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了嚇得直冒涼氣,為何美國電影《閃靈》堪稱國際恐怖片之最
《閃靈》之所以能帶著它並無太多恐怖鏡頭的內容榮登恐怖片排行榜的NO.1,其原因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縱觀整部影片,隨著對鏡頭中展現出來的細節與場景布置進行仔細考究,不難發現,真正細思極恐的是影片反映出來的主題和內涵——對大屠殺的批判,對人性中邪惡一面的抨擊。
到後來,這個場景慢慢的有了解釋——之前的酒店看守用斧子活生生的將自己的妻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砍死,是怎樣窮凶極惡的惡鬼操控著他,他才能做出這等慘絕人寰的事情啊,朝夕相處的親人、血濃於水的親人,就這樣被利斧砍殺,魂魄也得不到安息,人性的丑惡昭然若是,生命的悲哀也在此展現的淋漓盡致。
三、警示人類銘記歷史,勿讓歷史上曾真實上演的恐怖情景重演
整體看起來,本部影片的恐怖氛圍營造的還是很足的,特別是其經典鏡頭——鮮血從電梯中噴涌而出,像是洪水般想要吞沒掉整個酒店甚至整個世界。此處還有一個深層面的寓意,電梯直通地下,地下是印第安人的墳墓,這些噴涌的鮮血代表著無辜被屠殺的印第安人,更代表著他們內心的憤怒與不甘!
到了這個場景,整部影片的批判之意已經達到了高潮,它對歷史上美國人所作所為的濃厚批判性也很顯而易見。
總的來說,對於恐怖片排行榜,要是說別的影片是憑借特效與場景布置,它可以說是憑借了深刻的內涵榮登了榜首。可以說仔細推敲過後,其對人性的思考,對歷史上屠殺的批判都讓人見識到了真正的恐怖。
② 電影《熊出沒之年貨》主要講了些什麼最吸引你的情節是什麼
1.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中國新年的前夕,光頭強的父母叫光頭強回家過年,光頭強告訴父母他過的很好,並且會帶一些新年貨物回家,但他只有夠的錢回家,根本沒有錢置辦年貨,所以光頭強只能找老闆李要工資,但被解僱,光頭強收到了老闆寄來的T恤,只能賣掉它們來賺錢回家過年,但是一天之後沒有客人買,光頭強不斷地找工作,終於找到一份管理員的工作,保護叢林和動物在一起,然後老闆李發送日誌機器人,沒有保護叢林,結果又被解僱了,但有了薪水,當他買了新年貨物回家,然後想起了動物和伐木機器人,拿出新年貨物和伐木機器人戰斗,贏是贏了,但他們沒有新年貨物,熊大和熊二以及動物們取出蜂蜜和水果送給光頭強充當年貨,最後動物們依依不捨地跟光頭強說再見,喊道:「光頭強,再見。」光頭強回家過年了!
③ 十二年前那部電影《盲山》,你還記得嗎
最近看到一篇大快人心的新聞,歷時七個月,一橫跨八省的人販子網路被徹底摧毀,居然涉及六十餘名嫌疑人,共有十七名女性獲得解救。
主犯萬某說,拐騙到的少女大多送往山東、安徽 ,卻又一口咬定說她們是自願嫁到中國的(其中有一些外國貧困地區女性),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他還承認自己知道這事道德上不對,但涉及到違法犯罪這一塊就不怎麼清楚。
他真的是法盲,不知道這種事是違法犯罪嗎?還是裝作不知道自欺欺人呢?這個答案只有他心裡清楚。
但是,我無比清楚的是,在那麼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村民們真的不知道買賣女性是犯罪的事,他們將其視為理所應當,就連警察也拿他們沒辦法。
那是什麼地方?
《盲山》。
女主人公白雪梅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她一直找不到工作,直到遇上了一個女人:胡姐。胡姐告訴她有收「中草葯」的生意,一次就可以賺幾百塊,就這樣,她沒有一點防備地跟著胡姐和「吳經理」來到了北方一個偏遠山區。
我們的刻板映象是,被拐賣的女孩一定是沒什麼知識的,識別不出好人壞人,沒有足夠的警惕性,可是這個想法只對了一半。導演李楊在采訪中就說到,有不少一部分被拐賣的女性學歷都很高,碩士、博士、研究生都有,電影起到的就是警示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小看人販子的伎倆,不能輕視任何潛在的威脅。
到了村子後,一群村民都圍著她看熱鬧。她可不知道,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她將會面臨的境遇,可是,他們都是一夥的,沒有人會幫她。
「胡姐」和「吳經理」借口談事情離開了,白雪梅喝了一杯水後睡了過去。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可是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處處都這么做,又太不實際。
那怎麼辦呢?
唯有保持一顆警惕之心。
一覺醒來,白雪梅的身份證和重要物品都不見了,她詢問這里的農民(此刻她還不知道這就是買她的人家),這才被告知:「你家人把你賣給我兒子做媳婦了。」
這對於她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啊!
她先是辯解那不是她家裡人,然後又跟他們說理要求去報警,最後只得懇求他們放她回去,可是,那家人無動於衷,最後,把她關進了屋子裡。
很快他們就給四十歲的兒子德貴(這個人真是侮辱了他這名字)辦了酒席,一群猥瑣的單身漢互相說著粗話給他敬酒。
村裡的孩子都趴在窗戶邊看德貴的「大學生媳婦」,他們壓根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白雪梅試圖求救,這些孩子卻無動於衷。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孩子。
在這個貧困的村子,只有一個老師,他叫德誠——唯一一個上過高中的人,是德貴的表弟。就連知道道德准則的他,明白法律的他,也「默認」了這種事,還借錢給了德貴買媳婦,並且對於這件事一聲不吭。他一定不會告訴這些孩子「買女人」是件錯誤的事,無道德的事,違法的事。
那能全怪他嗎?
也不能。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在這樣一個愚昧無知、野蠻落後的地方,村民卻在某些事上無比「團結」。比如,一家買來的「媳婦」不聽話,大家會一起慫恿男人去打,「媳婦」跑了大家會一起圍堵……
而作為屢屢落榜、沒考上大學、沒法離開山村的人,德誠沒有那麼大的勇氣和力量去與一整個村子作對 ,畢竟那裡的人野蠻愚昧,連警察都不怕——因為無知,所以無畏。
說起他們要買女人的原因,也是令人汗顏,又一次地表現出那個地方村民的愚昧。
他們村幾乎沒有土生土長的女人。
為什麼?怎麼可能不生女孩?
不是不生,而是生出來就被拋棄了。
被扔進河裡的女嬰
因為窮和重男輕女的觀念,他們殘忍地拋棄女嬰,只留兒子來延續香火。又因為沒有女人,他們努力籌錢去「買媳婦」,買完又變得更窮。
如此他們就走進了一個死循環里——窮造成無知,無知導致更窮。
要不怎麼有那句話「窮山惡水出刁民」呢?
最初德貴還沒有完全喪失人性,又加上雪梅不斷反抗,最終沒能拿她怎麼樣。可是,在一眾光棍的調侃和嘲笑下,在他爹的慫恿下,甚至在他爹娘的幫助下,他強暴了白雪梅。
男人如此也就罷了,可是,德貴他娘的做法更讓人心寒!同為女人,她居然能幫著兒子做出這種不恥之事來!可恥!可惡!可悲!
後來,雪梅開始絕食。
為了讓她正常起來,德貴的娘叫來了兩個同樣是被賣來的女人勸她。她們的話的確給了她不小的安慰,而且,她們的出現也增加了她對「逃出去」的期望。
此後,雪梅開始變得積極起來,爭取到德貴家人的信任,然後找時機想辦法逃跑。期間,她一直寫信(應該是寄給家人的),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郵遞員一轉頭就把信給了德貴。
第一次,她歷經艱難翻過了那座最高的山,來到了去鎮上的公路邊。終於有了希望!可讓人失望的是,她沒錢,人家不肯載她去鎮上,結果就這么被後面匆忙趕來的德貴一夥抓了回去。
德誠是村子唯一一個對她好的男人,經常給她帶書看,後來還承諾會帶她離開鎮子。
就這樣,她又產生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長,他們的偷情之事就被德貴一家發現了。為了名聲或是別的原因,德誠丟下了她,獨自連夜離開了村子。
她這才看清,德誠是一個如此懦弱、如此不可靠的人!她又只能靠自己。
雪梅下定了決心要逃出去,為了弄到錢,她不得不以身體與小賣部老闆交換。
這一次,她終於去到了鎮上,甚至已經上了去縣里的車了!這一次,就連我都相信:她一定能逃出去!
可是……夢想又一次地破碎。就在要離開時,德貴一夥人趕來截住了那輛車。
接過一根煙,不顧雪梅的萬般懇求,司機打開了車門,任由德貴把她抓走。一車的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痛恨這個司機,他是最大的幫凶!痛恨這伙人,他們也都是幫凶!
可是,如果換做是我們在車里,是不是也會和那車人一樣?
這個問題太過沉重,很難一下子做出回答……
下了車,他們的喧鬧引來了警察,德貴卻以一句「她腦子壞了」為借口,警察也只讓他們趕緊離開,不要妨礙交通……
What? 這種做法讓人絕望。
試想,當我們被拐賣時,得說什麼才能讓警察相信,從而得到解救呢?
雪梅又被抓回去。免不了又是一頓毒打。
德貴的娘密切關注著雪梅的肚子,發現她兩個月沒來例假,就知道很可能是懷孕了。雪梅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又跳又打,可沒有辦法。
她認識了村裡的一個孩子李青山(導演起這個名字是有用意的),發現他突然不去上學,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家沒錢讀書了,於是雪梅自願教他學習。就這樣,一群孩子都聚集在雪梅家學習。
又是大半年過去,雪梅終於生下了孩子。他們並不關心她,問的第一句是:「男娃女娃?」
「男娃,母子平安。」
真不敢想像,如果雪梅生的是女兒,他們會不會也把她淹死?
後來,李青山偷偷告訴她,她寫的信都被郵遞員給了德貴,但是他可以偷偷幫她去寄信。
在這么一個村子裡,大概也只有這些孩子是可信的。他們雖然無知,但是他們也保持著孩子的善良和單純。
導演是這么說的:「李青山這個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久後,警察和雪梅的父親一起來了,但是遇到了殘暴、野蠻的村民,只好去找村裡的主任。
由於暫時無法帶他們離開,警察承諾幾天內會再來。
國內版結局:警察趁著清早偷偷帶走了所有被拐賣來的女性,離開了村子(其中,有不少女性由於無法舍棄孩子而中途下車)。白雪梅打開了車窗,看到後面抱著孩子追趕車的「婆婆」,久久無法釋懷。
海外版結局:第二天清早,村民們怕警察會來,就把拐賣的婦女們都集中起來帶到山上藏匿。德貴想拉開白雪梅,但雪梅的父親拚命阻止,最後被德貴打倒在地.
他不停地求救,但圍觀的村民沒有一個人去阻止。雪梅拿起了放在一旁的菜刀,朝著德貴撲過去。黑屏。結束。
不論是哪個結局,都各有各的殘忍。
影片結束了,但現實生活中,一次次的拐賣仍在上演著,也許,比電影還慘烈得多。
為什麼叫《盲山》?那是因為山裡的人都對正義視而不見。
除此之外,影片還揭露了偏遠山區的眾多問題:缺乏教育、不懂法律、重男輕女……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想辦法去解決,因為這些都是導致他們買賣女性的一部分原因。
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作為一名女性,我們必須讓自己充滿警惕的意識,平時多關注女性防身的知識。
導演李楊就說過,他最高興的不是影片得了各種獎,而是得知一個廣東女孩帶姐妹們去廣州打工,安頓下來第一件事就拿出光碟,組織大家看《盲山》,因為這部影片能讓某些女孩不被別人的花言巧語所欺騙,有可能會保住她的性命。
希望,未來的「盲山」越來越少。
並且,一定會越來越少!
④ 一部電影,講述一種人生
PART 1
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快兩天了,給原本在寒冷氛圍籠罩下的冬季,又增添了一份濕氣,也讓心頭備添了幾分凄涼之感!一直以來都不喜歡下雨天的我,更是不願意在這寒冷與潮濕氛圍的雙重包裹下踏出家門半步,於是,借這個托詞,終於把一部拉下了很久都沒有看的電影《驢得水》給補上了。
PART 2
《驢得水》這部電影講的是民國時期,幾位懷揣教育夢想的知識分子,為了改變中國當時的愚昧落後,來到偏遠山村,建立學校的故事!因為山區貧困、缺水,條件艱苦,校長和老師就把一頭驢虛報為英語老師「呂得水」老師,為了能從教育部多領得一份薪水,用於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和教師生活。
由於呂得水老師身份的多次矇混過關,教育部便按耐不住了自己的懷疑,派特派員登門造訪。也是因為這次登門造訪,打破了之前的平靜,演繹出後續的悲歡離合。
—— 孫校長
一心懷揣著要把這所三民小學建好、建大的夢想,寧願堅持各種堂而皇之的謊言,以保住學校,也不願一開始就對特派員說出實情,甚至還阻止其他教員說出實情!但現實往往是,一旦你撒了一個謊,你就必須得不停的找各種理由來圓這個謊,而圓謊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孫校長的執迷不悟以及愚昧的堅持,甚至可以說是自私,讓他可以全然不顧別人利益的損失,以及犧牲自己女兒的幸福,來圓這個慌直至完成自己內心的夢想!
—— 裴魁山
從電影一開始,看到他和張一曼老師的曖昧言辭,到他對張一曼老師的表白遭拒,以及後面他罵張一曼是婊子,是公共廁所等一系列侮辱至極的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私無比、內心骯臟、心眼甚小、報復心及其嚴重的一個人,甚至是根牆頭草。因不得而產生怨恨甚至報復的人,是多麼的令人可怕,也是多麼的讓人絕望。
這種人可以讓你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辨別力出了問題,因為那個曾對你充滿愛慕和好意而此刻360度大轉彎的人,在你還處於一片懵逼狀,甚至還在辨別也還在說服自己接受這個他時,他卻早已惡言相加於你了。
不是你哪裡出了問題,而是他本來偽善的外表下,藏了一顆狠毒的心而已!
—— 張一曼
數學教師兼會計的張一曼老師,可謂是電影里刻畫的一個最大「犧牲品」,也是電影里唯一一個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人!
她外表上看起來浪盪不羈,但內心確是幾個知識分子中最簡單單純的,也是電影里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她嚮往自由,於是她便去追求了,並按照她認為的自由的生活方式,來到了這個偏遠山區生活;同時,她對性和愛也是分得很清楚的,且絕不拖泥帶水!
盡管她和裴魁山有一搭沒一搭的言語曖昧,但當裴魁山向他表白時,她卻直接拒絕了,因為她知道自己有個追尋自由的靈魂,她不想過別人為她安排好的生活!
當她睡服銅匠,以挽留對方第二天留下來拍照。這里既有她為爭取學校利益而做出的小犧牲,也有她對於自身利益「性」的追求,只不過她不知道的是,這一舉動給自己後面的悲劇做了鋪墊。
面對後來銅匠對她的各種刁難和報復,以及裴魁山的謾罵,她沒有選擇退縮,而是勇敢的面對和默默的承受,因為她知道,她這樣做是為了這所學校,為了她們一開始來這的目的,更可以說是為了校長的夢想!而唯一能讓校長一開始撒的謊得到圓滿的結局的做法就是顧全大局!在我看來,她才是為這所學校「付出」最多、「犧牲」最多,確又是遭受苦難、謾罵最多的那個人!
她雖然是一個女人,但她敢於追求性,敢於追求自由的樣子,讓她活得更像個男人!只不過在男權掌控的社會背景下,她最後被硬逼著活成了一個「犧牲品」!很是讓人心痛!
—— 銅匠
銅匠的一出場,讓我一直鎖定在他憨厚老實、本分的角色塑造上!但在張一曼睡了他,卻沒有給她們後續身份的界定上一個圓滿的交代,以及按常理說不明白,甚至是解鎖不了銅匠那愚昧而古板的思想時,張一曼不得不放狠話以讓銅匠明白自己對他沒有摻雜任何感情因素後,銅匠的「大徹大悟」以及翻臉速度之快,著實讓我沒有快速適應過來!
在我看來,他有著跟裴魁山一樣的共性,就是既然得不到,既然沒有滿足我的利益需求,那你也別想好過!加之銅匠後面貪婪本性的流露,著實把人性來了個360度大轉彎的刻畫!
當他知道自己冒充「呂得水」老師這個角色的重要性,以及有更多可得機會的時候,他原本憨厚老實、本分的特徵全部崩塌,此時的他,只想著怎麼給自己「撈」更多的利益,其他的都不重要!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話「好人學壞易,壞人學好難」,利益面前,最能考察一個人的本性,也最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能夠抵制住誘惑,以及守住自己的做人底線!
—— 周鐵男
性格耿直,脾氣火爆,一直以為他會是那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勇士,後面因在特派員的保衛槍支威逼下,展露了表面看似無所不能,什麼也不怕的包裹下的懦弱。
如果說前面為了求得一命而迫不得已拜倒在特派員警衛的槍支下,那麼後面看到一曼被特派員警衛強暴,他的看之任之,以及說服校長女兒佳佳嫁給銅匠的事實,都足以說明,他的內心並沒有他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強悍!
我不禁想到一句話,那就是「通常表面看上去很強悍的人,都有一顆脆弱的心!」
—— 孫佳佳
孫校長的女兒,因為年紀尚小,涉世未深,所以至始至終,她都是那個堅持說真話的孩子!她規勸過自己的父親不要再撒謊,卻終歸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
後面父親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把她的幸福搭了進去,要她嫁給銅匠! 好在銅匠的妻子來攪場,才解放了她!
PART 3
電影反應生活,也反應人生,它如一面鏡子一樣把所有我們不曾窺探到的生活都映射出來!它既是別人生活的反應,也或許是我們自己生活的映照。
我很喜歡電影快接近尾聲時對「學做人」三個字的特寫,我認為它應該是對該電影主題的強調,更認為這是在提醒我們, 無論你什麼年齡,什麼學歷,什麼背景,做事前一定要先學會做人,這樣,才不枉今生以人的名義活在這個世上!
⑤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通用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5日下午,我們支部的全體黨員聚集在多媒體室內,一同觀看了愛國主義題材的優秀電影——《驚濤駭浪》。全片看完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思索,而那顆因戰勝洪水勇士們而激動萬分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民院決堤啦!」,隨著一聲驚呼,沖天的巨浪翻滾著,怒吼著,鋪天蓋地地壓下來,肆意地撲向跌跌撞撞奔跑的人群,一輛輛軍車在濁浪狂濤的沖卷下傾倒翻滾,高樓頃刻間化為泡沫,一匹駿馬在巨浪中撕吼掙扎,綠野村莊變成一片白色汪洋……影片《驚濤駭浪》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了這驚心動魄的場面中。這一切使人不自覺地聯想到1998年那曠古絕今的特大洪水,《驚濤駭浪》這一影片就是真實地譜寫了當年這曲軍民一心撼天動地的抗洪凱歌。
開闊的坡地上,數百輛沾滿泥漿的軍車整齊排列,數千名臉色黝黑、身著迷彩作戰服和橘紅色救生衣的官兵密集肅立,紋絲不動,惟有一面面軍旗在靜寂中迎風招展,形成威武肅殺之氣,讓人自然想起「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千古絕唱。在洪水猛獸面前,我們英勇的戰士,毫不畏懼,展現了新時代熱血男兒的軍人風采。
九江大堤決口,團長奉命戰士們前去抗洪,連續奮戰五天五夜,協助大部隊堵住了決口。九江群眾為戰士們送別,兩位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前去敬酒,當看到年輕戰士那一雙雙傷痕累累的血手,感慨到:「九十年代的兵也能打仗了,我們放心了。」 是啊,有了這群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們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他們在這場人與水的較量中,在與自然災害殊死搏鬥中表現出來的精神感天地,泣鬼神,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以當年抗洪英雄李向群為原型塑造的英雄林為群,更是給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他,一個富商的兒子,毅然放棄了養尊處優的生活,來到抗洪第一線。他在浩瀚的人潮中上下跑著,背運沙石,傷痕累累,跌倒無數次,腳步卻依然堅定。他已經連續幾天幾夜沒有睡覺了,人已累得達到了極限,最後倒下,閉上眼睛……年輕的勇士們用自己的死證明了一種偉大、一種現代青年同樣具備的英雄氣魄,看到這些,我也不禁淚如泉涌,在感動中洗刷著自己的靈魂。
看《驚濤駭浪》,心靈時時被這浪濤沖擊著,激盪著。在這肆虐的洪水面前,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是院士,還是農民,眾志成城,用自己的身軀和熱血匯成一沙一石,築起了一道永遠摧不垮的大堤。影片尾聲:江天一線處,一輪紅日徐徐升起,奔騰呼嘯的江水終於平靜下來,數百萬軍民渾身沾滿泥漿,在江堤上靜靜地睡了。孤兒小虎子迎著第一縷朝霞,在人築的長堤上蹣跚地走著,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是的,洪水帶給我們的災難已經成為過去,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再次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任何的困難都壓不倒我們,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笑迎明天!
為了使我們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驚濤駭浪》。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九九八年,那場特大的百年不遇的洪災給人民帶來了許多災難,人民解放軍英勇抗洪的事情。在這部電影中,有許多感人的片斷,其中有一個我記憶深刻,是大洪水上來了,解放軍全體抗洪官兵都把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因水量太大,軍長准備讓人開著卡車過去堵住旋渦,大家都搶著去,最後一個年輕的戰士開著車,沖了過去,按照要求,快到水前時跳下了車,但位置不準確,還得再來一次,又一個人沖上去,同樣位置不準。最後一位首長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開著卡車沖了過去,到預定位置他並沒有跳下去,而是沖到了水裡,終於把車堵到了旆渦上。也許是上天也被這一切感動了,那位首長並沒有犧牲,人們歡呼雀躍。看到這一場面,我不僅想起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在平時,遇到難做的事,同學們都推著不幹,更別說關繫到生命了。大掃除時,同學們人人都不願擦窗戶,因為隆冬時把手伸進涼水裡太冷了,而電影中的這位首長是用生命在做抵押呀,他都不怕,何況我們擦窗戶了?
電影《驚濤駭浪》對我很有啟發,它告訴我要不怕困難,戰勝困難,像電影中的解放軍叔叔學習。
前幾年,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總能看見一塊公益廣告牌「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明白那與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有關,和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有關。之後,它被拆除了,我也把它淡忘了。
今日,學校組織我們去觀看了影片《驚濤駭浪》,讓我們又重溫了那一幅幅感人的真實的畫面,重溫了解放軍戰士和洪水搏鬥的場景。
人民子弟兵用自我的生命和鮮血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我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時代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影片中抗洪戰士那一雙雙傷痕累累,沾滿鮮血的手是那樣讓人觸目驚心,平時能扛起幾十斤重的機槍,此刻卻連一碗酒都端不起,也正是這樣一雙雙不曾建立過豐功偉績的手,在那次抗洪搶險中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堤壩。還有那雙手的特寫鏡頭,我想每一位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必須會銘刻在心。當那雙冰冷的手即將停止顫動的一瞬間,有一個可愛的小生靈在戰士的手上蹦跳,這便是無畏的戰士生生不息的寫照,緊之後那雙沾滿泥漿的手便再也不能動了。這動與靜、生與死構成的畫面讓人痛心不已。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有多少雙堅定有力的手把嚎啕大哭的嬰兒送上堤岸,又有多少雙洋溢著期望的手把堵缺口的沙包投入江中,正是這一雙雙手,托起了、守護了、保護了神州大地上這條叫作長江的河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的抗洪戰士嚴防死守洪魔的侵入,水力學家誓死與自我設計建造的分洪水電站共存亡,他們共有的是什麼是一顆職責心,一顆戰勝洪水的心,這在抗洪中顯得尤為重要,有了職責心,團結心的軍隊堅不可摧,永遠都不會被打敗,這也許對朴實的戰士認為那隻是微不足道的職責。抗洪搶險彷彿是昨日的一幕出此刻了我們眼前,而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些無名英雄在我們這個民族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與默默奉獻。大家都還記得幾年前的「非典」吧!因為它的突然襲擊使聖潔的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奮不顧身地出此刻了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是他們救了人民,是他們使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尊嚴,他們同樣也是最可愛的人,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更是永遠的英雄。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非凡的勇氣。時代雖然在變,而永遠不變的是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正是有了這些人,在一次又一次與自然的抗衡中我們贏了,贏得理所當然,贏得當之無愧!
看了《驚濤駭浪》這部電影,霎時間,我明白了:如果沒有團結一心,那麼再簡單的事情也會變得很困難,因為你失去了別人的支持,失去了別人的幫忙,失去了別人給你的信心,給你的關懷……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多為他人著想,為團體的利益著想,盡心盡力為團體、為他人做些有意義的事,那麼,將擁有更加完美的明天!
記得在影片中張軍長說過「抗災就是戰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的斗爭對象是狂暴的洪水和無數中國同胞的生命。影片中有幾個畫面記憶個性清楚,一位首長為拯救一個困在水中的農民瞬間被洪水淹沒,同在救援被放在樹上的小虎子的小兵林為群看到之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消失在混沌的漩渦之中,一邊是可敬的首長,一邊是亟待援助的兒童,在那一刻林為群的心中是多麼難以抉擇啊!可是他還是履行了一個軍人的職責,「一切以百姓為重」,這就應是每一個人民解放軍和中共黨員的使命啊!
還記得第一次洪峰消退後抗美援朝老兵向戰士們敬酒時的情景,看著一雙雙纏著紗布、紅腫不堪的手,那位老者用顫抖的聲音說道:「你們的手搬動了千斤重的大石塊,如今卻舉不起一個酒杯。」看到那裡,他們冒著瓢潑大雨在江中打樁、扛水泥、搬鋼筋的畫面又映入眼簾。沒有這一雙雙磨破皮的手,沒有他們在危難中的激流勇進,重建家園的信心從哪裡取得呢他們堅忍不拔的精神不光拯救了受災群眾的生命,更給了他們重新開始的期望和擊敗困難的信心。
影片的獨特之處是用一批年輕人來代表和展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富家獨子林為群、軍人家庭出生的張子偉,以及農民兒子常勝,他們懷著滿腔熱情和對國家對人民的高度職責感用心投入到抗洪救災的緊急任務當中。值得矚目的還有那批江漢大學的大學生,其中領頭的女研究生何曉茹的果斷英勇真正顯示了「巾幗不讓須眉」。毛澤東主席曾說過「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這種精神不僅僅僅只存在於革命戰爭時期,在和平年代我們依然沒有丟失這種民族精神。他們只是「五星紅旗的一角」,在影片背後,在我們生活的幸福年代,還有千千萬萬和他們一樣在祖國遇難的時候勇敢奔赴前線的中國青年。
98特大洪災發生的時候我才上一年級,對那個年代的記憶其實是很模糊的,甚至能夠說沒有。可是《驚濤駭浪》里德故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它讓我記起了近幾年我們遭受的自然災害。2005年非典、2008年的雪災、512汶川特大級地震、去年的西南乾旱,以及前不久發生的玉樹地震和泥石流,一次次的特大災害考驗著中華民族的毅力和中共領導人的意志,可是事實證明我們堅強地挺過來了。此外,奧運會、世博會等一次次輝煌成果還證明中國人民是不會被輕易打倒的,年青一代也不會在安逸的生活中磨滅意志,我們活躍在奧運、世博的志願崗位上,我們緊跟時代步伐,用個性的生活方式刷新對祖國的熱愛。在偏遠的山村,有無私奉獻的年輕支教教師;在喧鬧的都市,有為事業奮力打拚的創業者。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有我們默默奮斗的足跡,當某一天國家需要我們了,我們必須會義不容辭走上戰場,並且有無數人前赴後繼。
想起了最終的場景,我們最終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可是無數人犧牲了自我寶貴的生命,無數個家庭將承受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重創。似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那首專門寫給98抗洪的戰士們的歌曲的含義,「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被,我不明白你是誰,我卻明白你為了誰,望斷天涯,不知戰友何時歸」這首軍歌唱出多少對人民解放軍的感激之情和對軍魂的懷念啊!滾滾長江東逝水,卻永遠沖刷不掉英雄烙印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如今,那場驚濤駭浪已經退去,可是那些光輝形象將永垂不朽。我將牢記新世紀青年的使命,在國家遇到驚濤駭浪時敢於挺身而出,讓愛國愛民、萬眾一心、眾志成誠的民族精神薪火相傳。
星期四,我們全班觀看了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驚濤駭浪」。
在影片中,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在這個戰場上,新時代的人民子弟兵充分展示了中國軍人無私的奉獻和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應對的不是敵人,而是喜怒無常的特大洪水。它隨時會吞噬面前的每一個村莊,當然也包括這些戰士的生命。可是在他們的臉上,我完全看不到畏懼,他們就像人民的守護神,頑強地屹立在危險面前,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萬里長城,將一切危及國家和人民生命及財產的洪水猛獸牢牢地擋在了外面。
記得有個場景很感人,一個從小父母都被洪水奪去生命的戰士在發現管涌時,先是用玉米去堵,可根本無濟於事。於是,他竟奮然不顧自我的生命潛下水去堵住了管涌。這是為什麼呢正因他明白,管涌一旦擴大,千千萬萬的人將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於是,他獻出了自我的生命,為千千萬萬老百姓逃過了一劫。
有一個億萬富翁的兒子在入黨後的第七天心臟衰竭而死,他幾乎是沒日沒夜地干,搬石頭,背黃沙,手掌已經血肉模糊了,身上也全是傷,他完全能夠坐一會兒,歇一下,可是他沒有。看到險情他不顧一切的撲上去,他的犧牲展示了黨員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犧牲後悲痛無比的父親居然替代他走上了大堤,說要完成他為完成的任務。這一幕真實地重現了當時的情景。年邁的父親話語朴實卻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一幕幕深深震撼著我。在抗洪的戰士中,有的只比我們大七八歲。他們的人生是充實的,是多彩的,是亮麗的,是無悔的,更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既然抗洪這么苦的事情他們都去做,何況我們只需要在教室里認真讀書,當我們認為學習任務重而苦惱時,就想一想他們吧。我們也就應學習他們舍己為人、無私奉獻、不為艱險的精神。
不論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大自然也不例外。大自然給我們帶來了鳥語花香、綠樹成陰、歡聲笑語,可大自然同進也給人們帶來了洪災、沙塵暴和地震等等。這些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和無法挽回的痛苦。
今日午時的最終一節課,教師說給我們看一場電影,同學們都高興得手舞足蹈。那是發生在一九九八年的特大洪災,洪水在長江、松花江、嫩江等地區突然暴發。抗災搶險的部隊同時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這其中有一位戰士叫虎子,他的奶奶就住在長江附近,他的奶奶是一位盲人。虎子也奮不顧身參加了這次搶險,他和他的盲奶奶約定,他每拉一車沙石就按三聲喇叭,奶奶就用玉米棵給他記著,同時奶奶也就明白虎子是安全的。抗洪的第二天松花江告急,水位突然上漲,虎子一天拉了三百二十一車沙石,整整拉了四天四夜沒合眼。這得有多大的毅志力才能完成啊。這途中他無數次差點因為疲倦而想去休息,可他一但想到自我如果少拉一車沙石,民眾有可能就多一分危險,一想到那裡虎子就重新打起精神繼續開車。
可是杯具這么快就降臨在了虎子身上,在松花江回到長江的路上,虎子發現江面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漩渦,身為一名老兵他深知,如果不把從內部堵住口子,那將會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他不顧一切地跳下江,可裝沙石的袋子使他快速地沉到了水底。他拼盡全力堵住了口子,可虎子卻再也沒有上來。此刻教室里鴉雀無聲,我也不禁滿面淚水。
虎子的盲奶奶還一向在等三聲喇叭響,虎子的遺體被送回來了,到村口的時候,幾十輛重卡同時按下了三聲喇叭,奶奶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心裡明白自我的孫子已經犧牲了。可她並沒有哭,她明白孫子是為了保護大家而犧牲的。
緊之後長江出出了最高水位,即使是堤壩也抵擋不住了,中國人發解放軍戰士們絕然地手拉手,構成了一排人牆,在應對聲勢浩大的洪水時,絲毫沒有後退半步。他們是最勇敢的,也是最令人敬畏的。
在慶功的時候,有兩位抗美援朝的老兵敬戰士們酒,當看到戰士們的手的時候不禁老淚縱橫。那一雙雙手全部都包滿了紗布,並且腫得連手指都分不開了,根本就拿不住酒杯。「這雙手搬得起幾十斤重的石頭,卻拿不住這不到半斤的酒杯」。
這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知名的戰士,為了保護群眾而獻出了自我的生命。當電影結束的時候,我看到同學們的眼睛都是濕潤的。
我認為我自我在平時的學習中,缺少了戰士般的堅強毅力,在此我發自內心地向那些老兵致敬!
這天,我看了《驚濤駭浪》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了1998年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洪水,那一幅幅感人的真實畫面、解放軍戰士和洪水搏鬥的感人場景在我的腦海里久久回盪。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影片中抗洪戰士那一雙雙傷痕累累、沾滿鮮血的手。它們是那樣觸目驚心、使人心酸!那一雙雙手平時能扛起幾十斤重的機槍,而此刻卻連一碗酒都端不起了,也正是這樣一雙雙不曾立過大功的手在那次抗洪搶險中為人民築起了一道道的堅不可摧的堤壩!一位戰士,正因在抗洪中勞累過度,耗盡了自我的最終一絲力氣。在鏡頭上,一隻青蛙輕輕地蹦上那戰士的手臂。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毫無氣力地睜開雙眼,望瞭望那個可愛的小生靈,最終他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無限留戀閉上了他那年輕的雙眼。這動與靜、生與死構成的畫面讓人痛心疾首。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有多少雙堅定有力的手把嚎啕大哭的嬰兒送上堤岸,又有多少雙洋溢著期望的手把堵缺口的沙包投入江中,正是這一雙雙手,守護、保衛了神州大地上這條叫作長江的河流。
一位老奶奶在一次大洪水中失去了她所有的親人,僅有一個小孫子與他相依為命,她那雙眼睛是因思念親人而哭瞎的!孫子長大後當了一名抗洪戰士,他每次飄過家門的時候,總會按三聲喇叭,這時,他的奶奶就明白她孫子回來了。一次,那位戰士在運沙子的途中看見河堤上出現了一個洞,有很多水從那兒湧出來,而江邊卻有一個大大的旋渦。他立刻讓他的戰友去報告連長,而自我隻身去把洞堵住。可是,要堵住洞談何容易,務必得從旋渦口開始堵,他便立刻把一袋袋沙子倒入江中,在倒了幾包沙子後,他便抱著沙子一齊跳入了江水中。當戰友帶著連長來的時候,他已經被吸在江底了。洪水結束後,一個軍團的人帶著他的遺體回到了他的家,他們按了一次喇叭,他的奶奶卻沒有感到孫子回來了,當整個車隊一齊按喇叭時,他的奶奶一切都明白了。
「在沒有硝煙的日子裡,當兵的人在哪裡。撲滅大火見到你,驚濤中又見到你……」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這首歌感動了無數華夏兒女,這首歌就是《當兵的人在哪裡》。它那感人肺腑的旋律讓所有中國人都回到了1998年那個難忘的夏天,那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大江保衛戰。昨天觀看了電影《驚濤駭浪》,讓我們對抗洪戰士的敬意又深了一層。
電影《驚濤駭浪》故事背景是在1998年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長江中游某城市。他所講述的就是那群最可愛的人與水魔的搏鬥過程,上到軍長,下到士兵,與黨中央緊密一心,軍民團結,最終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影片以宏大的場面、真實的場景和數字特技,形象地再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奪去了許多解放軍戰士的生命,有的因到水中救人被木頭擊暈隨水而去,有的身扛沙袋跳入水中要堵管涌,卻被水吸在漏洞里淹死,更有的因為接連幾天幾夜奮戰在大堤上,最終疲勞過度而心肌猝死……幾個劫後餘生的災民想給戰士們敬酒,可這些在大風大浪中扛過沙袋的戰士們卻連舉起酒杯的氣力也沒有了,再看,呈現眼前的卻是那一雙雙烏黑、潰爛、纏滿紗布的手……他們用行動給我們證明了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新時代的軍人依舊保持中國軍人獨有的風采。
江澤民同志在抗洪最關鍵時刻親臨大堤視察、慰問、講話,軍民鬥志受到了極大鼓舞;億萬富翁林同生將兒子犧牲的撫恤金轉給孤兒小虎子,還毅然穿上兒子的軍裝,到抗洪前線父承子業,並在生死牌上莊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盲奶奶懷著對子弟兵真摯的愛加入到歡迎子弟兵的`行列;魏婆婆用記玉米粒的方法鼓勵開車的孫子多拉快跑;軍長張子明對提出轉業的兒子給予嚴厲的批評;總工程師韓盛元對兒子守堤失誤進行怒斥。他們都是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抗洪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舍小家,為大家,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注滿了江河,播遍了大地。看電影時,我們流下的是感動的淚水,體會的是民族的自豪,激起的是奮進的慾望,認識的是人生的真諦,留在心中的是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這場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中,英勇的抗洪戰士立下了赫赫戰功,顯示了人民子弟錚錚鐵漢的本色。他們英勇無畏,他們捨生忘死,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國家的財產,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樂章;他們的壯舉都將銘刻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有一首歌,歌中唱道: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服。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歸……」是的,抗洪戰士是我們心中的楷模,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我們還年青。那些在抗洪中犧牲的、立下功勛的英雄中,有很多就是我們可比同齡的年青人。他們的人生是充實的,是多彩的,是亮麗的,是無悔的,更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我們更要把抗洪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用抗洪精神去攀書山、游學海,學科學、練本領,為事業、為祖國、為民族多作貢獻,用實際貢獻譜寫出美好的故事、燦爛的青春和壯麗的年華,讓時代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本色更加昂揚向上!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天山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作《驚濤駭浪》。
電影講述的是解放軍們英勇頑強地與洪水搏鬥,最終戰勝了洪水的故事。電影的情節非常感人,當猛烈的洪水肆無忌憚地向人們撲來時,人們措手不及,頓時,大家亂作一團,哭的哭逃的逃……偉大的解放軍戰士們,為了阻止洪水的前進,用自己的身軀保衛著群眾們的生命財產,他們扛著一袋袋玉米,一塊塊岩石向洪水中扔去。看!他們的手傷痕累累,已經滿是血泡,可他們沒有放棄,仍然聽從命令,奮戰在抗洪第一線上。他們是真正的男子漢,更是一塊塊會說話的鋼板!電影中令我最感動的是,眼看著洪水即將無情地沖上河堤,解放軍叔叔們奮不顧身,開著卡車沖進洪水,試圖以此來擋住洪水。啊!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啊!可能上天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洪水竟然被卡車止住了,解放軍們一陣歡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到這里,同學們也被這一幕深深地打動了,很多同學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驚濤駭浪》這部電影,我想對解放軍叔叔說:「解放軍叔叔,謝謝您們,您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向您們致敬!」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驚濤駭浪,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而且很感人,是1998年抗洪實事。
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因受到強降雨的影響,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長江部分地區淹沒了許多村莊。軍長張子民帶領他的部隊,來到了嫩江,松花江,用沙袋擋住洪水,當嫩江,松花江的情況可以控制後,他們又來到了長江。長江的洪水最大,但解放軍只能用同樣的方法來抗洪,很多人因為背沙袋而累死,而且所有解放軍的手都受傷了,腫了,那場景讓人看了,特別心酸。其中有一個兵叫常勝,是開運兵車的,有一次,他把車開到長江的某個地方,發現有漩渦,立刻用刀劃開一袋玉米,去堵漩渦,自己也掉進了水裡,被同事找到的時侯,已經去世了。
看完後,我很感動,這些為了人民,自己不怕犧牲的戰士太偉大了!他們為了不讓群眾受災,卻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向他們致敬!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來到工人文化宮,觀看《驚濤駭浪》這部影片。影片中的無論哪個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無數抗洪英雄把生死置之度外,站在抗洪第一線,保護村民熱愛祖國的場面,更令我難忘。影片中,長江流域發洪水,可是百年難遇的,無數老百姓都參加了抗洪活動,大家一個接一個搬石頭,築堤壩,無論是新兵老兵,都乾的緊然有序,忙得不亦樂乎。洪水爆發了,沖垮了堤壩,團長為了保全村民和無數抗洪戰士的性命,派兩位連長,用軍車來阻止洪魔,第一輛車子飛快的向水中駛去,正在這時,連長從車中跳了出來,車「飛」入了水中第二輛,第三輛車陸續駛入水中,在第四輛車正要駛入水中時,連長沒有跳出來,與車一同掉入水中,車子阻擋住了洪魔,連長也福大命大沒死,經過抗洪戰士日夜熬戰,終於征服了洪魔,取得了勝利。
一開始,我望著那些新兵,心想:這些新兵,初來乍到,一定會越幫越忙的,可誰知,新兵與老兵一樣,心中只有一個目的:為國效力。無數村民被將要來臨的洪水威脅著,可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祖國各地得知長江發洪水,立即行動起來,捐錢,捐物,為遠在八方的災民排憂解難,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雖然有無數戰士在保衛祖國,挽救祖國財產和花朵時不幸犧牲,但是他們死得光榮,他們熱愛祖國的新永遠都記在我們後一代的心中,影片結束了,我心中熱血沸騰,心想:我也要象抗洪戰戰士們學習,熱愛祖國,長大為國效力。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