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講好一個故事的標準是什麼
很多電影講的都是一個故事,有的導演用直敘的方式,有的導演用倒敘的方式,有的導演用插敘的方式,無論什麼樣的方式都能把故事講清楚,但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才是一個學問。那麼,電影講好一個故事的標準是什麼?
1、這個故事要給人思考的空間
電影里講的故事,不僅僅要求把故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把人物關系理清楚,一個好的故事更要給觀眾思考的空間,去引導觀眾思考人生、認識世界,去發揚真善美、去懲治罪惡。如果一個電影的故事講完了,觀眾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啟發,即便整個電影攝影華麗、場面壯觀,這個電影都是失敗的,因為它沒有留下東西,沒有給人觀念的沖突。
對於電影來說,要講好一個故事,要採用正確的敘述方法,故事要完整有邏輯性,在故事的最後,能夠帶給觀眾思考的空間,掌握住這三點,才能講好一個故事。
『貳』 導演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導演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導演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如果以鏡頭論電影拍的好壞,當然可以說明問題,但是我覺得這倒是有種把剪輯攝像的工作與導演的工作做了一些混淆。也就是說,對問題進行了曲解,甚至於提問的題主也沒搞清楚這個問題自己究竟是問的什麼,到底是鏡頭有多漂亮還是問導演怎麼拍的好電影。
電影,究其本質是在以一種方式講一個故事。這種方式藉助於影音的手段,這種方式不不同於以往眾多技術與藝術形式,而且由於其復雜性,一般情況下已經超於了一個人所能駕馭的范圍,所以導演拍攝一個電影時候,需要眾多的幫手,這些人統統需要為導演服務。如果這些人服務不好,那是他們職業素養問題,這些人服務的好,電影拍攝不好,這是導演功力的問題。那麼請問,什麼叫拍電影的功力?拍電影的功力,就是講一個完整故事的能力,講得好講不好,這才是一個導演駕馭這個電影的能力。
所以,你可以拿評價講故事講的好講不好來類比,雖然不完全相同,但是你至少能有個簡單的認識與評價體系而不至於混亂。那麼如何評價一個故事講的好與不好呢,首先是故事是不是精彩,這對應於電影拍攝層面,其次是故事有沒有深度,這決定於故事到底能深挖多少內涵。前者趨近與技術,後者趨近與精神內核。
拿鏡頭講的朋友我極其尊重,但是我瞧不上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為什麼有些導演拍個小樣很不錯,但是被稱呼駕馭不了大片呢,為什麼有些導演掌握大量資源要拍商業大片,還拍成爛片了呢,究其根本,都是不會講故事。講故事一是通過設計精心的場景推動情節發展,二是這個故事真的能夾帶了導演想表達的內容,你能找到你自己需要的感動。
只舉一個李安的例子。對於李安的認可度,應該沒有疑義。李安導演本就是寫劇本出身,他是作為一個導演,創作的劇本得到了認可,慢慢一步步走向奧斯卡巔峰,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講故事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果看他的功力,看完這個電影首先我想問自己,這個電影講了個什麼東西?我會給自己回答,李安在這個電影里完美的展示了自己的世界觀,他要講述一個信仰的問題。那麼好,如何講的.。為了講信仰的問題,李安就要把場景設定在印度,讓年幼的派信了好幾個宗教。你覺得這些是為了玩的嗎,不是,因為阿三的國家太牛了,印度教到處都是神,一個村子一個,好幾萬個。這就是說,我要拍信仰有關的,那就是要從信仰最多的地方開始,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李安讓年幼的派跟著父親上的那一課,你肯定得先知道導演想干什麼再說這么干好不好,你說呢,場景怎麼精彩的我就不分析了。第二步,少年的派已經信仰了這么多神,那哪個神是真的呢。李安為了讓這些神顯靈,就要把派扔在一場大的海難里,讓用海難去試練這些信仰,看如何派才能得到救贖。其中有一個場景,面對狂風暴雨,少年的派對著天空嘶吼,Jesus,我都這樣了,你們還要我怎麼樣?這個時候是什麼,是導演讓派在海上漂啊漂啊,經歷了各種困難,心靈要崩潰的時候,再加一場暴風雨,好了,故事講到這里,派就可以對神發出質疑了,你們根本對我沒什麼用。
當少年的派真的決定一定要生存下去的時候,故事實際上就講完主要部分了,所以到那個島上少年派要離開的後,劇情就到了海灘上。為什麼,因為剛剛已經證明那些神不好使了。最後的一段,導演的另一部,否定了那些神靈的救贖,那究竟是什麼樣的觀念才是他歌頌的呢。他讓中年的派慢慢的講了出來,什麼大老虎甩甩尾巴走了,我多麼想說聲謝謝雲雲....李安要表達說,那些痛苦的記憶就是痛苦,痛苦過去了,就恢復正常的生活。導演最後用了一個場景,派的老婆孩子回來了,視角從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切到從第三者的角度看這個普通生活的一家人的場景里。——這是多麼偉大的世界觀,我們總是期望一個受過大災大難的人發生某種變化,要麼活在悲痛里,要麼人生再也提起不起激情,但是派經受過這么多苦難,仍然保持一個普普通通的生活,小說家當時驚奇一下,其實這就是觀眾應該有的驚奇。由此,整個故事講完,近乎完美無缺。當時看完我當即立Flag表示這電影不得奧斯卡獎我就再也不看電影了。
導演的功力體現在調動各種手法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還體現在不觀眾的意志。李安知道自己拍完之後很多人看不懂,他也不強求觀眾看懂。所以在講派的故事的時候,這是怎麼講的呢,當時微博上一堆人吵鬧相信哪個故事。其實李安為什麼這么拍,可能吃肉這種事真的發生了,但是如果你把這種鏡頭拍下來,固然緊張嚇人,這不就是赤果果的血腥么,但是如果不留下這一筆只用幾只動物,這就是童話。要知道,這是一件事的兩面,一面是血腥,一面是神性。缺少了哪一面,都不完全,李安沒有相信倆故事中的任何一個,如果他相信了哪個,他就不會把另一個講出來。
所以講故事的人另一個能力是適當的給人以空間,讓喜歡血腥的人找到自己的重口味,把小清新的童話留給文藝小青年。但是作為講述完整故事的手段,你一定記得故事是怎麼一步步高潮的,你說這是鏡頭拍的好還是導演設計的好?他如果不想這么拍,那又怎麼能拍出來?李安自己描述導演的作用,就是要講這么一個故事,然後有一根線牽著觀眾,有高有低,觀眾就會有時候舒緩有時候緊張,就像寫作文一樣的起承轉合,然後高潮收尾。作為一個導演,牽這根線的能力,就是功力。
總結下,導演的對電影的掌控力體現在調用各種方法與技術手段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能力上。導演作為一個拍攝電影的主體,能良好的協調各路人馬為自己講這個故事服務並最終產出一個好的作品,這就是好導演。
;『叄』 怎樣利用電影語言才算是會講故事,那又掌握敘事的節奏呢
不只是問得太泛泛了,而且是太廣泛太空泛了。怎樣的電影才算是會講故事,怎麼的電影的敘事節奏好,這完全是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的,即便列出一些電影敘事和節奏控製得好的影片,也不能以一概全,因為不同的影片表達的目的和思想都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了,只能說從理論上講無論採用什麼電影語言和兵役法,影像內部邏輯性強,觀眾能夠較快地理解就算是會講故事,敘事的節奏更是因情節和主題需要而或快或慢的,也只能說空出了導演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詳略得當就算是節奏掌握得好了。
『肆』 評分高的電影,有什麼特點呢
我認為評分高的電影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是電影的敘事能力強,第二是電影表達的主題一定是是富含哲理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第三是電影的藝術表現強。
電影就是用聲音和圖像給我們講故事,所以我認為對於一部好電影來說首先必備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有沒有把故事敘述完整。一個完整的故事應該包含的最基本的五個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經過和結果,一部電影把這5點交代清楚了,那麼就可以說這部電影達到了最基本的敘事要求。但是一部好電影不應該僅僅把故事敘述出來,還應該把故事跌宕起伏地、高潮迭起地敘述出來,要讓觀眾看了不僅有代入感,還要讓他們的心情和感官也跟著故事一起起起落落,這樣觀眾才會對影片印象深刻。
以上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歡迎讀者朋友在文章下面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和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