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一個郵遞員與一個山區女學生的電影
電影片名
香巴拉信使
影片類型
劇情
國家/地區
中國
色彩
彩色
協助拍攝
四川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涼山州委宣傳部 四川省郵政局
四川省涼山州郵政局
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委
聯合攝制
國家郵政局
北廣傳媒集團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
峨嵋電影製片廠
洗印
上海電影技術廠
上映日期
中國
China
2007年8月28日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編劇/導演:俞鍾
出品人:李康生 張強
總監制:劉安東 趙東鳴
監制:李春良 王雷 王彪 劉建輝
總策劃:王學勤 馮新生 馬朝軍
策劃:劉明光 賈玉祥
總製片人:許建海
製片人:李曉桐 張偉良 楊永生
製片主任:張國平
統籌:劉敏 肖文焱 鄭繼禮 吳伯勇
協調:陳文毅 邵建州 翁丁 毛建鴻
執行導演:張京生
副導演:劉昶
導演助理:姬琳琳
場記:夢夢
攝影:於小忱
副攝影:姜懷寧
攝影助理:陳建民
攝影指導:金貴榮
美術指導:曹安俊
剪輯:周穎
錄音指導:王丹戎
機械員:張海寧
劇照:劉 端
錄音:郝智禹
錄音助理:肖寶華 余忠敏 李玉培
燈光:孫高勇
燈光助理:曹鵬輝
美術:付來銀
服裝:林愛蓉
服裝助理:肖 玲
化裝:郅田華
化裝助理:張 垚
道具:薛 平
道具員:巫心太
置景:穆金清
置景兼道助:葛永信
作曲:舒楠
演奏: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小提琴獨奏:劉雲志(首席)
大提琴獨奏:許玉蓮女士(旅美)
《烏瑪歌》詞曲:舒 楠
原聲音樂製作:北京舒楠音樂工作室
翻譯:丁占罡
英文翻譯:王莎莎
現場製片兼煙火:嚴 明
外聯製片:冉 波
生活製片:李建平
財務:翟桂馨、孫淑貞
會計:姬琳琳
現場劇務:霍建中 殷永飛
場工:何忠祥 曾永志 蔡玉峰
燈具保管員:劉 雷
發電車:曾智勇
駕駛員:趙 林(西昌郵局)謝 洪(西昌郵局) 王勁 董典剛 劉 坤 朱國華 姚文彬
林濤 胡鳳超 鄧光權 張 逵
演員表
王大河--邱 林 (納西族)
翔秋--爾瑪依娜 (羌族)
毛局長--王建鴻 (漢族)
王老六--扎西編初 (藏族)
新郎父親--王五斤 (藏族)
翔秋母親--高樹珍 (漢族)
王扎西--羅 政 (蒙古族)
瓦龍--沈阿力 (彝族)
芽租鄉鄉長--楊麻里 (藏族)
瓦隆村長--胡力呷 (藏族)
瓦隆二組扎西--馬瓦朋 (藏族)
王大河母親--各拉祝瑪(藏族)
老尼瑪--楊卓瑪(藏族)
蘿波鄉鄉長--宋東明 (漢族)
翁丁-- 何澤哈(彝族)
蘿波鄉婦女主任--伍金敏 (藏族)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周圍都是大山,平均海拔4000米,雪山,岩石,美麗得讓人窒息——可是沒有人煙,陪伴你的只有兩頭動物:一匹是馬,還有一個也是馬。你在這樣的山裡孤獨行走14天後,回到家裡休息一天,然後,又上路,又是同樣的路線,獨行14天,休息一天,然後再上路……這樣的人生,堅持了20多年。因為你是郵差,深山裡那些不通公路、沒有電、20多年沒有任何變化的村寨,就靠你和這兩匹馬的腳步,連起外面的世界。
王大河就是這樣一個鄉郵員,送幾個重要文件下鄉,把一個娃兒的錄取通知書送給本人,並把她帶到縣上,參加縣里組織的歡送他們上學的儀式——因為鄉里還沒有通電、通電話,所以郵路是村寨對外聯絡的唯一途徑。經歷了一番波折,王大河終於找到了那個娃兒王雨生(天仙妹妹——爾瑪依娜扮演),把錄取通知書送給她,又說服將要嫁人的王雨生出來讀書。在回來的路上,為了趕時間,王大河在翻越一座高山時讓馬兒踢中了肚子,差點生命不保,卻最終完成了任務。
希望是這個吧!
⑵ 請介紹一下法國電影《郵差》
《郵差》故事的背景是50年代席捲全球的共產主義浪潮,聶魯達1945年當選為智利國會議員,同年加入智利共產黨,1946年後被迫流亡,直至1952年回國。在聶魯達的影響下,馬里奧參加了當地的一個政治集會,正當他被主持人邀請上台朗誦獻給聶魯達的詩歌時,會場產生了騷亂,並遭到警察鎮壓,他不幸身亡。因而,在劇末,聶魯達數年後再次回到當年流亡時居住的小島時,只見到了貝特麗絲以及她和馬里奧所生的兒子,一個根據聶魯達命名的男孩——帕波里托。
這部影片的某些段落令我不可避免地聯想到帕烏斯托夫斯基的名著——《金玫瑰》,特別是馬里奧向聶魯達學習如何寫詩——更確切地說,是如何創作暗喻——那些段落,完全就是《金玫瑰》的風格。比如:馬里奧說,我想做一個詩人,聶魯達告訴他,你試著一個人沿著沙灘散步,走得越遠越好;聶魯達讓馬里奧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漁網,他脫口而出:悲傷——這是一個讓我無比意外的形容詞,但是看到影片里那些年老而乾瘦的漁夫們的生活,又會覺得用這個詞來形容漁網是那麼的貼切;馬里奧在屋子裡冥思苦想著暗喻和詩句,鏡頭的另一邊,他的父親在很仔細地舔一口鍋...
電影青年們對聶魯達的扮演者Philippe Noiret必定不會陌生,他就是天堂電影院里那個放電影的老頭,那個目盲卻又洞悉一切的先知。在那部影片的結尾,他為多多拼接起來的接吻鏡頭深深地感動過我這樣的電影青年;而這部片子的結尾,卻是詩歌愛好者馬里奧為他錄制了小島上最美麗的一些東西:第一,卡拉第索托的海浪聲,小的;第二,海浪,大的;第三,懸崖上的風;第四,吹過叢林的風;第五,我爸爸傷心的漁網;第六,教堂的鍾聲,女士的憂傷,還有牧師;第七,島上布滿星星的夜空;第八,帕波里托的心跳...這一切,只是因為聶魯達曾經讓他說一些島上漂亮的東西,而那時的馬里奧是這樣回答的:貝特麗絲.盧梭。
不可否認,馬里奧已經成了一個詩人。
當然,在這部影片中不得不提一下貝特麗絲.盧梭美麗的胸部,個人感覺,要比莫妮卡.貝魯奇更加的迷人(影片放到38分鍾左右第一次出現的胸部絕對地令人傾倒)。我以為,貝特麗絲的胸部是影片的一個關鍵,是馬里奧產生詩歌靈感的源泉,因此,女演員的選擇就是至關重要的——這是眾多中國導演所沒有意識到的一個關鍵的問題。試想,對著章子怡那張冷冰冰的face和扁平的咪咪,你怎麼可能讓一個憨厚的漁民之子、一個此前從未接觸過詩歌的人,從嘴中喃喃道出這樣美麗的詩句:
你的微笑像蝴蝶一樣飛過你的臉龐;
你的笑像一朵玫瑰花,
未出鞘的矛,清澈的水
你的笑像銀色的波浪...
貝特麗絲的姨媽也是片中一個重要的配角。她幾乎完全是一個王爾德式的人物:粗壯的身材、惡劣的面容、庸俗的心靈,吐出的卻是雋永的妙語(至少我聽上去很雋永)。比如說,當貝特麗絲被馬里奧的暗喻打動心靈的時候,她說,當一個男人的話感動你的時候,他很快就會動手的了;她還說,話語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我寧願酒吧里的一個醉漢摸你的屁股,而不是一個傢伙說什麼你的微笑就像一隻蝴蝶;貝特麗絲糾正她,是我的微笑像蝴蝶一樣飛過我的臉;她說,蒼蠅也飛,道理是一樣的,到了床上,什麼人都一個樣,無論是詩人、牧師、還是共產主義者!簡直令人笑翻肚皮。當聶魯達離開義大利後,數年沒有音訊,她總是說,鳥兒吃完了就走了,不再回頭。
此片是一部翻拍之作,導演把聶魯達和郵差之間的故事移到了50年代和義大利,不知道是否是為了政治背景的需要。影片、或者說劇本令人不滿的地方在於,把馬里奧對聶魯達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一種幾乎是個人崇拜的地步。聶魯達是較早地介紹到中國來的國外詩人之一,我猜想除了他的詩藝之外,其間不免有他的亞非拉背景以及共產黨員身份的因素,甚至,我猜想,他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其政治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力也不能低估,畢竟,在拉美作家群中,他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比起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來,要微弱許多了。聶魯達的詩我讀的不多,印象中以情詩為主,早年沒有投入,現在就更加不符合我的趣味了。
⑶ 關於郵差的電影
電影名字就叫《郵差》
⑷ 郵遞員是哪個國家的動畫片
動畫片全稱為《郵遞員派特叔叔》,是英國的動畫片。
《郵遞員派特叔叔》(《郵差叔叔》)動畫由二十年來一直深受大人小孩歡迎的John Cunliffe的故事改編而成,該動畫是兒童電視節目的經典之作,在英國是最受歡迎的兒童節目之一,也是國外兒童教育產品的一個著名品牌,其產品涉及視音頻、圖書、玩具、游戲、服裝、日用品百家樂等等。
(4)紅色郵差桶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該動畫片是由英國廣播公司出品的,適合5-10兒童觀看,該動畫片主要講述了郵遞員派特為小鎮居民送信和幫助他人的故事,該動畫片已推出漫畫版。
該動畫人物和老美的誇張扭曲,小日的矯揉造作不同,它秉承英國兒童動畫人物造型的的一貫風格,造型憨厚、柔和、可愛。而且故事內容溫馨、平和、語速不快,很適合幼兒觀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郵遞員派特叔叔
⑸ 一部描寫郵差的電影
《香巴拉信使》。
⑹ 求一部講郵差的電影名
影片叫做《香巴拉信使》
這是簡介:
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馬班郵路鄉村郵遞員王順友的真實生活被搬上了銀幕。以這位全國勞動模範為原型、俞鍾導演的電影《香巴拉信使》,於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影片中主人公王大河的扮演者曾是在張藝謀《千里走單騎》中出演雲南導游的邱林,而女一號則是紅遍網路,有著「天仙妹妹」美譽的爾瑪依娜,飾演鄉妹子翔秋。
根據郵遞員王順友真實事跡改編
一個人,一匹馬,一條山路;一堆火,一碗酒,一個郵包.這是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馬班郵路鄉村郵遞員王順友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王順友自1985年開始參加工作,20多年來,一直從事鄉郵投遞工作。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下,他往返跋涉26萬多公里,相當於走了21個「二萬五千里長征」。為此,他被評為CCTV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電影《香巴拉信使》依據王順友真實事跡,以浪漫的筆調刻畫出"王大河"一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為了不耽誤藏區孩子求學,"王大河"晝夜趕路,拉著馬尾巴沖過泥石流,及時將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考生家中;為了使患白內障的老百姓盡快得知免費復明手術的消息,他帶病上路,風雨兼程送達通知,自己卻病倒在鄉衛生院。他所做的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卻給村民們帶來極大方便,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改變著村民的生活和命運。
"王大河"不畏鄉俗鼓勵並路送鄉妹子翔秋勇敢地走出家鄉上大學。一個鄉郵員對工作和生活純朴的熱情改變了一個鄉妹子的命運。在送翔秋到縣城上大學的途中,路遇險境,"王大河"痛失愛馬"金龍",一個普通鄉郵員對生命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對未來的期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