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性冷淡看什麼電影

性冷淡看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3-12-10 01:25:29

⑴ 誰能推薦一部以女性性冷淡為主題的電影~~

追凶20年。
MS是這個名字

⑵ 愛欲疑狂的影片評論

如果說《震撼性教育》是對於普遍男性認知女性的一種教育,那麼《愛欲疑狂》則是對於男人如何真正愛女人的深刻教育。片子從性出發,從教育男人如何在ML過程中體會女人的感受出發。性冷淡的女人,一直苦惱於無法給深愛的妻子以高潮的男人。醫生的出現男人與女人的矛盾和爭執。醫生開始成為調和兩人性生活和諧的主要角色。至此觀眾貌似就以為所有的情節將於治癒女人的性冷淡而有個完滿的結果。當男人遵照醫生的囑咐想要給女人一次完美的ML經歷時,故事忽然轉向女人以FUCKER的角色為自己創造了一次高潮。這是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一個有獨立性意識的女人是絕對令男人感到害怕的」。醫生這樣告訴一下無法接受自己被乾的男人。
其實問題不止於此,對於女人始終無法治癒的心疾,除非她自己說出來否則將永遠表現為不停地用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來發泄出她的壓抑。毫無疑問,男人與女人是相愛的。女人愛的無奈,男人愛的無助。當男人再次試圖以給予高潮的方式來愛女人時,意外發生了,這個影片的第二個高潮極利落地引出了實質。緊接著,男人與女人的分居,女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坦白,情節發展十分緊湊。醫生對男人說:「你不愛她,你所愛的是你塑造出來的她,她必須時時要求自己改變來迎合你,事實上大多數女人都是這樣要求自己以期望被關注被愛。」這位以「性臨床」作為前綴的醫生開始從非「性」的角度來思考這對夫婦的愛情。「走進她的內心」這恐怕是醫生給過男人最建設性的意見了。
女人終於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對男人說出了所有。「我的父親,這個始終說會給我安全的男人,卻深深的傷害了我」。在這位從小就是性虐待和亂倫的受害者的精神里,充滿了對於愛的恐懼。那種強迫的佔有的愛,整個地剝奪了她。她說她從未達到過高潮,而事實是她所需要的並不是高潮。她找醫生治療是希望她能夠與男人一同感受到性的樂趣。可能她對於自己亦是不清晰的,她對於男人的愛始終使她要求自己徒勞地去嘗試如何迎合男人。直到性喚起了她所有的痛苦回憶。她驟然地尖銳起來,她感覺自己一直被同一把利器刺傷,而持利器的人,總是自己所愛著的。男人流淚了,他發現自己太需要好好學習如何去愛這個特別的女人。那個「If you love me」的游戲,他們在片中做了兩次女人都是一樣的美麗。當假設從一些曰常的牢騷到敞開心扉的理解, 他們的愛走向了成熟
影片的最後, 男人再次拜訪醫生,正巧遇到醫生與他的戀人一起。男人問他,你是否真正從內心去看她 ?你是否擔心與她在一起的每一刻。
性,是享受,是樂趣,更是一種交流。但假如兩人在性生活上出了問題,請絕不要僅僅從性上去尋求答案。醫生最後意味深長的微笑同樣在說明這個問題.。
約瑟夫娶了一個古怪的女人,之所以覺得古怪,是因為瑪麗亞從不發脾氣,總是處在一種詭異的「正常」狀態里。正常吃飯,正常工作,正常交流,正常做愛,連高潮的時機都來得很正常。這種「正常」令他們在短短半年內陷入婚姻危機,在心理醫生面前,瑪麗亞才坦白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性高潮,即便約瑟夫再怎麼努力,都只能換得她幾記裝腔作勢的乾嚎。要打破這種尷尬局面,贏得妻子真實的性愛反應是如此之難,約瑟夫不知道,他將把瑪麗亞帶入昔日噩夢,尋找她封閉慾望的真正源頭。
將性愛與精神上的聯系討論得如此深入,唯《愛欲疑狂》一部,作為情色片,它的思路太正了,剝離掉那幾場床戲,幾乎算得上夫妻性生活健康指南。從前諸多電影描述情色,講究的只有形式感,彷彿唯有體位與肌肉才是登陸高潮的武器。其實完全錯誤,《愛欲疑狂》中的性有更神奇的功效,它不僅是求歡方式,更是治療心病,撫平舊傷的手段。這還真應了所謂的「科學依據」,尤其那場探索G點的關鍵戲,約瑟夫依照醫生指示,用一根手指剝除了瑪麗亞的漂亮面具,她給出了不加掩飾的情緒表現,依靠性意識的覺醒喚回了童年最不堪回首的記憶。面對真相,瑪麗亞無力再與約瑟夫做回夫妻,她被性擊挎了,在此之前不是逃避便是用兇猛的行為壓抑住它,如今關不住的「惡魔」終於從體內跑了出來,她便失去了愛的勇氣。這個辰光,考驗夫妻情份的時刻到了,約瑟夫明白瑪麗亞缺少個性背後的隱痛,他想拯救,繼續用隔著空氣的愛撫,用觸碰G點的技巧,用控制高潮的能力,繼續安慰妻子不安的精神世界。靈與肉的結合在《愛欲》里並沒有被整得花里胡俏,更像攤得極為平整的教科書,給出的全是嚴肅而體貼的答案。
或許電影拍得不算精緻,但劇本絕對夠份量,每個撩撥官能的橋段都適可面止,交待到位便收手了,可見態度之端莊。從沒有哪部靠性做噱頭的片子會矜持到這個地步。但《愛欲》恰是令你收回觀看初衷,驚訝於性愛帶來的毀滅與重生。性本身亦有陽陰兩面,可光明,可黑暗,瑪麗亞性愛禁區里那個黑洞,在約瑟夫的努力下終於被填平了,表面上,他們依舊是平凡的夫妻,但床笫之歡的意義早已升華至另一重境界。與此片作比,想想那些誇張的香港三級片,修煉床功均是拿體位與尺寸做榜樣,看過便算,斷不會去信,然而《愛欲》卻可作性愛寶典之用,偷些招式來試絕對有益身心。性暴露了你的愛恨,把你誤以為早就遺忘的東西變成刻骨銘心,約瑟夫與瑪麗亞幾番風雨才把住了愛欲的脈膊,他們的幸福在走出性心理的迷宮一刻方才豁然開明。

⑶ 妻子性冷淡很嚴重,看看男主是如何幫她治療的港片

性冷淡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睡眠不足、陰道干澀等引起的 建議可以提前看點小電影 喚起妻子心中的柔軟 前戲做久一點 還可以搭配些情趣玩具 抹點潤滑液等等 潤滑液建議使用英國歐維奧 裡面沒有防腐劑 沒有凝固劑 容易清洗哦

⑷ 求香港電影一個眼睛的老婆是性冷淡,他帶她去參加一個宴會訓練性冷淡

我看過這個片子叫《恐怖油輪》

⑸ 求一部片子名字,老婆有性冷淡,被送到一個地方...

香港艾曼妞之獸性培欲

⑹ 想了解心理學最精華的精神分析電影在這里

電影藝術家都是心理學大師,通過光影聲營造出幻想的世界,讓人直面那些無法直視的人性。

精神分析便是直面人性的藝術:慾望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人性的復雜矛盾沖突……在精神分析中,人們得以直面潛意識如同直視驕陽,從不自知的狀態下看清自己,不再受潛意識所控制。以下 25 部精神分析主題電影花費阿蘇大量精力和時間匯總而成,希望大家喜歡。

一、《佛洛依德》

1962年由約翰·休斯頓導演,超級帥哥蒙哥馬利主演。

阿蘇點評:敘述了弗洛伊德對潛意識的初期研究,闡述了俄狄浦斯情結。這部電影只有英文版,展現出精神分析初始時的發展狀態,以及弗洛伊德求學、思考、懷疑自己直至尋找到精神分析的道路。

二、《瑪麗公主》

法國導演柏諾瓦·賈柯2004年執導。這是阿蘇看過的最經典的精神分析電影,暫時沒有之一。

阿蘇點評: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弗洛伊德晚年的故事,根據法國瑪麗公主的日記改編。

法國公主瑪麗·波拿巴因長期受抑鬱症和性冷淡的困擾,每隔半年就要做一次手術,脾氣怪異,性格倔強,私生活混亂。她在弗洛伊德的陪伴下成長,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將精神分析的療法精細的展現在觀眾面前。瑪麗公主後來成為法國精神分析的領導人,很有個性和囂張的公主范,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在學會選舉中直接推薦自己的情人做領導,而且反對無效,牛逼沖天啊!在二戰期間,弗洛伊德由於固執,差點就掛了,瑪麗公主心急如焚,不斷地動員老頭子,最後因為安娜被蓋世太保帶走,弗洛伊德六神無主,同意離開維也納,並動用自己所有的資源,包括希臘、法國、墨索里尼、羅斯福,最終將弗洛伊德從蓋世太保手中拯救出來。

影片還原了一個真實平凡卻充滿智慧的小老頭弗洛伊德,固執可愛溫柔,還會發點小脾氣。瑪麗公主聰明強悍,以自我為中心。但作為一個公主,悄悄躲在樓梯間保護弗洛伊德那一幕,我看得眼淚都流下來了。

整個法國的精神分析發展都與瑪麗公主有關,她在影片中的情人魯文斯坦,這個人是拉康和法國第一批精神分析師的分析師和老師。

三、《穆赫蘭道》

著名導演大衛·林奇最具知名度的佳作。

阿蘇點評:《夢的解析》的經典詮釋,什麼叫凝縮,啥是移置,顯夢和隱夢的關系……導演的情節設計和拍攝手法讓人驚嘆。「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的。」此電影錯綜復雜,像一個迷宮,最後才真相大白。一般第一遍看不懂,仔細琢磨,看個三五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那種感覺和味道,嘖嘖。

四、《搏擊俱樂部》

大衛·芬奇導演,不是大衛·林奇哦,男主角是布拉德·皮特。

阿蘇點評:這部片子很經典,充斥著幻覺、暴力、死之本能、失憶、自我催眠,壓抑之後的巨大自我毀滅和反抗。

傑克是一個幼年慘遭父母遺棄的30歲大男孩。深藏在內心的被壓抑的憤怒,被他所在的缺德汽車公司點燃。然而獨自生活的他又不得不依附著那樣一個畸形的公司生存,每天重復著缺德而又機械的工作,最後通過幻覺和暴力來表達憤怒。兩個分離的人格不停地上演著不一樣的生活,然而他卻不自知。

五、《愛德華大夫》

1944年由著名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執導,大明星英格麗·褒曼和大帥哥格利高里·派克主演。

阿蘇點評:大學推薦心理學本科生必看的電影之一。這是一個有關心理分析的驚險故事,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上映後曾引起很大的爭議,但這不妨礙它成為四十年代的經典影片之一,它對後來的精神分析影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夢是可以恢復記憶的最佳線索,你是誰?在逃避些什麼?這些秘密都深埋在你的腦海里,只是你不願去面對。人有時會不願面對現實,因為事實會觸痛他們的傷口,因此他們為了忘卻一切,反而會生病。夢可以告訴我們你到底在逃避些什麼,但只能顯示出片段,將此片段加以組合成型,恢復原來的樣子,然後再找出其中的意義,而且越奇怪的夢越有幫助。」

六、《西北偏北》

還是希區柯克的經典之作。

阿蘇點評:影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亦被看作電影史上的懸疑片典範。此片也因為它「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精神分析中俄狄浦斯情結的經典註解,也體現了一個男孩到男人的成長和救贖。

七、《精神病患者》

懸念電影大師希區柯克代表作之一。

《精神病患者》,又名《驚魂記》,採用黑白膠片和小成本電視電影的製作模式拍攝。影片公映後獲得巨大成功。

阿蘇點評:故事描述一名盜取公款的女郎在逃亡期間投宿於汽車旅館,卻在浴室中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殺死。她的妹妹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調查,在逐步偵查下終於揭露狂人的真相。裡面涉及到戀母情結、死之本能、象徵等等。後來還有三部續集,講述這個殺人犯的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八、《後窗》

又是希區柯克導演,驚悚片哦。它是理性探究「窺視」主題的代表作之一。「男人觀看女性,女性則觀看自己。」——約翰·博傑

阿蘇點評:窺視癖(偷窺)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心理本能。弗洛伊德認為窺視癖滿足了人內心潛意識的需要。成為心理醫生、成為攝影師或模特畫家,都是偷窺本能的一種升華。人們通過視覺的隱秘偷窺來得到性的滿足感,如同孩子總喜歡知道那個不能看的抽屜里到底藏著什麼一樣,那是多麼令人激動與興奮的一刻。

九、《雨人》

巴里·萊文森1988年執導,由達斯汀·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主演。

阿蘇點評:濃濃的兄弟情。自閉症患者哥哥雷蒙以及弟弟查理的心理世界。電影揭開了他們童年創傷的秘密和心理防禦機制,從而探究查理對雷蒙情感轉變背後深沉的心理原因,看完有種悲喜交加的感受。

十、《黑天鵝》

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

阿蘇點評:「兩個女人呆在一起,就像在兩只同一個籃子里的貓一樣。」《黑天鵝》講述了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的共生關系。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中。隨著一場重大演出的日漸臨近,許多的麻煩也隨之加劇。並且她不確定競爭對手是一個超自然的幻象,亦或只是她自己出現了錯覺。一個女孩與母親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仇母情結)……影片也運用了拉康學派的鏡像理論,幻覺、自虐在影片里隨處可見。

十一、《危險方法》

大衛·科南伯格導演,凱拉·奈特莉、維戈·莫特森和邁克爾·法斯賓德等聯袂出演的劇情電影。

阿蘇點評:影片講述弗洛伊德、榮格和薩賓娜的關系,以此來呈現精神分析發展初始的故事,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並不是弗洛伊德,而是一位名叫薩賓娜·斯比因的猶太裔俄羅斯女子。作為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和榮格的病人,這位女子給了兩位心理學家極大的啟發,卻也促使榮格最終在理念上與恩師弗洛伊德分道揚鑣。裡面有精神分析初期的叛逆人物奧托格·羅斯,他弒父情結的典型代表,當時他倡導釋放本我,引發巨大的爭議,對榮格有一定的影響。

十二、《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

2006年的德國電影,由湯姆·提克威執導。看完之後感慨不已。

阿蘇點評:一個從小被遺棄在巴黎最骯臟、最惡臭不堪的地方——魚市場上的孩子,嗅覺超乎常人,異常靈敏,聞過一遍的香水就可以直接復制出來。童年缺失導致的人生悲劇,因為忽視和痛苦,導致同情心的喪失,快感區域上行固著在嗅覺上。主角對完美香水有強迫性追求,通過謀殺13名處女達成理想,最後當他可以為所欲為時,卻以生命作為代價贖罪。

十三、《老男孩》

韓國導演朴贊郁拍攝的經典電影。「笑,人人陪笑;哭,獨自落淚。」

阿蘇點評:心理承受力低的朋友慎看,這電影虐心啊。亂倫和殺戮,精神分析永恆的主題,俄狄浦斯情結的經典表達,俄狄浦斯挖掉自己的雙眼,吳大秀割掉舌頭,那碎了一地的玻璃,如同破碎成無數塊的心:因果、罪惡、亂倫、贖罪……一個是姐弟的亂倫之愛,一段是父女的亂倫之情。為了姐姐而復仇,設計吳大秀父女亂倫,大秀寧願做狗也不願意讓女兒知道真相,親手剪掉了自己的舌頭,而幕後黑手李宇真在大仇得報之後開槍自殺,大秀事後找催眠師選擇遺忘的方式去面對,在信里說:「縱使我是禽獸,難道我就沒有資格生存嗎?」影片最後的那個笑容,讓人心碎。

十四、《貝殼和僧侶》

1926年的無聲老電影,法國杜拉克導演,先鋒派電影代表作。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超現實主義的故事片。時間很短,只有三十多分鍾。

阿蘇點評: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性無能的僧侶,他渴望得到的一個女人,恰恰是另一個人的情人。此人不斷變化為傳教士、將軍和監獄看守同他作對。導演對主人公的性心理作了充分的探索,運用一系列非現實的畫面來表現人物的性夢幻世界,並設計許多超常的動作來刻畫性壓抑者的變態行為,如主人公無故打碎了酒窖里一個又一個的玻璃球,或者穿上一件拖到腳跟的大衣在大街上亂逛:暴力、殺戮、恐懼、美女不斷變幻……全片沒有情節,也無人物性格塑造,僅用意識流的方式去呈現,充滿弗洛依德主義的潛意識迷狂的幻覺場面,將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關系象徵性地表達。

十五、《畢業生》

1967年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

阿蘇點評: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移情性戀愛經歷,體現了戀母情結、閹割焦慮、救贖和成長等相關精神分析主題。影片最後的名曲《斯卡保羅集市》特別動人。坐在公交車上,音樂響起,好有感覺。

十六、《天地無倫》

拉里·克拉克導演。是一部反映青少年「青春殘酷」的影片。

阿蘇點評:一部充滿著性、暴力、仇恨和愛的電影,家庭悲劇,俄狄浦斯情結的深刻呈現,性本能是人類永恆的動力和悲劇所在。人生還能更悲催些嗎?一切都有希望。

十七、《美國麗人》

薩姆·門德斯導演的第72屆奧斯卡金獎電影,凱文·史派西主演。

阿蘇點評:影片中一個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男性心已死去,卻遇到一位讓其神魂顛倒的小女孩,是他女兒的同學,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洛麗塔情結」的真實註解,面對著死亡焦慮和生活亂麻的中年男性,通過迷戀青春女孩來重新燃燒自己,也有對女兒亂倫的投射,妻子的出軌,女兒的叛逆,最後一聲槍響,原來最恨同性戀的其實就是同性戀。影片中充滿了亂倫、弒父、同性戀、壓抑、逃避、殺戮,拍得非常之美。

十八、《國王的演講》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由湯姆·霍珀 執導,科林·費斯、傑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第8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阿蘇點評:一個國王竟然有當眾講話焦慮,無法對國民進行電台演講,只能找心理醫生來解決問題。國王為何有這樣的問題呢?原來有一個苛刻高要求的爸爸,當他試圖表達時,前國王說:放鬆、好好加油、快點!那種語氣和表情,多麼高壓的姿態和氛圍,讓人死的心都有了。國王也有童年創傷,也有俄狄浦斯情結哦。不能正常言語的原因,是恐懼自己內在的弒兄和弒父情結,恐懼自己的優秀而能取代他的哥哥。當他處於憤怒生氣的狀況下,在罵臟話的時候,表達卻非常流利。他將自己的攻擊性壓抑之後,表達就會出現結巴的問題。最後,在心理醫生和演講家的幫助下,國王一步步地走了出來。

十九、《吮拇指的人》

美國導演邁克·米爾斯。男主角憑此片得了柏林電影節影帝,一部溫情成長的影片。

無論今年幾歲,長大成人真不是件容易事!

阿蘇點評:吸吮拇指代表口欲期的固著,與母親的依戀關系出現問題,在緊張焦慮的狀況下退行到嬰幼兒的階段,通過吸吮手指獲得安全感,其實男性的抽煙何嘗不是如此呢。男主角賈斯丁17歲了還在像嬰兒一樣吮吸大拇指,戒不掉,周圍人都要瘋掉了。基努里維斯做心理醫生哦,涉及到青春期少年的成長困惑和過程,揭示青少年心理問題中的家庭原因對其的影響。有點小溫馨,看的時候會很有共鳴哦。「因為人們都討厭問題,為解決問題人們都在尋找完美解決方案,但實際上沒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沒有答案的狀態下生活,帶著問題生活和面對,這個選擇怎麼樣?

二十、《鋼琴教師》

法國電影,邁克爾·哈內克導演,此片有風險,要看需謹慎,耶內里克的名作。

阿蘇點評:此片與《黑天鵝》有得一拼。女兒和母親的關系,總是一段扯不清的心理痛苦糾纏。一個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親極端變態嚴苛的鉗制下,心靈是如何被扭曲,情愛是如何被變異的。被壓抑和禁止的東西總是對人有過度的吸引力,女鋼琴教師和英俊年輕的男學生來了一場虐戀,在母親的面前毀滅自己(毆打的那一幕)。遭到男主角無情的拋棄,影片最後一個孤獨眺望的女人用刀深深地插進自己的胸口,獨自離去。

二十一、《毀滅》(又名《烈火情人》)

法國路易·馬勒導演,是歐洲電影的絕美之作。

阿蘇點評:講述父親、兒子和兒媳三角關系。將一部直面人類最大的禁忌——亂倫的影片拍得如此精美、如此震撼。在罪與罰、痛與快之間體現一種心靈的裂變,並為這種裂變尋求到有意識的,更多的是潛意識的,也就是人稱其為人的心理依據。

二十二、《一條安達魯狗》(1929)

大師路易斯·布努艾爾的超現實主義影片。

阿蘇點評:根據佛洛依德夢的解析的象徵理論拍攝出來的無意識流電影。它是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中出現的超現實主義電影的一部代表作。影片無任何情節,只有一組組無邏輯無理性的鏡頭,以及奇特怪誕形象的不諧調接合:男人想去擁抱他渴望的女人,卻被系著南瓜的長繩絆住。從手心的洞中爬出的螞蟻,一隻死驢血淋淋地堆在鋼琴上,一個男人拿著一把剃刀割裂女人的眼球…

二十三、《致命ID》

《致命ID》是美國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推出的一部以殺人游戲為主要內容的驚悚劇情電影,由約翰·庫薩克、雷·利奧塔和阿曼達·皮特主演。

阿蘇點評:一個童年受過巨大的心理創傷的罪犯,在汽車旅館殘忍地殺害了6個人。他的頭腦里存在著10個不同的人格:一個不知道生命意義的警察、一個想退休的妓女、一個殺害警察的罪犯假冒警察、另一個罪犯、假扮旅館老闆的小偷、理想化的女性大明星、機械木訥聽話的父親、性格暴躁的母親、一對情緒激動的情侶、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10個人格在幻想的汽車旅館里互相殘殺,只剩下一個人格存在,最後的結局讓你大吃一驚。

童年的創傷讓人的性格扭曲,內在的負罪感、痛苦沖突、無法直面自己的感受,導致人格的分裂和分化,成年後的殺戮。沒有重新還原的治療往往都是無效的,內在創傷的修復不只是人格的整合,而是人格的重建,否則都是沙上建房子。「當我走上樓梯,我看到一個不在那裡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裡,我希望他會永遠消失。」

二十四、《提線木偶》

韓國導演權英樂的作品。

阿蘇點評:我們是潛意識的提線木偶,也可能是他人的提線木偶。男主角任志勛是一個精神科醫生,利用催眠進行治療。女主角賢貞是他的好朋友的女朋友,一個提線木偶師,看似溫柔嫻淑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個控制欲極強,殘忍殺戮的人格。

影片在俄狄浦斯三角關系中進行,戀母情結、戀父情結交替出現,底層的創傷沒有得到治療,男主角的嫉妒佔有控制欲出現後,通過催眠佔有女主角,在咨詢關系中發生性關系,讓賢貞成為他的性奴隸,這實際上是一種極度缺乏安全的表現。賢貞對於親密的恐懼、依戀的渴求和性的需求被嚴重壓抑著,當全身心奉獻而被拋棄後,重演了原生家庭的悲劇,內在陰暗的人格出現,通過殺戮完成控制。

二十五、《洛麗塔》(也名《一樹梨花壓海棠》)

1962年出品的電影,由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Kubrick)執導,改編自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在1955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洛麗塔。故事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未成年少女洛麗塔之間的不倫之戀。後來1997年又重新拍了一遍。

阿蘇點評:蘿莉一詞原型就是來源於此片。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它的悲劇深淵乃是源於——「慾望」。在所有涉及色情的語言之下,是作者關於「慾望」主題的嚴肅敘事。男性的中年危機,通過追求少女來得到生命的活力,在亂倫的驅使下變相地謀殺了妻子,最後女孩卻與另一個中年男人合謀逃離了繼父的控制,引發一系列悲劇。


文:蘇劍鋒丨壹心理專欄作者

⑺ 《肉與靈》:性冷淡風的超現實怪誕愛戀,肉與靈的愛情思辨

        近幾年,性冷淡風格的電影越來越被影迷接受並喜愛,冷色調為主的畫面、極簡主義的布景、少台詞重意象的表現形式、舒緩靜謐的配樂以及荒誕另類的劇情成為這類電影獨特的標簽,其中以歐洲國家的導演最為擅長。比如瑞典大師級導演羅伊安德森的代表作《寒枝雀靜》、《二樓傳來的歌聲》,法國的《心房客》、《處子之山》等。這些電影往往聚焦個人或群體的孤獨、慾望,常常探討關於人性的哲學或社會疾病,極簡克制的形式下留給觀眾巨大的思考空間來自行解構。

      我這次想推薦的這部電影——《肉與靈》便是走這一路線的,它把「肉慾vs靈魂」這一老套的愛情課題用性冷淡風的形式呈現了出來,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感體驗。

    《肉與靈》由匈牙利著名女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執導,是一部穿梭於夢境和現實之間的超現實愛情電影,主要講述了年輕貌美的肉聯廠女質檢員瑪麗卡和中年財務總監安德之間的怪誕愛戀。

      男主角安德是一家肉聯廠的財務總監,左手殘疾,中年獨居。他性格較孤僻,有強烈的自尊心,雖然獨身多年,但仍然對愛欲有所嚮往。

      女主角瑪麗卡是這家肉聯廠新聘的質檢員,外表清純文靜,性格木訥耿直,有嚴重的社交障礙和強迫症,心智似乎還停留在孩童階段,抗拒被觸碰,對愛情一無所知。

      起初,安德不自覺的被瑪麗卡美好的外表所吸引,主動與她搭訕卻總以尷尬告終。但安德仍然默默的關注著這個被同事們視為異類的女子。隨著交配粉事件的發生,兩人終於產生了實質性的交集。

      由於交配粉(專用於動物的催情交配)被偷,警察安排了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對肉聯廠的每一位職員進行心理檢查和夢境分析。在詢問過程中,心理咨詢師驚訝的發現安德和瑪麗卡兩人的夢境居然完全一致便找來兩人談話。得知這一情況的安德和瑪麗卡從此開始真正了解彼此。

      在夢里,他們都夢見一片靜謐空靈的森林雪地和一雄一雌兩只鹿,它們時而互相尋覓、互相追逐,時而和諧友好的一起覓食休憩。在現實中,兩人彷彿找到了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震驚又欣喜,並逐漸確立男女關系。在經歷了幾次情感波折後,安德和瑪麗卡終於從夢境中的「神交」進階到現實世界裡的肉體交歡,而兩人的夢境世界也由此消隱不見。

      縱觀全片,導演並沒有直白地去闡釋她對「肉與靈」這一電影主題的理解和觀點,而是通過隨處可見的「對位」、「象徵」來構建「肉慾」與「靈魂」的辯證關系。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能夠打敗芬蘭電影大師阿基·考里斯馬基的《希望的另一面》拿下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的原因之一吧。

影片通過設置「夢境」與「現    實」、「牛」與「鹿」、「鹿」與「人」這三組關系來不斷深化主題。「夢境與「現實」的交替象徵「肉」與「靈」的對立,空靈澄凈的夢境世界對應純粹無欲的靈魂交流,而物慾橫流的瑣碎現實則對應著對肉體歡愉的追求。「牛」與「鹿」也和「肉」與「靈」相對位,肉牛被架在冰冷血腥的肉廠作業流水線上被機械分割象徵著縱情肉慾的麻木貪婪,而聖潔神秘的鹿則象徵著靈魂相契的純潔美好。

      「鹿」作為影片最重要的母題在片中共出現了9次,它是安德和瑪麗卡在夢境中的對位。雄鹿代表安德,雌鹿代表瑪麗卡,夢中兩只鹿的各種狀態都對應著兩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關系進展。而影片結尾,當安德和瑪麗卡發現自己不再做夢,兩只鹿也在陽光中漸漸消失了,這一開放式結局給了觀眾無限的空間來猜想男女主人公未來的可能性。

      你可以認為安德和瑪麗卡是因為彼此在現實世界中認定了彼此、兩副孤獨的皮囊找到了避風港而不再需要精神世界的交流也可以幸福美滿的攜手到老;也可以認為他們終有一天會因精神交流的空白失去最初互相吸引的特質而分道揚鑣。我們對這場超現實愛情的結局的認定,就體現了我們自己對「肉」vs「靈」這一愛情課題或統一或對立的觀念和選擇。

閱讀全文

與性冷淡看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獨立求生電影推薦 瀏覽:70
在游輪上的國外電影有哪些 瀏覽:190
如何在淘寶購買電影 瀏覽:421
變態暴力好看的電影內地 瀏覽:601
王寶強裸戲是什麼電影 瀏覽:547
2021年電影怎麼樣 瀏覽:462
給介紹好看電影片子 瀏覽:881
有什麼像黃海好看的韓國電影 瀏覽:11
白牛仔神槍手電筒影名字是什麼 瀏覽:911
波蘭電影學院有哪些 瀏覽:778
任達華免費電影全集國語 瀏覽:434
美國好看的軍事題材電影 瀏覽:690
好看的英文電影熱血 瀏覽:835
如龍0小電影好看嗎 瀏覽:411
2021今年過年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810
有哪些地方可以看蒼老師的電影 瀏覽:375
2020劉德華電影有哪些 瀏覽:661
怎麼開播看電影 瀏覽:213
莫迪尼亞尼什麼電影 瀏覽:628
戀愛通告電影免費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