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辛德勒的名單》屬於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
二戰中被德國法西斯殺害猶太人有570萬名之多影片就以此為背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一個堅定納粹黨人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資本搪瓷廠里猶太人最便宜勞工那兒工作人都受到從事重要戰爭產品工作保護因為搪瓷廠給前線部隊供應餐具和子彈
1943年克拉科夫猶太人居住區遭到血腥屠殺辛德勒受到了震動引發了做為一個人應有良知為了盡可能多保護猶太人制定了一份「保證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工人名單」並賄賂了納粹官員使得許多猶太人得以倖存但行為引起了反種族法懷疑可每次都能機智躲過納粹迫害並一如既往冒著生命危險保護猶太人直到蘇聯紅軍向辛德勒工廠里倖存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
一個大雪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准備踏上逃亡之路獲救1000多名猶太人為送行自發簽名以證明並非戰犯並把一枚打造好戒指送給辛德勒作為紀念上面刻有希伯萊文「救一個人就救全世界」此時辛德勒突然跪倒猶太人面前痛苦失聲:「我本可以救更多人我揮霍太深……」
戰後辛德勒瑞士一個小鎮隱居下來身無分文靠曾經救助過猶太人救濟生活過了幾年辛德勒貧困中死去按照猶太人傳統辛德勒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耶路撒冷們墓碑上都放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石塊作為敬禮……
《辛德勒名單》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一部轟動世界宏篇巨制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一部影片其思想嚴肅性與非凡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深度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對於影片成就來說這當之無愧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才華來說這一份遲到肯定
影片拍攝過程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投入了巨大精力和熱情實際上影片改編權和製片權早1982年就已買下但直到10年後影片拍攝計劃才真正得以實行為了拍攝這部影片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電影特技也拒絕請好萊塢影星主演而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料請來了當年集中營倖存者作副導演並請被辛德勒拯救猶太人作影片顧問斯皮爾伯格耗費了2300萬美元就完成了這部長達3小時15分鍾影片並謝絕了片酬而將全部個人贏利捐獻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作為一個猶太人拍攝這樣一部影片也斯皮爾伯格長期以來心願《辛德勒名單》一片雖然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但其製作規模卻不亞於任何一部彩色大製作影片影片共有126個角色動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參與演出影片情節感人氣勢悲壯而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紀錄片式拍攝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種極其真實效果感人肺腑發人深思影片中電影語言運用十分出色表現猶太人悲慘遭遇時有一個鏡頭中出現了紅色沖鋒隊屠殺猶太人場景中穿紅衣小女孩與畫面形成了極其強烈對比產生了極具藝術沖擊力視覺效果而當小女孩再次出現時已經運屍車上一具屍體這一處理手法堪稱經典同時也點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沖擊對於辛德勒來說這一小女孩代表了所有看見猶太人不幸代表了心理中發生變化這一鏡頭具有深層內蘊和藝術價值都足以載入史冊它藝術性達到了經典地位
② 電影《萬里歸途》有哪些戳中淚點的細節
電影《萬里歸途》劇本的整個背景就是利比亞和2011年利比亞撤僑,這點已經不是秘密了。
這個國家經歷過這場戰爭後,至今其實還處於交戰狀態,分崩離析,戰亂不止。
當然《萬里歸途》沒有像韓國電影《摩加迪沙》一樣直接點出故事發生國的名字,畢竟我們習慣給人留點面子,以及不幹涉別國內政。
不過影片中的一些地名和細節還是很「利比亞」的。
首先,已經有很多解析文章說過,片中的努米亞其實是利比亞這片土地上曾經王國的名字。
公元前202-40年(中國大致為西漢朝代),在現在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和摩洛哥幾個國家的位置上有一個叫「努米底亞」(Numidia)的古王國。
另外片中提到要逃到的鄰國「圖利斯」很明顯就是「突尼西亞」的諧音。
努米底亞王國最大疆域圖
第二,電影中提到的努米亞首都的萊普蒂斯和萊普蒂(提)斯國際機場,也有來源。
萊普提斯是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一座古城和遺址Leptis Magna,整個都是古羅馬時期的建築,保存極為完好,規模也很大。
萊普提斯遺址
第三,電影中宗大偉和成朗找到白嫿等人的市鎮叫「塞布拉塔」。
這座市鎮Sabrata(塞布拉塔或譯作塞卜拉塔、薩布拉塔)也是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一座古羅馬遺址。
萊普提斯遺址在首都以東,而塞布拉塔遺址在首都以西,看來劇組對利比亞還是做了很詳細的研究。
宏偉的塞布拉塔遺跡建築
另外在利比亞內戰中,還有一個叫做米蘇拉塔的城市,是內戰期間政府軍與反抗軍打的最激烈的一座城市之一。
不知道電影中的市鎮是否參考了米蘇拉塔之戰。
最後,電影中多次當作背景出現的那個統治者畫像,自然就是曾經的非洲強人卡扎菲了。
這個人的經歷,當政時期做過的一些奇葩事情就不展開了。
卡扎菲和勃列日涅夫一樣也是個勛章愛好者,而且特別喜歡穿白色衣服,劇組的美術對他的形象也是非常還原了。
③ 《辛德勒名單》是部什麼樣的電影啊
生命的見證-《辛德勒的名單》
寫下這個題目,腦中思緒萬千,卻不知該從何說起。且不談影片的選材與拍攝,那份凝重與深刻就足以使呼吸無從落腳。我看到身邊的朋友,那輕松的姿態和歡笑的面孔,我看到湛藍的天,粉嫩的桃花,新綠的樹枝,有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我感覺到心頭的沉重,連眼角也滲著苦澀,可我沒有哭的勇氣,在歷史的傷痛里我找不到詞彙來形容我的渺小。這場戲劇耗盡了我所有的自信和力量,甚至被那一段灰黑的影片世界抹煞了視覺,那唯一的紅色的消逝也刺痛了情感,猶太人衷情聖詠的心聲滌盪了靈魂,鋼琴相對小提琴的溫暖,才讓我有了思考的力量。
木木地盯著電腦,字不前馳。這種沉重的感悟使心和頭都在隱隱作痛,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辛德勒,對戰爭有著敏銳嗅覺的德國人,他認為以往的失敗都不在自身,只因缺少了某元素,那便是WAR。於是沉重來了,那幾如敲字般的殺戳,生死介乎於一念一字之差,你無法想像明天,甚至下一秒的狀態,對於猶太人來說活著也許只意味著恐懼,想著下一秒隨時會到來的死亡。「片刻的生命,終究是生命。」生死在這里或許已全然沒了意義。糞坑中那單薄的身體,那迷茫的眼神;熊熊燃燒的屍山前,那德國兵驚恐地吶喊;清屍的板車推走了全劇唯獨的色彩,這是戰爭還是人性的罪惡?
沖天的槍聲,流淌的血液,德國兵在悠閑地彈著巴赫……軍官說「六個世紀形成了猶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六個世紀的歷史成為謠言,它們從未發生過,今天才是歷史。」
財富和永恆是人類個人和集群追逐的目標,讓世人記住,成為歷史。財富容易被易手,歷史經常被改寫,財富是不是能取代人生的價值,歷史是不是能抹煞存在的記憶。是良心發現還是信仰發生?發現和發生是一樣的重要,否則,沒有發現,生命的起點不會實現人生的目標,沒有發生,人生的目標會違背人生的起點。發生讓人們有根據,發現讓人們做見證。辛德勒在殺戳的游戲中開始了價值的思考,今天如果有戰爭中的倖存者,他會做何見證?
粗陋的打字機敲打的並不是枯燥,那聲音比槍聲更堅定,兩種沉悶給予你千言萬語的思緒,辛德勒與老者的背影在昏暗的光束中寫滿了正義與溫暖,這種偉岸打動了心頭最堅硬的位置。
那一紙名單見證了生命的永恆,那一枚指環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著灼目的光芒,「救人一命等於救全世界」,那是多少條生命啊,長眠在耶路撒冷的的辛德勒,用財富買到了永恆,成為永不被遺忘的記憶,這是生命的見證!
④ 豆瓣8.7分的《花束般的戀愛》上映,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花束般的戀愛》這部劇,主要講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東京明大前站錯過末班電車進行偶然相識,而引發一系列愛情的故事。
我們會發現每一部影視劇在進行上映之前,一般情況都會通過預告片或者是進行宣傳的方式,獲得一定的熱度。並且喜歡觀看影視劇作品的觀眾都會根據預告片的內容,進行衡量影視劇是否精彩。
三、《花束般的戀愛》比較好看。
這部電影上映之後,我個人覺得是比較好看的。因為在觀看的同時,不僅能夠觀看到精彩的劇情。而且演員們的演技也非常的專業,能夠把各自飾演的角色表演的十分深入人心。並且這部電影是以愛情為題材,讓不少人在觀看的同時,能夠因為電影中的劇情聯想到自己的愛情。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比較好看的,並且這部電影也擁有很高的熱度。
⑤ 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的戰爭電影
1、《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由約瑟夫·L·曼凱維奇執導,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63年6月12日上映。
該片講述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與凱撒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凱撒被行刺後,她又將目標轉向大將軍馬克·安東尼,兩人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2、《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於2004年12月16日發行的一部戰爭傳記電影,由奧利弗·斯通執導,柯林·法瑞爾,安吉麗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亞歷山大大帝傳奇的一生。
亞歷山大大帝(柯林·法瑞爾飾)生於紀元前356年為馬其頓國王菲利普斯(方·基默飾)之子,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
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於大師亞里士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之職,並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帥,隨父橫掃希臘城邦之亂。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繼承其父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並直入小亞細亞攻佔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又越過印度河進入恆河流域,因軍士思鄉被迫退回。
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3、《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該片於2005年5月6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伊斯蘭領袖薩拉丁的故事。
4、《耶穌受難記》
《耶穌受難記》是由梅爾·吉布森執導,詹姆斯·卡維澤、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一部劇情電影。影片於2004年3月19日在中國大陸首映 。
影片描述的是耶穌殉難前最後12小時內發生的故事。最後的晚餐結束後,耶穌開始祈禱,他不斷地忍受著撒旦的誘惑。背叛了耶穌的猶大將耶穌推向了十字架,被拘捕的耶穌囚禁在耶路撒冷城內。
5、《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約翰斯塔德編劇,傑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衛·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邁克爾·法斯賓德、湯姆·威斯多姆、安德魯·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托羅飾)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飾)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