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鐵三角的影片評價
劇情
影片是三位導演聯合打造的故事,部分觀眾認為情節總在意料之外進行著,主人公身處險境又總絕處逢生;另一部分觀眾認為情節緊張,構思縝密,十分精彩,還有部分觀眾表示情節雖然很多漏洞,可是瑕不掩瑜,仍舊不失為一部好看的電影(搜狐娛樂評) 。
拍攝方式
而中外媒體對於這樣一個新穎的拍攝手法講述的古老友情故事,表現出的更多是認可和欣賞的態度。威尼斯影展主席在看完影片後,大贊任達華演得好(梅州日報評) 。
《鐵三角》是香港電影史上首次由三位導演以接龍的方式合力完成的電影,由徐克掌舵,林嶺東承上啟下,杜琪峰收尾。盡管在電視劇拍攝中也有過幾位導演共同完成一部長劇,但在一部電影中三大導演接力拍攝同一個故事、每人拍一段這種方式,《鐵三角》還是第一個(新浪娛樂評) 。
影片整體
第60屆戛納電影節因為中國香港影片《鐵三角》而顯得中國味很濃,雖然並未參加競賽單元,但是這部男人戲卻獲得了外國媒體的好評。雖然是三大導演接力拍攝,但整體風格統一,是一部不錯的商業片(梅州日報評) 。 劇情
電影中五位主角每人都與其他兩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劇情的展開與發展也是一個又一個三角,整部電影中有無數個「三角鏈」,就像一場復雜而又刺激的游戲,考驗著影迷的想像力(新浪娛樂評) 。
導演和演員
本片是一部雙重的「三雄會」。首先導演鐵三角組合:杜琪峰、徐克、林嶺東。演員方面是任達華、古天樂、孫紅雷各司其職(鳳凰網評) 。
開篇由徐克打造的緊張和中間由林嶺東製造的壓抑一掃而空,杜琪峰用觀眾熟悉的橋段再次將整個故事扭轉到了純粹「杜式」風格,讓大家談不上驚喜卻看得很過癮(搜狐娛樂評) 。 鑒於香港電影整體實力的下降以及眾多看港片長大的人對香港電影的深厚感情,即便整個故事因三大導演互不溝通的「故事接龍」拍攝方式,導致出現一些漏洞以及前後風格轉變略嫌生硬。(搜狐娛樂評)
『貳』 電影鐵三角的介紹
《電影鐵三角》是由徐克、林嶺東和杜琪峰執導的動作片, 任達華、孫紅雷、古天樂參與演出。《電影鐵三角》講述了任達華、古天樂和孫紅雷三個飽受社會、家庭及經濟壓力的落魄中年男人,為一個神秘老人留下的一條線索,開始了一次尋寶奇遇,寶物的出現,在三人之間引起矛盾和沖突,三人各懷私心,重新衡量彼此的關系,猜忌、懷疑、成見,使獲寶的喜悅蒙上陰影的故事。
『叄』 電影<<鐵三角>>劇情最後四個人開車回去的時候
這個是跟開頭呼應的啊。就是一開始不是有個戴禮帽的人,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告訴他們四個人怎麼發財什麼的。然後他們三個人經不起誘惑,就按照那個說的去辦了。但是結果如何?
最後那個人再次出現,但是他們三個沒有再理會他,說明他們三個已經能擺脫自己的貪欲對自己的控制了。
『肆』 電影鐵三角的基本簡介
30年前,徐克、林嶺東和杜琪峰都是香港無線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惺惺相惜的三個人在2006年「合拍」了《鐵三角》。 在最後一刻搭上戛納展映的末班車,《鐵三角》卻是早早地在本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的第二天就進行了媒體場的放映。以為三位嚴肅的導演會呈現一部情節緊湊的現實題材影片,畢竟,任達華、孫紅雷、古天樂的陣容,讓人能夠聯想到的還是《黑社會》這樣暴力的黑色電影。不料三位導演卻是希望呈現三個窮困潦倒的男人,因為妄想一夜暴富,在一份神秘藏寶圖的驅使下,做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行為。雖然負責結尾部分拍攝的杜琪峰在記者會上,堅持《鐵三角》不是想搞笑,但據看過影片的同行說,《鐵三角》的後半程多少有些《瘋狂的石頭》的影子。但也有同行表示,雖然沒太看懂影片,但感覺得到三位導演都將自己的個人風格統一在了一部電影中。記者會上,有媒體好奇三位導演在昨天(5月17日)以前究竟有沒有看過其他人拍攝的片段?「都看過,」負責開篇部分拍攝的徐克說,「不過每個人對人物的設想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即使看過也還是各拍各的。而且現在看來,跟每個人最初預想的也都有出入了。」
『伍』 分析電影《鐵三角》
徐克
布局
熟悉徐克的非武俠類作品的觀眾會發現,影片開始部分的布局是貼上了徐克的標簽的。徐克與杜琪峰都是和善於布局的導演,但是就收尾來說杜琪峰的功力比徐克更強,所以讓徐克去布局,杜琪峰去破局倒也是說得過去的。
徐克總是在他的電影中將角色間建立起復雜的關系。角色很多,關系很雜在杜琪峰的電影中似乎也有類似的設置,但是這兩者處理的手法又不一。
杜琪峰的電影中角色是誰誰誰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些伏下的線索在關鍵時刻完全爆發出來,一鍋燴似的構成強烈的戲劇效果,而角色的個性 無論是白的黑的還是灰的,並不是左右那個場面結局的關鍵,只是不同的個性在那個場面中形成完全不協調的對比,使得整個場面的推進合理又有趣,也就是說杜琪峰的作品中角色完全是為了故事來服務,而故事又是為了藏在故事背後的寓意來設定,他的電影不是讓觀眾站在與角色同一平面上來感受喜怒哀樂,而是站在整個角色群的上方,用一種冥冥的視野去感悟的。
在徐克的一些古裝片中,往往電影開頭也是有這樣的天眼的感覺,但是徐克畢竟是娛樂片的導演,當所有的線索布置停當,有一個龐大結構的可能性之後,依然要用角色的魅力去感染電影觀眾。
有一點類似與《新龍門客棧》中三方角力的布局開端,三個因錢落魄的男子(任達華 古天樂 孫紅雷),一個為了情人(林熙蕾 任達華的妻子)設計陷害情人丈夫的警察(林家棟),三個准備搞劫持的匪徒,撐起了前半部分的戲劇沖突。在這個部分,表演最出色的或者說整部影片表演最出色的都屬林家棟(這個演員我實在太喜歡了,期待《文雀》)。在第一部分中,關鍵的角色是林家棟、林熙蕾和古天樂。林家棟和林熙蕾的偷情關系是林家棟陷害任達華的肇因,而古天樂既是三人組的一員,同時又是林家棟收買的內鬼,受命林家棟讓任達華去做匪徒的司機,又為匪徒與三人組以及林家棟之後的糾葛埋下了伏筆。
徐克不是銀河映像旗下,可以說徐克在布局階段是出於禮敬之意考慮到同屬銀河映像旗下的林嶺東與杜琪峰的作品風格,給出了兩者可能發揮的空間。任達華與林熙蕾關系在第二段中讓驚悚並且有點神經質的林嶺東的敘事風格游刃有餘,第三段中包括了匪徒在內的各角色濟濟一堂之後的戲劇場面又讓喜歡杜琪峰電影風格的觀眾很是過癮。
而除了又考慮到另兩位導演的布局之外,剩下的就是完全屬於徐克自己的作品風格了。
無論是早期的《英雄本色》還是前些年的《順流逆流》,節奏感,場面的干凈有力,反面角色的強勢,細節的邏輯性都表現得很完美。
而匪徒誤以為林家棟是司機、林家棟殺了匪徒之一後的尷尬處境也很徐克風格化,為之後的另兩個匪徒追擊林家棟的沖突埋下伏筆。
徐克設置的三人組去古物的環節中沒有告知觀眾古物究竟是什麼,他將這一權杖交到林嶺東的手裡,唯一可惜的是這個古物的設置完全不符合杜琪峰的作品思路,加之到了林嶺東手中居然變出了一個「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的殉情詩與黃金甲,將一部好好的黑色幽默片帶到了追逝死者與精神錯亂的模式故事中,實在是有點無厘頭,有點始料不及。
林嶺東
攪局
上海電影院的海報上 這樣寫 「徐克 布局 林嶺東 攪局 杜琪峰 破局」,這是我第一次感到設計海報者的高水準,一語中的。
林嶺東的環節可說是這部影片中最弱的一環,雖然他的環節十分的林嶺東風格化,可也正因為這樣的風格化,把整個故事拖入了十分難堪的境地,第一幕苦心營造的角色關系走勢被完全打亂,直接成為了任達華與林熙蕾兩個因為精神錯亂者的舞台。而杜琪峰的風格是完全不可能按林嶺東的設計走下去,所以我們看到第三幕中,杜琪峰完全無視於第二幕中任達華 林家棟 林熙蕾三者的關系,直接說自己的電影寓言。導致三幕之間顯得割裂明顯,我想如果跳過林嶺東的環節,只由徐克出上聯,杜琪峰出下聯,觀眾可能會覺得更平順些。
林嶺東的第二部分,與當年劉青雲的《目露凶光》十分相似,角色都顯得神經兮兮,故事則透露出些許靈異氛圍,其實林嶺東的很多電影都是這樣,氣氛為先,邏輯讓位,感覺中這個導演的作品有點拍到哪裡算哪裡,怎麼詭異怎麼來的感覺,也就是說整體的完整度不夠,前些年一部娛樂片《奇逢敵手》也同樣狗血。
不過,既然也是大導演,畢竟就有大量影迷,我的不喜歡並不是說這種風格不好,但放在這樣一個三段式的接龍電影中,始終有游離於首尾之外的感覺。沒有起到承接上下的作用。
如同海報所題,真的似乎有攪局的感覺。
唯一精彩的場面是任達華的一段飛車,看來是下過一番功夫。
而林熙蕾的神經到對著手機翩然起舞,任達華的歇斯底里,雖然是很林嶺東風格的,但是,對於沖著電影故事本身而不是太了解導演風格的觀眾而言,特別是大陸的部分以娛樂片角度觀賞的觀眾而言,實在是感覺到有點突兀與支離破碎。
杜琪峰
破局
作為當下香港電影標桿的杜琪峰,在第三部分中為我們帶來了完全杜氏風格的畫面。
單一場景,各處人物的匯聚,雷同畫面的重復出現,一觸即發的氣氛,全景上的協調與局部上的矛盾,大局面的操控,角色性格的淡化,以及配樂上的緊密感,一種用畫面說故事,用細節說故事而不是角色個性去說故事的風格撲面而來,這些熟悉的手法不用說就知道是杜琪峰搞出來的。
而在新作品中加上類似於之前作品經典橋段也是杜琪峰常作的事:計程車上三人先去醫院還是先去找林家棟的爭執讓人想到《放逐》,蘆葦叢也似曾相識,讓人想到《柔道龍虎榜》和《放逐》,水上木屋的結構讓你記起早期作品《真心英雄》,搶戰的寫實也是《槍火》的翻版。
更有甚者,只有在第三幕才出現的林雪與尤勇以及趙志誠也讓人會心一笑,杜琪峰果然有特權,銀河映像為他開小灶預留了三個杜家班。
最精彩的兩段還是拉閘部分後的混亂搶奪,四個看似相似的塑料袋內包裹的完全不同的物件,構成了很強的戲劇性,而所有人物的登場與忙亂,蘆葦地中搶站時的煙霧,惟有丟掉手中的金甲才在迷宮一樣的蘆葦叢中找到出口的寓意(擺脫心魔,才不會迷路),都是給我們這些杜氏發燒友一次重溫感動的機會。
至於結局那一句「去自首吧」,我覺得處理得很好,這是對於大陸電影管理發行機構的嘲諷,死抱著標准不放又要追經濟利益的引進,導致了香港電影一次次的被閹割,但是這部電影其實不加這一句我相信也通得過審核,但杜琪峰硬要加上這一句,正有如給了電影局的標准一記耳光又不讓人發作的起來。
演員(依據三部中演員戲份的不同,進行評分)
第一部分
林家棟 10分
古天樂 8分
任達華 7分
孫紅雷 6分
林熙蕾 6分
第二部分
任達華 10分
林熙蕾 9分
林家棟 8分
古天樂 7分
孫紅雷 6分
第三部分
此部分無較主要演員,
除了林熙蕾基本上被無視外,所有登場角色基本無高低之分。
而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林雪一人。
三個導演,三種風格,正是香港電影發展的三個階段。
徐克時期的武俠敘事風格
林嶺東時期的驚悚靈異
杜琪峰時期的作家電影與寓意電影。
香港電影從迎合市場取向到強烈的導演個人風格 到當下回到電影本身特質的表述語言,香港電影死了嗎?這句陳詞早該被扔到垃圾箱,無論票房如何,香港電影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活得更像真正的電影。
再想到游乃海、游達志、趙崇基、彭浩翔等一批新生代創意人的強勢,香港電影的明天是無限日光。
『陸』 電影鐵三角是哪三個人啊
導演:徐克、林嶺東、杜琪峰
主演:任達華、古天樂、孫紅雷、林家棟、林熙蕾
上映:全市影院上映
《鐵三角》是香港電影史上首次由三位導演以接龍的方式合力完成的電影,第一部分由徐克掌舵,林嶺東承上啟下,杜琪峰收尾。故事從香港一間酒吧開始,任達華、古天樂和孫紅雷三個人飽受社會、家庭及經濟壓力的落魄中年男人,開始了一次尋寶奇遇。一連串怪事接踵而來,三人各懷私心,重新衡量彼此的關系。猜忌、懷疑、成見,使獲寶的喜悅蒙上陰影。
盡管在電視劇拍攝中也有過幾位導演共同完成一部長劇,但在一部電影中三大導演接力拍攝同一個故事、每人拍一段這種方式,《鐵三角》還是第一個。對於這種「接力拍攝」的方式,三位導演更願意把《鐵三角》看成一次老朋友間的游戲。徐克說:「這個電影就像寫對聯一樣,一個人出了上聯,由另一個人來對下聯。」杜琪峰說:「電影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轉變。」讓林嶺東感興趣的是:「就跟人生一樣,今天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麼,很過癮。」
徐克和林嶺東、杜琪峰的友誼開始於30年前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三人笑稱曾結義於「五台山」———當時的電視台集中在九龍廣播道,因為最多時有五個電視台,人稱五台山。三人在沒事做的時候常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談論電影。後來三人分道揚鑣各自打拚,成就了一番事業。徐克的武俠片、林嶺東的監獄系列、杜琪峰的男人戲都成為香港本土電影的三面旗幟,但三人從未合作過。直到五年前,徐克忽然有了合作的想法,於是致電許久不拍片的林嶺東,再找來風頭正盛的杜琪峰,聊出了這個《鐵三角》的戲。
本人覺得這要看自己理解,
角色里鐵三角可以是:古天樂、任達華、孫紅雷
現實中鐵三角也可以是:杜琪峰、徐克、林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