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消協評春節檔票價高竭澤而漁,今年的春節檔票價為何這么高
㈡ 今年電影票價怎麼這么貴
客觀上,影院是票價上漲主要推手。多位影投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今年票價上漲不少,但背後有著迫不得已。目前,由於影市冷淡,影院贏利能力每況愈下,更在疫情沉重打擊後,到了苟延殘喘地步。
以影院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橫店影視為例,其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當年預計將扭虧為盈,凈利潤1200萬元至1400萬元,但扣非凈利潤為-4300萬元至-4100萬元。
虎年春節檔的超強陣容,成為影院們唯一希望。影院們定價籌碼來自,去年春節檔的超級火爆,以及《長津湖》提價成功。有影投高管並不諱言,核心問題,來自銀幕過剩。
在政策推動下,大量影院繼續入市,最終擠壓市場。在今年初三,全國放映場次達到50.61萬場,而去年同期,場次僅為46.21萬場。推動力就來自影院數持續增長,2月2日,全國共有11703家影院處於營業狀態。
另據國家電影局的數據,2021 年底,我國電影銀幕數已達8.22 萬塊,增幅8%,位居全球首位。「現在進退兩難,政策補貼沒有到位,市場冷到冰點,但錢也收不回來,只得硬著頭皮經營。」有進市場不久的小影投老闆稱。
從這次的結果來看,片方和影院對觀眾底線的試探,算不上很成功,反而激發出了「逆反」心理,有網友甚至開玩笑說「要是票價再高點,某橋的票房能超100億」。
可以說,高票價之下,影迷的觀感並不是很好。
從《狙擊手》的通告來看,在2月7日前,其A類城市和B類城市的最低結算價分別為40元和35元,但實際上,有些城市的觀眾實際購票價能超100元。
票價市場化的背後是雙方實為利益共同體。畢竟分賬時,若實際售價高於最低結算價,則以實際售價得來的票房為准。
㈢ 為什麼網上購票都很便宜了,而電影院前台還是賣那麼貴
網上購票基本使用購票平台、app及關注影城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如支付寶上的淘票票,方便購買,取票快捷。而下載影院指定的app及關注相應公號,則具有更多的優惠與資訊。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價格。確實比到現場購買要優惠很多。
第三:影城運營都有維護費用。如放映機器的損耗、訂座軟體維護,線路搭建與檢測運行等因素。
以上這些因素,影城都會綜合考慮。在給用戶提供良好體驗的同時,也要保持一定比例的盈利,所以在價格制定方面就會根據是否節假日、黃金時間、包間等調整為不同的價格。所以整體來說前台賣的票一定會比網上訂購的貴。
㈣ 今年春節檔的票房收益是否與影院票價太高有關
引言:今年春節檔的票房收益肯定和影院票價太高有關系,畢竟現在隨便的一張電影票他都需要七八十,也就是因為票價太高,所以也導致他票房收益比較多,小編今天並沒有去看電影,所以對這個票房也沒有什麼付出,不過今年的票價真的是太離譜了。
三、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去支持電影
還是那句話,大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去支持自己所喜歡的電影或者是明星不要盲目的去支持的,也希望電影院的票價能夠稍微調低一些,現在已經有一部電影它的票價再下調,相信在之後的這段時間裡面應該會有很多的人去看電影,不管下調的多與少,這都是一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