。
影視藝術欣賞論文 一、 對電影的認識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電影是一種在電影院看的,故事。不過比起電視劇來,故事講得有點太短了,看著不過癮。長大一點才知道,電影是一種藝術,不同地方的電影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吧。 下面談談對各地電影的看法: 內地電影,從我有記憶開始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些黑白戰爭影片,大多是講抗日和解放戰爭的。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的故事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宣教片,那也是學校組織觀看的。自己跟家人也看過一些片子,不過到現在大多都忘記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當時的確給我很大震撼。後來就不再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在電腦和網路上看得大多是國外片,國內的一般只是喜劇片如《手機》、《大腕》、《天下無賊》,和一些比較有名的,像《無極》等。 香港電影,給人感覺娛樂性較強,以市場為導向,像周星馳的一些電影,的確很好玩,但看的時候又不會有什麼思想負擔。挺適合休閑時觀看的。 韓國電影,最近才看韓國電影,一般是些愛情電影和倫理片,但很適合中國人觀看,大概是我們的文化很相近吧,感覺很細膩,和生活貼近。給我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野蠻女友》,這部電影當年可是在中國乃至亞洲颳起了一股野蠻旋風呀。 印度電影,只看過有限的幾部印度電影,片名大多記不清了,只是對那大篷車和時不時的音樂和舞蹈還有點印象,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但那時的印度電影感覺上更像歌舞劇。 俄國電影,現代的俄國電影看得倒是很少,只是看過前蘇聯的一些片子,也大多是和十月革命和二戰有關的片子,印象都不是很深。 歐洲電影,最為代表的應該是法國電影吧,感覺藝術感很強,不是看得很懂,畫面很漂亮。像《天使愛美麗》我看了幾遍都沒看懂。 美國電影,看得最多的還是美國的好萊塢大片,美國片是最為成熟的,無論影響力還是票房收入都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現在在中國大學生中,看好萊塢大片的人肯定比看國產片的人多。尤其是國產片中有些類型的片子太少或基本看不到,比如科幻片,恐怖片。 下面談談對兩種類型的電影的看法: 對一般的類型,我想因為見得多了,也不會有什麼感觸,那我就拿兩種比較特殊的類型來談談我的看法。 動畫電影,我認為也算一種很重要的電影類型(因為有人說動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我不否認,小孩子更容易被動畫吸引,但不是說動畫片就一定時給小孩子看的。我認為,除了演員和布景是由真實的轉變成用畫的,其他的電影元素都有保留,導演一樣可以用動畫來表現自己的想法。在動畫電影方面,日本和美國無疑是兩種典型的代表,日本的平面二維動畫產業可以說是全球最發達的,像在流水線上生產產品一樣生產著動畫片,以動畫系列片為主,也會定期為這些系列片出些劇場版,當然也有單獨的動畫電影,比如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影片,日系動畫的唯美畫風也很讓我喜歡。個人感覺就二維動畫而言,美國比不了日本,就拿比較好的《獅子王》來說,在它之前,日本實際上有一個很類似的動畫系列片《森林大帝》,這很有抄襲的嫌疑。不過自從3D動畫出現之後,美國的技術優勢又體現出來了,不愧為IT技術的起源國,尤其是最近Pixar公司的幾部作品《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特工隊》、《汽車總動員》等,無論是畫面還是講的故事,都讓我們耳目一新。 恐怖電影,談到恐怖電影還是要談到日本。先不談日本人的民族性的問題,日本的恐怖電影的確是很不同的,是一種懸念的恐怖,用意識來引導你,而不是用那種血腥的場面來達到目的。如《午夜凶鈴》、《咒怨》等,會在整部片子彌漫恐怖的氣氛,但就是不讓你見到,讓你提心吊膽到最後。美國的片子就完全不一樣,突然出現的血腥畫面,如果沒有準備的話,簡直讓你會吐出來。記得有一部叫《異次元殺陣》的片子,有一個把人切成塊的鏡頭,足足讓我倒了一天胃口。還有《死神來了》、《死神來了2》和《死神來了3》在表面很青春很陽光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那種很血腥的場面,這也許就是美式的恐怖吧。 二、 從有記憶開始怎麼看電影 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了。小時候倒是只能去電影院看電影,不過,現在看電影的渠道已經太寬了。從網上、電視上都可以免費看到(如果不算電費的話),很多國內電影過了檔期,國外電影大約上映一年後,中央6就會放映,這還不算國內大大小小的電視台提前買碟片看。我們自己也可以買正版或盜版的盤來先睹為快。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在影院里看得比較有感覺。有一種看電影的味道。 三、 列舉喜歡看的電影 《我的野蠻女友》、《超人總動員》、《指環王》三部曲,《帝企鵝日記》、《公主日記》、《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死神來了2》、《開國大典》、《天下無賊》、《新警察故事》、《征服怒海》、《阿甘正傳》、《愛國者》、《勇敢的心》
採納哦
2. 推薦幾部耐看,經典的電影啊
英文片名TheDevil'sAdvocate
中文譯名魔鬼代言人/追魂交易/火速大行動
對白英語
地區美國/德國
類型劇情驚悚
顏色彩色
時長144min
聲音數字化影院系統(DTS)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Digital)SDDS
IMDB評分7.3/10
導演
泰勒·海克福德(TaylorHackford)
編劇
托尼·吉爾羅伊(TonyGilroy)
演員
基努·李維斯(KeanuReeves)
阿爾·帕西諾(AlPacino)
查理茲·塞隆(CharlizeTheron)
傑弗瑞·瓊斯(JeffreyJones)
康妮·尼爾森(ConnieNielsen)
格雷格·T·尼爾森(CraigT.Nelson)
希瑟·瑪塔拉佐(HeatherMatarazzo)
莫尼卡·凱娜(MonicaKeena)
約翰·羅斯曼(JohnRothman)
戴爾里·林多(DelroyLindo
《七宗罪》演員:布拉德·皮特BradPitt
摩根·弗里曼MorganFreeman
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Paltrow
凱文·史派西KevinSpacey
《訓練日》
中文片名:訓練日/震撼教育(台灣譯名)/邊緣特訓
外文片名:TrainingDay
影片類型:驚悚/劇情/犯罪
片長:120分鍾
國家/地區:美國澳大利亞
導演Director:
安東尼·福奎阿AntoineFuqua
編劇Writer:
大衛·阿耶DavidAyer.....(writtenby)
演員Actor: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Washington.....Alonzo
伊桑·霍克EthanHawke.....Jake
斯科特·格林ScottGlenn.....Roger
湯姆·貝倫傑TomBerenger.....StanGursky
克利夫·柯蒂斯CliffCurtis.....Smiley
史奴比狗狗SnoopDogg.....Blue
伊娃·門德斯EvaMendes.....Sara(asEvaMendez)
尼克·齊蘭德NickChinlund.....Tim
大衛·阿耶DavidAyer.....FirstRussian
這是三部很牛叉的片子。前兩部比較黑暗,建議未滿十八歲還是選擇看。
然後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溫暖的愛情片
《雲中漫步》
中文片名雲中漫步
英文片名AWalkintheCloud
更多中文片名真愛的風采(香港)、漫步在雲端(台灣)
更多外文片名AWalkintheClouds、
Caminandoporlasnubes.....(Mexico)
Paseoporlasnubes,Un.....(Mexico)
影片類型愛情/劇情/戰爭
片長102min
國家/地區美國墨西哥
導演:阿方索·阿雷奧AlfonsoArau
演員:
基努·李維斯KeanuReeves.....PaulSutton
戴博拉·梅西DebraMessing.....BettySutton
AitanaSánchez-Gijón.....VictoriaAragón
安東尼·奎恩AnthonyQuinn.....DonPedroAragón
吉安卡羅·吉安尼尼GiancarloGiannini.....AlbertoAragón
AngélicaAragón.....MaríaJoséAragón
EvangelinaElizondo.....GuadalupeAragón
弗萊迪·羅德里格茲FreddyRodríguez.....Pedro
3. 除了歌舞和印度劉德華,現在的印度電影還有哪些吸睛法寶
相比國內製作的各類現實主義作品,並不是說印度電影在質量上就比我們高出了多少,如果非要論個短長,也只是人家的那條作業流水線確實比我們的好。
說起印度電影,你最先能夠想到的東西是什麼?是無孔不入的歌舞?還是有著「印度劉德華」之稱的阿米爾汗?
隨著《神秘巨星》在近期的熱映,國內觀眾驚訝地發現,原來寶萊塢早已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個樣子,日益豐富的故事題材和影片類型,以及對於現實生活的強烈觀照,都成為新時期印度電影的突出特質。相比國內製作的各類現實主義作品,並不是說印度電影在質量上就比我們高出了多少,如果非要論個短長,也只是人家的那條作業流水線確實比我們的好。
很多人都喜歡調侃印度是一個全民開掛的神奇民族,扒火車的圖片甚至曾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早期的寶萊塢電影確實也曾經出現過十分離譜的鼻孔接子彈、汽車撞飛機、赤手空拳扛著飛機軟著陸等挑戰人類承受極限的荒誕情節。但是隨著寶萊塢在製作經驗和技術上的不斷革新,這種玩鬧式的情節早已成為過去,只不過主角們依然沒有放棄一路開掛的傳統,槍林彈雨中永遠打不死的那個人一定非主角莫屬,這一點倒是頗有國內某些抗日神劇的風采。
4. 有哪些適合60後觀看的懷舊電影
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60年代人童年最珍貴的回憶,已經放一遍,家喻戶曉,孩子們都想像嘎子一樣當上小鎮茶園,最早的偶像劇小花,18歲的陳沖,24歲的劉曉慶,27歲的唐國強,這三個顏值擔當打造了中國首部偶像劇,中國電影第一吻廬山戀。
5. 求幾部好看的國產的黑白電影
1、《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
2、《八千里路雲和月》聯華影藝社拍攝的劇情片,由史東山執導,陶金、白楊主演,於1947年2月上映,該片以抗戰時期的抗敵演劇隊四、九兩隊的生活為藍本,講述女大學生江玲玉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並與青年音樂家高禮彬在艱苦的斗爭中相愛,抗戰勝利後二人返回上海,生計艱難,卻堅決不向黑暗低頭的故事。
3、《不拘小節的人》是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愛情喜劇片。由呂班執導,白穆、黃婉蘇領銜主演。
4、《沒有完成的喜劇》講述了一個病子、一個胖子從上海來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傳經送寶,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李導演請他們參加三個諷刺喜劇的排演。綵排那天,許多人前來觀看,大家興奮地交談著,惟有批評家「一棒子」緊閉著雙眼,專心地待候節目的開始。
5、《孤兒救祖記》講述了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
6. 還記得那些印度經典電影嗎
前年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參觀了世界著名的印度「寶萊塢」,印象極其深刻。在這之前,印度經典電影曾經在我國風靡一時,那些美妙的歌舞片,令人相當痴迷啊。可以說,我算是印度電影的Fans。所以,這次能夠和高群書導演一起被邀請擔任2010年印度影展的推廣大使,感到非常榮幸,極其開心! 說起來,印度電影的歷史真的相當悠久。據資料記載,印度電影開始於19世紀末,1896年在孟買首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第一次把電影帶到了印度。此後在無聲電影時期的20-30年代,印度電影迎來了第一個繁榮時期,無聲影片的產量持續上升,1931年高達207部。 同時,隨著有聲電影的誕生,印度電影開始了新的發展。1930年印度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有聲影片《阿拉姆·阿拉》。影片題材取自《一千零一夜》,場景瑰麗多彩,穿插了很多歌舞場面,上映後引起了轟動。這種歌舞片形式至今仍然是印度電影被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一。 除了我們熟悉的歌舞片外,印度也有很多現實題材的電影,早期的《大地之子》和《柯棣華醫生的不朽事跡》,都是印度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特別是後者,以柯棣華醫生投身中國的抗日戰爭並以身殉職的悲壯故事為題材,在中國也被很多人了解和喜愛。 1950年印度正式獨立,其電影也進入了多元化發展階段。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成長起來了,他們不願被娛樂片的洪流所吞噬,拍攝了很多反映現實的優質影片,開始了印度的「新電影運動」。我們熟知的《兩畝地》,就是這類影片的佼佼者。 進入60年代,印度影片的年產量已達300多部,而到了1985年,影片年產量更高達 912部。目前,印度電影的年產量都在千部以上,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而印度的很多本土電影明星,雖然未必像好萊塢影星那樣在世界范圍內有廣泛的影響,但在本國,卻受到了廣大觀眾的超級喜愛,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這次在中國舉辦的印度電影展,共有10部來自「寶萊塢」的佳作將與中國觀眾見面。在選片上也打破了觀眾對於印度電影「只有歌舞片」的刻板印象,選擇了印度近年來最為優秀的現代影片,類型多樣,包括喜劇、情節劇、歷史劇、兒童劇等,題材涵蓋了印度現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適合各個不同年齡層及口味的觀眾。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回憶起那些經典的印度電影,《流浪者》、《大篷車》、《奴里》、《寶萊塢生死戀》等等,當那些美好的記憶令你溫暖而感動時,不如,去看看現代的印度電影吧。相信你一定會有特別的收獲! 高群書導演和小車同學 鄭重推薦印度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