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美國恐怖片《身後事》的不解
本文發表於本人網路空間
剛剛看過懸疑電影《身後事》。影片自始在營造一種類似電影《鬼訊號》的超自然氣氛,觀眾會誤以為電影是要講述超自然力。最後觀眾才發現,原來沒有什麼超能力,影片其實是要講述生的意義。
女主角安娜並沒有死,這其實在影片中不止一次有伏筆,就是殯儀師經常給安娜注射葯水,說是為了保持肌肉鬆弛、屍體柔軟,其實根據常識大家可以知道,人死之後心臟已經停止跳動,缺少了心臟的動力,身體內的血液循環自然也停止了,那麼從頸部注射的葯水怎麼能夠循環到全身呢?怎麼可能在全身起作用?能起作用就說明安娜沒死。而且注射每次都發生在有人要來查看屍體之前。當然了另一個伏筆,就是安娜第一次照鏡子時在鏡子上形成了呵氣,顯然只有活人才能呼出熱氣,從而在鏡子上凝結成水霧。
導演為了迷惑觀眾,隱藏這些伏筆,故意製造了一些迷局,比如安娜醒來後摸不到自己的脈搏、也沒有痛感,這其實與之前的伏筆並不矛盾,殯儀師可以通過注射葯物讓主角的心率變慢,脈搏變微軟,神經麻痹從而感覺不到痛。
最終的結局告訴我們,這是一部懸疑恐怖片,本來沒有死的人,在殯儀師的誘導之下居然逐漸接受了自己已經死亡的「現實」。殯儀師為什麼這么做?為什麼要把活人「弄」死?影片中已經說了:像主角那樣每天重復單調的生活,既不敢接受愛也不肯去愛,這樣活著與死了有什麼分別?沒有了追求,感受不到幸福,這樣活著如同行屍走肉,倒不如死了的好。人人都怕死,而實際上卻更怕活。殯儀師讓安娜明白了自己之前的生活多麼缺乏生氣,也給了她重新開開始的機會,可這是安娜猶豫了,覺得還是接受死亡的好。最終當安娜明白自己沒有死,想要活的時候,對不起,太晚了,沒機會了。
看過影片之後,每個人都該想一下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每天重復三點一線的生活,掙工資買房娶老婆生孩子,就像那個放羊娃的故事一樣,就這樣過一輩子,難道這就是活的目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
B. 電影《身後事》到底想說明的是什麼
電影《身後事》想說明的是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告誡人們不要好高騖遠,要善於發現,幸福其實就在身邊,這部片說白了又回到了人生這個永恆的話題上,同時喚醒人們對人生的思考,探索人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電影的結尾並沒有明確說明女主角安娜有沒有死,而是設置了許多懸念。從影片中設置的伏筆來說,安娜應該是沒有死。
影片中多次設了伏筆:
1、比如安娜醒來後摸不到自己的脈搏、也沒有痛感;電影到最後都沒讓人們發現殯儀師露出破綻,是個活埋人的兇手,就是一直讓我們相信他們其實已經死了,這並不矛盾,其實電影中尼會看到殯儀師一直在給安娜注射一些葯物,讓主角的心率變慢,脈搏變微軟,神經麻痹從而感覺不到痛。
2、殯儀師經常給安娜注射葯水,說是為了保持肌肉鬆弛、屍體柔軟,大家可以知道,人死之後心臟已經停止跳動,缺少了心臟的動力,身體內的血液循環自然也停止了,那麼從頸部注射的葯水怎麼能夠循環到全身呢?怎麼可能在全身起作用?能起作用就說明安娜沒死。
3、就是安娜第一次照鏡子時在鏡子上形成了呵氣,顯然只有活人才能呼出熱氣,從而在鏡子上凝結成水霧。 這部電影里被殯儀師掛在牆上並對他們說話的那些人都沒有死,都是殯儀師通過誘導逐漸讓他們接受自己已死的事實,為什麼這么做呢?
4、影片中也提到了,像主角那樣每天重復單調的生活,既不敢接受愛也不肯去愛,這樣活著與死了有什麼分別?沒有了追求,感受不到幸福,活著如同行屍走肉,倒不如死了的好。人人都怕死,而實際上卻更怕活殯儀師讓安娜明白了自己之前的生活多麼缺乏生氣,也給了她重新開開始的機會。
(2)身後事電影講的什麼擴展閱讀:
《身後事》是美國Anchor Bay Films發行的恐怖片,由阿格尼茲卡·沃特維茲·沃斯洛執導,連姆·尼森、克里斯蒂娜·里奇、賈斯汀·朗等主演,於2010年4月9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徘徊在生死之間的年輕女子努力活下去的故事。
這是一部獨立製作的影片,阿格尼茲卡2003年從紐約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就開始撰寫《身後事》的劇本,該片其實是從她2002年拍攝的一部30分鍾的短片《Pâté》演化而來的,不過只是把它擴充成了長片。
2005年劇本寫畢後交到了獨立電影製作人和投資者比爾·佩金斯的手中,他認為這是高質量的劇本,所以決定投資。
C. 電影《身後事》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個人理解«身後事»探討了人生,如果自己都把生活過得渾渾噩噩毫無生機,又如何分的清真相與謊言,如果連活著的意義都找不到,又談何自救,故事裡的女主明明可以活下去,卻終究落得被活埋的下場。
D. 電影《身後事》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個人理解«身後事»探討了人生,如果自己都把生活過得渾渾噩噩毫無生機,又如何分的清真相與謊言,如果連活著的意義都找不到,又談何自救,故事裡的女主明明可以活下去,卻終究落得被活埋的下場。
E. 《身後事》電影解析
在《身後事》電影中,女主人公安娜在經歷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車禍之後,並沒有死亡,而是幸運生存,可是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醫院判定了死亡,因為她的葬禮已經在有條不紊地准備當中,所有人都以為她死了,除了她的男友保羅。而自己唯一能夠見到且與之交流的入殮師艾略特始終說自己已經死亡,並一直將安娜往死亡者的身份引入,讓其接受這一事實。最終,安娜接受了這一事實,可在入殮那天她發現了真相,卻也為時已晚,她沒有擺脫被活埋的命運。
其實,說起來,艾略特是給過安娜重新開始的機會的,那天他為安娜梳妝打扮好,打開了停屍間的大門,讓她出去,一直與死亡抗爭的安娜這時候猶豫了,覺得還是接受死亡比較好,也正是這一猶豫,讓安娜徹底喪失了活著的機會,所以說即便是入殮前安娜知道自己沒有死亡,想要繼續活著,也無法了,艾略特不會讓她在這個時候復活的,結果不言而喻……
活著其實挺好的,為什麼要失去活著的勇氣呢?有句俗話說得不錯: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活著,一切皆有可能,不開心、悲傷也只是一時的,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我們愛的人,愛我們的人,我們不是一個人。
珍惜當下的每一天,珍惜我們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