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毒誡電影劇情簡介
《毒誡》是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出品,劉國昌執導,古天樂、劉青雲、江一燕、張晉合作出演的黑幫傳奇電影。我分享了毒誡電影,跟著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毒誡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一段真實存在過的傳奇黑幫風雲 故事 ——慈雲山十三太保。這個上世紀六十賀畝年代活躍在香港黃大仙區公共屋邨中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在江湖上留下了無數 傳說 。而作為「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的陳慎芝,其真實的個人經歷比許多影視作品都更傳奇而精彩。
毒誡主演介紹
劉青雲《毒。誡》圓夢 詮釋「傳奇黑幫大佬」陳慎芝
從影三十年,劉青雲曾成功塑造了百餘個個性格迥異的角色。自言除了演戲之外不會再做其他事情的他,一直挑戰著一個胡拍消個與自己本身性格大相徑庭的角色。《毒。誡》中的「茅躉華」,算得上是劉青雲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演的角色——早在2006年,劉青雲就曾表示,自己想演一個吸毒、戒毒,人生有大起大落、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而他說的這個人物,正是「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也是《毒。誡》一片的監制、人物原型陳慎芝。
「認識陳慎芝之後,我一直想演一個這樣的角色,」劉青雲說,「我覺得一個人能從地獄邊緣走回來,為社會做很多好事,黑白兩道有問題都找他解決,他一定有過人之處。」
雖然不是第一次演黑幫江湖人士,但劉青雲坦言這一次還是有很多不同的經歷與感受:「因為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人物的經歷改編的,我認識陳慎芝,知道他很多事,雖然電影盡可能去還原他當年的傳奇,但相信這部電影能說的可能只有他百分之一的經歷。」
打到腰酸骨痛 古天樂評價《毒。誡》打戲「完全無套路」
電影《毒。誡》將聞名已久的「慈雲山十三太保」傳奇過往再度搬上大銀幕。古天樂今次飾演的是社團大佬哈雷。對於這個角色,古天樂形容最令自己動容的是與劉青雲飾演的茅躉華之間「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誼」,「茅躉華吸毒的時候哈雷負責‘掃毒’,等到茅躉華勸人戒毒,哈雷又開始賣毒品,他們之間一直是‘對頭’,但也因此成為了真正的朋友。」
聽起來就是一段不打不相識的友情歲月。而《毒。誡》中的打戲也的確給古天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打的都是完全沒有套路可言的街頭群架,十分考驗演員的反應和身手:「我們這一部戲,打的都是真實古惑仔那種打鬥,俗稱‘爛仔架’,很多招都需要現場‘硬接’」。據古天樂回憶,之前拍攝時,五天中差不多有三天都是打戲,拍到拉傷筋骨,雙手舉不起來,看完醫生仍要繼續拍,「打到腰酸骨痛,最後不得不綁護墊。」
「其實拍這種戲是最危險的,」古天樂說,褲知「不知道‘意外’會什麼時候發生。所以在拍攝之前,我們和對打的演員都會做足安全 措施 。」
沒有套路,打得拼盡全力,正因為如此,古天樂自己對《毒。誡》動作場面的呈現效果也很期待:「我相信這一次我們的電影動作場面的真實感是很好的。」
武打明星變身「金句王」 導演劉國昌想送張晉一座金像獎
《毒。誡》中,首度飾演古惑仔的張晉令人意外的是竟變身「金句王」,許多台詞令人回味無窮,片中由張晉口中道出的「不硬的話,無路可走」,「人生幾十年,死不痛苦,有遺憾才痛苦」等金句比比皆是。
即使在接受采訪時,張晉依然能延續「金句王」人設,他用一句「浪子回頭金不換」概括貓仔的轉變。
「他前期的時候真的像一頭猛獸,打架出手最狠;但到了後期,他卻有了很大轉變,開始明白什麼才是人生真諦。」
「金句王」要當,但畢竟身為古惑仔,打架也少不了,面對自己十分擅長的動作戲,張晉也絲毫沒有停下鑽研的腳步。
他表示,「貓仔」與以往詮釋的武林高手有很大不同,「這部戲的打鬥是盡可能體現真實的打架,而不是一個功夫的打鬥。所以既要很能打,又不能帶出功夫的感覺,這個必須把握得當。」
對於張晉在《毒。誡》中的表演,導演劉國昌給予了極大肯定,並稱張晉是片中最令他感到驚喜的演員。
「最開始選張晉來扮貓仔這個角色面臨不少爭議,有人說‘啊?要找一個武打明星來演嗎?’結果事實證明,他不單是功夫了得,情感演繹精準到位,角色間的化學反應也很好,如果要頒金像獎,我一定給張晉。」
《毒。誡》演繹有情有義好兄弟 林家棟為保大哥吞白粉
電影《毒。誡》源於真人真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混跡於香港慈雲山的茅躉華(劉青雲飾)、喇叭(林家棟飾)、貓仔(張晉飾)帶領一眾小弟自封「慈雲山十三太保」,打架斗毆,吸毒販毒,橫行無忌。也因此深陷江湖恩怨與毒窟糾紛無法自拔,沉淪至人生谷底,與生活在「人間地獄」無異。終於,尊嚴盡失的江湖大佬茅躉華一朝醒悟,帶著兄弟們走上艱難的脫毒之路……片中,「毒」和「兄弟」是始終糾纏在一起的兩條主線,林家棟飾演的「喇叭」個性單純,重情重義,大哥指東絕不往西,在九龍城寨的地下毒場討生活時盡心當小弟,為保住背著毒場主「開私檔」的大哥,不惜「吞白粉」藏毒,差點沒命!大哥說要戒毒,二話不說跟著去,再難熬也要一起熬,絕不走回頭路……
從事演藝事業29年,林家棟一直認為「拍完之後,我有一些新的方向、想法,觀眾有一些共鳴」是自己拍戲最大的滿足。隱忍與爆發,憨直與狡詐,重情與逐利,看似截然相反的人物性格無一不被林家棟在作品中詮釋得到位、淋漓。此次在電影《毒。誡》中,曾飾演各種正、反、憨、邪角色的林家棟再度突破自我,展現了一段情義勝千金的兄弟情誼——不論是在最混亂污濁的九龍城寨時光里,還是走上正途後艱難的戒毒歲月中,喇叭一直陪伴在茅躉華和貓仔身邊。
Ⅱ 如何評論電影《毒.誡》
影片根據「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陳慎芝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了江湖大佬改邪歸正,道盡人生最難的兩件事「墮落和覺醒」的故事。
《毒。誡》以減少血腥暴力場面,增添劇情與金句方式,區別於以往講述古惑仔故事的影片。再加上擅長紀實風格,為電影增添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江湖氣質。也正因如此,讓這部傳遞正能量的黑幫片《毒。誡》飽受爭議 。(新浪娛樂評)
影片沒有過多血腥的場面描繪他們的生活,卻保留大量江湖生活的細節,老牌導演劉國昌用寫實主義描繪出與很多同類電影的不同特色,自然真實地展現了兒女情長、柔軟無奈的一面。(廣州日報評)
負面評價
影片在挖掘人物故事上稍顯疲弱,「茅躉華」的命運轉折上也刻畫不足,缺乏更多生動的細節,導致劉青雲飾演的這個人物遠遠不及生活原型精彩,從而也讓電影顯得平淡,原本以為電影主題是展現一個人的一生大起大落,電影本身卻在「茅躉華」與女友之間的感情糾葛上著墨過多,反而削弱了人物本身的魅力,也讓影片顯得格局太小[11] 。(廣州日報評)
Ⅲ 《毒誡》讓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呢
這部電影片名中「句號」也是有夠奇葩,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毒誡》這個片名被搶注了,同名的作品不能公映,只能搞一個這玩意兒,就跟前不久《喜歡·你》中間那個點一樣;第二種可能,句號代表著終結,而「誡」代表著「勸告」的意思,戒毒的「戒」可沒有言字旁哦,這里的「誡」代表著勸人戒除的意思,跟主角的故事一樣。
而後來陳慎之從事戒毒工作之後,與江湖大哥們的恩怨,出面調停小巴路線,也是真事,吳孟達飾演的角色,就是當年14K的老大胡須勇。而古天樂飾演的哈雷,我在人物訪談中沒有見到這個角色,或許是藝術創作,或許是曾經的老大,對昔日兄弟的緬懷。
古天樂這個角色,筆墨不多,卻又十足的分量,與劉青雲的友情輕描淡寫,從最初的「他是我大佬,但沒什麼交集」,到後來劉青雲被追殺時,有意無意的放了他一馬,就是這樣的江湖情誼,成了二位的關系的轉折點。黃玉郎的那套漫畫的結尾,存留著江湖男兒永不翻開的未來。
Ⅳ 《毒。誡》這是不是你看過最奇特的電影
新上映的港片《毒。誡》是一部典型的人物傳記片,故事上又是一個典型的戒毒故事。不過影片的片名卻取了一個很奇特的《毒。誡》。為什麼要採用這樣一個視覺上很別扭的片名呢?囤兒可以肯定,絕不是僅僅為了標新立異。看過片後,囤兒發現這部影片的故事雖然有戒毒的內容在,但整體而言並不局限於戒毒,而是通過戒毒,扭轉了主人公茅躉華(劉青雲 飾)的命運。於是,這一個句號,應該是劃分命運的分界線。
為什麼不用逗號?因為逗號不表示結束,而是暗示有某種遞進關系,顯然不符合本片的故事。英文字元里的點或小橫杠,都表示前後屬於並列關系,顯然也不完全符合本片的主旨。思來想去,果然還是這個視覺上最怪異的句號,最符合影片的立意。茅躉華的一生,被非常鮮明、決斷地分成了前後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並非遞進或並列,而是前一個階段的明確完結,才有了後一個階段。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呈現這一個「V」字型。因為畢竟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叛逆的青春期,否則是無法真正長大的。這個V正是由片中所提煉出的兩個詞來組成----墮落和覺醒。只不過大部分人的這個V都比較淺,只有少數人的這個V比較深。比如當今中國排名最靠前的幾個超級富豪,人生中都曾有過甚至要去擺地攤的谷底。這些風雲人物的V顯然比常人要深,也更能體現出人生、命運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