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橋》。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派出文化幹部前往東北接管偽「滿洲映畫協會」(日本侵略中國後在東北建立的電影製片廠),1946年10月,在「滿映」的原址上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東影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1)一九四九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什麼擴展閱讀
《橋》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
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這種樸素的具有紀錄風格的創作方法,開啟了新中國電影質朴自然、接近生活的創作新風。對於新中國初期的電影創作產生了一定影響。
⑵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和電視劇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濱導演的《橋》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辯陪悶攜彎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麵塑造中國工人階級崇高形象。
我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現為中央電視台),建於1958年5月1日亂核,同年6月15日,該台播出了我國第一部直播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這是中國電視劇的發端。
⑶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私營電影公司出品了哪些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7年拍的《祝福》(魯迅著,夏衍改編,桑弧導演),北京電視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傳》,編劇李准,導演沈浮,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術師的奇遇》,編劇:王棟、陳恭敏、桑弧、,導演桑弧,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4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編劇:徐進、桑弧,導演桑弧,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⑷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什麼
《橋》。新中國返激沒第一鉛巧部故事片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橋》。新中國是1949年,在飽經戰亂、分裂與貧窮的土地上建立起漏納的一個新政權。
⑸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白衣戰士》。
《白衣戰士》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由馮白魯執導,王震之編劇,於藍、陳強、安琪主演的劇情片,該片主要講述了在炮火紛飛的解放戰爭的解放戰爭中,解放軍野戰醫療隊在隊長庄毅帶領下英勇無畏、以高度自我犧牲精神搶教傷員,並在炮火硝煙中鍛煉成長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某野戰醫療隊女隊長庄毅,奉命護送傷員轉移。途中,遇到敵機轟炸,庄毅在掩護傷員時負傷。她在身體還沒有恢復健康的情況下,就給傷員做手術,使傷員們很受感動,傷員們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很快恢復了健康,重上戰場。
在慶功會上,庄毅和她曾經護理過的傷員朱連長及因受傷失掉一隻胳膊的楊明清又見面了,他們互相勉勵,准備迎接新的戰斗。
⑹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什麼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橋》。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橋》,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人主演。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的人民電影;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執政黨知識分子政策的電影;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電影《橋》的意義: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
⑺ 中國第一部黑白電影什麼時候拍的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黑白電影《橋》攝制完成,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1953年,新中國拍攝了第一部彩色越劇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