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第一部電影的片名是什麼
1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2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3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4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5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6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7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8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9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10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11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12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13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14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15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B. 世界上最早的電影院是
世界上最早的電影院是美國洛杉磯的「電氣劇場」,建於1902年
世界上第一個露天汽車電影院是1933年由一個叫理查德的美國人在新澤西州自己家的後院創辦的。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C. 中國的最早的電影院是哪裡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哈爾濱首座電影院,也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12),故址在今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與西十二道街拐角處。創建人是俄國攝影技術師考布切夫。
這家電影院的歷史,在中國比北京、上海最早的電影院分別早四至六年,比光緒年西太後七十大壽第一次看電影還早兩年。在全世界范圍比較,則和號稱「世界影院之最」的美國洛杉磯電影院同年所建。
哈爾濱繼中央大街創建首座影院之後,又在中央大街、新商業街(今奮斗路)和烏查斯街(今地段街)繁華街區相繼開辦了馬迭爾(1950)、敖連特(1908)、托爾斯泰(1909)、皆克坦斯(1910年前)、新開影戲院(1911)五處,清末之前哈爾濱已有影院六處。
哈爾濱首座、中國第一家電影院的創建人考布切夫,清末之前還攝制過三部記錄電影:
第一部記錄片《旅順之戰》(以下片名皆系作者所加),攝於1905年,由法國商人瑗雜斯帶去京、津、滬放映後,於1906年經黑龍江省交涉局批准到齊齊哈爾租用闊米薩爾戲園放映一月,「皆日俄戰攻真跡,槍擊炮轟,馬馳人行,與生者地無異」。
第二部記錄片《安重根刺伊藤博文》,攝於1909年。據地方文獻記載:伊藤之死,系被復國仇、雪國恥跟蹤而至的朝鮮義士安重根所殺。伊藤來哈目的,原打算同比他早到兩天的俄國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迷議瓜分中國東北問題,不料想剛下火車未走出站台,即遭狙擊。當時安重根連發三槍,伊藤博文胸、肋、腹三處中彈,遂即倒地斃命。
第三部記錄片《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音xun4)巡狩過哈》,攝於1911年,當時放映於中央大街電影院,從攝制到放映不出旬日。《遠東報》稱:「每當夕陽西下,公園散後仕女遊人相偕去中國大街之電影園聚興,所演皆趙督來哈新片『真情畢露』雲爾。
D. 天津的「奇葩」地名,你知道有哪些嗎
我作為一個外地人,在剛來天津的時候就感覺天津的地名好有趣,不知道很多天津本地人有沒有注意過天津街道的名稱,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
拯救強迫症——有秩序的地名
雖然咱天津的道路不是橫平豎直。但是咱們起的名字還是很有秩序的,一緯路,二緯路,三緯路,四緯路,六緯路,七緯路,八緯路;六里台,七里台,八里台,聽起來就特別的規矩,相信對於很多的強迫症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全國各地的山名
微山裡、驪山裡、華山裡、泰山裡、天山裡、廬山裡,感覺在天津轉一圈好累呀,怕了全國各種山。
在這里大家可能發現天津很多小區都叫什麼里,這是因為最早「里」有居住的意思,所以天津很多的小區都叫某某里。
開個動物園——各種動物的名字
龍亭街、龍關道、大獅子胡同,黑牛城、牛庄路、牛家房子、胡羊庄,驢市口,鴨子房,雞檯子,狼窩村,貉子沽、老獾窩,各種動物的名字,你能想到的基本都有。而且我覺得天津大家對於地點的描述主要就是靠這些街道名,我家裡要是說個地點,可能說標志性建築的時候比較多。
不出天津也能游全國——各種城市名
昆明路,上海道,哈爾濱道,長春道,南京路,重慶道,不過其實很多地方都會用地名來命名街道,聽起來不管在哪裡都很親切。
看看這些地名還真的挺哏兒的,我覺得非常有趣,不知道這些地名當中有哪些是你比較記憶猶新的,或者勾起了你的那些回憶, 大家覺得還有那些好玩有趣的地名,不妨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天津地名帶動物的特別多
狼窩村
帶狼還有:
狼爾窩、黑狼口、張狼庄
浪頭港
狼爾窩
帶牛的:
黑牛城道、牛庄路
牛家房子胡同
牛家胡同
牛家胡同、牛行胡同
牛鎮、牛角窪
牛家胡同
牛道口
牛窩
牛家坨
帶鴨字的:
三鴨子胡同、鴨子房
鴨淀水庫
鴨子坑胡同
帶羊的:
五羊里、羊角庄
胡羊庄
羊圈胡同
羊圈胡同
奇葩小學
中學
還有天上飛的,貉子沽、老獾窩、黃鶴里、鵬程里、老鴰嘴、鴿子集胡同......放到一塊太熱鬧了不就是動物樂園了嗎![捂臉][捂臉][捂臉]
天津市有各種胡同,如耳朵眼胡同,襪子胡同等等。還有各種里,軍民里,二美里等。還有就是段,王串場十段,二十二段等。另外比較少的是南方叫法較多北方很少的巷,北門外也有一個叫竹竿巷。至於這個道啊那個路啊,就快把中國的城市名,河流山川名都用上了。
小海地本身名字就有意思,而且路名更有意思,東江道,珠江道,陵水道,雙水道,三水道,泗水道,浯水道,淥水道,柒水道,都是水。小區呢就都是山了,泰山裡,天山裡,雲山裡,貴山裡,玉峰,驪山裡,微山裡,恆山裡,華山裡,都是山。還有另一半九江里,川江里,松江里,華江里,珠江里,龍江里,灕江里,都是江。
陳塘庄和復興門附近還有上河圈下河圈,據說跟三太子的風火輪有關。
大馬路、二馬路、散馬路、四馬路、五馬路、六馬路、七馬路、八馬路~天、地、元、黃、宇、宙、日、月、辰、宿、律、呂、調。
窯窪大街、席場大街、習藝所大街、針市街、襪子胡同、耳朵眼胡同、九道灣、大水溝……
北京路,上海路,四川路!在郭黃庄!!!
要說天津有什麼奇特的地名?那可真是海了去了,今天演藝君就跟您說說「小白樓」。小白樓是天津市標志性地標之一,城市中心的CBD。地域不算大,但名氣不僅天津人都熟悉而且享譽全國,甚至一些外國人來天津,也要到那裡去尋找昔日的夢境。
近代百年看天津,小白樓是天津近代 歷史 的開端,見證了天津的百年繁華景象。自天津開辟九國租界後,各國軍隊以保護本國僑民利益為由而紛紛開來,小白樓一帶不同行業應運而生,並迅速繁榮起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正是小白樓繁榮鼎盛時期,每到夜晚,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小白樓一直是天津"洋氣"、前衛與 時尚 的代名詞。
如今的小白樓,夢幻般的繁華耀眼。這里從不缺少喧囂,卻也多了一份安逸。這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小白樓,正在重現著那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全圖為現「小白樓」一帶 | 中間建築為現「天津音樂廳(小白樓音樂廳)」
中國第一家音樂廳在天津
大家都知道天津是一座曲藝之鄉,不僅如此,作為音樂方面的先驅者,天津也是當仁不讓。你可知道,中國第一家音樂廳成立在天津?演藝君這就帶您追溯到1922年,看看這家音樂廳的前世今生。
前世——平安電影院
1922年,在浙江路32號蓋起了一座二層小樓,「出生證」上的名字是平安電影院,還有個洋氣的英文名叫EmpireTheater。電影院由於其地處的位置優越(位於原英國租界),成立後放映的又都是當時世界一流的好萊塢大片,所以上座率極高且名聲大噪。來這里看電影的人多為當年 社會 上層人物,其間不乏有外國商人、國內外政要、軍閥以及富紳、官僚。
平安影院在幾十年的經營中創造了天津電影業的多項「之最」,許多演出、電影的放映開辟了天津電影放映業的先河。
平安電影院老照片
看到這里有人問,你說的分明是電影院,哪裡有音樂廳?別急啊:4月17日是音樂廳命名的日子,命名二字用的極妙,一定還有內情。
轉世——天津音樂廳
那麼平安電影院是從什麼時候又有了音樂廳的新身份呢?
據很早就在音樂廳工作的老工作人員介紹,原來「天津音樂廳」這個名字是在1956年平安電影院收歸國有後定名的。這時的音樂廳里不僅僅播放電影,也開始舉行音樂演出以及各種紀念活動,逐步向著真正的音樂廳發展。天津人藝、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等眾多文藝團體也紛紛來這里演出。
1960年國慶節,天津市第一座音樂廳正式開業。1961年,天津市「第一屆音樂周」就在天津音樂廳舉行,高雅音樂的種子從此在這座音樂廳里落地發芽。1983年,天津市與日本神戶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的紀念會在這里進行,眾多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來到這里與天津觀眾見面。
平安電影院老照片
1985年,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同志為使天津有一個能上演大型交響音樂會的場館,將音樂廳再次進行改造,擴大原有舞台,使其能夠容納百人演奏。音樂廳在諸多設計者與聲學家的共同智慧下,以新的面貌呈現在天津人的眼中。
今生——「小白樓音樂廳」
之前的音樂廳經歷過的只是幾次改造修繕,而真正的改頭換面是發生在2005年。新世紀後,隨著天津改革開放步伐加快,老音樂廳已經滿足不了天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要求,2005年9月,市政府決定對有80餘年 歷史 的音樂廳拆除重建。2009年8月份,天津標志性建築音樂廳重新開業,人們親近地稱之為「小白樓音樂廳」,中國愛樂樂團為新音樂廳獻上了開場首演。
現小白樓音樂廳
新建的音樂廳按歐式建築風格進行了設計,豎立的大羅馬柱、歐式的大銅門、以及牆壁的雕刻,既蘊藏古典又透露出現代的氣息。館內按照舉辦大型交響音樂會的需要進行了建設,充分考慮大規模樂隊演奏的需要,增大了舞檯面積。同時觀眾席面積也進行了適當的擴大,坐席的設置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使得場內觀眾,無論坐在任何一個位置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演員的表演。此外,廳內所採用的建築材料與空間效果均按照聲波原理進行了設計,樂隊在演奏中無需擴音設備就可使觀眾聽到清晰、美妙的音樂之聲。
現在的音樂廳已然成為天津交響樂團的專門演出場地,為本市的百姓帶來了無數的好作品,讓越來越多的人有了了解和享受高雅藝術的機會。
天津音樂廳可以說是中國成立的第一個音樂廳,它向人們訴說著時代的變遷,如同坐標式的音樂廳,以自己的成長鑒證著這個地區,這個城市變化。雖然經過重建,原址已不在,但一代一代天津人對這塊地方的記憶永遠流傳著——或許有最初看電影後的興奮,或許有欣賞音樂的滿足,或許是看到仰慕的藝術家之後的心跳,或許還有關於自己對一個時代的記憶。所有的一切,點點滴滴匯聚,已經成為記錄音樂 歷史 、記錄天津市民生活史的符號。
文化對一個城市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靠時間的累積,一代代的傳承。天津音樂廳的故事仍在延續,它時刻准備著作為 歷史 與文化的載體,永遠書寫著傳奇的樂章。而如今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你們,准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聆聽那些在耳邊緩緩響起,彈奏了百年的樂符……
新大路,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是冰淇淋廠在那兒,我就喜歡新大陸香芋味噠[捂臉]
灰墩兒、土城、後台兒、下瓦房、吳家窯
E. 電影在中國的第一次映
中國人第一次放映電影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第一部中國電影的問世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
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首電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閑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配製了一首由孫瑜作詞、孫成壁作曲的電影歌曲《尋兄詞》,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電影插曲。
第一部國產有聲電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中國第一部長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俠、古裝片等商業電影的逐漸興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獲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氣,連續推出該片的續集,到1931年止,共拍攝了18集,由此它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長系列片。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
1933年,開辦於上海的《明星日報》以「鼓勵諸女明星之進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的「寶座」。選舉揭曉後,原本准備舉行一次盛大的電影皇後加冕典禮,因胡蝶本人一再謙詞,遂將典禮取消,將這一活動和「航空救國游藝茶舞大會」結合在一起進行。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我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這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影片,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寬銀幕電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電影
1960年,上海東湖電影院成為全國第一家立體電影院。這也是我國銀幕上第一次放映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這部影片不僅開創了我國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
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寶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
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專門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
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
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
1926年,萬氏兄弟克服了資金、場地、資料等多方面的困難,終於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它也是中國美術片的開始。
中國譯制的第一部外國電影
1948年,為了消除語言上的障礙,經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與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代表處協商,由該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東影廠試驗譯製成漢語。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中國第一部恐怖電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華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歡迎的影片《夜半歌聲》,這是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它不但在當時製造了轟動效應,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價值和魅力依然能夠得到驗證。
中國第一部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中國電影《廬山戀》「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第一部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中國電影,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與國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郎斯藝術製片公司共同攝制了兒童故事片《風箏》,這是新中國與外國合作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期,電影的樣式也日漸豐富。1935年,電通公司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都市風光》。影片清新活潑同時又辛辣尖銳的藝術風格在電影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中國第一個由專業影人評選的電影獎
在中國電影三大獎中,電影金雞獎是由專業電影人員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金雞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該獎每年評選一次。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擔任評委。在這一類別的電影獎中它不僅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它也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中國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電影獎
1932年,由當時中國教育界和電影界熱心人士共同倡議,在南京建立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於次年舉行了第一次影片評選活動,《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此後又舉行了幾次評選。由於當時協會的領導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黨政高層官員身份,因此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電影獎。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由政府部門設立的電影獎問世於1956年。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設立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對1949年-1955年以來所生產的優秀影片予以評獎。
1年前 - 檢舉
39 4
添加/查看意見(1)
dpfczjsw 勤學秀才
《藍貓淘氣三千問》這個垃圾動畫片破了世界最長的記錄吧~~
F. 新聞電影院的簡介
建成之初並不只放電影,那時,這座建築里還經常演戲,所以它叫中央大戲院。中央大戲院也稱平安茶園,1932年7月,平安茶園改建成平安電影院,這是哈爾濱最早放映有聲電影的電影院,也是戲院和茶園開始第一次變臉。 該影院為歐式建築風格,磚混三層結構。建築面積為2632平方米,設有424個觀眾席,它的建築風格、規模、檔次、服務項目在當時堪稱全市一流。
1935年,由吳子厚等幾位商人合資入股,生意十分紅火。上映的多由俄、美、英、法、德、日和波蘭等外國以及中國上海、「滿映」等大小40餘家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影片。平安電影院與別的大影院一樣,上映不少具有反滿抗日、激發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熱情的影片。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市解放後,平安電影院首映了東北電影製片廠製作的第一部反映鐵路工人支援解放戰爭的影片《橋》,和謳歌我軍在東北解放戰爭中軍愛民、民擁軍的故事影片《留下他打老蔣吧》。
1947年平安電影院由道外區工作隊將影院接收,哈爾濱市總工會管理,改名工人俱樂部。1949年由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哈爾濱分公司接管,更名水都電影院。1952年轉交哈爾濱市文教局管理,1953年4月歸哈爾濱市文化局管理,1956年改稱新聞電影院。
G.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北京電影院大觀樓。
北京電影院大觀樓誕生了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就建在長安街上。
在過去北京並沒有專門播放電影的場所。首次放映電影的地方就是前門外打磨廠的福壽堂了。1902年一個外國人在這里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腳踏車賽跑車》、《馬由牆壁直上屋頂》。後來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戲院也開始播放電影,但都算不上是正式的電影院。
北京的第一家電影院,是1913年開業的大觀樓。提到這,不得不提任慶泰。他是遼寧人,原是名匠,後來學習了攝影,曾為慈禧太後照相。1905年,他拍攝了《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由於當時抗戰的原因,大部分的戲院不能正常開門,就被迫改放電影了。
(7)平安電影院從前叫什麼擴展閱讀:
早期的北京電影院是不允許男女相鄰。影院中一邊是男座,一邊是女座,中間隔著一人多高的木柵欄,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最早允許男女混雜的是平安影院,因為是洋人經營,觀眾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後漸成風氣,其他影院也不開始分座了。
直到抗戰勝利,北京解放不久,中央政府從緊張的建設資金中拿出錢來裝修了5家電影院。即紫光電影院、交道口電影院、新街口電影院、廣安門電影院和花市電影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