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電影真的比中國強嗎
就不過多贅述,單從一個方面來講。
就文化影響力來說,印度電影的實力要高於中國。
印度電影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且一直以來印度對外文化輸出的關鍵就是電影。除了本國國民,還有移居海外的印度人,甚至其他國家的人,越來越多地成為印度電影的受眾並且為影片中悠揚的音樂、動人的舞姿所打動。印度電影不是音樂劇也不是單純的歌舞片,而是流動的鮮活的生命。因為電影是印度百姓娛樂生活的主要部分,可以說基本取代了電視等其它媒體。所以也不難理解依靠這么堅實的群眾基礎,電影業如何不興旺。
近幾年的印度電影,除了年輕一輩的演員還是以題材更為新穎、內容更為豐富的影片出道之外,前輩電影人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了印度社會本身。他們開始意識到電影這么被觀眾所喜愛,這么被觀眾所接受,它發揮的作用就不能只是娛樂,更多的是要讓人們領悟和學習,自己所在的這篇土地,它多麼神奇美麗,又有多少問題讓人心碎。印度電影從傳統的愛情片、宗教歷史題材片開始向一種教育性更強的電影類型在發展。
反觀國產電影,實在很難用一種統一的方式去概括。你很難說出國產電影的特色究竟是什麼(雖然不能完全從這一點來否認國產電影的強勢),尤其是現在的電影。過去的電影盡管題材五花八門,但是始終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詩一樣的韻味、大氣磅礴,產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和傑出的電影人。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技術支持,更多的資金投入,但是始終沒有讓人感覺到中國電影讓世人為之一振。
不是妄自菲薄。我不否認很多國產電影確實很優秀,甚至於電影票房不甚理想,但是不能阻擋它有非常好的口碑,不能否定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的事實。就目前的中國電影來說,不只是對於觀眾而言,尤其是對於電影業內的人而言,衡量電影成功的標志究竟是什麼?是票房?是口碑?還是可能已經遺失的為藝術而藝術的精神?
以上言論可能有失,還請多多包涵。沒有崇洋媚外的意思。作為電影愛好者,我也希望有一天國產電影會少一點無腦的娛樂,多一點用心,發揮電影更大的效用,讓我能感受到作為中國人應為之而驕傲的,詩意的內涵。
2. 為什麼中國的電影拍的不如印度
主要是市場和文化局導致的,印度的寶萊塢是個吸引很多導演和演員的地方,這個是文化積淀形成了,靠1年2年改變不了現狀,必須承認,中國電影的確不如印度的,這是事實。
3. 印度電影為什麼這么好
無非就是幾點:
1、審核。這一點就不用說了。
我的神啊,諷刺了各種 宗 教,在中國就是破壞團結,第一時間就被pass了。
摔跤吧,爸爸,雖然在中國放映了,但是有些字幕採用星號代替。
2、印度電影直面社會當中所存在著的問題,而中國則很少提及,原因很簡單,中國一黨制。所有問題都是我黨的問題。自然提的就少了。
3、印度電影在中國風靡的,基本都是反映深刻社會問題,勵志、溫情等電影。而動作電影則是中國的強項,中印各有所長!
4、印度的其他電影,也不受到歡迎,例如巴霍巴利王1,在印度排名第一,但是在中國只有700萬,估計引進的公司賠死了。
4、印度電影在中國票房高的也就是三大汗的電影。其中摔跤爸爸(12.9億),神秘巨星7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2.8億)。
三汗代表印度電影最高水平,不能代表印度電影平均水平,拿三大汗的電影,跟中國的祖宗十九代這種爛片比,不恰當。
4. 印度的電影為什麼比中國的強
這是個偽命題。
最近兩年印度阿米爾·汗的優秀印度電影席捲國內,但並不意味著印度電影就強於中國。
在文藝片方面,中國本土電影斬獲的國際電影節獎項要比印度電影可要來得多,每年優秀的文藝片產出來,卻沒有多少普通觀眾去真正關注過,翻翻豆瓣電影每年的打分就知道了。
商業片上,中國本土電影爛片多多,不過每年及格和水準之上的優秀商業片有,它們的口碑拉動票房的效應並不差。
至於為什麼會有印度電影比中國強的錯覺,很多人是因為爛片太多淹沒好片,沒有注意到好片的存在,至於糞青就不在可以溝通討論的范圍內了。
印度年產1500部左右的電影,算算諸君是看了有幾部印度電影了,就來這里吹三哥?
5. 為什麼印度電影越拍越好,而中國電影卻越拍越垃圾
這話我可不同意,雖說總體上,印度娛樂產業比中國發達,但也必須認識到印度每年也是有很多爛片,中國也有很多好片,只是默默無名。
國內娛樂圈很浮躁,很急功近利,墮落得很厲害,因為國內觀眾太飢不擇食,他們太容易賺錢了,就不想用心做好電影,包括張藝謀,再沒那種人文藝術氣息和思想深度,只顧著搞啥明星陣容,基本都淪為粗造爛制的商業片,橋段狗血得不行,觀眾嚴重審美疲勞。相反很多真正用心的好電影,得不到大投資,因為他們不是大導演,也很難爭取到全國公映,加上廣電各種莫名其妙的規定,很多都是給硬了拖了十幾年才能上映。近年來的中國電影精品,人在囧途、讓子彈飛、瘋狂的石頭、七月與安生、湄公河行動、烈日灼心、後會無期、天註定、樹先生,個人認為都是很不錯的,很有思想深度的。
總的是原因,就是中國娛樂圈墮落了,觀眾欣賞水平也退步了。
印度有些特殊優勢,就是他們跟西方非常親近,卻又能盡量保存自己傳統文化。他們有種很開放的環境,即使是很敏感的宗教和戰爭話題,他們也能拿來拍電影。印度有很多實力雄厚的電影公司,可以大把錢投資拍大片,和國外也有很好的合作,那部寶萊塢機器人之戀就是有香港公司做的特效。他們有相當多從外國留學回來的人才,印度觀眾也是飢不擇食,他們有很廣闊的市場,可以輕易收回成本。印度電影對中國觀眾來說,還是很新鮮的,而且題材都吸引人。中國大部分觀眾其實是不懂何為電影欣賞,只是單純憑感覺,憑個人喜好去選擇,只要夠新鮮,夠熱血,夠煽情,基本就會喜歡。而且網路上的印度電影,基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當然都是精品,很多還是年度票房冠軍。但是必須認清的是,不管是中國、印度、美國、日本等等,都不可避免會很多爛片,這是商業社會的必然情況,精品永遠只是少數。
6. 為什麼印度電影會越來越好
當下印度電影在市場上又叫好又叫座,當一部印度電影即將出來的時候,大家總是充滿了期待。為什麼印度電影會越來越好?我看好它以下幾個原因。
這些都是我們的國產電影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我們在印度電影的身上看到了中國電影還缺乏的東西,不能滿足我們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地方。有一些方面印度電影比我們做得更好。
7. 印度很多方面都不行,為什麼電影行業卻發展得很好
印度電影發展的很好,寶萊塢也是電影人心中的天堂。印度這個國家沒有民主,印度這個國家真的很爛,但是印度的電影發展很好,為什麼印度這個國家很爛,但是印度電影為什麼這么好呢?我一直都搞不懂,但是後來我知道了印度的電影發展有很多因素,正是所有人的努力讓印度電影發展的越來越好。
印度電影真的很棒。
8. 說印度電影比中國強是為什麼
無非就是幾點:
1、審核。這一點就不用說了。
2、英語。印度大部分電影用的是英語,在電影出口上優勢比中國大很多。中國電影只在華語圈國家有影響力,去美國簡直就是0票房。
3、印度電影直面社會當中所存在著的問題,而中國則很少提及,原因很簡單,中國一黨制。所有問題都是我黨的問題。自然提的就少了。
9. 印度電影為什麼能在中國橫行霸道
印度是一個電影大國,印度電影也具有豐富的地域特色,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印度電影中確實有挺多拍的不錯。至於為什麼印度電影能在中國發展這么好,我認為有幾點。第一、印度電影制度在很多方面比中國電影制度更加開明。第二、印度電影國際化運作也比中國電影要早。第三、印度是一個神秘陌生的國家,中國人都對這個國家充滿了好奇心。
第三、印度電影非常的簡單明了,使觀影者感覺很舒服,不用太燒腦。印度電影往往是通過幾段舞蹈,幾個電影小插曲,來突出其需要表達的主題。印度電影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地方,印度電影基本上都是以大團圓為結尾,非常的歡快。
第四、印度電影特別的喜慶。印度電影多為浪漫愛情片,以愛情和歌舞來展示。那色彩華麗的民族服飾,浪漫的故事情節,歡快的音樂,節奏輕松的旋律,曼妙的歌舞,氣勢宏偉的場景,無不使人感覺特別的開心,喜悅。
10. 為什麼印度和韓國的電影質量水平都「超過了」中國
關鍵一點是中國電影所表現的人文關懷比較差,具體說來,就是對社會問題、底層民眾的疾苦和期望關注得少,表現得膚淺,社會批判乏力,創作者過多考慮經濟效益和審查官員的看法,所以,從整體水準來看,被超越是很正常的。就近期的國產燃片戰狼和紅海行動而言,口碑票房都甚佳,但不可能今後國產片都學這樣的模式一一展示大國情懷十強大武力,這樣的影片適合做國內的宣傳片,但難以走向世界。當然,許多人認為,中國電影走不走向世界無所謂,自己看了興奮和高興就行了,那也是個人的自由,別人沒必有對此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