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部最好看的監獄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2、《逃離冰魔島》
2013年,世界政府全面廢除死刑,監獄擠滿了暴力與逃亡者之時,國際團體打造一個新實驗稱作"冰魔島",一個位在北冰洋的偏僻小島。在這里,所有的囚犯都是居民,沒有警衛看守,犯人們必須學習生存三個月…
3、《死亡實驗》
講一次科學實驗:找二十個普通良民,隨機分成兩組,八個獄卒十二個囚犯,來模擬兩周的監獄生活。
4、《監獄生活》
《監獄生活》又叫《重罪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家庭至上的男人,某天晚上他追逐夜闖民宅的盜賊,結果誤殺了他。由於在是室外而且小偷沒有武器,因此被判為過失殺人罪,被判處3年
5、《監獄風雲1》
盧家耀(梁家輝)是一名美術設計師,年青有為,有良好教育及家庭背景。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盧父的店鋪有滋事分子子干擾,家輝因幫助父親與滋事分子大打出手,混亂中錯手殺人,被判誤殺罪入獄三年。
6、《逃獄》
影片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個被判終身監禁並不予假釋的重型犯為了去見病危的女兒策劃了一起越獄,不過靠他一人可沒法完成這個計劃,所以他在周圍的罪犯里又物色了4個好手…
7、《死亡集中營》
二次大戰,波蘭的貝爾扎可、特雷布卡林和蘇比堡是納粹德國集中處理和秘密處決猶太人的監獄,被人們稱作「死亡集中營」。
8、《金蟬脫殼》
雷·布雷斯林(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飾)是最強的越獄高手,曾在8年內成功逃出14座安全防衛工程最嚴密的重刑監獄。
9、《綠里奇跡》
故事講述1935美國南部某監獄的死囚室內發生的事件,導演通過一系列奇情曲折、令人難以置信的超現實事例
10、《太空一號》
未來的世界裡,地球上已經沒有空間供犯人坐牢使用了,於是人類製造出了一個繞著地球飛行的類似於空間站的監獄。
㈡ 電影《唐人街探案》怎麼評價值得一看嗎
2016年年初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當然值得看,就算是現在也值得去看一看。特別適合朋友聚會後,一邊吃零食一邊看。或者是年末家庭聚會,別人都在打麻將而你坐不上去的時候看一看也是可以的,《唐探》的喜劇成分能夠讓你忘卻輸錢的煩惱。
很多人都在說張子楓最後那一個兇手的微笑是電影的點睛之筆,也有很多人評價說這個小姑娘未來有鬼後的氣質。如果能把她背後的故事做足,為什麼殺人,她和養父潘粵明的關繫到底是什麼?可能那個詭異的微笑會更有味道。
不過電影就那麼點時間,要想面面俱到也是太貪心,作為一部賀歲檔電影,大家開心開心就夠了。現在很多網站都有資源了,閑暇之餘放鬆放鬆也是不錯的選擇。
㈢ 《奪獄困獸》西班牙票房冠軍!情節緊張跌宕起伏,為什麼說比好萊塢還要好看
在《奪獄困獸》的結局中,胡安和刀疤都被殺了,其實內鬼就是那個被用手銬拷起來的穿著紅衣服的那個犯人,而他被銬起來也是因為要轉獄,即使他是政府的內線,他也只不過是被關在監獄中的一個犯人,只不過是被政府利用的一枚棋子,在完成任務之後也沒有被兌現承諾,電影想用這樣的結局來諷刺政府,政府只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偽君子罷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看似自由的人又何嘗不像在牢里的人一樣,被牢牢地禁錮在一個政府規劃的范圍內,也一直在為了爭取自由和人權而奮斗,有反抗的地方就有壓迫……
只不過在這部電影中最可憐的還是男主,一次本來以為是盡職盡業的決定卻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稀里糊塗的被捲入了一場政府和反抗者的戰爭中,最終不僅失去了妻兒還將自己的命也搭了進去,看完結局之後這是讓我很難過。
㈣ 《監獄風雲2》這部電影製作精良,但是為何觀眾不買賬呢
1991年6月22日,林嶺東執導的《監獄風雲2》在暌違四年後,終於上映。作為《監獄風雲》的續集,《監獄風雲2》不僅保持了前作的一貫水準,而且將視野推向了更廣闊的領域。
《監獄風雲》還局限在囚牢之內的方寸之地,《監獄風雲2》則將地域延伸到牢籠之外。除了繼續表現監獄內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之外,更加註重人性,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知己之情,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獄中,阿正是個老油條,老混子。做了多年的牢,對牢里的規矩門清。他懂得怎樣跟各式各樣的人物打交道,懂得怎樣在險惡的環境中自保。
所以他雖然不是各幫各派的人物,但各幫派的老大都很給他面子,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都幫助他。
阿正被骷髏頭追殺時,盲蛇挺身而出,救了他。阿正被火石刺殺時,傻標及時出手,救了他。阿正逃命時,又是傻標救了他。能在險惡的境遇中一次次化險為夷,阿正全靠有義氣的兄弟罩著。
跟龍哥之間的情義更是令人動容,面對警察的圍追堵截,兩人逃出生天。暫時獲得了自由,他們脫光了衣服,在瀑布中洗澡、游泳,臉上洋溢著動人的笑容。
兩人一起摘果子吃,一起拉屎,互相嫌棄。兩人一起在墳地喝酒,一起暢談人生。龍哥感慨這一輩子都在逃,從南方逃到北方,又從北方逃到南方,再由南方逃到香港,生活從來就沒有安穩過。唯一安慰的日子,居然是在監獄的時候。
酒越喝越濃,話越說越多,天地茫茫,何處是家,龍哥悲哀的感慨:「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板,喜怒哀樂事,全在棺材中。」滿滿地宿命感,讓人聽了也不勝唏噓。阿正看到一臉喪氣的龍哥,說到「既然如此,何不快樂的進棺材呢?」
阿正被警察抓住後,龍哥本可以不管他死活,逃回大陸。但為了防止阿正被他那幫兄弟打死,他毅然決然回來自首,令人感慨這義氣。
身為犯人都如此講義氣,鬼見愁這樣的獄警,實在是渣到了極點。犯人都有的良知義氣,他一點沒有,惡有惡報,最後被阿正弄瞎一隻眼睛也是活該。
4、永遠出不了獄的阿正
在第一部《監獄風雲》中阿正因為替盧家耀出頭,得罪了殺手雄。在影片的結尾,徹底爆發,咬掉了殺手雄的耳朵,也因此刑期被延長。
在第二部《監獄風雲》中,接替殺手雄的鬼見愁,想要整死阿正。阿正為求自保,又用牙刷插瞎了鬼見愁的眼睛,刑期又被延長。
阿正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雖然只是個小角色。但能幹掉兩任科長,也是厲害。有網友調侃兩任科長的下場,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活脫脫一出《兩只老虎》的感覺。
其實阿正挺無奈的,他不是個好勇鬥狠的人,也不是個惹是生非的人。他本想好好服刑,但骨子裡的良知,一次次讓他挺身而出,一次次又讓他陷在漩渦中,引火燒身。
為了活命,他只有反抗。成了累犯,出獄遙遙無期。阿正的悲劇不是阿正造成的,要是管理房能夠寬容,犯人們能和平相處,他不會這么做的。他也是個悲劇人物,也是復雜環境的犧牲品。
但好在新任典獄長跟他相識,看起來比較和顏悅色。鬼見愁下台後,獄警們對他都照顧有加,相信在努力下,他會等來出獄的那天。
兩部《監獄風雲》,奠定了林嶺東監獄題材霸主的地位。此後的跟拍片雖多,但再難以超越這兩部。如今再看《監獄風雲》,除了劇情,好像也在祭奠那個逝去的時代。
㈤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經典之作,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生克的救贖,是一部看了忘不了的電影,每當自己覺得迷茫,躊躇不前的時候就會翻出來看看,它可以給我前進的力量。
安迪身上有好多好多閃光點,在看電影的時候覺得很感動很有力量,不管生活在怎樣的逆境中,只要心懷希望,不放棄,勇敢的往前走,就一定會有脫困的時候。安迪用了19年的忍辱負重才獲得渴望的自由,而我現在就是自由的,我有更多的機會、資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相比之下已經幸運太多了。所以呀,每次覺得迷茫,沒有動力的時候,我就會重新看《肖申克的救贖》,它總能給我堅持下去的力量。
㈥ 誰能評價一下《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十幾年而魅力不減。它靠什麼吸引我們?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不過我覺得這個情節明顯是戲劇化的,這只是導演在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這樣的結尾只是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贖」最終成功了,否則整個情節和主題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反映的其實是「希望」對於人是多麼寶貴。是的,片中直接講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所說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許這正是作品和導演想告訴我們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free。」這句話已成名言。
對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打動我的地方不僅於此。
先說說我對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個鯊堡監獄,裡面的囚犯和官員,似乎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眾生相。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獄警長海利和其他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們是不是象極了我們現實中的掌權階層?我稱之為鯊堡這個「小社會」的統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當然是關鍵人物,我認為他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其實,整部電影中對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瑞德的獨白說出來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對鯊堡生活的反思總結和他對安迪的解讀。
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在鯊堡混得非常好,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鯊堡生活的本質,他對安迪說:「在鯊堡,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處的環境中,人們一定會說「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練」雲雲。但是,和現實中的那些所謂「智者」一樣,盡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鯊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鯊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湯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鯊堡的,他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為之努力,可是他年輕幼稚不懂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諾頓和海利謀殺。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說他們是「禽獸」,是鯊堡這樣一個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雞奸狂,我們可憐的主人公安迪數次慘遭其毒手。博格斯他們雖然不是鯊堡統治者的一分子,但他們是統治者威脅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湯米被諾頓和海利謀殺之後,安迪拒絕為諾頓洗黑錢,諾頓就曾以此威脅。但博格斯最終也是因為欺負安迪,影響了諾頓和海利們的貪污而被打成廢人。
當然還有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鯊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鯊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為什麼要安排老布這樣一個人物呢?我覺得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絕大多數囚犯們的未來。他是不是也象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的未來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盡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准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諾頓們洗錢,為囚徒們爭取著不多的權益和精神空間,比如當安迪頭一次利用理財特長為海利做事時,所要求的只是讓海利請難友們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著看著瑞德和赫伍他們喝,別人都不懂安迪為什麼這樣做,瑞德明白,因為那一刻安迪讓他自己和別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再比如建設監獄圖書館、教湯米識字和幫助他考試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監獄廣播為眾人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那一幕,那個情節非常恰當地體現出,安迪的救贖確實對鯊堡眾囚頗有意義,而安迪也是一個真正的救贖者。特別是,當諾頓和海利們站在門外向安迪發出警告的時候,安迪卻面帶微笑地把留聲機的音量調到了最高——可怕的懲罰就在門外,但是安迪沒有退縮。這是真正的勇者!一個偉大的人!以至於我有這種感覺,安迪來到鯊堡壓根就不是作為囚犯去的,而是作為救贖者去的。
寫到這,可以回答以下問題了:《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什麼如此打動我?又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對人性的摧殘。片中多處對此有篇幅或長或短的提示。長的如老布這個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語,他在假釋後,不用向誰報告請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習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再有象其他犯人,對於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讓海利甘心請犯人喝啤酒,放歌劇給犯人聽,甚至每一個和獄方對話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他們覺得安迪的所作所為真是難以想像的。這樣的情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品。
其次,我認為這部電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對『institutionalizing』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而作者把所有我認為正確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有四點:
首先,對人生要保有希望,永遠不棄。前面說到了,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說:「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還有一個情節我也覺得說明了這一點,再進鯊堡的前幾年,安迪遭到莫格斯三姐妹的十幾次毒打和輪奸,但是在這樣的黑暗生活下安迪並沒有沉淪,他能做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安迪心中獲得救贖嚮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斷的給予著他希望。(連理想和希望都沒有的人,只是一堆行屍走肉,不管他富可敵國還是貧無立錐。)
其次,要有足夠的勇氣。安迪首次面對海利時;面對莫格斯們的侮辱時;特別是為犯人們播放歌劇時,做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面對著生死考驗,但他毫無懼色,沒有勇氣怎能做到!(有理想而無勇氣,那這理想幾乎等同於無。)
第三,要有堅持行動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書中的小榔頭,用近20年時間鑿出一個逃向自由的隧道,沒有毅力是絕對不行的。此外,堅持六年如一日的寫信給州議會爭取拔款,為犯人們建圖書館也是片中著墨較多的反映這一點的情節。(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夢想家。)
第四,就是要有行動的智慧。這一點不必多說,相信看完全片,你會在心裡贊一聲安迪的才華和智慧。他的計劃宏大而完美,安迪之所以能完成救贖並處罰諾頓與海利們,靠的正是他的智慧。(有勇氣、有毅力,卻沒有智慧,那最終的結果往往並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理想仍然可望不可及)
短片結束的時候,我清晰的記得片尾有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紀念艾倫格林)他是《肖申克的救贖》編導弗蘭克.德拉邦特的經紀人,在影片完成的前夕死於AIDS的並發症。生前的他和無數的女人在一起過,也有過子女,但是他一輩子都沒有結婚,據說他的慾望強到離開伊藤猛鬼就沒法活的地步,我想這也是他過於混亂的的生活才會死於艾滋吧。
1994年的奧斯卡太強了,《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如此之多的強片。《阿甘正傳》最終成為最佳影片,但如果讓我選擇得獎者,我更鍾意《肖》片。因為,我認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體現了美國的社會特點和美國人的價值理念,換句話說,它更像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更有意義。我對影片中的那段話,「These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極有共鳴——這個可怕的過程正是我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監獄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種形式的囚犯呢?救贖對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㈦ 《飢餓站台》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世界上分為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掉落的人。」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台》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度探索。深夜看完,電影帶來的感官刺激久久不能消散,於是便決定記錄下來。
《飢餓站台》是由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馬薩戈、佐里昂·伊圭里奧爾主演的驚悚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西班牙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里,載有食物的平台從1層一直降落到上百層,吃不飽的囚犯開始陷入人吃人的故事。
該片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飢渴的一面。影片中的飢餓站台就像是社會中的資源,樓層就是一個人所處的地位,監獄坑裡發生的事就是社會中變相真實上演著的生活。
不。他隱喻的是我們所有人。是我們組成的這個社會,是否真的能容下一個孤獨守道的人。如果能。
那剩下的這些人,又有幾個,能真的相信。曾經有一個他,放棄「上去」的機會。獨自走下地獄。
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驚悚恐怖片來看,它的畫面足夠血腥也足夠驚悚,會給你強烈的感官刺激;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科幻片來看,監獄坑的設計也確實出人意料;但我更同意將它定義為一部寓言電影。
此外每個人所處的處境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必然不同,正如影片中所表現的一樣,當處在上層時不必擔心食物的問題,可以安穩的度過這段時間。但當到了底層呢?
深處於底層,人性的弱點被暴露無遺,有人選擇走向黑暗面,犧牲室友換得生存的機會;有人選擇走向恐懼,自行了斷結束一切。這就是人性,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人性之復雜,變化之多端,也是電影創作的源泉。所以沒有真正站到別人的位置上,我們永遠別貿然說自己可以感同身受。
不,你真的不懂!這也警示我們生活中上層領導要積極放下身段了解下層的需求,了解底層人民的水深火熱,反過來,人們也要諒解上層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局限性所在,要給他們時間和試錯的機會。只有真的互相諒解,才能不斷推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思路電影,《飢餓站台》給你講述糧食的重要!
㈧ 《愛與怪物》刷爆抖音的怪物電影,究竟有何魔力
一直以來, 怪獸片和末日生存片 ,都是我最愛的兩個電影類型
而我們印象中的怪獸電影,不是如《哥斯拉》這般,排山倒海,毀天滅地
就是像《異形》這樣,怪物奸詐狡猾,兇殘至極
但最近新上映的一部怪獸片,初看預告片以為又是和以往一樣的 R級重口類型
沒想到看了正片之後居然有 意料之外的驚喜:
《愛與怪物》
導演:邁克爾·馬修斯
豆瓣:7.2分
《愛與怪物》於10月16日在北美上映,爛番茄拿到了 93%的新鮮度 ,豆瓣也拿到了 7.3分 ,在災難片中算是一個相當高的分數了。
國內的火熱是因為許多人將其中的怪獸片段剪輯發布到了D音上,這才讓這部片子迅速出圈
而且國外的網友對這部片子的 評價也相當之高 ,認為它是近年來極為難得的電影類型
的確《愛與怪物》融合了怪獸和末日求生這兩個很受歡迎的類型,並將它們結合的很好,拍的非常小清新小確幸
是一場有趣、充滿想像力且風格混搭的冒險, 雖是小成本電影,但也有滿滿的誠意
《愛與怪物》在疫情期間上映,是主創人員對這場影響全世界的災難的一次探討: 怪物當前,不忘追愛!
與其說它是怪獸片,到不如說它的關於「愛」的片子,非常適合用來感動涉世未深的「文藝青年」。
故事是這樣發生的
一天,一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毀滅人類
為了自保,各個國家都像小行星發射了導彈
小行星被成功炸毀,卻沒想到導彈內的輻射物質落到了地上,
這引起了地球上所有的冷血生物的變異
蜘蛛、蟑螂、螞蟻、蛤蟆、螃蟹等等生物都擁有了碩大的體型
以前,殺死一隻蟑螂,只需要用腳一踩,
現在,你可能需要步槍,甚至坦克...都無濟於事。
最後,人類軍隊不可避免地與怪獸進行了一場惡戰。
僅一年,地球上的人類就死了95%。
地表已經完全被怪物控制。
就這樣,人類從食物鏈頂端,瞬間跌至了谷底。
為了自保,只能建設堅固的地堡,躲藏在地下掩體內艱苦度日。
我們的男主喬爾是這場災難的倖存者,
在怪獸的襲擊中,他父母雙亡,並被迫與心愛的女友分開和一群倖存者躲在了地下堡壘內
因為人慫膽子小,每逢遇到怪獸入侵,他都嚇得渾身發抖,只知等待救援。
7年來他只得當個廚子,為隊友做做飯,喂喂牛
閑暇之餘,畫畫鉛筆畫,然後再倒騰倒騰無線電
雖然地堡里的隊友都待他如親人一般,但這樣惶惶度日的7年也如行屍走肉一般
更更重要的是,
他白天瞅著地堡里都是成雙成對的幸福情侶
夜裡還要忍受他們 「雙人運動」的呻吟。
在生理和心靈雙重的折磨下,
他越發的想念當初被迫分開的心愛女友
恰巧這時他用無線電聯繫上了女友,而女友的地堡也似乎遇到了危險
這讓喬爾作出了一個驚掉所有人下巴的決定,
他打算去去距離自己85英里的另一個地堡尋找自己的愛情。
85英里,足足7天的路程,
別說是弱雞男主,就連訓練有素的怪物殺手,也很難在地表活動這么長時間。
這一去,大概率是有去無回。
地堡里的隊友在想通他們並不缺一個廚師之後,決定讓他走。
男主就這樣踏上了尋親,啊不,是尋(殉)情之路。
到了上面的世界,男主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了大家送給他的地圖,卻發現根本沒法用
於是,男主做了人生第二個重要決定:瞎走。
有點野外生存經驗的觀眾肯定知道,這樣和送死沒什麼差別,
果不其然,男主在一個無人的小鎮中遇到了第一隻怪物, 它是一隻青蛙?
就在男主即將被青蛙吞下的時候,一隻狗狗沖出救下了它
Emmm,有點網頁游戲的套路了,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撿!
就這樣,一人一狗開始了冒險
然而,第二次危機很快到來。
男主掉入了一個很深的洞穴,洞中有著許多變異沙蟲、
這時主角光環再次發揮作用。
一對路過的大叔和蘿莉救下了男主。
三人一狗開始了短暫的同行。
大叔將男主衣服放在巨型蝸牛身上,讓他帶著男主的氣味跑遍森林,甩開了追殺男主的怪物
一路上,大叔教會了男主許多本事,說通俗點就是帶著他刷經驗的
在一起度過一段並不漫長的旅程之後,由於選擇的目的地不同,主角和狗決定繼續獨自上路。
危險很快再次來到,這次他和狗子遇到的是一隻大蜈蚣,
蜈蚣本來是打算襲擊男主的,卻被狗子的聲音吸引,轉頭向狗子殺去。
七年前,男主眼睜睜看著母親被怪物所殺。
這就是造成他後面每次遇到怪物就僵住的原因。
而這一次,面對曾經救了自己一命的狗子。
男主沒有逃避,他拿起武器成功射殺了蜈蚣怪。
接下來他們又遇到了一隻沙蟲蟲後,男主男主用手榴彈解決了它。
就這樣一路打怪升級,男主也順利到達了女友所在的地方
只不過,七年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不僅改變了整個世界,也改變了喬爾與女友之間的愛情。
女友給了喬爾一張好人卡,決定和新認識的高富帥船長出海尋找新世界。
異地戀果然沒好結果。
當然了,電影里的高富帥都是靠不住的,基本上都是騙財騙色,
喬爾也發現了這個所謂澳大利亞海軍船長高富帥的圈套,船長也放出了一隻被他用電擊鐵鏈拴住的大螃蟹對眾人展開了屠殺
我們的男主勇敢的拿起了魚叉與大螃蟹展開了搏鬥,
在被螃蟹鉗住時,他看到了螃蟹眼中的滿是痛苦,渴求。
它似乎並不想殺人。
男主轉手將困住巨蟹的鐵鏈射斷。
被拯救的巨蟹竟然通了人性一樣。
它放過了這些無辜的村民,朝船長所在的遊艇游去。
危機解除,男主重新抱得美人歸
但最後,喬爾選擇離開女友回到之前居住的地堡
他將這一路的所見所聞畫寫了一本書叫做《怪物末日生存指南》,成為暢銷書作家……
《愛和怪物》從題材上來看,算是非典型的末日公路冒險電影,電影主要聚焦在男主個人的成長以及對外面世界的探尋,
是一個電影中常見的成長型主角
眼睜睜看著母親死在面前,造成了他又慫又膽小的性格
但這場關於追愛的玩命的冒險,使他終於成長為一個堅毅的男人。
片子的怪物只是作為一個點綴,影片所探討的主題還是關於:愛與成長
喬爾的這場冒險,像極了我們大多數人人生路上的某一段旅程。
在這段旅程中,也許我們會遇到自己的人生導師,也許會結識一些夥伴...
雖然它磕磕絆絆,充滿各種攔路怪獸,但是只要努力,我們就能成長和蛻變。
當然了,電影也有缺點,影片採用了三段式結構
前期過於平淡緩慢,一直是在男主絮絮叨叨的話癆中渡過的
男主離開地堡開啟第二段後卻又成長的過於迅速,
而最後的Boss大戰又落入俗套, 充滿了美式聖母心
電影整體表現不錯,怪物的設計也蠻有看點,一改以往災難片主打恐怖氣氛和血腥暴力的傳統。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和機器人聽著音樂看水母從天空緩慢游過的溫馨片段真的可以被稱為經典。
相信我,這部輕松溫馨的爆米花災難片或許能給你的夜晚帶來不一樣的放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