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人說《蘇丹》=《摔跤吧!爸爸》+《激戰》,你同意嗎
我不這樣認為,不能單純的說這部電影是另外兩部電影的綜合體。
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獨有的價值。《蘇丹》也是如此。單純的就摔跤方面來說,《摔跤吧爸爸》的立意和《蘇丹》本身就是不同的。《摔跤吧爸爸》中的立意是勵志、是改變,而《蘇丹》中摔跤的立意是博取關注,是贏得尊重。單單的就這一點來說,兩部電影是不同的。
而《蘇丹》已經給出了正確的定義,那就是賽場上的冠軍容易拿到,更重要的是怎麼成為生活中的冠軍。不然的話,就算是拿到再多的冠軍又能如何?沒有了生活的源泉,註定是一潭死水而已。
Ⅱ 蘇丹電影結局
《蘇丹》電影結局如下:
蘇丹晉級決賽,但不得不進了醫院。蘇丹的粉絲在醫院外聚焦,祈禱他能快速康復重回賽場。醫生檢查後建議取消比賽,否則後果難料。接到格溫電話的阿爾法趕到了醫院,坐在病床邊,這對八年沒有說過話的夫妻相互說出宴敏了心裡話。
是阿爾法成就了蘇丹,蘇丹這次拚死拼活的參加比賽就是為了重新贏得她的尊重。嫌坦阿曼也是蘇丹的兒子,阿曼的過世讓蘇丹自責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時間,阿爾法內心已經原諒了蘇丹,她每天去清真寺不只是為兒子祈禱,也是看一看蘇丹是否安好。
《蘇丹》電影概述
《蘇丹》講述了來自印度北方小鎮的蘇丹對摔角教練的女兒一見鍾情,為了追求心儀女孩,從未接觸過摔跤的蘇丹不僅從頭開始學,而且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地方冠軍,展現了他的決心和天分。
娶得美人歸的蘇丹和妻子一同參芹祥桐加比賽,但就在蘇丹又一次獲得冠軍時,他卻因為驕傲自大而失去了摯愛的家庭,最後事業愛情雙失落的蘇丹明白唯一能贏回妻子芳心的辦法,就是再次奪回屬於他的舞台。
Ⅲ 怎麼評價電影《蘇丹》
電影評價概括
這部電視劇還是很比較能反映社會現實的,但是我覺得不是熱血是狗血,順便諷刺了一下社會現狀。
Ⅳ 電影《蘇丹》聚焦社會話題,探討事業家庭「平衡術」,你是否有共鳴
電影《蘇丹》講述了鄉村青年蘇丹與阿爾法的浪漫愛情故事,並在描述兩人婚後生活中,著重探討了有關事業家庭的「平衡術」。
阿爾法是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現代女性,她不甘心僅僅在家相夫教子,做一個全職主婦,而是積極打拚自己的事業,並大膽的涉足一向由男性壟斷的摔跤領域。
但是,她並沒有因為個人事業,而否定婚姻家庭的價值,當事業與家庭有沖突時,她會權衡之後作出取捨,平衡好兩者的關系。盡管一直都很想參加奧運會,但發現自己有了身孕之後,阿爾法沒有太多猶豫就選擇了待產,放棄了比賽,在她看來,自己已經在摔跤領域有所成就,此時此刻,她更想有一個完整的家。而在最後,她和蘇丹和好,生下女兒後,又重新回到了賽場,繼續自己的理想。
這個人物不但糾正了當下一些過於強調個人主義的激進女權思想,表達了一種傳統價值的回歸,也非常深刻的體現出,女性要平衡好事業與家庭,真的非常艱辛。
相較之下,男性似乎就容易的多,因為傳統一般只要求他們賺錢養家,並不需要操心家庭內務,《蘇丹》對此提出了批判。
蘇丹追求阿爾法時是個一無所成的混混,為了獲取她的認可,蘇丹刻苦訓練摔跤,贏得了比賽,證明了自己,順勢也抱得美人歸,但他錯以為男人,只要有掙錢的能力,就能安心擁有一個家。
成名之後,由於他對名利的追逐,忽略了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也失去了阿爾法。
影片告訴我們,男人除了要掙錢,也要花心思經營家庭,因為金錢沒有辦法替代感情,而家是一個講情的地方,與此同時,這份情也不是女性單方面就能奏響的,必須還有男人的參與。
《蘇丹》在家庭事業的「平衡術」探討上,很有創意的從兩性雙方同時入手,既批判了陳腐的傳統觀點,又糾正了當下的一些激進思想,表達出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可以說,將很多人內心的想法都表達出來了。
就我個人來說,是非常有共鳴的。傳統總喜歡提「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而後又過分強調女性個體價值,貶低女主內的價值,無論哪種都有失公平。
事實上,當擺脫傳統對兩性刻板的家庭分工劃分後,理想的家庭模式應該是「男女一起主外,又一起主內」,雙方都能平衡好事業和家庭,蘇丹夫婦便是如此。
我們應當意識到,不論男女,都是既要事業,又要家庭,平衡好兩者,不僅是女人的課題,也是男人的功課。
Ⅳ 《蘇丹》電影有感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寶萊塢製作的電影《蘇丹》,特別精彩推薦大家去看看。
《蘇丹》和《摔跤吧。爸爸》同樣是講述印度式摔跤運動員的故事,不同的地方是《摔跤吧。爸爸》的主題是為了理想,為了改變命運去摔跤,而《蘇丹》的主人公是了愛情而去努力地摔跤。
「猴神大叔」薩爾曼.汗扮演的蘇丹.阿里.汗在一次集市上遇見了漂亮女神阿爾法,對她一見鍾情,並且發起猛烈的求愛攻勢,最終遭到拒絕。原因是,阿爾法是鎮上摔跤教練的女兒,阿爾法和父親的夢想是要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作為摔跤手的她也只願意嫁給摔跤手。
然後蘇丹就立志成為一名摔跤手,為愛去摔跤。在經過艱苦的訓練並且發揮出帶有「主角光環」的摔跤天賦,在地方邦摔跤賽上戰勝強敵奪得冠軍,由此,獲得女神阿爾法的尊重與愛慕,並且結為夫妻。
在帶著妻子的夢想與期待,蘇丹在奧運會上奪得了金牌,就在那一刻。蘇丹被勝利的歡呼沖昏了頭腦,變得自大傲慢。
隨後因為孩子的早逝對蘇丹的家庭造成重大打擊,妻子也離他而去,他為彌補自己的過錯,修補與妻子關系重新贏得她的尊重,重新走上摔跤擂台打贏生死戰,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摔跤運動是一項需要艱苦訓練的項目,蘇丹能夠吃下艱苦的訓練,都是源自對於阿爾法的愛。能夠讓蘇丹成為摔跤高手看似是「愛情的力量」,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是「意義的力量」。
蘇丹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忍受住艱苦的訓練,一次又一次地戰勝對手,原因在於他對摔跤賦予了「重大意義」,摔跤能夠為他贏得尊重,贏得愛情。
在遭遇重大家庭變故之後的蘇丹放棄了當一名摔跤手,並且發誓再也不接觸摔跤運動,開始消沉了起來身材走樣也無所謂。在他看來失去了阿爾法的愛,摔跤變得毫無意義了。
最終他想明白了,他從摔跤中獲得阿爾法的愛與尊重,也從摔跤中失敗失去一切。就應該從摔跤中拿回一切,就在他重新認識到當一名摔跤手對他的重大意義,蘇丹又經過魔鬼訓練回到擂台上去拼搏。
正如李笑來老師一直倡導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想辦法「堅持」,堅持只會讓你的大腦覺得痛苦並且抗拒去做。最好的辦法是對這件事情賦予意義,那麼你就會忍不住地去做成這件事,擋都擋不住。
《蘇丹》這部印度愛情電影還宣揚了要尊重女性的思想。我們對印度社會都有一種印象,在印度社會里女性的社會地位十分卑微,在「父權社會」的印度大量的女性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只能接受男人們對自己命運的安排,女人們一般都在家裡從事農活或者家務活,生活環境極差。
時不時印度還會傳出集體強奸案的丑聞。我曾經看過一篇令人十分震驚的報道,印度一名女生因為不服從家裡對於婚嫁的安排,與情人一起私奔,被家裡人發現之後她的哥哥和父親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的羞恥,一起把這位女生殺害了。
在倡導自由婚戀思想的我們肯定是難以接受的,《蘇丹》這部電影就是希望讓這些悲劇不要在印度重演。主角蘇丹與阿爾法兩人就是一個自由愛情故事,蘇丹以身示範為了追求心儀的女生,願意作出各種改變,靠著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阿爾法的尊重,征服她的心。
電影里的小鎮也到處貼著一些要尊重女性的宣傳語,比如:把女孩都燒死了,誰來給你當兒媳婦?
電影中的阿爾法是一名從新德里畢業的大學生,她在認識蘇丹之前也是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奪得一枚奧運金牌而奮斗,而不是想找一位好人家嫁了。鼓勵了更多的女性要為自己的夢想去奮斗,倘若有人擋著你,不用硬碰硬,就用「摔跤」的方式巧妙地去化解掉吧。
電影是一種文化產物,能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對一個社會的改變有多大作用是值得去思考的。不過,從《蘇丹》的故事折射出印度社會對於女性社會地位的禁錮開始了思想上的松動,起碼有人看不慣想改變這種對女性壓制的社會現象。
世界上的經歷過工業化的強國,比如英國、美國、中國,都因為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把女性從家庭中釋放出來,脫掉圍裙穿上手套進入工廠工作,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女性們的支持。歷史上強國成功之路必須要經歷過工業化,發展出自己的製造業。
而如今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排第二的人口大國,貧窮落後的印度想要發展也要走工業化發展自己製造業的強國之路。所以,必須要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幫助女性從家庭勞動中走出來,參與到社會建設當中。
最後,再次向你推薦《蘇丹》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十分的勵志,後半部分講中年大叔如何重新崛起,戰勝困境,而且還是一個不錯的愛情故事,摔跤部分也很真實,拳拳到肉,塵土飛揚。不知道你會喜歡《蘇丹》那一部分呢?
Ⅵ 求印度電影蘇丹觀後感,在線等,急
蘇丹是一個普通印度家庭中的男子,依靠買有線電視安裝謀生,在當地略有成就,在認識女主角之前。
然後女主角和他說她有自己的夢想我們不會在一起的,男主之後就跑去女主家裡的摔跤俱樂部向女主父親發起挑戰,一個月後我要戰勝他(俱樂部的一個運動員)
從而蘇丹一次又一次的出線,站在了全國冠軍的舞台,也順了獲得了女主的認可,兩人有了愛情的結晶,女主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之後的事就不一一寫出,劇情精彩不便劇透。
是一部難得的印度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