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部電影裡面有77事變的鏡頭盧溝橋的,最好別太老的片子,10年內的片子最好
10年內的還真不好找。有一些抗日電視劇里也許有很少的幾個鏡頭。完整的還就是老電影《77事變》。
❷ 什麼是盧溝橋抗戰
1937年7月7日,日本軍隊悍然炮轟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16千米處),駐守盧溝橋陣地的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日本的全面侵華戰爭和中國的全民族抗戰就從這里開始。
日本選擇這一時刻起事是因為,日軍佔領東北之後就加緊進行的全面侵華戰爭的准備到這時已經就緒;同時,這一時期英、美等國正忙於應付希特勒在歐洲引起的緊張局勢,中國內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還未正式形成,這種背景使日本認為有機可乘。日本選擇在盧溝橋這一地點起事是因為,在此之前,日軍已經佔領東北和武裝監視、支配著華北,全面侵華戰爭勢必利用這一有利的戰略地理條件首先佔領華北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城市北平。而此時的北平,東面是日本卵翼下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北面和西北面是日本豢養的察北偽蒙軍,只有西南面尚為中國軍隊駐守,而盧溝橋又為接連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要道,這樣,日本起事最理想的地點就莫過於盧溝橋了。事實上,自1937年4月起,日本軍隊就經常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6月以後,日本軍隊的軍事活動更加頻繁,事變已不可避免。
1937年7月7日夜11時左右,日本「華北駐屯軍」河邊正三旅團第一聯隊三大隊八中隊舉行的軍事演習即將結束時,以彷彿聽到宛平城槍聲數響,致使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這一事先精心策劃的借口為駐守盧溝橋的中國軍隊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二一九團拒絕。正交涉間,日本軍隊向宛平城射擊,繼而炮轟盧溝橋,二一九團忍無可忍,抱著與盧溝橋共存亡的決心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就這樣爆發了。
事變發生後,日本政府即以全面戰爭的姿態進行緊張的軍事和外交活動。7月11日,日本內閣召開會議,發出「派兵華北的聲明」;12日,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命令所屬部隊「做好適應全面對華作戰的准備」;17日,日本政府召集五相會議,決定向中國境內增兵40萬,日本「關東軍」參謀部亦竭力支持「華北駐屯軍」把事變「徹底地擴大下去」。這樣,大批日本軍隊、飛機、大炮、坦克等戰爭裝備即由日本本土和日本佔領下的朝鮮、東北源源不斷地運到華北平津一帶。26日,日本軍隊完成了對平津的最後包圍。日本政府在加緊軍事行動的同時,卻在外交宣傳上宣稱「盧溝橋事變」可以「局部解決」,日本政府不打算「擴大事態」等等,以欺騙世界輿論,麻痹國民黨政府,爭取戰爭的時間。7月26日,日本軍隊向中國軍隊二十九軍發出撤離陣地的最後通牒,同時猛攻二十九軍陣地。29日佔北平,30日陷天津,接著以平津為新的戰爭基地向中國內地展開全面進攻。盧溝橋事變終於推演成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起點。
事變爆發後,7月8日,中國共產黨向全國發出了《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驅逐日寇出中國!」長辛店工人、戰地農民和北平各界民眾當即以各種形式支援盧溝橋中國守軍的抗戰。同期,國民黨政府也做出了一些積極的反應,7月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口頭抗議,10日,提出正式抗議,並開始向華北調動軍隊。16日,向英、美、法、意、德、俄、荷、比各國政府發出備忘錄,揭露日本破壞九國公約的行為。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確定了准備抗戰的方針。8月14日,國民黨政府發表了《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布「實行自衛」,並開始組織各地抗戰。盧溝橋事變遂發展成為中國全面抗戰的開端。
❸ 電影《七七事變》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七七事變》主要講了: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佟麟閣、趙登禹等愛國將士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七七事變》是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的歷史題材戰爭片,由吳桂苓、吳京安、李法曾、杜志國、鄭邦玉、鄭繼勇、周寧朝等聯合出演,於1995年上映。
震驚世界的七·七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影片把這個發生在近60年前,不可思議的事情通過人物的刻畫,通過戰爭場景的描繪再現了出來,讓人們重新把這一秘密經歷了一次。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在7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時間通電全國,大聲呼籲:「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經過全體中國人民的八年浴血奮戰,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至此,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這也是中國人民近代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
❹ 在盧溝橋打扙叫什麼電影
《七七事變》
❺ 電影《七七事變》中的盧溝橋怎麼是鐵橋
就是鐵橋打的,石橋沒有太大的戰略價值,鐵橋是走鐵路的,鬼子控制鐵路意義更大,所以電影是對的
❻ 求一電影!!!急 《盧溝橋事變》這部電影
電影名為《七七事變》。
❼ 劉伯承帶領部隊奪取盧溝橋的影片是什麼名字
有部電影叫飛奪瀘定橋 但是劉行軍晚上睡了一覺 比林指揮的王開湘楊成武團晚到。等劉到了,林已過橋。。
❽ 盧溝橋抗戰中講了什麼
1931年9月18日,日軍挑起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並一手炮製了偽「滿洲國」。日軍佔領東北後,將魔爪伸向華北,陰謀策動「華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國國防方針》及《用兵綱領》,公然宣稱要實現控制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最後稱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會議通過了《國策基準》,具體地規定了侵略中國,進犯蘇聯,待機南進的戰略方案。同時,還根據1936年度侵華計劃,制定了1937年侵華計劃。從1936年5月起,日本陸續增兵華北,不斷製造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華北局勢日益嚴峻。當時,守衛平津地區的中國守軍為第29軍,軍長宋哲元兼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❾ 盧溝橋事變電影簡介、
你好,電影《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武俠小說《俠影》。簡介:北洋年間,北京以北。習武少年李天然(彭於晏 飾)目睹師兄朱潛龍(廖凡 飾)勾結日本特務根本一郎,殺害師父全家。李天然僥幸從槍下逃脫,被美國醫生亨德勒救下。
李天然傷愈後,赴美學醫多年,並同時接受特工訓練。1937年初,李天然突然受命回國。「七七事變」前夜,北平,這座國際間諜之城,華洋混雜,山頭林立。每時每刻充滿誘惑與殺機。一心復仇的李天然,並不知道自己被捲入了一場陰謀,亦攪亂了一盤棋局等。
❿ 飛奪盧溝橋講的是什麼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跡!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飛奪瀘定橋國民黨反動派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阻攔紅軍北上;後來又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把我紅軍消滅在橋頭上。我軍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時間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240里。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
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7點鍾,離瀘定橋還有110里。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都淋透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水繼續前進。
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敵人的增援部隊。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對岸的敵人賽跑。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扯著嗓子喊:「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並不疑心。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了。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橋對岸的瀘定城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裡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盪盪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