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你感觸最深的是哪個情節
那就來說說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吧。
前段時間看到《我和 我的祖國》全陣容盛典活動,才真正有了 一種深切的體會,當時是在《前夜》劇組做講演的環節,演員黃渤號召全場起立,現場奏響國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在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中,齊聲歌唱起來。忽然間,內心湧起一陣無以名狀的感動,眼角滑出淚來。再看身旁的觀眾, 也都濕了眼眶,在結束歌唱之後奮力鼓掌,像是突然獲得了 某種力量。
影片以負責讓國旗順利升起的工程師林治遠為核心人物, 重點描繪小人物在大事件背最下所做出的的種種努力,開國大典之於我們的重要意義不必多說在管虎導演緊湊的敘事下,一個 工程師為了保障國旗能順利升起,在開國大典的前夜遭遇 阻礙然後解決阻礙,帶來懸念叢生、扣人心弦的觀看體驗。
大家的看法那,可以在評論中分享一下。
② 一部關於貧困山村學校的電影,其中有一幕是全校師生升國旗,老師用簡單的樂器奏國歌,很感人
《鳳凰琴》
導演:何群
主演:李保田 劇雪 王學圻
類型:劇 情
在偏遠的山區來了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她被山區艱苦的教學條件所震驚。
老校長每天給幾十個學生娃娃做飯,僅有的兩位教師不僅上課,還要天天接送學生,教師的工資因為沒錢而拖欠著。夜色中女人的哀號會穿過寂靜荒涼的山谷,讓人感到凄涼。
盡管如此,清晨竹笛奏演奏的國歌還是會伴隨著冉冉升起的太陽回響在山區學校的操場上……
③ 《我和我的祖國》這個電影表達對國家什麼情感
新中國發展了七十年的時間,七十年,意味著中國已逐步走向繁榮昌盛。這意味著中國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它在過去的七十年裡被磨練過。它已成為強大的珩磨,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從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到北京奧運會的開幕,中國將以嶄新的面貌和新的視角面對未來。這些成就的背後,是許多人的努力和汗水,看到現在的中國真是太棒了。
七批小人物以自己的方式經歷了新中國的七個歷史時刻。事實上,電影中提到的歷史時刻背後有很多真實的故事,這也是很多人被感動的原因,它使我們想起了我們自己和祖國的記憶。如果把人們的記憶分成許多部分,那麼很大一部分必須屬於祖國。如果能預測人類的命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時代。許多人不知道政治、經濟和國際關系,但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比幾十年前好了很多。
④ 《我和我的祖國》7個故事口碑不一,徐崢寧浩的導演水平到底怎麼樣
作為國慶檔最受矚目的《我和我的祖國》在上映第一天就拿下2.9億票房,領先2.0億的《中國機長》和1.6億的《攀登者》,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
《我和我的祖國》採用的是7個小故事來講述了7個歷史瞬間,7個導演也各顯才華,而這7位導演分別是:50後陳凱歌,60後張一白、管虎,70後薛曉路、徐崢、寧浩,80後文牧野。
故事六:《白晝流星》陳凱歌 陳凱歌將大場面的運用在《白晝流星》體現的淋漓盡致,這部分貢獻了最震撼的視覺效果。但因為故事名字比較隱晦,許多觀眾根本沒理解到陳凱歌想表達什麼。
草原上的兩個少年幾乎要"退化"成野獸,他們兩個想過逃離貧窮,但最終選擇回鄉,正如飛船返回艙終要回鄉一樣。故事立意很詩意,但是陳凱歌講故事的能力果然是一如既往地差,光剩下場面了。
故事七:《護航》文牧野 年輕導演文牧野利用閃回、插敘的方式在短小的故事中呈現出呂瀟然這個女飛行員的性格特點,故事完成度雖高,但是故事本身的平庸並沒有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如果非要我評出7位導演中哪兩位的故事最討喜,那無疑是《奪冠》篇的徐崢和《北京,你好》篇,從橫向對比來看這兩位導演無疑是最懂商業片的,這兩個故事也是商業化氣息最重最討觀眾喜歡的。 寧浩從一個小導演通過黑色幽默電影路如今走上大舞台真的很不容易,而徐崢從演員轉型導演同樣是經歷了困難重重,但兩個人的導演水平真的不比任何一個前輩差。期待他們能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交出更多優秀作品。 總的來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獻禮片,值得觀眾走進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