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 老片子
日本影片《追捕》
高倉健、原田芳雄、田中邦衛、中野良子、西村晃、伊佐山博子、倍賞美津子
檢查官杜丘為人正直,卻莫名其妙被人誣告犯有搶劫、強奸罪。為了洗清自己的冤屈,杜丘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堅持追查自己被誣告的真相。他在山中冒險救下了牧場主的女兒真由美,並和她產生了愛情。在真由美和他的父親的幫助下,杜丘撥開重重迷霧,沖破種種險阻,在一家精神病院找到了誣告自己的橫路進二。為了弄清真相,杜丘也裝病住進這家醫院。原來由於制葯廠經理長岡的逼迫,朝倉議員自殺身亡。在警方斷案之時,杜丘對其持保留態度,這讓長岡放心不下。長岡買通橫路陷害杜丘,又用葯物使橫路變得神智不清。事情終於真相大白,長岡一夥也被擊斃。
Ⅱ 關於電影(消失的子彈),來個懂的。
真正天衣無縫的案子,不是解不了的案子,是有替罪羊的案子。。。你再深讀一下劉青雲最後的那個問題,還有謝霆鋒到最後回想要保護楊冪這句看似無關的話,你覺得真正的幕後者是誰呢?
Ⅲ 經典的運用蒙太奇手法的電影請介紹下.
1、《飛屋環球記》
中卡爾和艾莉的婚後生活片段雖然只有短短五分鍾,但卻成為電影史上最動人的場景之一,其實這和音樂蒙太奇的運用有很大關系。當響起音樂,觀眾腦袋裡都是慢慢的幸福。
(3)骨頭拼裝成手槍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蒙太奇具有敘事和表意兩大功能,據此,我們可以把蒙太奇劃分為三種最基本的類型: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種是敘事手段,後兩類主要用以表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第二級劃分,具體如下:
敘事蒙太奇這種蒙太奇由美國電影大師格里菲斯等人首創,是影視片中最常用的一種敘事方法,它的特徵是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果關系來分切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從而引導觀眾理解劇情。這種蒙太奇組接脈絡清楚,邏輯連貫,明白易懂。
表現蒙太奇 表現蒙太奇是以鏡頭對列為基礎,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沖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有的豐富涵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思想。其目的在於激發現眾的聯想,啟迪觀眾的思考。
理性蒙太奇 讓·米特里給理性蒙太奇下的定義是:它是通過畫面之間的關系,而不是通過單純的一環接一壞的連貫性敘事表情達意。理性蒙太奇與連貫性敘事的區別在於,即使它的畫面屬於實際經歷過的事實,按這種蒙太奇組合在一起的事實總是主觀視像。
Ⅳ 找一部電影 封面 主角拿了把大槍 然後有個人拿手槍 還有個機械人 改裝以後的 好像是美國片
終結者2
劇情介紹
著名電影雜志《電影周刊》在評選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一部電影時,此片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而這部電影居然是一部早在11年前就拍攝完畢的科幻片,這在電腦特效技術已經相當完善的2000年可謂一大新聞。但這部電影的冠軍地位決非浪得虛名,這與它所表現出的強烈的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風格和出色的電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是分不開的。
20世紀末的1997年7月3日,人類研製的全球高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天網」全面失控,大批的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志,將人類視為假想敵人,並發射核彈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殺死了幾十億人。餘下來的人類在一個叫約翰·康納(John Connor)的人領導下,團結在一起,用有限的資源和武器與強大精良的機器人周旋作戰,並逐步扭轉了戰局。機器人為了挽回敗局,於2029年派出了機器人殺手T-800回到1984年去殺死約翰·康納的母親康納·莎拉(Connor Sarah),那時的約翰·康納還沒有出生。而約翰·康納得知後亦派出人類戰士同回1984年去保護自己的母親。一番惡斗之後T-800被擊敗,不甘失敗的機器人復又派出更為先進的液態金屬人T-1000回到1997年核屠殺之前去直接殺死只有13歲的小約翰,而約翰本人也派出經過改良成為人類助手的T-800去保護童年的自己。在經歷了與T-1000危險緊張的追殺之後,約翰與莎拉終於相信了T-800不再是13年前那個狠辣無情的機器殺手,為了改變人類的命運,約翰、莎拉和「終結者」找到了天網系統的研究者,塞伯公司的技術總監莫爾斯戴森,並銷毀了一切有關天網的資料,並在隨後的戰斗中終於徹底銷毀了T-1000。為了最終毀滅一切晶元,T-800做出了犧牲自己的選擇,自沉鋼水之中毀滅。本片在首映後的次年獲1992年度第64屆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音效、最佳視覺特效、最佳錄音和最佳化裝。
平心而論,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十分復雜和曲折,甚至僅用幾句話也能說個大概,這種機器人消滅人類的題材也不算太新鮮了,但就是這簡單的劇情,卻呈現給了我們無比震撼的視聽享受,本片的導演和編劇是好萊塢鬼才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他的父親是電氣工程師而母親是畫家,這似乎造就了他生來具有的藝術天才和領導才能。在本片中,卡梅隆運用一種略帶冷酷卻不陰暗的畫面風格來敘述故事,從一開頭的T-800出場再到酒館搶衣服的一段精彩鏡頭即向人們昭示了機器人的強大力量和完美,唯一與上一集不同的是這個T-800隻傷人而不殺人,從另一個角度也為它曾被約翰·康納改造過留下了伏筆。即是如此,T-800的出手動作亦酷到了極點,簡單而又有效,能與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失去反抗能力。而它搶得一身黑皮衣之後與酒館老闆的一番交涉也向人們預示著本片的風格中有冷幽默成分,這與第一集的恐怖冷酷風格也有了較大的區別。本片的畫面略微帶一種類似金屬色的藍色,可能要從感官聯想上讓人們不要忘了這是在說關於機器人的故事吧!
而T-1000這個全新角色的出現則絕對可稱本集的一大亮點,與早先的T-800一樣,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血殺手,除了執行殺約翰這一個命令之外,其它的一切事情在它看來全都是障礙,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予以毀滅,而它隨心所欲的變形能力與人類相比不啻於老鷹和小雞的對比,它的手可以變成鋒利的剛刀,尖刺,身體則能變成它接觸過的任何一個人,而被它模仿的對象則必然被殺死。在它與T-800的數次交手中,後者從未佔到過半點便宜,到了影片的最後更是被T-1000打得支離破碎,不得不靠僅有的一點備用電能才僥幸把T-1000打入鋼水中,自己也投水自毀。
T2的成功,除了導演之外,還與施瓦辛格和帕特里克的精彩演繹是絕對分不開的。做為一個機器人,人們當然是努力將它們創造成最完美的形象,無論是長像,個頭,還是身材等等,而施瓦辛格那完美的體魄和硬朗的外形當然是T-800的不二人選,他在電影中的表現並不只是一個光知道賣弄肌肉的大塊頭,正相反,施瓦辛格的表演准確到位,傳神精彩,將一個不懂多少人類感情卻又逐漸了解了人性的機器人刻畫得入木三分。而帕特里克飾演的T-1000液態金屬人,絕對給每個看過T2的人留下了難以忘記的印象,這個機器人和T-800迥然不同,他說話不多,但傳神的肢體語言卻令人望而生畏;他殺人如踩螞蟻,卻又和一般意義上的殺手還有根本性的區別,因為它殺人的時候經常都是一擊致命,從不浪費無用的動作,也不會過多的賣弄身手,這個如橡皮泥一樣能變形的機器人,實在是給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扮演小約翰的愛德華·福隆的表演也不錯,基本上把一個內心叛逆卻又不失童心和善良的小男孩演活了。十幾年後,在T3的策劃當中,原本還是由他在扮演約翰,可惜現在的他又吸毒又不務正業,最終被劇組棄用。
琳達·漢密爾頓則將一個剛毅果斷的女強人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後來她還與本片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結婚。
過多的討論T2的劇情和人物似乎已無新意,T2吸引人的地方也決不僅是劇情和人物,而是它完美的平衡性和電影蒙太奇的運用。首先在鏡頭的剪切上沒有大的跳躍,也就不會給人以明顯的情節脫節之感,另外簡潔的台詞也會讓觀眾將主要注意力轉移到了畫面上,增加了故事吸引力,當然,既然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動作片,那當然少不了電腦特技的介入,本片的電腦特技鏡頭只佔全片的一小部分,和時下某些特技大片相比有些少的可憐,然而每個特技鏡頭的出現都會令觀眾眼前一亮,正所謂「驚艷」,從開頭的金屬骨架機器人,到T-1000中槍後傷口的自愈,穿越鐵欄門和變形成他人,和頭部中槍一分為二,再到T-800撕下右手皮膚露出金屬骨架,到後來頭部被打露出金屬頭骨和紅外線電子眼睛,都做得十分到位,令人擊節贊賞,即便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顧這些電腦特效鏡頭時,也不會覺得過時和落伍,這是她的魅力所在。總之,這是一部真正懂得如何經濟實惠又有效地使用數字特效的電影,為那些單純為特技而特技,濫用電腦特效的燒錢電影敲響了警鍾。當然這與好萊塢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是離不開的,斯坦大師曾為眾多的著名電影設計和製作特技道具,其中有《AI:人工智慧》、《勇敢者游戲2》、《侏羅幻公園》、《攔截人魔島》、《異形2》等等。有了這位四度奧斯卡最佳化妝大獎得主的加盟,也是本片獲得巨大成功的砝碼之一。
《終結者2:審判日》上映之後,好評如潮,曾被評為是電影史上最好的電影續集,結束了電影續集普遍不如第一集的歷史。該片以不到一億美元的電影預算,獲得了五億一千六百餘萬的票房收入,真正做到了「名利雙收」。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電影的票房冠軍也數易其主,《終結者2:審判日》的票房排行也從當年的第一名滑到了第四十三名,但值得一提的是,出品年代早於1991年(T2的出品年份)的電影排名在《終結者2:審判日》之前的也只有四部而已,分別是《星球大戰》的2,3集和《人鬼情未了》,更要說上一句的是全球目前電影史的票房冠軍《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導演也正是這位鬼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此片全球收入已達到十八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後來的卡梅隆曾與T2中扮演約翰母親的琳達·漢密爾頓結婚。
T2的成功,也造就了一批相關電影產業的發展,從電腦游戲到文化衫,到旅遊景點,使得T2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成為了一個有生命的奇跡。有關T2的音像製品也是年年出新,從劇場版到特別版,再到白金版,導演剪輯版……,無一例外地成了T2迷們的收藏佳品。T2的成功,代表了典型的美國式文化在全球的推廣、滲透,當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擔憂:人類究竟會不會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機器人所毀滅?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T2中約翰曾經教會T-800一句名言「Hasta la vista,baby」,這句話被影迷們廣為傳誦。它的意思是「until I see you,baby」,在電影中的翻譯可以是「待會兒見,寶貝」。
·愛德華·弗朗是從幾百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他是在排隊等候進入一傢俱樂部時被選角導演發現的。
·影片一共拍攝並洗印了超過一百萬英尺的膠卷,而最後我們看到的版本還遠遠不到它的1%。
·非常令人驚異的是,「西泊汀系統」和「天網」確實真實存在。在網上搜尋,「西泊汀系統」可以找到8000的連接,它實際為一種多媒體電腦。而「天網」的連接則有14000個,有很多網路服務或者站點都名叫「天網」。
·影片拍攝時一位女士走進摩托騎士酒吧,以為這是真的酒吧,完全無視運載布景的卡車和攝像機、燈光。當她看見施瓦辛克站在酒吧中,只穿著拳擊手穿的短褲,就問他這是怎麼回事,施瓦辛格回答說這里正在舉辦「男士脫衣舞之夜」。
·導演卡梅隆的弟弟,客串了片頭中的一名士兵。DVD製作人林凡,客串了西泊汀電腦公司的一名職員。阿諾的經濟人客串了拜訪莎拉的醫生中的一個。在直升機上被T-1000勒令跳下的胖警察,名叫Chuck Tamburro,是T2的一名技術人員。扮演西泊汀公司守衛的Mike Muscat,是扮演約翰的愛德華·福隆的動作教練。而在莎拉夢中的幼兒園,那個微笑著抱著孩子的莎拉,其實是由莎拉扮演者琳達·漢密爾頓(Linda Hamilton)的雙胞胎妹妹萊斯利·漢密爾頓(Leslie Hamilton)所扮演的。她們兩人還在T2的結局中一起合作,琳達扮演T-1000變形為的假莎拉,而萊斯利則扮演真莎拉。在T2中,醫院里的胖警察被T-1000所殺,畫面中T-1000變成胖警察模樣,這時兩個人在同一畫面並非電腦特技,因為他們也是雙胞胎,他們曾經出演過越戰片《早安越南》。
·在電影劇情設定中,「只可以傳送人體」並沒有「只可以傳送人類」的意思。T-800的表皮由活體組織構成,整體而言T-800其實就是一個真人。所以它可以被傳送。而T-1000,DVD製作人林凡的解釋是1,既然T-1000是由活體分子組成並「裝飾」過的,那麼它可以產生足夠的有機物來通過審查,並穿越時間隧道。2,這個液體金屬殺手身體表層可以模擬肉體構造,製造一張「人皮」以通過審查。3,別問為什麼。
·愛德華·弗朗在片中大部分的聲音都是經過他本人重新配音的,因為拍攝時他正處於變聲期,他的童音只在他跟終結者討論「人為什麼會哭」時保留,卡梅隆認為這段戲要戲劇化一些,所以還是保留的好。
·電影中使用了超過200種的武器。施瓦辛格手中的獵槍槍聲實際上來自於加農炮。
·T-1000變型時的聲音是把麥克風包好,然後蘸麥片粥的聲音取樣。T-1000死時的慘叫聲是導演卡梅隆配音的。
·這是歷史上第一部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
精彩對白
1.John Connor: We're not gonna make it, are we? People, I mean.
約翰:我們做不到,是么?我是說人類。
The Terminator: It's in your nature to destroy yourselves.
終結者:是你們的本性導致了自我毀滅。
2.The Terminator: Why do you cry?
終結者:你們為什麼哭?
John Connor: You mean people?
約翰:你是說人類?
The Terminator: Yes.
終結者:是的。
John Connor: I dont' know. We just cry. You know, when it hurts.
約翰:我不太清楚。你知道,當我們感到難受時,就會哭。
The Terminator: Pain causes it?
終結者:疼痛導致的么?
John Connor: No, it's when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you, but you cry anyway. You get it?
約翰:不全是,當你不舒服的時候,也會哭。你明白了么?
The Terminator: No.
終結者:不明白。
3.The Terminator: Stay here, I'll be back!
終結者:呆在這兒,我會回來的。
[編輯本段]穿幫鏡頭
·第一集開始的時候,機器人軍隊用的是激光武器,第二集中,它們反而用了發射子彈的普通槍械。
·施瓦辛格第一次出場,導演用主觀視角鏡頭展示T800觀察各種東西時,眼前就自動給出相關信息。當他看到一輛80年代的福特LTD車時,顯示的卻是「普利茅斯轎車」。
·施瓦辛格出場,到酒吧「借」衣服,被一個打檯球的人用煙頭燙了胸部,下一個鏡頭,那傷痕不見了。T800不是T1000,沒有修復功能,他在片尾被打得滿頭傷口,也沒自己長好啊。
·約翰出場前,他的養母在門口草坪上拿起報紙,因為剛剛有灑水車經過,報紙已經濕了。隨後,她把報紙拿回去放在桌上,報紙已經幹了。
·警方給莎拉看阿諾當年屠殺警察局的照片,注意,照片中施瓦辛格的頭型是他在《終結者2》中的樣子,在上一集中,施瓦
辛格的頭發比較長(也比較難看)。
·影片開始不久,鏡頭隨著總工程師戴森穿過Cyberdyne電腦公司,所有人都穿著防塵服,戴著面具,只有戴森什麼也不用戴,就可以在那裡走來走去,還沒人管他。
·第一場追逐,T1000把卡車開下橋,顛簸中擋風玻璃脫落了,下一個鏡頭,玻璃又回來了。
·還是剛才那場戲,卡車著陸時,我們看到至少有一個車軸斷裂了,可是在隨後的戲中,那輛車居然仍開得飛快。
·T1000開貨車追約翰的摩托時,撞翻路上幾輛小轎車,如果你留點心,可以看到轎車里一個人也沒有。
·約翰和施瓦辛格偷了車去接莎拉的時候,注意莎拉開門上車的那個鏡頭,在車門玻璃上可以看到全體攝制組的影子。
·莎拉打斷醫生胳膊的時候說:「人體有二百一十五塊骨頭,這只是其中一塊。」但是,作為地球人來說,我們只有二百零六塊骨頭。
導演的招供
1. 導演不無得意的抱怨了一把,第二集的片頭壯觀的場面拍攝耗資巨大,所用資金足夠重新拍攝一部第一集。呵呵,就是那些裸奔的T800在未來世界橫沖直撞的那段戰爭場面。還出現了長大以後的約翰。那位老兄在被剪輯掉的和平結局中也會出現,扮演成為了美國議員的約翰。
2. 記得阿諾出場的時候那個酒吧嗎?它實際上就在當年黑人羅德尼.金被打的地點對面。如果年紀稍微大點的朋友應該會記得美國曾經因為這個事情爆發過一個席捲全國的大騷亂。
3. 阿諾和液體金屬T1000相遇在大商場的走廊上交火,那個夾在中間被打死的亞裔是一個日本人扮演的。這個傢伙是導演的一個好友,千里迢迢從東京飛來,就是為了能夠在片中光榮的死去。
4. 阿諾從商場中打飛出來的時候,拿著照相機不斷拍照的傢伙,好像就是本片的製片人。
5. 阿諾那把很酷的槍(就是單手旋轉一下就可以上子彈的)實際上是特製的,加大了扳機圈,讓槍可以自如的在阿諾的手中轉動。一次,阿諾拿錯了,差點把手指轉飛掉。
6. 在那場河渠中追殺的戲中,本來是沒有把卡車頂棚削掉的鏡頭的。但是到了實地以後意外的發現有座橋太低了,乾脆臨時設計了這個場面。車子的頂棚在拍攝前就被削掉了。
7. 卡車從地面飛到河床上的鏡頭實際上已經報廢了拍攝用的卡車,以後追殺的卡車是另外一輛。所以也就不奇怪會出現一些穿幫鏡頭了。
8. 琳達.漢密爾頓扮演的薩拉.康納本來是不會成為瘋子的,是這個女演員強烈要求的。
9. 還記不記得那個瘋人院的院長,這位精神病醫生的角色可是貫穿整個終結者三部曲的重要人物,在三部中全部有出場。第一集到警察局審問前來拯救薩拉的抵抗軍戰士(也就是約翰的老爸,好像叫里斯),並安慰薩拉,和阿諾在警察局門口擦肩而過,逃過一劫。第三集中還是警局專用的精神病醫生,在墓地安慰女主角的時候被阿諾嚇跑了。
10. 阿諾進入瘋人院的時候打翻的那個門衛是本片的武器顧問。
11. 還記得那個被T1000變化成自己的模樣,然後用手指變成的利器幹掉的胖子守衛嗎?那場戲實際上是找了一對雙胞胎兄弟來完成的。很土的魔術手法吧!
12. 那個戴眼鏡的瘋人院守衛(就是那個拿舌頭舔薩拉的咸濕佬),在薩拉出逃的時候被狂毆。那段戲很恐怖,因為演員琳達是在真打,那個倒霉的男演員的慘叫傳到了四個街區外。這都是因為薩拉出場的時候也有一場毆打戲。是守衛毆打薩拉,但是那位老兄太仁慈,實在無法下手痛毆一個女人,效果出不來,該段場面被不斷重拍,而琳達也不斷重復摔倒,導致膝蓋受傷。琳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13. 薩拉用注射器頂在院長的脖子上,用來威脅守衛。注射器中的藍色液體是從一個白色塑料桶中抽取得。上面標簽是洗滌劑。在老美的概念里,藍色的液體都是不能用於注射的。
14. 整個攝制組為了是否讓少年的約翰向T1000開槍爭論不休。最後的我們看到的鏡頭是讓約翰給槍上子彈。因為導演認為,讓一個兒童拿著槍指著另外一個人是無法容忍的。這倒讓我想起了《小兵張嘎》,在美國上映不知道會被評成什麼級別?
15. 以T800,少年領袖,剛從瘋人院里出逃的領袖母親組成的奇異家庭,在趕往邊境的途中路過一個加油站時,有一段阿諾學習人類微笑的戲。在電影版里被剪掉了。如果不剪掉的話,估計會讓觀眾投訴產生不適感。(從沒見過這么恐怖的微笑)
16. 在荒漠中那場和薩拉戰友相會的戲實際上是在影片開拍的第一天拍攝的,讓演員找感覺來著。
17. 在薩拉那場關於審判日的夢中,出現的那個在游樂園中的母親和小女孩就是演員琳達.漢密爾頓和她自己的女兒。而那些象紙一樣被摧毀的房子汽車就是用紙做的。在影片上映後,導演還接到了一封來自一個核武器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的感謝信。信中感謝該片真實的再現了接近現實的核戰場面,為反核作出了貢獻。
18. 在製造天網的電腦公司中,演員們推來摧毀天網設施的黃色桶上面寫的化學物質的名字實際上連導演自己也說不出來。它們來自導演朋友的另外一本電影。那些名字看上去很酷。
19. 阿諾拿著的加特林機槍實際上是一把真槍,用來裝在直升飛機或者汽車上使用的。射速是每分鍾6000發。實際拍攝的時候降到了2000發,因為這樣火舌的效果更猛烈。
20. 阿諾掃射完畢,眼中出現了傷亡人數。注意到了嗎?是0.0。好像會有死亡0.1的樣子。原先想直接用傷亡人數:0 的。但是這樣的效果遜斃了。第三集也出現了類似的鏡頭,出現的數字是很老土的』000』,所以說不同的導演真的相差很大。
21. 阿諾在公司樓底用手槍和催淚彈發射器打斷了n個警察的戲看上去很爽,但是在製作英國版的時候出了大問題。因為英國有一個叫***(抱歉,名字實在不記得了)的幫會,專門用槍打斷人的腿。製片公司擔心會給英國觀眾造成不好的聯想。
22. 電腦公司的戲是租用了一幢樓拍攝的。最後一場大爆炸的戲看起來很壯觀,好像摧毀了整個建築物。實際上什麼也沒有損壞。唯一的額外支出是三百美元的水費。因為攝制組無法關閉因為火焰而打開的消防蓬頭。
23. 還記得那個很酷的鏡頭嗎?T1000變成粘稠的液體從直升飛機的玻璃窗破洞中滲入機艙。我們要說的是那個從飛機上跳下去的飛行員。他實際上就是本片的特技飛行員。那些鏡頭中出現的直升飛機都是他在駕駛。這是個偉大的特技飛行員。後面還有一場飛機從橋底下飛過的戲。當時爭論很大,攝制組不願意拍攝這么危險的鏡頭。最後導演自己和這位老兄談了一下,他說:我考慮一下。最後完成的相當完美。這位老兄死在了一場直升飛機事故中,但是飛行員不是他。
24. 那輛最後用來追逐的槽罐車上的駕駛員是本片的一個攝影助理。是被T1000幹掉的。最後這位老兄很出名。因為後來他座直升飛機掉進了火山口,過了一天才被救出來。
25. 從槽罐車裡面泄漏出來的液氮是真的液氮,因為沒有替代品可以達到真實的效果。
26. T1000從車上下來的鏡頭,身上閃閃發亮的冰晶是聖誕節用的亮片碎屑。
27. T1000在高溫下慢慢凝結成整體的鏡頭,前面那部分融化的鏡頭是用固體水銀放在熱盤子上拍攝出來的。
28. 最後的拍攝地點不是一個真的鋼鐵廠,是廢棄的鋼鐵廠改的。裡面流動的鋼水實際上是牛奶。
29. 阿諾被T1000用重錘撞擊得破破爛爛的鏡頭是用假人拍攝的。導演說:如果真的讓阿諾拍完戲,變得破破爛爛的回家,瑪麗亞會生氣的。
30. 阿諾被鐵棍貫穿身體時,眼中慢慢暗淡的紅光,是在向第一集致敬。
31. T1000威脅薩拉時,手指變成的鐵針是真實的。為了不傷到演員,拍攝的時候用了錯開距離拍攝,實際上演員和鐵針不在一條直線上。
32. 好了,本片的第二對孿生子出場。當T1000變成薩拉的模樣欺騙約翰的時候,真的薩拉從後面出現。此時,站在前面的假薩拉是由琳達.哈密爾頓扮演的,而後面的那個,則是琳達的妹妹萊斯利。
33. 最後幹掉T1000和阿諾的那爐鋼水就是普通的水,下面打了強烈的燈光。
34. 影片本來的結尾應該是核戰沒有爆發,薩拉老年時,在公園里看著成年的約翰和孫子玩耍。導演認為琳達的老年妝是在是太爛了,而且和片中年輕的薩拉不太相稱。於是就去掉了。改成了現在的電影結局:一條漆黑的公路,不斷閃現的黃線,加上琳達的旁白。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個結局的。不過製作這個結局的時候,離片子正式完工只有兩天了,製作人員都四散各地了。於是導演從片子裡面眾人驅車去摧毀天網的那段戲裡面截取了一段鏡頭,加上了旁白搞定。因為這段鏡頭只有幾十秒鍾可用,台詞長度必須控製得非常精確。
Ⅳ 誰能告訴我鐵血戰士的相關知識,分類等,或鏈接,圖文並茂最好了,十分感謝
鐵血戰士的來源和概況
鐵血戰士(掠奪者)是斯坦-溫斯頓工作室(Stan Winston Studio)的得意作品。
鐵血戰士 游戲照(9張)該工作室的領頭人原名斯坦·溫斯頓,是職業特效師、化妝師、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等。1946年4月7日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里士滿,曾在弗吉尼亞州大學學習過戲劇、繪畫和雕刻。1968年,22歲的溫斯頓來到好萊塢,原本打算成為一名演員,可惜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在到沃特?迪士尼的動畫工作室當學徒之前,為了謀生,溫斯頓甚至還做過喜劇演員。現在,他的工作室里擺放著四座奧斯卡獎杯、被授予的騎士勛章和所獲得的其他各項殊榮,還有一尊代表著他卓越藝術成就的青銅雕像。 鐵血戰士的原形應當是印地安土著人和獵人的結合。鐵血戰士是擁有高度文明的外星種族,外形接近人形,但卻具有獸形特徵,有尖牙,有利爪,身材高大,健壯有力,皮膚多是米黃色,周身布著網線,用來攜掛戰利品及固定武器裝備,另外,鐵血戰士還能通過它們向武器裝備進行感測,只需肌肉的動作便可操作武器系統;鐵血戰士腦袋碩大,腦容量應該很高,有很粗的頭發,眼睛酷似人眼,但是看到的畫面有很大不同;嘴有利牙,外部有4隻觸手,也長有尖牙。影片中沒有透露鐵血戰士來自哪裡,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只是知道它們的科技很發達,有很先進的星際航行技術,可以便捷地在宇宙中穿梭。 鐵血戰士酷愛獵殺,以使用近身戰消滅對手並取得敵人首級為樂趣,有時會強硬拉出獵物的脊椎,常常是從一個星球殺到另一個星球,它們的收藏室里擺有眾多生物的頭骨,即便是比鐵血戰士大出幾倍的也有,足見鐵血戰士的殘忍和可怕;但是鐵血戰士並不滿足於骨頭,有時也會收藏獵物的皮,被剝皮的獵物會被吊起來,緊接著被鐵血戰士弄得血肉模糊。鐵血戰士身上配備有多種武器,以冷兵器為主,但大多數都能進行遠程攻擊;面罩能提供不同視覺,方便鐵血戰士觀察和追蹤獵物,並有錄音功能,而且在氣壓及大氣稠密程度不適於鐵血戰士生存時還有輸氧功能,而在使用一些武器時還能幫助自動瞄準;鐵血戰士左手配備有微型電腦,有時用來控制特殊武器,其本質是一個小型大威力炸彈,威力可與原子彈甚至氫彈相媲美;此外,這個微型電腦還能提供鐵血戰士隱身的能力,這對大多數靠視覺捕捉敵人的對手是個嚴重的威脅;有時,鐵血戰士身披鎧甲,鎧甲用特殊的金屬做成,機械強度大,可以防禦很多子彈,並可迅速脫下。 鐵血戰士身體素質很好,即便中彈也不會像異形那麼容易死掉,另外就是其構成物質很獨特,可利用裝備對牆皮、鏡子等地球上的物件進行加工後拿來療傷。對於鐵血戰士的社會體系我們知道得並不多,只知道其中有「長老」一級的人物,統管著其它的鐵血戰士。必須指出的是,鐵血戰士雖然好殺戮,但是並不喜好濫殺和發動入侵及戰爭,鐵血戰士所殺的多是有一定實力的對手,只想藉此鍛煉自身。在一般情況下,鐵血戰士絕不想濫殺無辜,也不想侵略地球。鐵血戰士之所以目前的裝備比較簡陋是因為它們只是來打獵,只是些打獵裝備而非軍用裝備,像《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中那樣打穿南極2000米厚冰層的武器使用得並不多,所以並未顯現鐵血戰士的全部武裝實力(從人類的角度推想,也沒聽說過要開坦克、開飛機、拿導彈去打獵的)。
鐵血戰士的種類:
鐵血戰士的種類在電影中分得不是十分明確,但是游戲里分得很詳細,細細比對的話也能粗略與電影里的鐵血戰士對上號。常規的鐵血戰士(Predator)出現於《鐵血戰士1》中,渾身的裝備是灰色的,面具比較平,身上穿有鎧甲,皮膚為米黃色,屬於新手級的鐵血戰士,殺戮經驗不是非常豐富,但是很喜歡遠渡其它星球打獵,收藏獵物的頭骨(這些頭骨一般帶在身上),游戲里它們配備有腕刀、長矛,以及手槍、飛盤和網槍,而電影中則將手槍改為肩炮;而在2010年的《新鐵血戰士》中出現的鐵血則據說為其他部落或亞種,最大的區別是腕刀變為一把,且不穿網狀束身衣。 此外,游戲中還出現了一種橘紅色的鐵血戰士,叫做突擊型鐵血戰士(Assault Predator),其狩獵經驗較為豐富,鎧甲只布在左半身體,體魄強壯,配備有腕刀、手槍、肩炮、網槍和飛鏢炸彈,是鐵血戰士的突擊隊,在某些必要的情況下會參與攻克敵人火力點的戰斗;重型鐵血戰士(Heavy Predator)則守衛在鐵血戰士飛船的內部,身形碩大,防護極其堅固,特點是右肩上蓋著巨大的骷髏,平時配備有腕刀、長矛、飛盤和網槍,必要時也可以攜帶其它武器加入戰斗,有重型鐵血戰士加入的部隊往往是致命的,其火力和生存能力都將提高幾個等級;輕型鐵血戰士(Light Predator)從事的主要是偵察工作,身上沒有鎧甲,身體也不如其它鐵血戰士那般粗壯,但是力氣依舊很大,輕型鐵血戰士行動敏捷,配備有腕刀、矛槍、飛盤和飛鏢炸彈,《鐵血戰士2》中的鐵血戰士應該是輕型鐵血,但在武器裝備上略有不同,配備了長矛和肩炮; 而在游戲的資料片中,還出現了一種並不常見的鐵血戰士——遠古鐵血戰士(Ancient Predator),它們從被冰封了500年的聖殿里醒來,啟動神器抵禦異形的入侵,它們周身橘黃色,有流線型的面具,上面有很多層疊而錯落有致的稜角,它們能使用一般鐵血戰士所沒有的武器,通常配備有腕刀、長矛、飛盤和手炮,部分遠古鐵血戰士還配備有肩炮和手槍; 鐵血戰士長老(Elder Predator),和異形皇後一樣的地位,年歲最大,經驗最為豐富,都是經歷長期戰爭後存活下來的戰斗好手,配備的武器很精良,有的面部很平,有的則長有硬毛,身披披風,有時甚至手持鐵杖,不過鐵血戰士長老很少露面,所以其真正的身份及實力一直是個迷;在影片中,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鐵血戰士,它們活動在鐵血戰士的飛船上,很少參與戰斗,有時會突然出現將傷員抬走,它們也許是特別擔任某種職能,也許是卸去裝備的上述鐵血戰士中的一種,目前資料不詳。 到目前為止,電影和游戲里出現的鐵血如下: P1 - 鐵血第一部的鐵血 P2花蟹 - 鐵血第二部的鐵血 Elder Predator - P2長老 Lost Predator - P2失落的鐵血 Guardian Predator - P2守護者鐵血 Chopper Predator - AVP1貓臉小一(官方名;斬波) Celtic Predator - AVP1隊長小二(官方名;凱爾特) Scar Predator - AVP1傷疤小三(官方名;刀疤) Elder Predator - AVP1長老 Ancient Predator - AVP1遠古鐵血(模型有分亞洲版和特別版) Wolf Predator - AVP2獨狼 Falconer Predator - P3獵鷹鐵血(鷹面) Tracker Predator - P3追蹤者鐵血(象面) Berserker Predator - P3狂戰士鐵血(獅面) Predator - 游戲P Heavy Predator - 游戲重P Light Predator 游戲輕P Assault Predator - 游戲突擊P Ancient Predator - 游戲遠古P(原始獵殺) 註:電影里的鐵血,P2和AVP1結尾的長者叫做長老,P2結尾有一個叫做 Lost Predator (失落的鐵血),AVP1里有一些遠古鐵血,AVP2開頭還出現了兩個鐵血,一個科學家,被混血異形偷襲至死,另一個身份未明。
鐵血戰士的武器及技能:
腕刀:由機械強度很大的合金製成,裝配在鐵血戰士的右手上,是鐵血戰士的最常規武器,任何鐵血戰士都配備有,在AVP中腕刀曾遭到異形酸性血的腐蝕,然而在AVP2中腕刀已經同游戲里一樣抗腐蝕,似乎是得到了增強; 折疊式長矛(predator spear):鐵血戰士的超強近戰兵器,可以伸縮,一般插在腰間或置於後背,長矛尖端利刺很多且結構復雜,刺入敵人身體里時勢必造成敵人肌體的嚴重破壞,在游戲中甚至能將敵人砍斷,長矛不怕被腐蝕; 長柄大刀(naginata):在游戲里出現的裝備,造型相當的拉風。刀的前端很尖銳,可以好象長矛般擊刺。刀身和尾端有不少倒鉤,比起長矛能夠對敵人造成更可怕的傷害。不過由於重量的原因,使用起來自然不如長矛那樣靈便。 軟鞭(whip):AVP2中「獨狼」所使用的中距離冷兵器。使用時先將軟鞭甩出卷繞著目標,再運力回收即可將目標撕裂。 飛盤/飛鏢(disk):鐵血戰士的遠程冷兵器,飛出去以後威力巨大,應當是由很堅硬的材料製成,而且極為鋒利,飛盤是在《鐵血戰士2》中首次出現的,外形有些類似兩邊開刃的斧頭。游戲里沿用了飛盤,而AVP系列的電影改成了可收縮式的6爪飛鏢,都耐腐蝕; 叉子槍:也稱為矛槍,能夠發射小叉子,叉子的沖擊力很大,能將敵人的身體插碎或者脫節,游戲里能看到叉子槍的全部,而電影則只在《鐵血戰士2》中出現有發射出來的叉子; 等離子手搶:鐵血戰士手持的大威力武器,能引起大范圍殺傷,炮彈呈圓球狀,必要時可調節成3連發,能使大范圍內的敵人受到傷害,不過3連發時射程較近,容易傷到自己; 等離子肩炮:影片中鐵血戰士固定在左肩的強力熱武器,通過面具的自動追蹤幾乎可以達到百發百中的精確度,威力可大可小,對付普通的人類只需要一般性攻擊即可,對付大規模敵人或者是重甲部隊,可以迅速積蓄能量然後瞬間發出,威力之大令敵人不寒而慄,炮彈呈華麗的流星狀。在每一部有關鐵血戰士的電影中都會登場,儼然是他們的標志性裝備。 激光定位儀:AVP2中首度出現的鐵血戰士裝備,通常會應用在場景內部的遭遇戰。將定位儀散步在各處再配合手臂上的微型電腦可以偵測到敵人的方位之餘,還可以控制其發散出網路狀的高熱射線,傷害范圍非常廣闊!此裝備不但可應用於遭遇戰,在構築陣地的防禦戰中應該也可發揮重要的作用。 天羅地網槍:鐵血戰士又一強力的遠程冷兵器,可由槍械或者裝在身上的發射器發出,巨大的沖擊力可迅速使敵人倒下,網住敵人後金屬網自動收縮,直到把敵人絞碎貫穿為止,但可以被腐蝕; 小刀:影片中鐵血戰士為獵物割皮去肉准備的,抗腐蝕,一般認為是由異形的骨頭鍛造而成,但刀體閃爍著金屬光澤; 飛鏢炸彈:游戲里鐵血戰士所使用的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外形好似三角飛鏢,像是獨門暗器,碰到敵人會直接引爆,而鐵血戰士也能通過手上的遙控器進行遠程遙控引爆,敵人將被炸得屍骨飛揚; 手炮:遠古鐵血戰士所裝備的一種武器,配備在右手上,與腕刀的位置接近,可以連發,用於掃射大規模的敵人,在《鐵血戰士2》中鐵血戰士將類似手炮的武器裝在左手上,雖不能連發,但還是一炮洞穿了主角的防彈衣+鋼板; 金屬彈:AVP1里鐵血戰士大戰異形皇後時所使用的武器,由右手發出,沖力很大,可以直接打穿皇後的喉嚨,也有人認為那是腕刀,但它頭部很直,似乎不怕腐蝕,所以我單獨列了出來; 面具:鐵血戰士戴在臉上的面具可以為鐵血戰士提供多種視覺,並有放大圖像、透視等功能,還能幫助鐵血戰士自動瞄準目標,並且能夠錄音,還能將其它物種的語言加以翻譯,是鐵血戰士追蹤獵物、了解對手的一個利器,甚至有的時候還能為鐵血戰士供氧以使鐵血戰士能在原本不適宜自己的環境里作戰; 紅外掃描儀:鐵血戰士裝備在面具或者是肩炮上的掃描工具,連接面具提供視圖,連接武器進行制導,在《鐵血戰士1》中鐵血戰士將它取下掃描自己的腕刀,腕刀很快變成紅色,似乎這能修復甚至加強自己的冷兵器; 微型電腦:裝備在鐵血戰士左手手臂上,實質上是一個微型炸彈,能控制很多裝備,結構比較復雜,上面配備有激光投影儀,可以幫助鐵血戰士分析相關信息,在鐵血戰士戰敗或者敵人過多的時候,鐵血戰士會將其引爆,其威力甚至勝於人類的所有核武器,無論是爆炸范圍還是殺傷威力都令所有敵人聞風喪膽,幾乎沒有人能逃過炸彈的襲擊; 飛船:我們對鐵血戰士了解不多,只知道它們的空間技術很發達,它們快捷便利的空間飛行得益於它們所製造的先進的空間飛行器,飛船是鐵血戰士的主要載具,飛行速度極快,配備有高能激光炮,威力無窮,至於飛船的其它特性,我們知之甚少; 凌空行走:相比異形的跳躍,電影中鐵血戰士的凌空行走更令人叫絕,不管是在叢林里的快速移動還是在金字塔里從人們的頭上飛過,都使得鐵血戰士成為撲朔迷離的冷血殺手,讓人們驚恐萬分; 隱身:由微型電腦完成,估計是利用了磁場來扭曲周圍空氣幫助鐵血戰士達到扭曲光線而不反光的目的,這樣我們便看不到鐵血戰士了,但是當我們離得比較近時,還是能看到鐵血戰士的輪廓,而且隱身對於異形是無效的,碰到水更是會直接顯形,似乎隱身系統並不防水。 自我醫療:這種裝置含有多種外科醫療設備,可用於療傷和恢復體力。 激光封鎖儀:圓形器械,貼在通道牆壁上,啟動後會產生封鎖整個通道的激光網,使通過的敵人被攪碎。源自《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
對鐵血戰士綜合戰鬥力的評價:
一開始鐵血戰士是以隱身狀態來獵殺目標,給人以莫測高深的感覺,隨後在和達奇少校(鐵血戰士1的男主角)的搏鬥中更展示出強大的體力。單手就能把阿諾那種級別的狀漢提離地面,而且貌似還毫不費力。雖然體力如此之驚人,但是鐵血戰士的身材卻一點也不臃腫笨重,而是肌肉遒勁看上去相當的健壯。鐵血戰士的臂力強勁,腿力也並不遜色,可以輕易做出凌空飛躍等高難度的快速動作。當然,令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是鐵血戰士的各種各樣的裝備。這些裝備包含了熱兵器和冷兵器這兩大類別,既可近身肉搏,又可遠程攻擊,是非常合理和強力的組合。值得注意的是,鐵血戰士的各種武器裝備是由強度遠勝於地球所有元素的材料所製成,能夠很好地剋制異形的腐蝕性血液。與異形經常利用偷襲等類似手段來殺害人類不同,從鐵血戰士第一部里可以看出,片中的鐵血戰士將一支精銳部隊逐一擊斃,證明鐵血戰士可以和人類的精銳士兵明刀明槍對陣而且能輕易獲勝。 鐵血戰士依靠自己強大的武器和強健的體魄成為宇宙中最傑出的殺手之一,須知武器是自身殺傷力的放大,鐵血戰士自己沒真本事的話光靠武器也是沒用的。這里指出兩點:1、鐵血戰士以獵人的身份出現,所以配備的不可能是它們最強的武器,因此你我現在所看到的還不是鐵血戰士的真正實力;2、AVP中鐵血戰士之所以明明知道異形的血有腐蝕性還要拿怕腐蝕的武器去戰斗實質上是一種訓練,訓練年輕的鐵血戰士當遇到武器損壞的突發問題時應當如何處理(事實上在兩部<鐵血戰士>中就有武器損壞的現象)。 鐵血戰士有著與異形一樣的殺戮慾望,卻有著不一樣的本質。它們擁有一套類似帝王社會的完整社會體系,它們把殺戮看成榮譽,終日在宇宙中游盪,任何有生命的星球都是它們的目標,鐵血戰士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把殺死同類看成恥辱,它們也不會屠殺手無寸鐵或者弱小的對手與懷孕的獵物,一個比較明顯的例證是AVP1中,一名鐵血戰士已經抓住了維蘭德准備動手,但是通過掃描發現維蘭德似乎身患重症,於是就放下了他沒管。鐵血戰士擁有很強的科技,善於多視角觀察與自我隱蔽,它們的眼能接受紅外信號,即使在暗夜中也能發現獵物的位置,它們裝備有很先進的隱身裝置,能做到殺敵於無形,不過,水能徹底消除它們的隱身。在AVP2里鐵血戰士的隱身是防水的。(不過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游戲中的鐵血戰士:
鐵血戰士是在好萊塢電影中與異形地位平起平坐的兩大怪物,根據《鐵血戰士》電影系列對鐵血戰士的描述來看,鐵血戰士慣於獨來獨往,獵殺是它們的唯一樂趣,每個鐵血戰士都會選擇它們喜愛的武器和風格捕殺獵物。不過它們通常認為殺人最具有挑戰性,和有頭腦武裝的人類近身搏鬥非常值得。人類和鐵血戰士最著名的兩次遭遇戰分別發生在越南叢林和洛杉磯,結果都是人類損失慘重,因為鐵血戰士的信條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鐵血戰士的武器可謂是五花八門, 基於PC平台出過兩款著名的AVP游戲,分別是Rebellion開發的《AVP1》和Monolith開發的《AVP2》,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在中國很少有人能購買到這兩款游戲而體驗它不凡的樂趣。 基於PSP平台則在近期推出了《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之鎮魂曲》,相信對擁有PSP的鐵血和異形FANS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回顧從前,除了有口風一般的《鐵血戰士》電視游戲,街機版的AVP似乎是當時FANS們唯一能找到的至寶,就不再介紹了。 鐵血戰士(Predator)比人類強健,它們的臉部的器官布置得出奇醜陋。它們的身上總是帶了一堆很先進的狩獵武器,它們喜歡在殺死獵物後將屍體剝皮,還會將獵物頭骨加工成工藝品,當成戰利品收藏。鐵血戰士有自己的價值觀,它們是一種很高貴的生命,它們是一個很特殊的種族,在走出洞穴,進入青銅時代後,仍然保持著蠻荒時代建立的那一套原始價值觀,並且一直保持到能駕駛太空梭在宇宙中旅行的時代。 以下是AVP2游戲中的Predator類型資料: 輕型鐵血戰士(LightPredator)很少配備重型武器,它們的任務是偵察附近星球上的生命跡象。 重型鐵血戰士(HeavyPredator)配備有重型武器,使它們的團體威力得以增強。重型鐵血戰士通常防禦著它們的要塞與艦船,不過它們一旦出動,就會造成毀滅與死亡。 突擊鐵血戰士(AssaultPredator)通常指揮著別的鐵血戰士的戰斗,它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它們很樂意教授剛入門的新手。 遠古鐵血戰士(AncientPredator)是因為觸動了一個能量機關而被冰封了五百年,醒來後的遠古鐵血戰士仍然是兇悍的戰士,它們還能使用別的鐵血戰士所沒有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