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大叔】劇情是什麼
在小女孩叫他「大叔」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泰植只是一具行屍走肉。泰植過去是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能說的絕密特戰部隊的「殲滅要員」。在執行任務之後,遭到他人報復而失去了摯愛的家人,泰植一直躲躲藏藏地生活著。他封閉了自己,而堆滿了典當物品的漆黑當鋪就是他的棲身之地。鄰居女孩小美是一個經常獨自玩耍的孩子。小美的媽媽在俱樂部做舞女,每當媽媽因為葯物的作用而呻吟的時候,因為喝醉酒要拉著小美一起死的時候,小美就會跑到大叔這兒來。某一天,小美因為偷東西而被追,當天晚上一批毒品在小美家丟失,為了尋找毒品,犯罪團伙成員們闖入了母女兩人的家並且綁架了她們。因為小美典當的物品,泰植也和罪犯們卷在了一起,為了救小美,泰植不得不受制於組織並替他們工作,就在此時,小女孩被帶到了犯罪組織的老巢。「等我找到小女孩,你們兩個就死定了」,就像小女孩送給大叔的最後的禮物(黑暗騎士)一樣,在泰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和惡勢力的戰斗也就此升級。《殺手裡昂》、《颶風營救》、《趕盡殺絕》——《大叔》與這三部電影結構相似就像《颶風營救》中的利亞姆-尼森、《趕盡殺絕》中的丹澤爾-華盛頓、《殺手裡昂》中讓-雷諾的角色一樣,元彬用自己演員的身份描繪了電影中泰植對罪犯的暴力以及金錢慾望的斗爭。《大叔》和這三部電影的結構構造有相似之處。主人公有著黑暗痛苦的過去,當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時,展開了和惡勢力的戰斗——事實上這樣的故事結構已經成為了一種模式。大叔和小美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能感覺到大叔很幸福大叔和小美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能感覺到大叔很幸福,當有人剝奪了這種幸福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大叔的憤怒,大叔進行報復的時候又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叔的快感——《大叔》在情感交織方面做的非常到位,和一些電影的生拉硬拽不同。《殺手裡昂》中主人公冰冷的心被愛融化,但是這部分的戲很大程度上被剪掉了。《颶風營救》和《大叔》相比,在故事中心以及畫面來看都非常相似,但是《颶風營救》僅僅是為了營救自己的女兒(《大叔》是為了營救鄰家小女孩),相比對於父親方面的描述,《颶風營救》更加側重於動作戲。與《大叔》最相似的電影應該是《趕盡殺絕》。但是從觀眾的立場來看,兩部戲的情感激烈程度還是有差異的。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大叔》是一部人質電影(因為孩子被綁架),所以無論從打鬥場面來說,還是對惡勢力的憎惡來說,《大叔》的激烈程度更勝一籌。小美只是作為一個引線用來復活泰植而《大叔》和《殺手裡昂》以及《趕盡殺絕》不同的是,小女孩和殺手並不是同時作為故事的主線。小美只是作為一個引線用來復活泰植。金賽綸的臉可以讓你產生豐富的幻想,但是她的表演和上一部作品《旅行家》卻如出一轍。電影中的暴力場面作為觀眾的觀賞點,多多少少緩解了大家的不安(傷害兒童的題材是讓人感到極度不安的)。就像《計程車司機》中,司機自己剪短頭發露出面孔的場面一樣,觀眾們並沒有感到緊張,而是贊嘆於司機的美貌。警察和罪犯的台詞也是這部作品的一個亮點。相反,電影中的對話卻稍顯鬆散,特別是和泰植簡短的獨白相比。
B. 如何評價電影《逆流大叔》這部劇有什麼亮點
《逆流大叔》一反近幾年新人港片的常情,以輕松幽默的氛圍塑造港人逆流而上的樂觀精神。影片節奏流暢自然,台詞一針見血,在情節處理上並非是打雞血似的一路奮進,而是採用反勵志的手法。它真實地講述中年危機的辛酸,將感傷融化在幽默里,從體育競技中激發生命的正能量,完成形而上的隱喻。電影裡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逃避的四個男人,為保飯碗誤打誤撞加入公司龍舟隊,因而重燃鬥志一股作氣,不僅參與更高難度的競技還邁步迎向生活的逆流。
電影對個體產生的影響,通過觸碰生活中某些特殊的點。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就是看到某個場面會淚如雨下。電影里港味的小細節,也會時不時擊中觀眾那根敏感的神經;影片中反映出來的草根生活,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也許勝負成敗並沒有那麼重要,重點在於打敗心魔完勝自己。讓我們相信——逆境總會過去,雖然兜兜轉轉的生活讓我們不斷回到原點,唯有鼓起勇氣才能在過程中精彩。
C. 電影《大叔》的結局是什麼
結局:車泰錫去賊窩救小米,殺了萬錫,萬錫的哥哥命令把小米的眼珠子挖下來。經過打鬥,車泰錫救了小米,元彬以為他們挖了小米的眼睛。非常憤怒,最後把萬錫他哥哥等一夥人全部殺了。後來警察就把元彬抓走了,走之前,元彬為小米買了個新書包。然後兩人在陽光下擁抱在一起。
《大叔》劇情介紹——
車泰錫的妻子不幸去世後,前特殊要員泰錫(元斌飾)靠經營當鋪生意為生,除了來店裡委託當物的客人和住在隔壁的小女孩小米(金賽綸飾),他幾乎不會主動與人交往和外出,因此有不少人懷疑他是隱姓埋名的犯罪者,生活有些寂寞冷清。
沒能得到媽媽關愛照顧的小米也和泰錫一樣總是孤零零一人,對於老繞在自己身邊轉的小米,大叔逐漸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小米的媽媽涉嫌做犯罪的勾當,而黑社會亦綁架了小米作人質。為了救出小米,泰錫和黑道展開了斗爭,而警方懷疑他牽涉案情,亦開始追查泰錫的行蹤。一步一步接近犯罪組織中心的泰錫,他神秘的過去也開始清晰起來。
(3)大叔教科書砍價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車泰錫 演員元斌
泰植過去是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能說的絕密特戰部隊的「殲滅要員」。在執行任務之後,遭到他人報復而失去了摯愛的家人,泰植一直躲躲藏藏地生活著。他封閉了自己,靠經營當鋪生意為生,為人冷漠難以接近,除了來店裡委託當物的客人和住在隔壁的小女孩小米,他幾乎不會主動與人交往。後來為了拯救小米而開始不惜一切代價。
2、鄭小米 演員金賽綸
鄭小米一個從來沒有得到過母親關愛的孩子,性格雖然顯得很堅強但也總是孤零零一個人,於是她經常去大叔家蹭飯把大叔當成最好的朋友。
3、殺手 演員坦納永·王特拉庫
坦納永·王特拉庫飾演冷酷的殺手,是販毒團伙的人,身手敏捷從來不會微笑,和車泰錫卻頗有幾分相似。
D. 電影《這就是命》主要講了什麼
《這就是命》主要講述了身患重症的孟大衛遠赴國外尋找妻子楊曉楠,無奈因一個神秘文件袋捲入黑道鯊魚的案件中,進而一路陰差陽錯引發了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劇情介紹:中年大叔孟大衛(王迅飾)正經歷中年危機:和在旅行團做導游的妻子楊曉楠(於莎莎飾)婚姻出現危機;又不幸查出膀胱癌。
萬念俱灰、正准備跳樓自殺的孟大衛,接到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心生一計,想要設計意外死亡給妻子留下一筆保險賠償款。孟大衛和妻子約定好,在泰國度蜜月的酒店1602房間解釋矛盾,並花錢僱傭殺手設計自己的意外死亡。
陰差陽錯下,孟大衛碰上來泰國代購的龍大、龍二,並捲入龍大、龍二和泰國華人黑幫老大(曾志偉飾)的交易中,由此引發了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泰國之旅,註定充滿冒險。
(4)大叔教科書砍價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這就是命》劇情介紹:
1,孟大衛
演員:王迅
一個想法天真的落魄作家。和妻子楊曉楠婚姻出現危機又不幸查出膀胱癌後,萬念俱灰的他想要設計意外死亡給妻子留下一筆保險賠償款。因一份神秘文件被捲入黑道案件,他選擇雇兇殺掉自己,他也因此引發了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
2,鯊魚
演員:曾志偉
泰國華人黑幫老大。在孟大衛將他認成了菜鳥殺手後,他的居所被其強闖,但由於重要文件袋在孟大衛手中,只好忍耐孟大衛的任性搗亂,確不料孟大衛上手就給了兩記耳光。
E. 奇葩男砍到50還嫌虧了是什麼電影
男砍價砍到50元還是虧了的,電影應該是一部港片,講述一個大陸人在香港的夜市上買東西的一個電影
F. 總覺得你錯過這部電影會後悔!-《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是一部印度電影,電影時長接近160分鍾。我平時看的印度電影不多,大多是網上推文推薦來推薦去的那些。但是印度電影的題材、元素真的很豐富,大多都是國家非常敏感的政治以及宗教沖突問題。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在20世紀上半葉。英國為了自己的利益,1947年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分立,分別成立了獨立的國家。根本沖突上類似於大陸和台灣。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大叔送巴基斯坦孩子回家的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在印度就是喜劇,後半部分在巴基斯坦就開始動情。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6歲的小蘿莉沙希達。
沙希達出生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沖突根源地)的一個巴基斯坦的小村莊里,那裡風景非常優美。電影開篇就是風景展示,以及小蘿莉出生之後漫山奔跑的畫面,真的美得不要不要的。
本該無憂無慮成長的沙希達卻因為一次跌落懸崖的意外,讓母親意識到不會說話的女兒將來有可能因為無法出聲呼救而失去性命。聽村裡一個老者說只要去了德里的神殿虔誠祈禱,孩子一定能夠開口說話。雖然知道印巴分治後,過界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但為母則強,母親還是義無反顧決定帶著女兒去印度神殿,祈求女兒能開口說話過上正常生活。
去印度德里的一路上都很順利,直到回程時的夜深里,火車上的乘客們都在休息,在停靠的五分鍾時間里,沙希達見一隻小羊困在草坑,於是就這么下車解救,再轉身時,火車已經啟動,她追不上也叫不出聲,只能眼睜睜看著火車開走的,又不明所以跳上另一輛火車駛回了印度。等睡覺的母親醒來時,人已過了國界回到巴基斯坦。僅五分鍾的路程卻需要再辦一次簽證才能過界尋女,母女兩就這么被分割在兩個國家。
巴基斯坦80%的人都信仰穆斯林,女人出門都要用頭巾抱住腦袋。可我覺得電影里小蘿莉散著頭發流著淚追著火車跑的畫面真的太美了。無助的眼神,純真的畫面,小小年紀美得像天使啊簡直。(這一段就純碎是抒發一下怪阿姨內心活動了~~)
電影到這里一般要有個過渡才能引出主角。
在警局裡,陪著沙希達父母做筆錄的一位老人說了一句充滿智慧的話:「在印度,肯定會有一個主的使者來照顧我們的小沙希達」。就這樣,這個主的使者也就是電影的男主角猴神大叔2出現了。男主角帕萬就是神猴的虔誠信者,逢哈努曼神必拜,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從不說謊,我從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主角一出場就是印度電影很典型的群人唱跳。沙希達就在這樣一個歡脫節日里漫無目的地、傻傻地看著猴神大叔帕萬和一群人唱歌跳舞。也許小孩子總是容易被這樣的唱跳吸引,節慶結束後,小蘿莉就一直跟著帕萬。
帕萬本想把孩子放在哈奴曼神殿前,因為他總覺得神會把孩子的父母引來讓他們一家團聚。對於孩子走失這種事情,第一時間不是帶去警局而是去神殿等父母來的思維真的是只能用信徒深厚的信仰來解釋了。
帕萬到底還是放心不下小蘿莉,帶著她去了警局。留在警局不合適,帕萬只能把小蘿莉帶在身邊暫時跟著自己。回家的巴士一路開著,因為小女孩不能說話,大叔詢問小女孩的家在哪,讓小女孩問錯了就搖頭,對了就點頭抬手。一個一個問出的地名都被小女孩搖頭之後,巴士上的其他乘客也熱情地加入這個問答游戲。
電影到這里用一種很淳樸熱情的方式讓神猴大叔自己交代了他的成長故事,觀眾大概明了了男主角的性格,長得帥氣壯碩卻相當的憨厚耿直,也直接引出了他的心愛之人拉茜卡以及電影之後即將出現的小家的矛盾。
在印度,小蘿莉入住了猴神大叔未來的岳父家,還被取了另一個名字「穆妮」。穆妮與他們開始了一段時間的共同生活,期間一點一點的沖突和發現就開始了。
岳父對帕萬的不滿和現實賺錢買房贏得岳父認可的壓力讓帕萬陷入一些矛盾中。好在女友拉茜卡親切善良,對男友的舉動很是支持,兩人在與小蘿莉的相處中也發現了穆妮的飲食習慣和宗教信仰,最後也知道了她的巴基斯坦人身份。
將她送回巴基斯坦成了當務之急。此時的大使館因為兩國沖突暫時閉館不開,暗地找人辦簽證也辦不下來,猴神大叔不僅金錢受騙,穆妮還差點被人販子送去妓院。這下,帕萬怒了,決定自己親自送孩子回巴基斯坦。就這樣,在沒有簽證沒有護照的情況下,兩個人踏上了送小蘿莉回家的旅途。
電影到這里開始出現字幕:中場休息。對你沒有看錯,就是中場休息。哈哈,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據說印度有些時間較長的電影中間會有休息時間。
跨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路上帕萬遇到了可以幫忙偷渡的人。
成功過境後這個虔誠的信者居然站在原地紋絲不動,只是憨憨地對幫忙的中介說:「獲得允許後我才會接著走」。
可想而知,邊境巡邏隊的人看見一個偷渡過來的印度人會有什麼樣的舉動。猴神大叔耿直的交代了自己的偷渡路線,把幫助自己過境的中介都出賣了,被趕回去再照著另一條地下國界通道爬回去。巡邏隊們也不是吃素的,一再過界來「挑釁」,便開始對他拳打腳踢。
小蘿莉坐在一邊看到大叔被打,發不出聲音,只是默默流淚。猴神大叔卻忍痛安慰。鏡頭多次掃過巡邏隊長看向小蘿莉時的復雜眼神。我想那裡面有疼惜,有懷疑,有不忍,有堅定。幾番過後,終於鬆口允許他們過境。
當時在看這一幕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個巡邏隊長也真的是個很溫柔的人啊。也許,他也是一個有著小蘿莉一樣可愛女兒的爸爸。瞎想想~~
過境後,在巴基斯坦的麻煩接踵而來。
穆妮的好奇貪玩順走了警察的手銬,又遇上一個不得志的記者,在記者的胡說八道下,猴神大叔被當成了間諜。
從此開始一邊幫穆妮找父母一邊躲避警察。
這之間,有聽多電影情節提到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的宗教信仰問題。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不得不躲到清真寺。帕萬反應過來之後立馬赤腳奔出寺廟。
好在這個記者在清楚事情的原委後,從原本想要挖掘間諜新聞變成了蘿莉和大叔在巴基斯坦忠實的保護者。還為蘿莉和猴神大叔日常生活有愛點滴做了dv錄像,為之後解救猴神回家做了很大的貢獻。
一路上,帶著一張日歷上的風景照,他們四處尋找孩子的家。
除了警察的追逐,他們遇到的都是許多好心的巴基斯坦人。凡是有人問猴神「你是從印度來的?」這時,被警察一路上詢問嚇怕的穆妮不願意神猴大叔再被打,總想阻攔著帕萬開口,希望他能不要那麼誠實,但猴神是虔誠的哈奴曼神信者,有問必答,而且相當實在。
好在普通百姓都願意幫助他。冥冥中,在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夜晚,三人在觀看記者的dv時,蘿莉認出了鏡頭中一閃而過的媽媽,追尋下總算知道孩子的家鄉具體位置。
在送小蘿莉回家的最後關頭,果然攔路的警察出現了。
千辛萬苦才快要到家,為了讓孩子少受折騰,猴神大叔與記者兵分兩路。記者帶孩子回家,帕萬應付警察。帕萬寡不敵眾還是被捕。原以為警察在清楚猴神大叔不是間諜後會放人,奈何,警察的高層領導不想讓這個震驚全國的間諜事件成為烏龍鬧劇,同時也為了掩飾警方的無能決定繼續關押猴神大叔並對他進行毒打。
不合理的壓迫就會激起民眾的反抗。
曾對帕萬堅持不懈追擊的底層小警察知道自己抓錯好人後,不顧上級命令,與記者攜手合作,放出帕萬,護送他到邊境,再利用媒體號召民眾一起到邊防檢查站幫助帕萬跨國邊境回家。
電影的結局聲勢浩大。
兩國民眾聚集在邊界,爬上圍欄,合力推開大門。帕萬就在眾人護送下一瘸一拐的走向自己的國家、自己的親人身邊。而此時的蘿莉也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邊界,一路竄跑在人群中想要追上恩人,眼看帕萬越走越遠,驚人的出聲喊了聲「叔叔」,在各自回到各自的國家之前蘿莉和大叔還是團聚了。
從電影開篇我就一直在想,到底在什麼契機下小蘿莉開口說話最能讓電影劇情得到升華。
是小女孩和為尋找她肝腸寸斷的媽媽相擁的那一刻,還是小女孩笑著喊帕萬「叔叔」的時候。
她也確實開口了。一個走,一個追。一個背影,一個前行。一個高大,一個弱小。一個印度,一個巴基斯坦,一個國界的兩邊。
她拼盡全力開口呼喚,他心有靈犀往回奔走。
不怕丟人,從小女孩和媽媽重逢到最後,我在電影面前哭成狗。哪怕看過三遍。
家、國、情、仇。
國之大愛,感動人心。
電影除了感動,也藉由記者的一段發自肺腑的話說出了兩國的願景:「他這么做是因為他沒有把沙希達當作巴基斯坦人,而只是一個普通小孩子,但是這么美好的故事卻卡在了兩國的仇恨中,現在,這種仇恨迫使猴神像罪犯一樣被關在巴基斯坦,讓我們來結束這段仇恨吧,我們必須這么做,我們兩國的人民,想要讓我們的孩子在愛的滋潤中長大,而不是怨恨···」
所以無聊的時候去看看這部電影吧,錯過它你真的會後悔。
註:
1 所謂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沖突的歷史根源是克什米爾地區,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並在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
2 這里的神猴指的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猴神—哈奴曼神,哈努曼在印度很受崇拜,甚至說只要有印度教存在的地方,普遍供有哈努曼的塑像或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