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是什麼韓國電影的女主角
這是日本電影藝伎回憶錄。
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是羅伯·馬歇爾執導的一部愛情劇情片,影片以女主人公小百合(章子怡飾)的視角回憶自己悲劇的一生。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監制,章子怡、鞏俐、楊紫瓊、渡邊謙主演,於2005年11月29日在日本首映。
Ⅱ 求一部韓國老片
「殺人回憶」
韓國懸疑片巔峰之作
http://ke..com/view/453633.htm
Ⅲ 殺人回憶兇手原型已被判無期,還有哪些電影源於真實事件
就在2019年的9月18號,據韓國的媒體披露,電影《殺人回憶錄》嫌疑人已經找到。電影講的是6年間一共有10名女性被此人殺害,但是警方一直沒有抓到兇手,殺人回憶兇手原型已被判無期,還有哪些電影源於真實事件?
《辛德勒的名單》,也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名酗酒成性的德國特工加入納粹組織後,在二戰時期低價收購了猶太人工廠,又再一次低價僱傭猶太人為他工作,賺取高額利潤的故事。
《小委託人》,是由真實的繼母虐童事件改編而來。這個故事讓所有當母親的人聽了之後,都想把這個施暴者撕成碎片。因為繼母殺死自己的親弟弟之後,還逼迫自己承認是自己的罪行,好在有好心人的幫助,才把壞人繩之於法。
這是一部呼籲關注兒童的故事,也讓很多人警醒,面對家庭暴力時應該勇敢得站出來說不。
Ⅳ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韓國電影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便是真實、敢拍,他們敢於拍攝和揭露一些社會的真相,其實看電影尤其是看恐怖類和犯罪類電影的的時候,最害怕的便是看到該影片由真實故事改編。《殺人回憶》便是一部由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這部影片是犯罪類的,就取材於1986年至1991年,發生在韓國京畿道華城市一帶的連環殺人案,兇手主要是以女性為目標,在這短短的四年多的時間里犯下了十起命案,時至今日也沒能找到真凶。
其實,導演這種開放式的結局不僅是因為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尊重了歷史,還讓整部電影得到了升華,最後的真凶成了每個觀眾心中的未解之謎,並且足夠現實,那就是並不是每個真凶都能被繩之以法,不是所有正義都能取得勝利。
Ⅳ 《寄生蟲》導演的奉俊昊,還導過什麼電影
奉俊昊從2000年開始入行到2020年一共執導過11部影片,除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外,還獲得過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韓國青龍電影獎、韓國百想藝術大賞等。奉俊昊是一位十分優秀的導演。
一、入行
2019年,奉俊昊自編自導了電影《寄生蟲》,該片講述了靠著偽造學歷而進入一個富豪家庭擔任家教的長子把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捲入一連串意外事件。該片獲得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獎。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寄生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且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你還知道奉俊昊還拍攝過什麼影片嗎?
Ⅵ 《殺人回憶》解析是什麼呢
《殺人回憶》是韓國的經典電影,裡面共有七起殺人案件,分別對應不同的嫌疑人,這些嫌疑人其實都是兇手。
在《血字的研究》中,有一篇「演繹法」,主人公福爾摩斯向我們介紹了探案推理的邏輯:偵探家將世界視為一個巨大的鏈條,認為只要見到其中的一環,便可推知整個鏈條的性質。
同樣,只要認錯了一環,那麼整個案件的性質便都錯亂了。就像一件寸衫的七個紐扣一樣,只要扣錯一個,真相就會變得撲朔迷離。而如果我事先知道這件寸衫的結構,那麼大抵是不會扣錯的。
要從電影里找兇手,只要像扣扣子一樣,把案件與嫌疑人連接起來就行了。根據這種邏輯方法,讓我們來大致推斷各個案件所指向嫌疑人。
七個兇手
第一起案件的兇手故事發生在1986年,整部電影的開頭是一個長相「很普通」的男孩在稻田中捕捉一隻蝗蟲。之後他看到朴探員坐著一輛拖拉機緩緩而來,這個男孩便跟著前去查看洞里的屍體。當鏡頭掃過時,我們發現屍體上也有一隻蝗蟲。
這時男孩蹲在屍體的上方,任大人怎麼叫都不肯走。旁邊則是一群小孩在玩弄死者的遺物,朴探員扭頭訓斥他們,不料那個孩子居然也跟著模仿。朴探員又看了一眼屍首,然後凝視著眼前的這個孩子,似乎在告訴我們,他看不出或者不相信這個孩子跟兇殺案有什麼關系。
在結尾的時候,已經是2003年了。朴探員又重新來到這片稻田,他俯下身子,凝視當年的洞穴。這時有一個小女孩走過來,說不久前也有一個男人來這里,並且往洞中探看,還說「記得很久以前在這里做過某件事」。如果影片是首位呼應結構的話,那麼這個男人可能便是開頭的那個小男孩。
至於做過的「某件事」究竟是殺了人,還是在捕蝗蟲,我們不得而知。
從這些線索中,我們找到了第一個扣子。將第一起殺人案的線索指向這個男孩,他可能是個目擊者,是否參與作案,難以推論。而男孩暗示了兇手作案的動機可能純粹是為了模仿。但是由於朴探員沒有看出來,所以扣錯了這個扣子,導致後面的偵探全開始錯位。
第二起案件的兇手緊接著,第二起殺人案便在一片草場里發生了,有一個名叫李香淑的女人被殺害。然而由於現場保護不力,唯一的一個腳印也被拖拉機給碾壞,失去了線索。
朴探員調查無果,回家後,他的妻子對他說白家烤肉店有一個智障的兒子叫白光浩。案發前有一個老太太看見白光浩一直跟著李香淑,於是線索就指向了白光浩或白家。然而,朴探員的妻子並不認為白光浩是兇手,還說「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在朴探員和曹探員的拷打逼問下,白光浩始終沒有承認自己是兇手。但是他卻能清晰地描繪了整個案件的過程,說李香淑在鐵軌旁、水田裡被勒死。
由於白光浩手無縛雞之力,連筷子都拿不起來,不可能在死者身上打很緊的結,所以他應是整個案件的目擊者,而非兇手。白光浩在瘋言瘋語中說:「每個沖我皺眉頭的女人都要殺掉」,這可能就是兇手的作案動機。
但是由於朴探員認定白光浩是兇手,所以想要屈打成招,反而弄巧成拙,連同真凶的嫌疑也給洗去了。在偽造現場的時候,白光浩的父親忽然出現,並且掙脫了好幾個警員的控制,一路飛奔吶喊,十分怪異。
在第三具屍體被找到後,探員們集體在白光浩家吃飯討論案情。白光浩的父親一直在牆壁後面偷聽著,當說到「還沒有目擊者」時,他突然探出頭來打斷談話,問警員是否需要腰邊肉。
在最後朴探員和蘇探員追問白光浩兇手是誰時,他說就是那個把我丟到活里的人,並且眼光注視了父親跑過來的方向。
我們把線索聯系起來:白家有「摧花大道」的惡名,兇手曾將白光浩丟入火里,白光浩又是個目擊者而不是兇手。因此,線索指向了他的父親。警官們卻誤以為是兒子,所以又扣錯了第二個紐扣。
第三起案件的兇手蘇探員是從首爾調過來的,他看上去一臉正氣,然而出場時卻被曾誤以為是強奸犯,還被朴探員嘲笑作為警察「身手怎麼這么爛」。在挑選辦公桌時,他特意拒絕了靠近陽光的位置,而是選擇較陰暗的地方。
局長在介紹時,說蘇探員是自願來調查這個案子的,很不尋常。至於蘇探員的動機究竟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在對白光浩的調查中,蘇探員並不感興趣,而當白光浩講述到作案的細節時,他卻忽然站起來,並且很用心的聽。
在新局長到來後,蘇探員忽然說明了自己的看法,並且將幾個案件串聯起來,斷言是同一個人作案的。並且還引導警方找到了第三具已經腐爛了的屍體,從此警方的思路開始往連環殺人案的方向走。
第三個死者叫賢順,是一個比韓國小姐還漂亮的女人,她總說有一天要去漢城(首爾)。在第三具屍體發現後,朴探員對蘇探員的態度越來越差,並產生了懷疑。還在KTV里質問蘇探員自願來小鎮的動機究竟是什麼?蘇探員自稱是來抓兇手的。
朴探員卻說像蘇探員這種才俊,按理說應當去人多、需要用腦的辦案地方才是,兩人幾乎大打出手。
在接下來的鏡頭中,我們便看到了蘇探員拖拽並暴打一名女性的鏡頭,他的身手看上去似乎並不差,而且毫不留情。
第四起殺人案發生後,蘇探員還獨自一人來到案發地,播放著《傷心情歌》,似乎也在藉此來享受殺人的回憶。
因此,把各條線索收集過來,可以稍微大膽地推測蘇探員可能是第三起案件的兇手。他殺害了想離開小鎮去首爾找自己的賢順,並主動申請調到小鎮來查案。在辦案的過程中,巧妙地誘導專案組將殺人兇手認作一個人,扭曲了偵探的方向,洗脫了自己的干係。
第四起案件的兇手就在發現下雨和紅衣服的規律後,有一個女人去工廠送飯的路上,忽然察覺到了詭異。正當她准備逃跑時,兇手忽然從雜草叢中撲過來。
這起案件線索最少,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腳印。三個警官在夜裡守株待兔,結果找到了一個穿紅內褲的猥瑣男。在朴警官拷問猥瑣男的時候,有一個淡定的工人走下來修理管道,然後再默默地離開,始終不發一語。
從線索的指向來看,案發地點就在工廠附近,這名修管道的工人很可能就是兇手。他就已經來到了警方的身邊,卻無人發覺。在默默地從猥瑣男的幻想中,享受自己的殺人回憶,然後悄無聲息地離開。
第五起案件的兇手在第四起案件發生的那個雨夜,蘇探員和一名女探員在學校保安亭里避雨。有兩個女學生也跑了進來,並且給他們講了個故事。說學校廁所里住著一個瘋子,喜歡晚上出來殺女人。
後面,我們結合猥瑣男語無倫次的話,可以推測廁所里的瘋子就是猥瑣男。他經常躲在女廁所里偷窺,所以被謠傳成了殺人的瘋子。
蘇探員去學校廁所調查,恰好遇到了一個女老師,打聽到山上有一個一直在哭的女人。通過對這個女人的詢問,又引出了第五起案件。
女人說去年九月,她曾在一個雨夜被兇手侵犯,因看不見對方的臉,才僥幸逃脫。女人說兇手有一雙柔軟又細致的手。因為,這個線索的緣故,猥瑣男被當作無辜的人,釋放走了。接著便發生了第六起命案。
第六起案件的兇手放走猥瑣男後,朴探員和蘇探員發生激烈沖突。忽然《傷心情歌》又響起,而窗外也下起雨來。第二天在沼澤里便發現了一具新的屍體,這次的作案手法最為變態、殘忍。
警方根據點歌名信片上的信息,找到了一名退伍的士兵,名叫朴興圭。這個人有著一雙柔弱細致的手,他自稱從去年9月開始才來到這個小鎮工作。而時間正好跟第五起案件重合,發生在所有案件的前面。
朴興圭承認自己點了《傷心情歌》,也沒有案發時不在場的證據,又說不出節目最後放了那首歌,但是朴興圭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兇手。在案件陷入僵局時,犯罪調查科卻發現了可以驗證DNA的證據,但需要送到美國去檢驗。
由於證據不足,只得將朴興圭釋放,一邊監視他,一邊等待美國那邊的化驗結果。就在等待的過程中,因監視疏忽,朴興圭脫離了警方的視線,並發生了第七起案件。正當大家都認定朴興圭是兇手時,化驗結果卻顯示DNA不符,最後只能放他離去。
既然第五起案件與朴興圭無關,那麼兇手最有可能就是剛剛被釋放就案發的猥瑣男。猥瑣男自稱鎮上發生的事比雜志上還精彩,而且他也常幻想自己是兇手會怎麼做,說明他就是一個模仿者。
他一出獄後就把自己在獄里描繪的幻想畫面付諸實踐,造成了當晚的命案。
鑒於朴興圭有一雙柔弱的手,而且是9月來到鎮上,與第五起案件發生的時間吻合,因此他就是這起案件的兇手。但警方扣錯了紐帶,一直認為兇手是一個人,導致猥瑣男和朴興圭都擺脫了嫌疑。
第七起案件的兇手在審問中,朴興圭想到自己是第一個作案的人,結果沒有殺人,而其他案件的兇手卻都逍遙法外。在釋放出來後,他獨自一人去喝酒,並瞟了一眼過路的女路人,喚起了殺人動機。
作為同樣的殺人者,蘇探員斷言朴興圭「本性瘋狂」,相信當夜肯定又要有命案發生。
結果第二天又傳來女學生遇害的消息,憤怒的蘇探員抓住朴興圭,想用槍逼迫他承認自己是所有案件的唯一兇手。這也是蘇探員最渴望得到的答復。於公他最終偵破了這場離奇案件,於私他又能把第三起案件納入連環謀殺案中,讓一個兇手去頂鍋,其他兇手逍遙法外。
但是,最終DNA卻陰差陰錯的證明朴興圭不是第六起殺人案的兇手,警方進而認為他不是連環殺人案的那個唯一的兇手。讓他能夠帶著罪惡消失在隧道的黑暗之中。
Ⅶ 頭頂有個畸形的妹妹韓國電影恐怖電影
《鬼伎回憶錄》
鬼伎的欲言又止讓Chris抓狂,他要知道真相。他說他不想知道,但必須知道。鬼伎又開始講另一個故事—她的故事。鬼伎是被賣來賣去最終淪落到了這個孤島上。好像妓女的經歷很多都是這樣。鬼伎的父母是乞丐他們一路行乞,到了一個小山村,雖不算美麗但對於漂泊的人也是一個天堂。於是安定之後,鬼伎出生了,但是這個帶著原罪的小孩在母親受孕時即受到了詛咒,因為她是父母亂倫的產物,她的父母是親兄妹。鬼伎不是一個人,她有孿生妹妹,妹妹伏在她的頭頂只是一隻手長著一張嘴而已。從小就被別的小孩叫作怪胎,因為只有半靨如花,另一半卻似修羅。母親是一個幫人墮胎的人,一次次地從母體中掏出已成形的小生命,然後無所謂地丟入木盆中,鬼伎把它們扔在河中,全無表情地把這些拖著長長臍帶的物體丟入河中。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幫母親做事而已。
Ⅷ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曾給你帶來怎樣的沖擊
一開始不知道《殺人回憶》到底講的是什麼,後來看了電影才知道,這是一部真實的故事;其實在韓國,有很多經典的電影真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比如《素媛》,比如《熔爐》比如《那傢伙的聲音》;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韓國會有這么多真實的事件發生,而國家卻並沒有真正的把這些事重視起來!
無論是面對犯罪者來說,還是對於受害人來說,我都覺得這是一個多麼黑暗的世界,多麼黑暗的一個社會,為什麼可以有人這么的殘忍,為什麼兇手在犯罪的時候,可以這么的平靜,這樣的人,又是怎麼轉成人的;這樣的人即使死掉一百次,可能都不足以洗清自己的黑暗內心,這樣的人,再也不要生而為人了;破壞這個社會,破壞人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