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內容是說一對青年支教的 好像是《在天那邊
80後導演韓延《天那邊》躋身國產優秀推薦影片
2008-05-16 09:31:24 來自: 碧珊
由80後導演韓延指導,百花獎影帝吳軍、華誼兄弟新秀劉科、實力新人趙冉共同主演的電影《天那邊》之前在NEOCA高校院線巡迴放映贏得了強烈的反響,一時間,關於該片的「農村支教」主題也成為了各高校內師生熱議的話題。近日,記者獲悉《天那邊》榮獲2008年國產影片推薦之一,片中幾位新人演員的表現也成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電影《天那邊》講述了由趙冉飾演的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天的那邊,他們與吳軍飾演的羅老師和山裡一群可愛的孩子相識,圍繞著三尺講台經歷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歡樂的生活,對人生的選擇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吳軍操著一口湖南方言學英語、劉科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另人捧腹的片段。
飾演江可可的是目前華誼兄弟被譽為「新一代少女殺手」的年輕演員劉科,之前他曾在《望子成龍之爸媽不容易》、《新封神榜》等觀眾熟悉的電視劇當中都有尚佳的表現。此次出演的為愛情而支教的老師給看過影片的人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帥氣的外型和幽默詼諧的表演讓他在之前高校點映時就已經收獲了不少女粉絲。有觀眾評價他演的角色與現實最貼近,讓人印象深刻。他本人表示,雖然江可可這個角色與他自己的個性有一定差距,但是希望這個角色以及這個影片能夠帶給觀眾更多的共鳴與思考。
據悉,《天那邊》將會在年內進軍全國院線,屆時將會有更多的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位實力新人的精彩表現。
B.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 要500多字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
看了好幾遍這部電影了~
剛開始看這部電影,只是把它當做喜劇片,特別是村長帶著女主角剛剛進村時候的那一段,面對攝像機的近距離問候特寫,一種無厘頭的感覺,邊看邊笑,一笑而過。看到中間的時候,則是在覺得好笑之餘,更多的是看到了山區之貧瘠,教育之落後,最後落的一感嘆,中國內陸部分山區的教育的卻是需要改善啊。看到最後的時候,,則是,落的深情款款的淚,為了故事的本身的真實,為了山區教育的落後,為了破羅老師的慘死,甚至最終,因為電影中許老師的勇於投身於山區教育的精神所感動,而毅然決定去某個偏遠地區支教。
「天那邊」用一個非常常見的題材,反應出了很多實事的反思,年輕的愛情,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高尚的情操與品德,城鄉的失調與差距„„這些社會問題的暴露,原來也會那麼的真實與震撼!
影片講述的兩大學畢業的城市青年男女,為響應國家鄉村教育志願來到一個叫水咕嚕鄉咕嚕村水咕嚕小學的地方做為期三個月的志願教育服務。當然,其中,不妨實說的是,男女主角最初之所以選擇來支教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宏偉崇高的目標,對女主角許曉盟來說,這僅僅只是一個能掙脫父母對自己嚴厲約束的一個借口,而對男主角江可可來說,這更是一場為贏得愛情而參與的游戲。最初,他們也曾被鄉村優美自然的風景所感動,而當這一切都失去了新鮮味道的時候,鄉村的條件,艱苦的生活,沒有希望的田野,於初出城門的他們來說,這一切是多麼糟糕透頂。於是,江可可選擇逃離,選擇了放下為了愛情而掙扎在簡陋鄉間的游戲,回到了天邊的宏城。而許曉萌則是毅然選擇繼續留下來實現那為期三個月的支教諾言。
許曉萌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因為她的愛心,責任感,與那份為孩子們無悔的付出„„她休克在與江可可分別得那場雨中時,我知道,那一次的跌倒,承載著深愛的遺憾,緬含了無盡的傷心!落淚的不僅是那蒼茫的天空,還有許曉萌暢快的宣洩;破碎的不知是閃電劃破的天幕,還有那一份行將彼岸愛情的終結!走了,留下了,許曉萌終究不是江可可,我們從兩人的性格中讀出了許多的差別,也許江可可並沒有錯,因為他反應了這個時代多數大學生的特點;亦或許許曉萌太偉大了,因為她代表著更為珍貴的覺悟和博大的理想。歸根到底,兩人的矛盾,只是兩種價值觀的體現,只是不同選擇的使然!我們希望能出現千千萬萬個許曉萌,
可我們卻總把期望寄託在了別人的身上;
天那邊的風景,
我們不乏欣賞的藝
術,卻少了適應的勇氣!覺醒的一代人,是否錯在大學生?也許不盡然
...
天的那邊,沒有醉酒探戈,沒有戈壁沙漠,沒有爛漫風情,有的只是,山間,
那淡淡的質朴,那淡淡的真誠。天的那邊,於一些人來說,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選
擇,
然而,
有的人選擇了永遠的留在屬於自己的那片天,
有人選擇了天那邊為了
某個信念而付出一生,
誰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不是每一次的熱情都能用一生來承
諾,不是每一時沖動就真能把一生做賭注,可是,她做到了,在天那邊,她尋到
了,她用她那獨特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目光尋到了自己,尋到了真正的自己。
天的那邊,只是選擇,只是選擇罷了!或許,天的那邊,僅僅只是屬於某一
個人,抑或,某一些人。
C. 天那邊觀後感
《天那邊》是一部講述大學生志願者支教故事的現實主義影片。下面是我搜集的天那邊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如果你沒有去試過,你將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清如,能夠做些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題記
電影《天那邊》其實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是卻蘊含著一份偉大而高尚的情懷,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最可貴的也最難得就是堅持,兩三個月不難,可是長久的堅持下去卻是需要極大地勇氣的。
我很佩服那個來自城市的叫張曉萌的女生,我佩服她有勇氣在父母都反對的情況下毅然地去追求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在物慾橫流的城市裡生活,誘惑是很大的,可是她卻以一顆清明的心於紅塵里引出一泓清泉來,這是多麼令人敬佩的事情。
影片中的張曉萌其實骨子裡是溫柔的,可是卻也帶著一股剛強,在面對羅老師不給她排課時,她的態度很堅定。其實我看到那群孩子被迫投票的情節的時候,我想孩子們是不是也是害怕的,因為知道張老師最後會走,能夠陪伴他們的還是只有羅老師吧,所以他們還是選擇了聽從羅老師的,那群善良的孩子其實不願意傷害任何人,所以他們在投票的時候很猶豫。小根子和春秀的故事讓張曉萌動容,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個學生一個個故事在張曉萌心裡刻下了深深地印記,所以在羅老師去世之後她毅然回到山裡,回到那個貧困而閉塞的地方,將自己的青春灑在那片土地上,把自己的青春交付給那群渴望知識與愛的孩子們。當記者去采訪的時候她亦是不說話,只是沉默,最好記者只要決定拍張照,當孩子們搬出椅子搬出羅老師的遺照的時候,心酸的.感覺油然而生,羅老師為這個冊正此地方這個學校這群孩子奉獻了一生,甚至過了而立之年一直未娶,他還沒有體驗過的人間溫情還有很多,可是最好卻奉獻出了生命,也許我們會責怪老天的殘忍,可是羅老師是偉大的,身死而他的精神將永存,張曉萌很好的用行動將他的精神延續了下來,張曉萌是一個如此鮮活而得體的生命,她可以放棄一切只為心中那份她州迅覺得人生需要的她應該去做的去負的那份責任,中國大學生如此之多,可是誰又有她的情懷。
於張曉萌而言,她的生命找到了意義,即使她要面對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艱辛,更有很多精神上的艱苦,但是因為心中有愛有責任,所以無懼。於羅老師而言,我想把生命奉獻給那群他愛的孩子們是他很驕傲的事情吧。
讓世界多一點愛,讓我們把愛傳遞給那些貧困山區渴望愛與知識的孩子們吧,也許我能能夠做的並不多,但是只要每個人度行動起來,那麼將會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不是么?
當第一次聽到《天那邊》這部電影的名字時還以為它是一部十分浪漫的感情電影,但欣賞過後才發現,它主要不是講感情,而是一部十分有好處的電影。它既是一部詼諧幽默的喜劇,又是一部反映當代中國教育現狀的一部發人深思的教育影片,從中讓我們領悟到了很多。
這部電影我總共看了三次,每次都會有新的啟發和感悟,也讓我對這部電影的名字「天那邊」有了更進一步的明白。透過三次的細心鑒賞和反思,我主要從這部影片中看出了中國當代教育現狀的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我國目前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異常嚴峻。影片中那個村長的一席話就直接點出了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產生的最主要原因,他說「此刻我們村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只剩下老的和小的」,可見,由於我國貧富差距的擴大,為了生計,農村兒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大批兒童留守農村,遠離父母。沒有了父母在身邊,直接導致了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隨之一系列問題也就出來了。例如影片中出現的學生帶家畜去學校、不講衛生、玩兒危險游戲、社交潛質差、道德素質低下等,這些其實還是小問題,可怕的是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如憂郁、自閉、自卑等問題。就像影片中春秀和小根子一樣,由於缺少父母之愛,他們變得沉默寡言,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這樣遲早會會出問題的。小根子由於受其父親不良習性的影響和他父親給他的心理傷害,使得他由以前的活潑可愛、愛說愛笑變成之後的沉默寡言、抑鬱不振。影片中的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還不是很嚴重,但現實中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十分嚴重,例如自殺、攻擊別人等,如果沒有人去幫忙他們,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問題,那麼這些孩子遲早會出事的。從這些問題孩子能夠看出,家庭教育是多麼重要,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多麼重要。
其次,本影片也反映出了我國當前城市與農村教育發展極不平衡的現狀。在城市裡我們有豐富的、優秀的教師資源和充足的教育資金和教育設施,但在一些偏遠農村,連個教師都難找,更別說有其他豐富的教學設施了。影片中一個水咕嚕村,一個學校才一位教師,而且還是一位「破羅」教師,連初中都沒有畢業。
D. 天那邊的影片評價
這部影片我看過很多遍了,大家的評價也很高,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評價一下。就是電影中有很多的鋪墊或者伏筆,比如羅老師騰出自己的房間並布置好,作為許老師下榻房間時,介紹櫃子里的用品,特意提到電壓不穩,注意防止燒壞電器引發火災,後來男主人公江可可的IMB筆記本電腦被燒壞的橋段即是一例,當然,還有白老師、小根子和春秀等伏筆——這些伏筆的作用在於烘託人物形象,把影視人物刻畫得更鮮明。
E. 《天那邊》觀後感
《天那邊》(英文名:Angel's Heart)是韓延執導,劉科、趙冉、吳軍等主演的愛情片。講述了由趙冉飾演的美麗女大學生許小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這一期間發生了一些故事並且對主人公的人生價值觀也起了重大的影響。
《天那邊》觀後感篇1
當第一次聽到《天那邊》這部電影的名字時還以為它是一部非常浪漫的愛情電影,但欣賞過後才發現,它主要不是講愛情,而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它既是一部詼諧幽默的喜劇,又是一部反映當代中國教育現狀的一部發人深思的教育影片,從中讓我們領悟到了很多。
這部電影我總共看了三次,每次都會有新的啟發和感悟,也讓我對這部電影的名字“天那邊”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通過三次的細心鑒賞和反思,我主要從這部影片中看出了中國當代教育現狀的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我國目前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異常嚴峻。影片中那個村長的一席話就直接點出了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產生的最主要原因,他說“現在我們村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只剩下老的和小的”,可見,由於我國貧富差距的擴大,為了生計,農村兒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大批兒童留守農村,遠離父母。沒有了父母在身邊,直接導致了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隨之一系列問題也就出來了。例如影片中出現的學生帶家畜去學校、不講衛生、玩兒危險游戲、社交能力差、道德素質低下等,這些其實還是小問題,可怕的`是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如憂郁、自閉、自卑等問題。就像影片中春秀和小根子一樣,由於缺少父母之愛,他們變得沉默寡言,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這樣遲早會會出問題的。小根子由於受其爸爸不良習性的影響和他爸爸給他的心理傷害,使得他由以前的活潑可愛、愛說愛笑變成後來的沉默寡言、抑鬱不振。影片中的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還不是很嚴重,但現實中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非常嚴重,例如自殺、攻擊別人等,如果沒有人去幫助他們,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問題,那麼這些孩子遲早會出事的。從這些問題孩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多麼重要,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多麼重要。
其次,本影片也反映出了我國當前城市與農村教育發展極不平衡的現狀。在城市裡我們有豐富的、優秀的教師資源和充足的教育資金和教育設施,但在一些偏遠農村,連個教師都難找,更別說有其他豐富的教學設施了。影片中一個水咕嚕村,一個學校才一位教師,而且還是一位“破羅”教師,連初中都沒有畢業。
《天那邊》觀後感篇2
看了《天那邊》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鄉村支教的不易與艱辛,看到了師范學校大學生畢業後,去邊遠鄉村當支教的諸多麻煩與問題,被村民們不信任的感覺,被農村教師欺騙,惡劣的環境使故事中的男主角“江可可”近乎崩潰,在大城市中享受著優越的環境,不適應艱苦的條件,而離開。
女主角則不同,雖然江可可的離開給予了她沉重的打擊,但孩子們的熱情讓她很快地將孤獨感填滿,父母的疼愛、家庭的呵護,讓這個女孩差一點在困難面前倒下。可最終她沒有,她用她頑強的意志力與堅定的信念堅持了3個月,而後畢蘆如回到大城市中,一日,村長來城裡看望她,當許曉萌問及羅老師的情況時,村長嘆了一聲:“羅老師因為修教室,到山上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去世了。”
這部電影主要為敘事的手法,在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教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令人捧腹的片段,而趣中帶著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也更真切地反應出中國邊疆地區農村生活的現實情景,襯托出了邊疆農村地區學校的落後與知識的偏倚。以江可可的角度出發,可以反應出許多中國大學生生活自立能力的不足與吃苦耐勞精神的缺陷。
環境描寫上突出了邊遠農村建設的失敗,破舊的土房,嘩物不堪入目的傢具。以同學們不洗手就吃飯,家長更是教導孩子們錯誤的理念,足以表現出邊遠地區人手啟民文化水平的落後與淺顯。
這部電影是一部教育類的影視作品,不僅是學生該看,國家建設者更應該關注這個作品。全篇都有可思考的問題與題材,個人認為是一部非常好的教育系列影視作品。
《天那邊》觀後感篇3
它的開場就是一陣春風,理所當然地把你帶進春天的庄園。
那山﹑那水﹑那一雙充滿好奇的瞳孔…我特別鍾情於那股清純,那陣朴氣。但我認為,我之所以鍾情,是因為,我仍在天的這邊。在舒適的電腦前,發表著:“啊,那地方才是生命的源頭”,“哇,真好,那清新自然,no rat race ”,無論我看多少遍,我仍在天的這邊,像我這種凈會發出感慨,表露嚮往的人,能對“天那邊”有多大益處?答案不言而喻。
我終於理解,為何在片尾的末端,當有新記者及相關人員采訪小萌和18個孩子時,她會沉默下來。
她和那群孩子就像生活在井底下,外來的人是被套著繩索或鋼絲伸到井底探消息甚至只為了完成任務,他們一收儀器就會被拉回井面,在陽光普照的鋼筋水泥地上向人們宣告著地下有這樣一處泥濘黑暗的角落,然而,黑暗,他們握不走,泥濘到了地面也會被曬干 ,也就是不再能代表井底的它——這就是許小萌為何沉默的原因,也是破羅一味拒絕讓志願老師授課的原因。
羅老師最後去世了,消失得如此平靜與安然,不曾引起“天這邊”的人一絲愕然與惋惜,僅僅當新聞一般接聽。或許 是因為對地面上的人來說,他始終在地下,不曾相互交集,而對“天那邊”的人來說,他一直守護著他們,只不過是從泥土上轉到泥土下,隱忍地躲藏起來。
就算我回到琉璃閃爍的宏觀大樓,我也會禁不住想到,原來在這地球上,還有這樣活著的同伴,如同我們看到從泥土裡爬出來的螞蟻,卑微但從未停止勞動——我們都是地球的過客,而地球又是宇宙是過客,哪裡是頭,何處是尾?
天那邊?事實上,哪裡有天?我們不同在一個每天都自西向東轉動的球體上,外層是大氣層,連遮擋紫外線是臭氧層,都被人類竄起的狂妄與愚昧捅破著。
以前在課堂上,天那邊,總是美好與憧憬,“天那邊是海”,“天那邊是太陽”,“天那邊是夢想”,誰料到,真正的天那邊,卻在我踩著的泥土下,潮冷陰濕。
F. 《天那邊》觀後感
《天那邊橋罩》(英文名:Angel's Heart)是韓延執導,劉科、趙冉、吳軍等主演的愛情片。講述了由趙冉飾演的美麗女大學生許小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這一期間發生了一些故事並且對主人公的人生價值觀也起了重大的影響。
《天那邊》觀後感1
昨天,學校組織了我們學校全體師生一起觀看了電影《天那邊》,我深深地的被劇中的情節震撼了,讓我貧困地區同齡孩子的上學難的現狀讓我憂心忡忡,女主人邊遠地區教育事業的崇高品質讓我熱淚盈眶。
電影《天那邊》講述了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一天,村長跑來告訴她可可離開村子。她哭了……病倒住進了醫院。安慰許小萌的人,是學校的羅老師。也許到了這個時候,許小萌才真的長大了,她也覺得自己成熟了許多。三個月後,她走的那天,很多人去送了小萌。回城後,一天村長來看她,告訴她羅老師因為修教室,到山上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去世......她的心被震動了,決定回到那裡,回到農村支教,把青春獻給大山......
雖然希望工程已高了學多年,但是,邊遠地區的學生渴望讀書訴求和辦學條件的差距讓我深深地震撼了,同時我為我自己感到慚愧,臉豎消掘紅。自己的讀書條件和電影中的孩子們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可是,自己還和別的同學比這比那的,完全沒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上,想想真是不應該啊!
女主人公是一個品德崇高的人,是新時代青年人的楷模,她那種獻身精神值得現代社會所有人學習。
今後,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將來做一個像許曉萌一樣的人,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天那邊》觀後感2
當第一次聽到《天那邊》這部電影的名字時還以為它是一部非常浪漫的愛情電影,但欣賞過後才發現,它主要不是講愛情,而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它既是一部詼諧幽默的喜劇,又是一部反映當代中國教育現狀的一部發人深思的教育影片,從中讓我們領悟到了很多。
這部電影我總共看了三次,每次都會有新的啟發和感悟,也讓我對這部電影的名字“天那邊”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通過三次的細心鑒賞和反思,我主要從這部影片中看出了中國當代教育現狀的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我國目前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異常嚴峻。影片中那個村長的一席話就直接點出了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產生的最主要原因,他說“現在我們村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只剩下老的和小的”,可見,由於我國貧富差距的擴大,為了生計,農村兒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大批兒童留守農村,遠離父母。沒有了父母在身邊,直接導致了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隨之一系列問題也就出來了。例如影片中出現的學生帶家畜去學校、不講衛生、玩兒危險游戲、社交能力差、道德素質低下等,這些其實還是小問題,可怕的是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如憂郁、自閉、自卑等問題。就像影片中春秀和小根子一樣,由於缺少父母之愛,他們變得沉默寡言,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這樣遲早會會出問題的。小根子由於受其爸爸不良習性的影響和他爸爸給他的心理傷害,使得他由以前的活潑可愛、愛說愛笑變成後來的沉默寡言、抑鬱不振。影片中的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還不是很嚴重,但現實中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非常嚴重,例如自殺、攻擊別人等,如果沒有人去幫助他們,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問題,那麼這些孩子遲早會出事的.。從這些問題孩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多麼重要,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多麼重要。
其次,本影片也反映出了我國當前城市與農村教育發展極不平衡的現狀。在城市裡我們有豐富的、優秀的教師資源和充足的教育資金和余核教育設施,但在一些偏遠農村,連個教師都難找,更別說有其他豐富的教學設施了。影片中一個水咕嚕村,一個學校才一位教師,而且還是一位“破羅”教師,連初中都沒有畢業。
《天那邊》觀後感3
從電教室出來,我抬頭仰望那一碧如洗的天空,擦乾我眼中的淚水,又想起了遙遠的天那邊。在那間簡陋的教室里,會不會又來了一位新老師呢?
影片以一對戀人到山村支教為話題展開,剛剛大學畢業的許曉萌和男友江可可一起來到邊遠山區做3個月的支教老師。年輕有抱負,要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促使許曉萌這個在家嬌生慣養的獨生女,從家裡偷偷跑出來毅然報名到山區做一名志願者;江可可,是個有多年海外學習生活,沒有完成大學課程的都市時尚男生,他來到這里,主要是為了見證自己對女友的愛情忠貞不移,不顧哥們兒們的再三盤問和要挾,不顧將要面對的任何艱難險阻。這樣,三個月的時間,兩個不同目的的都市時尚男女將要變為山村裡的老師…
一開始一切都是新奇的,遠離了城市的喧鬧,在寧靜山野中聆聽鳥鳴狗吠;擺脫塵世的紛擾,自由的呼吸著清新的田野空氣。這里湛藍的天空下,散發這泥土的芳香,淳樸的鄉民們熱情地歡迎他們的到來。江可可和許曉萌似乎有誤闖世外桃源的感受。然而世外桃源的淳樸生活對於早已習慣了方便快捷的都市生活的人來說只是一時的新鮮,卻不是長久之計。陰暗潮濕的屋子,狹小的床鋪,不帶半點葷腥的飯菜,讓習慣都市生活的這對青年男女有些不知所措。
小萌因為有理想與意志的支撐,而不拘生活上的小節,專心投身教育。而江可可卻開始舉棋不定,他開始來這里的目的是什麼?這里又是不是他實現理想與人生價值的地方?在這沒有電視,沒有手機信號的偏遠山村裡,他們唯一的娛樂方式是猜拳跨步,一條泥濘的小路上,兩個移動的身影,電影中給了這樣的特寫。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可可最終選擇了離開。他背棄了與小萌的誓言,但我卻並不責怪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選擇,選擇來這里是因為愛情,選擇離開只是因為看清現實,他並不屬於這里。小萌因戀人的離開而病倒,此時在他身邊安慰她的是羅老師。其實這個人物早就出場了,只是在前面我們一直把他當作一個笑話來看,學生們稱呼他“破羅”。他帶著濃重鄉音的普通話,他滑稽的迪斯科舞蹈,他在足球場用手死抱著球不放。他每一次出現都會引來陣陣爆笑聲。
“破羅”一人身兼數職,他不僅是老師,還是校長,還是學校大廚。一個從5、6歲到16、17歲各各年齡段混合的班級里,共有18個學生。他每天要從小學課程教到高中課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全能老師”全心的愛著這些孩子,不願意讓他們受一點委屈,同時也為擁有這些孩子們而自豪和驕傲。但是,他畢竟只有山村裡的初中水平,沒有標准普通話教學沒有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法,沒有科學的教學理念……
遙遠的天那邊需要像羅老師一樣的願意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員,因為他的呵護孩子們才得以快樂成長;也需要像許曉萌一樣的具備先進科學文化水平的教師,因為有她的正確引導學生們才能成人成才。羅老師為了修建教室,上山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葬身大山裡。他的那份無私奉獻精神,最終由許曉萌繼承了。小萌舍棄了城裡優渥的工作待遇回到這個需要她的小山村。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的,我喜歡小萌的那份率真與獨立,執著與堅強,她好似一朵蘭花在寧靜的幽谷中散發著淡淡的若有似無的香氣,只有凝神靜氣才能嗅到她的美。我喜歡羅老師的朴實與樂觀,專注與奉獻,正如一顆不起眼的小草,雖然渺小但並不放棄,一直堅持做最真最好的自己並為孩子們奉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