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竊聽風暴》最後的某些語句
《竊聽風暴》精彩台詞
寂寞笙歌 整理
特工奧普蔓(代號xx/7):你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被審訊對象:我什麼也沒做。我也什麼都不知道。
奧普蔓:什麼也沒干?什麼也不知道?你覺得安全局會隨隨便便把一個無辜的公民拘押在這里嗎?
被審訊對象:不,不是。
奧普蔓:就算你什麼都沒做,就憑你剛才不信任政府的言論我們就可以逮捕你。我給你一點提示吧,這樣有助於你的回憶。你的朋友、鄰居,具體的說,9月28日,他坐飛機去了聯邦德國。我們有證據顯示,是你協助他叛逃的。
被審訊對象:對此我一無所知。 他並沒有跟我說他要干什麼,我以為他要因公出差呢。
奧普蔓:請你詳細說明一下9月28日你都做了些什麼
被審訊對象:我已經做過筆錄了
奧普蔓:請你再重復一遍
被審訊對象:我帶著孩子們去公園散步,在那裡我遇到了我中學同學馬克爾西。我們就一起回家了,一直聽音樂聊天到很晚。你可以打電話給他證實一下。我可以把他的電話號碼給你。我想睡覺,求你讓我睡上一覺。
奧普蔓:想睡覺,你拿什麼來換呢?請你再解釋一下9月28日你都做了些什麼。
被審訊對象:求你了,讓我睡一個小時也好
奧普蔓:請你再說一遍那天你做過些什麼
被審訊對象:我們在公園遇到了馬克爾西,然後我們就一起去了他家。一起聽音樂,坐到很晚。我有馬克爾西的電話號碼,你可以打一個證實我說的話。
奧普蔓:如果你能說出是哪架飛機,今晚你就可以回家跟你老婆在一起。如果你說不出來,等待你的是監獄。你想去嗎?那架飛機叫什麼/誰提供的?
被審訊對象:里斯科。
奧普蔓:再說一遍,說清楚點。
被審訊對象:里斯科,是波爾納. 里斯科的飛機。
奧普蔓:波爾納. 里斯科。
特工奧普蔓教授:我們從這段錄音中不難發現,他以這樣傲慢的態度來對抗國家。對付這樣的人要有耐心,接下來是長達40個小時的盤問。
特工學生:為什麼要盤問這么久呢?我覺得這樣太不人道了。
奧普蔓:一個無罪的嫌疑犯因為他沒做過的事被盤問這么久,他的反應一定是大喊大叫、或是一死了之;而有罪的囚犯一般會沉默,或哭泣。因為他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坐在這里。如果你們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罪,最好的辦法就是一直盤問到他認罪。
(放錄音)
奧普蔓:這段話有什麼令你們感興趣的?
學生:這和他一開始說的一模一樣。
奧普蔓:這個嫌疑犯說的幾乎一字不差,因為真的發生過的事情怎麼說都是一樣的,不過也可能是裝的。撒謊的人事先會考慮過無數遍,不過在高壓面前都會露出馬腳。誰知道這是什麼聲音?(奧普蔓取下暗藏在被審異議人士座位下的布塊)這是為警犬准備的帶有犯人氣味的布,每一次審訊時都有這樣的東西,將會永遠保存在瓶子里。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有採用竊聽等手段。
國安局威茨格爾上校帶奧普蔓觀看話劇演出,向奧普蔓介紹會場里的一些人物
威茨格爾:格奧克.德雷曼,他是個詩人。不僅狂妄,還是個右傾分子。不過他很快就要無事可幹了,我們懷疑一些作家與西德交往過密,他就是其中一個。
文藝部部長對國安說:我們現在有許多事要做,包括要推行一系列的文化禁令。這個格奧克.德雷曼隱藏得很深,輕易抓不住他的把柄。下周4那些壞人們將會在德雷曼家聚會,比如說反動作家豪斯等等。在此之前你們要做好准備,採用你們慣用的手段,比如竊聽。不過只監視他們家的情況就行了,不要輕舉妄動,不要跟蹤。在我們沒確鑿證據之前,不要跟組織上匯報。但是一旦被我們抓住了,他可就完了。
文藝部長與德雷曼的對話
文藝部長:我的確是頒布了許多禁令,不過我還是喜歡文藝的。不過,親愛的德雷曼,政府會保護藝術家,藝術家也要回報。我一直在關注你們的話劇。
作家豪斯插話:是啊,跟蹤是你的工作,不是嗎?
文藝部長: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你現在導演的作品可不令人滿意。
德雷曼:容許我潑一下冷水,您盡可以不喜歡我的作品,但是我是熱愛這個國家的。您能不能在看的時候暫時把您的政治立場放在一邊?人們的觀念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一個人真的是堅定地信仰社會主義的話,他無論看什麼話劇都不會動搖。這不是禁令可以禁住的。
文藝部長:那你要不要試試?如果你們不相信,我可以讓你們體驗一下。
德雷曼:好吧,我就這樣跟你說吧,如果我的作品真的好到了能讓您不安,那即使被禁演,我也在所不惜。希望您接受我的建議。
文藝部長:不需要了。正象你說的一樣,我相信一個好人的愛和信仰,是不會因為一部戲而改變的。德雷曼,您可以按您的想法來寫,人不是這么容易改變的。你決定怎麼做了嗎?
德雷曼:人是聽從自己的良知的。而不是因為工作需要就改變。人應該有所期盼。
文藝部長:當然了,有盼頭才能過好日子。你知道希望有時候是人活下去的支柱。
在老作家埃爾伯特的家裡,德雷曼與埃爾伯特的對話
埃爾伯特:我再也無法忍受這個毫無人權,根本不讓人說話的國家了,這個體制讓人發瘋。但是正是這樣的體制讓人更有創作的慾望,寫出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這才是對得起自己良知的作品吧。如果你是導演你會怎麼排這出戲呢?有那麼多限制,什麼都不能盡情表現。活著真沒意思。
德雷曼:埃爾伯特,我想我惹上了主管文藝的部長,他用禁令來威脅我,這是不是很糟?我不知道禁令具體是怎麼樣的。
埃爾伯特:真的?真是太好了!
在德雷曼家的Prrty上,眾人都在跳舞,惟有埃爾伯特在角落獨自看書,德雷曼與埃爾伯特的對話
埃爾伯特:這是我送你的禮物。
德雷曼:您來我這里是為了看書嗎?
埃爾伯特:這可是布萊稀特的書。我想這些人都不渴望自由。
德雷曼:不渴望?那你還來干什麼?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能做什麼呢?人們已經漸漸習慣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
埃爾伯特:是啊,接受以前所不能容忍的。可能再也不期待改變了。
德雷曼書稿:
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政權象社會主義政權一樣,中央關注現實中發生的一切,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但是有一項統計是不能公開的,也許這些數字可以歸到自然死亡里去。如果你打電話到安全局去問,每年有多少人因為被懷疑與西德有來往而自殺,安全局的工作人員肯定會沉默,然後會詳細記錄你的名字,這是為了國家安全。死去的人才是為了國家安全,也是為了幸福。1977年起,民德不再統計自殺人數,我們所說的自殺,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他們不能忍受自己那樣活著,沒有流血,沒有熱情,他們只能選擇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自從我們9年前開始停止統計自殺人數,歐洲只有一個國家死亡人數高過東德,那就是匈牙利。然後殊途同歸,我們都會實現社會主義。
安全局局長通過電話通知下屬:如果他們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暫時關閉教堂。多簡單的事。我們可以逮捕神父啊!現在就去,別讓我教你們怎麼做!
威茨格爾上校向奧普蔓介紹他自己寫的書
給你看看這書——《關於意識形態和政治觀念的研究》,是不是很學術化?看這里——「國家安全局情報處——威茨格爾教授」,多麼偉大啊!我可以給你念念第230頁的一段,這可真是一流的著作!比如說我們監視的對象一般是5類人,比如你監視的德雷曼,就是第4類人,歷史性的人物,不好對付。對付這第4類人不能一步一步地來,一定要在他意識到被監視之前就把他幹掉,或者找出致命的線索來。但是一定要慎重,不要讓這些人發現你的蛛絲馬跡。不要跟他有任何接觸,不要有任何他以後可以寫到書里的東西。我接觸過的第4類人基本上都不在了,不管是畫家或者是什麼其他的藝術工作者。
1989年柏林牆倒塌的新聞:
奧普蔓的同事對奧普蔓說:柏林牆倒了。
廣播里新聞的聲音:這里歡聲雷動,年輕人涌過城牆。他們歡呼著、擁抱著,簡直難以置信。您聽到的是來自柏林的報道,1989年11月9日,歷史會記住這一天。
之後的一次宴會
部長和作家又相逢了
他問作家這就是你想要的國家嘛,現在你可以自由地寫書了但還有什麼可寫哪?人沒有信仰沒有熱愛。這就是一個自由地聯邦共和國。
作家天真的問道為什麼他沒被監聽
部長告訴他,就連他們做愛都是被監控著的
然後回答說還好現在民主德國不存在了。
你問的好想是最後這段,那個人是部長不是局長
2. 泰國電影,(YES OR NO)講的什麼啊大概內容是什麼
女同的。
講述2個最喜歡玩「是」或「否」游戲的女生PIE和KIM的浪漫愛情故事。
兩個人的寢室,PIE對於上天安排和她住在一起的「男人婆KIM」相當排斥,自KIM住進寢室的第一天,不僅拳腳相向,並且劃定「楚河漢界」,將寢室用警戒線一分為二。不許KIM踏入她的世界一分一毫。盡管KIM百般討好,依舊改變不了PIE 對她同性戀身份的質疑。PIE的 生活作習也因KIM而不得不小心翼翼。
PIE的男朋友來學校看PIE,看到不經意中KIM對PIE追隨不移的眼光,明白了一切。而此時的KIM,也漸漸陷入了對自己感情的深入思考······
排斥同性戀的PIE在與KIM的點滴相處中,卻漸漸被KIM感動,由排斥,到友好,最後慢慢愛上KIM······
兩個人漸漸不再膽怯,勇敢面對了自己的感情,然而,面對她們的,還有一系列的棘手問題······父母,社會,PIE的舊愛,以及美麗妖嬈的第三者。她們會勇敢地牽手,走到最後嗎?
3. 如何評價電影《愛在午夜降臨前》
聽說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的時候是2011年。剛剛結束了一段不怎麼上得了檯面的糾結,處於一種消極的自我否定和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階段。給自己找了個學習的借口,在異地他鄉邊上班邊學一個跟原大學專業完全不搭軋的專業,甚至是跟所做的工作都聯系不大的專業,從大一念起,每天認認真真上班,做超出本職工作的很多事情;小小心心上課,因為第一次用非母語學習,很多東西生怕錯過了。日子排的滿,可是心裡的空洞還是時不常的讓自己茫然不知所措。
適逢一個公司同事在這邊出差,我們一開始在咖啡廳碰到會閑聊兩句,後來熟了就經常下班後出去到處逛,繼續閑聊。有時候周末就開車去國家公園,找個地方徒步或者露營。真不是為了拍照片或者參觀名勝古跡,純粹就是聊天,開車聊,走路聊。有時候也奇怪,明明兩個文化背景相差這么遠的人,英文都非母語,居然可以有這么多話說。天南海北,從哲學宗教到家庭瑣事,什麼都能認認真真煞有介事的說上個把小時,說到不懂的東西就直接google,兩個人一起讀,讀完之後談想法。那時候的很多討論在今天看來真的是挽救了我的自信心,重塑了世界觀和人生觀,積極的影響了我之後的人生。也不是說現在我就是萬事通了,只是視野開闊了,更包容了,也學會了為人處事的原則。
這一切都與愛情無關。後來他調去別的國家了,我也戀愛了。偶爾會通郵件,還是聊,大小瑣事。什麼事情都可以通過對方的轉換變成不一樣的角度,再平常的事情在相互的討論中就變得有深度了,心境也會變得平和開闊了。簡單的說,我發現自己變得認真了。認真地聽取和學習每一條信息,認真地思考,認真地回復,認真地過日子。浮躁不見了,匆忙而致的消極也不見了,不再為了消磨時間而做事,遇到再大的事都學會了深吸口氣,看清自己需要什麼,別人需要的是什麼,別人需要的我能提供多少的幫助,最大限度的幫助別人,同時做到自己的最好,不留遺憾。特別幸福的時刻就是自己回想做過的決定和做過的事,有自豪感,因為那樣的時刻,是自己全心的、認真的經歷過的。即使結果是令人傷感的,痛心疾首的,慘不忍睹的,那樣的感覺也是真實的,允許自己狠狠地放縱這樣的情緒,然後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天。新的一天,根據這一天的情況,重新定位自己,過好當下的這一天。這樣每天都有收獲,每天都有進步。回頭看,生活始終是真實的,美好的,充實的。
廢話就說到這兒吧。回到題主的問題。
2011年那個同事調走後,郵件提到這兩部電影。他說他是在飛離我所在城市的飛機上看到這兩部電影的,很感慨,推薦我去看。我找來找去,只在一個偏僻的網站下到了這兩部電影(有誰知道哪裡可以在線觀看的可以給個鏈接嗎?)。第一部,Before Sunrise還打不開,有些氣餒的打開看了第二部,Before Sunset。當時的第一感覺,熟悉。並不完全是指對對話的內容或是場景的熟悉,只是說,對他們的交流方式很熟悉,很窩心的想到了我和這位同事的交流方式。天馬行空,想到什麼說什麼,說到什麼都是對方感興趣的,對方的反饋又提供了不一樣的見解、注入新的討論空間。喝咖啡,上遊船,用車把Celine送回家,其實都不是目的,甚至不是刻意的發生,只是剛好在那樣的時候,突然想那樣做了,於是就發生了。故事依然是圍繞兩人的對話展開。其實,在我看來,對話的內容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隨著這種對話,兩人之間不用點透的默契和吸引也在慢慢的深化。我隨手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剛好落到你的眼裡就變成了舒適和自在的默契。我不需要刻意,刻意做的,換來的是瞭然於胸的熟諳和恰到好處的謊言,化解尷尬,加深感情。想哭我就哭了,想罵我就罵了,並不是橫加指責,只是相信你會了解我不是在無理取鬧,只是在用這樣一種方式傳達我的思念和擔憂。磁場(抑或是氣場?)這種東西很難說,大概就是所謂的「感覺對了」吧。言語和肢體的交流只是通過其他方式加深這樣的感情,建立更深的信任。反過來,更深的信任會讓人能更認真地對待對方的每一句話,更多的欣賞和感激(appreciate)對方,這種「對的感覺」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忘記在哪裡看過的話了,說是好的文藝作品(文字、畫作、音樂或者影視)就是能引起受眾共鳴的作品。作品的深意是見仁見智的,可能原作者想表達的和每一位受眾接受到的都是不同的。這部電影真的讓我感覺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可能沒有那麼唯美,但是電影中主角間的感覺正是我經歷過的,所以這樣的共鳴讓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愛情不能當飯吃,每人都在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突如其來的感覺不是可以計劃的,生活還是有自己的軌跡,遇到轉折點的那一個瞬間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處在那樣一個轉折點的,只能在認真地經歷過之後,順應內心做出當時可以做出的最好的決定,然後回過頭去看,才會產生那種「啊,我就知道」的感慨。再說了,其實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可以歸結為可以開花結果的愛情,不是嗎?
又扯遠了。Before Sunset給了我很大的滿足感,所以當聽說續集Before Midnight出來以後,找了很多影院(在我這里不是每家影院都放這類文藝(小製作?)電影的),很是激動的第一時間跑去看了。出來之後不淡定了。那個獨立的Celine呢?那個耐心包容的Jesse呢?那個含蓄的優雅呢??好吧,確實是在結尾處,兩人還是本著要在一起的心和好了,可是大段的爭吵讓我心裡感覺拔涼的。看到有人的評論,說這就是真實的生活,記得Jesse在吵架時也說了這樣的話。也許這就是Jesse和Celine的真實吧,可是我看了之後卻有種對美好現實的毀滅感。話說得太多了,話趕話就把本心給遮掩了。Celine是要強的,工作的事情是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責任對她來說也很重要,事情疊加在一起,煩躁和鑽牛角尖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Jesse不會不了解。同樣的,Jesse作為一個小有成績的中年作家,事業上難免會有壓力,與前妻和兒子的問題也一直沒有處理得很好,各種煩惱也會時常涌到一起,Celine也不會看不到。但是太親近的兩個人,面對各自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處理得當,心裡上又對對方存了理所當然的輕視,當然沒辦法幫助對方解開心結解決對方的問題。在電影的最後,回到碼頭,Jesse裝作不認識,放下身段求和,然後相當於吼出自己的想法,Celine總算是聽進去了,別扭歸別扭,她還是意識到自己是願意跟這個男人在一起的,於是繼續使用慣用伎倆,伏低緩和了氣氛,鏡頭拉遠,電影結束。這樣的結尾其實仍然是延續了前一集的手法,open ending。在我看來,問題其實根本沒解決,也沒有要解決的跡象,他們大概還要吵很多年吧。傷心。
就這個電影跟我那個同事討論過。那時候他興奮的告訴我他那個國家也有上映,不知道我推薦部推薦他去看。我糾結了一下,最後給出的答案是不推薦。對我來說,因為第一集沒看,僅僅是第二集已經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感覺生活是美好的,充滿驚喜的,雖然不是時時事事都如所願,但總會有希望的,因而對第三集充滿期待。看了第三集,真實歸真實,場景和對話感人的也不少,即使是爭吵的場景也能能看出兩人是相依相伴一路走來的,但是兩位主角的那種相對消極,得過且過和被生活瑣事纏繞的心讓我看完之後很難過。在第三集里,我看到的希望不是說沒有,只是太少了些。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坐在酒店的沙發上,Jesse把紅酒打開,給兩個人各倒了一杯,熟稔的那種默契感開始浮現,但是一下下,僅僅是一分鍾不到的時間,兩人說著說著那樣的氣氛又不見了,又開始互相指責。想必是壓抑了很久了吧,可是說那麼多還是有點過了吧?距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半年多了,現在想到這部電影還是會感覺壓抑,胸前壓了塊大石樣的喘不上氣。悶。為什麼兩個人會把矛盾激化的這種程度呢?話說7分然後讓時間去消化那些失落和傷心不好嗎?一定要話趕話到那個份上呢?唉。
對我那個同事來說,前兩集太美好了,他對第三集的期待很高。因為工作的原因,他現在獨身異鄉,家中也有各種問題,偶爾會感覺壓抑。我跟他講的是,如果期望第三集延續前兩集的陽光美好和正能量,那就不要去看第三集了。但是如果同樣問題換了其他人,僅僅是為了看電影,或者是基於對Jesse和Celine兩個人的發展有個交待,那麼第三集還是值得一看的。電影本身還是真實的,故事性一如既往地強,小對話也能發人深思,希臘的風景也是沒話說。沒有前兩集積攢下的期待,可能會更多的欣賞這部電影本身。所以同意Frank Lee和Babyface所說,倒著看可能會更好。
難過歸難過,我不後悔看了這部電影,畢竟,難過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體會傷感怎麼能了解和感激甜蜜呢?
4. 張國榮電影經典對白
張國榮在電影中的經典對白
一個人再也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
——東邪西毒
我叫JIM,我是通天大盜,明天看報紙吧!
——縱橫四海
不要叫我阿傑,叫我阿SIR!
——英雄本色
一個紙團飛過來.......... "喂!小姐,我認識你嗎?"
——戀戰沖繩
"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其實任何人都是可以有毒的--只要他試過乜叫妒忌......"
——東邪西毒
很多人想知道沙漠的那邊是什麽, 其實沙漠的那邊是另外一個沙漠。
——東邪西毒
你要我跳下去,你要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開心過,一直以來,我都
不可以接受別的女孩,因為你。
--異度空間
「黎耀輝,不如我們由頭再來過……」
——春光乍泄
"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辦法是先去拒絕別人。"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去。 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
"1960年4月16日下午三時之前的一分鍾,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鍾,從現在開始,我們便
是一分鍾的朋友。"
——阿飛正傳
我答應過不比你早死,我會遵守我的諾言,可是你只給我兩個月的時間,
我怎麽夠呢?我要三十年,四十年,永遠!我還有很多事情沒跟你做,現在甚至連你走了我都不知道,這太
不公平了!太不公平了!
——殺之戀
嗨!你去哪兒了?我等你好久了..........
——星月童話
你現在知道高手在你背後的壓力了吧
——槍王
虞姬為什麽要死? 從一而終啊!
——霸王別姬
輕松一點D:
生孩子很痛的嘛!
——家有喜事
「聽說您在八大胡同打出名來了」
「咳,這武大郎遇上西門慶,不打,不打能成嗎?」
「這麽說,還有個潘金蓮了」
「這是什麽話」
「你想聽什麽話?」
——霸王別姬(注意LESLIE的表情,太絕了!)
「丹平,你會永遠愛我嗎?」
「一輩子。」(國)
「一生一世。」(粵)
——夜半歌聲
我只想告訴你,我對這種事,真的沒有偏見……
——金枝玉葉
以後太容易的事別找我!(張)
怎麽講?(周)
太容易顯得我低能!(張)
——縱橫四海
「我跟你說的是女人,女人是要人疼的、要人愛的。」
「你沒聽說過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
——縱橫四海
"太陽出來了,一隻鷹飛向天空"
——紅色戀人
5. 這個殺手不太冷什麼電影
這個殺手不太冷
編輯
《這個殺手不太冷》(原題:Léon,美國上映片名:The Professional)是一部1994年的電影,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及執導,也是他首部往好萊塢發展拍攝的電影。由讓·雷諾、蓋瑞·歐德曼及娜塔莉·波特曼主演。本片主要拍攝地點是紐約。
這個殺手不太冷 主要人物
▪ Léon(讓·雷諾 飾) ▪ Stansfield(加里·萊昂那德·奧德曼 飾) ▪ Mathilda(娜塔麗·波特曼 飾)
▪ Tony(丹尼·愛羅 飾) ▪ Malky(Peter Appel 飾)
目錄
1電影劇情
簡介
故事詳情
2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3角色介紹
4精彩對白
5影片花絮
幕後花絮
穿幫鏡頭
製作發行
6原聲資料
7上映日期
8電影票房
9影片評價
10獲獎記錄
11這個殺手不太冷 歌曲
1電影劇情
簡介
《這個殺手不太冷》(原題:Léon,美國上映片名:The Professional)是一部1994年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及執導創作的一部動作電影,也是他首部往好萊塢發展拍攝的電影,由讓·雷諾、蓋瑞·歐德曼及娜塔莉·波特曼等主演。本片主要拍攝地點是紐約。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與一個小女孩的感人故事,是一部具有極強的商業性元素的主旋律電影,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電影。
故事詳情
里昂已經40歲了,他是一名習慣獨來獨往的職業殺手,並且始終恪守著不殺女人和孩子的原則;而瑪蒂達卻只是一個普通的12歲的鄰家女孩。這樣的兩個人的生活軌跡本互不相干,原來也不會有任何交
《這個殺手不太冷》劇照(38張)
集,然而只因後者不幸慘遭滅門之禍才令二人意外的走到了一起,並且在他們之間還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愛情。
這乍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兩人的年紀相差太大,但細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里昂雖然已年屆中年,而且為人沉默冷酷、機智干練,但在他不苟言笑的外表下,卻深藏著一顆溫柔善良、天真質朴的赤子之心,多年來離群索居的殺手生活令他倍感孤獨與寂寞,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就是那盆萬年青。他把它當成自己的生命一樣來培育,不知不覺,這盆綠色植物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朋友——在他眼中,它甚至就是另一個自己。而女孩瑪蒂達雖然年紀尚小,且看起來是那般的柔弱無依、楚楚可憐,但她的生活經歷以及悲慘的特殊遭遇令她的性格變的非常的倔強任性、獨立自主,而且還有著與年齡極不相稱的成熟。里昂對於她而言,固然是值得信賴與依靠的對象,而她對於里昂而言,又何嘗不是後者黑色生命中
劇照
那縷突然出現的金色陽光呢?同是天涯淪落人,再加上長時間的相濡與沫,生死與共,於是這樣兩個有著同樣孤獨且渴望溫暖的靈魂自然越走越近,最終擦出微妙的火花。
雖然里昂最後為了救瑪蒂達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會後悔愛上她。因為是她,讓他重溫了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了愛情的甜美,並且完成了對自身靈魂的救贖(他最終用自己的血,洗清自己曾犯下的罪孽);而瑪蒂達呢,相信亦不會後悔把自己的初戀給了那個叫里昂的中年男人,因為是他,讓她得到保護不受傷害,重溫久違的家庭的溫暖,並明白了愛情的真諦,且學會了該如何去珍惜。
這個殺手不太冷[1]
2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Léon 讓·雷諾 ----
Mathilda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
Stansfield 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 ----
Tony 丹尼·愛羅/Danny Aiello ----
Malky Peter Appel ----
1st Stansfield man Willi One Blood ----
2nd Stansfield man Don Creech ----
3 rd Stansfield man Keith A. Glascoe ----
4 th Stansfield man Randolph Scott ----
Mathilda's Father Michael Badalucco ----
Mathilda's Mother Ellen Greene ----
Mathilda's Brother Carl J. Matusovich ----
Fatman Frank Senger ----
Tonto(as Lucius Wyatt 'Cherokee') Lucius Wyatt Cherokee ----
Bodyguard Chief Eric Challier ----
Mickey Luc Bernard ----
Old Lady Jessie Keosian ----
Receptionist George Martin ----
<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默認顯示|全部顯示
職員表
▪ 製作人:呂克·貝松/Luc Besson;Claude Besson;Bernard Grenet;帕特里克·萊杜克斯/Patrice Ledoux;John Garland
▪ 導演:呂克·貝松/Luc Besson
▪ 副導演(助理):James Bradney;帕斯卡爾·舒梅/Pascal Chaumeil;Christophe Leprêtre;Camille Lipmann;Eric McGinty
▪ 編劇:呂克·貝松/Luc Besson
▪ 攝影:Thierry Arbogast
▪ 配樂:艾瑞克·塞拉/Eric Serra
▪ 剪輯:Sylvie Landra
▪ 選角導演:Todd M. Thaler
▪ 藝術指導:Dan Weil
▪ 美術設計:Gerard Drolon
▪ 服裝設計:Magali Guidasci
▪ 布景師:Françoise Benoît-Fresco
3角色介紹
人物簡介(為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對白之精彩,對兩主人公簡單介紹):
瑪蒂爾達,實際年齡只有12歲的小女孩,剛剛親眼目睹全家被殺。
里昂,職業殺手,專業技能好,但這個殺手冷靜而溫情。在後來警局抓捕他的時候,單挑特警200人,令這些身經百戰的警隊精英心驚膽寒。
stansfield,經典的反派形象,其光芒甚至蓋過了兩位主角,可以說,沒有GARY的《殺手》將會遜色許多。 神經質、藝術、癲狂,他將這些表現得淋漓盡致。
Tony,里昂的僱主同時也是老tony將他帶入殺手這個行業圈的,leon是他最得力的殺手,老tony利用leon不識字人老實單純的弱點侵佔了leon的血汗錢,與此同時老tony也教會了許多生存的道理。
4精彩對白
對白現場
劇情:瑪蒂爾達說要里昂把她培養成一個殺手,里昂說瑪蒂爾達只是個小女孩,不能勝任殺手這職業,瑪蒂爾達神色從容,拿起桌上的槍從陽台向大街連放六槍然後平和的問已經「嚇呆」的里昂:「How's that(怎麼樣)?」為此他們兩人不得不搬家,路上里昂走的很快小女孩抱著盆栽和包裹步伐很快有些不穩但勉強跟上,里昂突然轉身停住,瑪蒂爾達猛一下未停住走回站住的里昂面前抬頭看,然後……
Léon:Mathilda...Don't you ever do that again or I will break your head...you got that?
Mathilda:Okay.
Léon:I don't work like that. It's not professional...There is rules.
Mathilda:Okay.
Léon:And stop saying"okay"all the time!Okay??!!!
Mathilda:Okay.
Léon:Good...
里昂:瑪蒂爾達——不要再做這種事,否則我打爆你的頭——聽到了嗎?
瑪蒂爾達:Okay.
里昂:是我就不會那麼做,那不專業,這行是有游戲規則的。
瑪蒂爾達:Okay.
里昂(憤怒的):還有不要老是說「Okay」這個字,Okay??!!
瑪蒂爾達:(冷靜、從容的):Okay.
這個殺手不太冷 劇照(1)(19張)
里昂(盯著瑪蒂爾達遲疑N久,然後。。極度無奈,極度口氣溫和):很好 …
--------------------------------------------------------------------------------
Mathilda: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瑪蒂爾達:是不是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Léon: Always like this.
萊昂:總是如此。
--------------------------------------------------------------------------------
Léon: (referring to his plant)
It's my best friend. Always happy. No questions.
萊昂:(提到他的植物)它是我最好的朋友,總是很快樂,從不問問題。
--------------------------------------------------------------------------------
(to receptionist after being asked about her father "Leon")
Mathilda: He's not my father. He's my lover.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劇照(2)(11張)
(當被問到她的「父親」萊昂時)
瑪蒂爾達:他不是我的爸爸,他是我的情人。
--------------------------------------------------------------------------------
Mathilda:Leon, I think I'm kinda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瑪蒂爾達:我想我愛上你了,萊昂。
(Leon chokes on his milk)
(萊昂被牛奶嗆到了)
Mathilda: It's the first time for me, you know?
瑪蒂爾達:這是我的初戀,你知道么?
Léon: (wiping himself off)How do you know it's love if you've never been in love before?
萊昂:(擦拭著牛奶)你從沒戀愛過怎麼知道這是愛?
Mathilda: 'Cause I feel it.
瑪蒂爾達:我感覺到了。
Léon: Where?
萊昂:哪?
Mathilda: (stoking her stomach) In my stomach. It's all warm. I always had a knot the
《這個殺手不太冷》拍攝現場(20張)
re and now... it's gone.
瑪蒂爾達:(揉著胃)我的胃,它現在很暖和,以前這兒有個結……現在沒了。
Léon: Mathilda, I'm glad you don't have a stomachache any more. I don't think it means anything.
萊昂:瑪蒂爾達,很高興你的胃痛好了,可是那並不代表什麼。
--------------------------------------------------------------------------------
Mathilda: I don't wanna lose you, Leon.
瑪蒂爾達:我不想失去你,萊昂。
Léon: You're not going to lose me. You've given me a taste for life. I wanna be happy. Sleep in a bed, have roots. And you'll never be alone again, Mathilda. Please, go now, baby, go. Calm down, go now, go.
萊昂:你不會失去我。你讓我嘗到了生活的滋味。我想要快樂。睡在床上,有自己的牽掛。你永遠不會再孤獨了,瑪蒂爾達。求你,走吧,寶貝,走。冷靜點,現在就走,走。
--------------------------------------------------------------------------------
Malky: Hey Stan, Stan! What are you doing? He's dead!
馬爾奇:嘿,史丹,史丹!你在幹嘛,他已經死了。
Stansfield: But he ruined my suit.
史丹斯菲爾德:但他毀了我的西裝。
--------------------------------------------------------------------
Mathilda:I hope you're not lying. Leon. I really hope that deep down inside there's no love in you. Because if there is...just a little bit of love in there for me...I think that in a few minutes you'll regret you never said anything. I love you. Leon.
瑪蒂爾達:我希望你沒有說謊 我希望在你內心深處真的對我沒有一丁點兒感覺 你最好對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因為只要有那麼一點點 你將會後悔你什麼都沒有對我說 我愛你 里昂
------------------------------------------------------------
Leon:You need some time to grow up a little.
里昂:你也需要點時間變成熟。
Matheilda:I finished growing up. Leon.
I just get older.
馬蒂爾達:我已經成熟了。萊昂。
現在只是在變老。
Leon:For me it's the opposite. I'm old enough.
I need time to grow up.
里昂:但我恰恰相反,我年紀夠大了。
我需要時間變得更成熟。
----------------------------------------------------------
我的好脾氣已經被你用完了...
----------------------------------------------------------
在最後的時候
里昂拉開了許多手榴彈其中一個的拉環
交給了史丹菲爾手裡說:
「這是瑪蒂爾達給你的。」
「This is from Mathilda.」
5影片花絮
幕後花絮
·起初選角時娜塔麗·波特曼由於年齡太小而落選,但她沒有放棄,再次回到呂
劇照
克·貝松面前來了一段精彩絕倫的表演,使得呂克·貝松不得不把這個角色給她。這也是她出演電影的處女作。
·在一場萊昂和瑪蒂爾德為托尼執行任務的戲中,導演呂克·貝松也扎了一個小角色——背景中眾多正在射擊的傢伙們中的一個。
·在影片拍到眾多警車停在街道那場戲時,一個剛剛搶劫了商店的人恰好從商店跑出來,當他撞上攝制組和眾多「警察」,於是乖乖地向這群穿著制服的臨時演員投了降。
·麗芙·泰勒曾被考慮出演瑪蒂爾德一角,但是又考慮到那時她個子就已經太高而作罷。
·在片中萊昂使用的手槍是裝有揚抑制器的伯萊塔92系列。
·最初的劇本中有很多關於萊昂和瑪蒂爾德之間「有關性的緊張尷尬的場面」,其中包括一場二人躺在床上,瑪蒂爾德談論有關性的話題的戲。這些戲份在美國上映時被刪除,而在歐洲版本和特別版DVD的被刪除片斷中均可找到。
·片中那盆由萊昂培育,最後由瑪蒂爾德再次栽種的植物是萬年青,這個單詞中間部分的發音就是「萊昂」。
·萊昂和瑪蒂爾德住店時瑪蒂爾德用「MacGuffin」這個名字登記。「MacGuffin」是源自
《這個殺手不太冷》拍攝花絮(17張)
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電影技法,是指將電影故事帶入動態的一種布局技巧,它通常是指在懸疑故事開始時,能使觀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很快進入情境的戲劇元素,如某個物體、人物、甚至是一個謎面。
·史丹斯菲爾德說要帶著他那伙人正午時出現。在萊昂的房間我們看到時鍾指向11點58分,而接下來的一系列場景精確地發生在2分鍾內,然後那伙人在正午准時來了。
殺手的童話
「生活這么苦,還是只有童年的生活才會如此?」12歲的瑪蒂爾達有一雙過早成熟並滄桑的眼睛,她用茫然的神情問萊昂。「人生就是如此。」萊昂的眼睛被墨鏡遮住,洞察不出一絲一毫的感情。對於瑪蒂爾達,萊昂有發自內心的愛護,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讓瑪蒂爾達好好地活下去。但作為一個殺手,命中註定是不能有感情的,有了愛就是有了弱點,殺手的童話結局必然是悲愴的。
所以萊昂一舉成為經典角色,你可以拒絕一個殺手,但你無法不愛萊昂。他編織了一部最純潔的童話,英勇而又凄美。在處理他中彈的場景時,導演採用了慢動作和消音的方法,人們看見的是他眉心慢慢擴大的血斑,直至倒地,他的腳步從未遲疑過,一直向著光明的出口邁進。他想脫離黑暗的世界,即使這種想法只是一個蒼白的奢望,他也想用自己的死換來瑪蒂爾達的生。
《這個殺手不太冷》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它是描寫邊緣人物體裁的電影中最獨樹一幟的作品。
版本差異
加長版
正式版本是110分鍾,但另有一133分鍾的版本。該加長版本正式名稱為「國際版」(International Version),不過只在日本上映。但導演呂克·貝松表示,他自己比較喜歡稱之為「加長版」(Long Version)。
該23分鍾片段主要在中間增加了里昂和瑪蒂爾達相處,尤其是偏向男女感情描寫的片段(這些在正式版本里著墨非常之少)。包括她向他明白表示想成為他的戀人而里昂拒絕的對話、兩人同床共眠的鏡頭、里昂提到因自己失去舊情人而成為殺手的談話、與一些她跟著他觀摩殺人技巧的鏡頭。
情節差異
以下資料出自台灣馬路秀影評(2001年1月19日)「《終極追殺令》被剪掉的那二十四分鍾」中對相關情節的記錄。透過該篇影評,可以了解到,加長版的思想性和可觀賞性都強過在美國上映的110分鍾版本。目前加長版陸續已發行LD、1區、2區DVD及BD版本。
所謂「床戲」,根本是某些無聊人士的謠傳,不過是瑪蒂達邀請里昂在床上
《這個殺手不太冷》海報
休息(因為里昂從不在床上睡覺)。後來瑪蒂達枕著里昂的胳膊一起睡了一夜。這一段場景在里昂的轉變過程中也很重要。
在旅館登記時,瑪蒂達告訴里昂自己十八歲,里昂將信將疑。
瑪蒂達查到兇手的姓名和地址,要雇里昂殺他。里昂表示他厭倦了瑪蒂達的游戲,不想再跟她有牽扯。瑪蒂達於是在左輪手槍中裝進三發子彈,和里昂玩俄羅斯輪盤賭。
里昂帶著瑪蒂達去見東尼,宣布她是他的搭檔。
里昂和瑪蒂達初次一起行動。瑪蒂達看到桌上的毒品,一把火燒光。
他們在一家餐廳慶祝第一次的合作行動成功。瑪蒂達想吻里昂,害羞的里昂堅持不要。瑪蒂達喝掉一整杯酒,歇斯底里地一直笑,搞得里昂很尷尬。
某次的襲擊行動被失敗,里昂把手榴彈丟進房間去炸人(導演呂克·貝松親自客串受害人)。他指著手上的插鞘,說這是「拉環游戲」(the ring trick)。片末,他用同一招解決了斯坦。
某次里昂要去殺人,不讓瑪蒂達跟。這里有一段重要對話。對於里昂和瑪蒂達的實際年齡和心理年齡逆差的理解相當重要。
穿幫鏡頭
·當那個胖男人接電話時無繩電話的基座上並沒有接電話線。
·根據女校長電話所說,學校應該在新澤西據紐約150英里的Wildwood,而最後我們看
到的是曼哈頓。
·瑪蒂爾德最後一次看《變形金剛》時,動畫片中的來自不同集的場景被連在一起放。
·我們都知道萊昂愛喝牛奶,玻璃杯中的牛奶的高度經常神奇地變來變去,一會少一會多。
·萊昂訓練瑪蒂爾德用來復槍時似乎二人都沒有考慮到距離、位置、天氣、風力的影響——從幾百碼遠瞄準並擊中她的目標是不太可能的事。
·影片64分時瑪蒂爾德回到家人遇害的公寓,趁警衛不備溜去時門上只一橫一斜貼了兩條警戒線(此時史丹和另外兩名警官還沒進門);然而僅2分鍾後的66分34秒史丹怒沖沖離開公寓時門上警戒線赫然變為4、5條。如果警戒線是瑪蒂爾德進門後、史丹三人進門前加貼的,那餘下的空間咋夠三位高大威
猛的警官鑽過呢;如果是三位警官進去後再貼,那貼的那位老兄也太幼稚了,以為多加兩條就能阻止得了史丹sir的腳步么~~(瑪蒂爾德回家時放大鏡頭只看到兩條警戒線,而我們看到的是瑪蒂爾德腳下是跨過去的,說明最少也有3條警戒線,而她頭上有沒有警戒線這就無從考究,那警官出來時有4條警戒線,這應該沒任何問題,望觀看清楚片子再下結論)
·最後的追逐戲中用的手榴彈外形是傘兵用的閃光彈,而那並不是爆炸性很強的武器。
·在影片結尾,萊昂告訴瑪蒂爾德從牆上把斧子拿下來,當瑪蒂爾德打開玻璃門時,你可以在玻璃上看見攝影機鏡頭的投影,那後面是呂克·貝松。
6. 《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我看來,《無問西東》是一部會使自我意識覺醒的電影,能夠靜下心讓自己來有所思,思考自我,思考本心,足以撫慰陰霾下的心靈,雖談不上震撼,但能起到讓人思考自我的第一步,尤為珍貴!那個時代的一幅幅畫面、青年們一顆顆赤誠的心,讓無數觀眾熱淚盈眶。
看完《無問西東》這部電影,給我最深的感觸就是「真實」二字。「真實」是建立在自我了解的基礎上,正如電影中所說,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你就是你自己,你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想要什麼、在做什麼,不會因為世俗的力量而干擾自己前行的腳步與內心的平靜。只有自己的內心沒有雜念和疑問,才能堅定的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