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什麼是電影音樂論文

什麼是電影音樂論文

發布時間:2023-08-07 10:10:23

㈠ 淺談電影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摘 要] 電影音樂是電影的一部分,它成為構成電影文化背景的一部分。電影中的音樂是整體聲音元素的一個組成部分,雖清搭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必須融入影片的整體視聽構思之中,與視覺元素相結合,一同產生功能。電影音樂在影片中通常不會連續不間斷地存在,而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起到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突出主題等一系列作用。本文從電影音樂的功能、使用原則、獨立性和獨特藝術魅力的角度來探討電影音樂在電影情節發展中如何起作用、電影中為何會有音樂以及電影音樂對電影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 電影音樂;功能;使用原則;獨立性;獨特魅力

音樂是用神奇的音符在時間的鏈條上展現的藝術,它通過有組織的樂音產生的藝術形象,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被稱為人類心靈的語言。音樂在感情上的概括力是任何其他藝術所不及的。電影中的音樂是整體聲音元素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必須融入影片的整體視聽構思之中,與視覺元素相結合,一同產生功能。電影音樂在影片中通常不會連續不間斷地存在,而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起到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突出主題等一系列作用。
一、電影音樂的功能
經典電影音樂在技巧上、美學上以及影片的情緒上具有以下功能:情感表現、連貫性、敘事提示以及完整性。
(一)情感表現
音樂可以催眠我們,使我們相信影片中虛構的世界,使所有似是而非的影片類型如幻想曲、恐怖片、科幻片得以建構。在所有這些影片類型當中,音樂不只是支持銀幕上真實的畫面,更多的是使我們感受到看不見的和聽不到的所表現人物的精神過程和情感過程。
(二)連貫性
當聲音或畫面有間斷的時候,音樂可以填補這個缺口。音樂通過使這類較為粗糙的地方變得連貫,隱藏了電影中技術層面的東西,以免觀眾出戲。當配上音樂時,空間上不連續的鏡頭也能保持一種連貫的感覺。
(三)敘事提示
音樂可以幫助觀眾確定背景、人物以及敘事事件,讓你有一個特定的視角。通過給畫面提供情緒闡釋,音樂能夠提示敘事,如提示危險的到來或搞笑的場面。
(四)敘事完整性
正如作曲有它自身的結構一樣,音樂通過運用重復、變奏、對位等手段,能夠幫助形成影片的形式統一,這也是對敘事的支持。
優秀電影配樂的反諷是那種不想被聽出來,或至少不是有意讓你聽出來的音樂,通常對於作為主要敘事載體的語言和畫面來說保持從屬的關系。如果音樂不大合適或不太可信,以致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那麼此時音樂很可能從敘事情節上吸引了注意力。如果音樂太復雜或過於裝飾,那麼音樂很可能會失去情緒表現的功能,從而起不到強化故事的心理效果。音樂的目的是聯系場景中的感情,引導觀眾共鳴或認同。
(五)標題性的音樂
這種特殊形式的音樂用於表現某些故事當中的情節或事件,會更像「米老鼠」之類的視覺形象結合。其中一個例子是羅伯特•朱丹做了大量的研究《粉紅豹》的主題音樂,就像貓輕知正閉輕地往上爬,然後下來,然後再往上爬一樣。音樂節奏和動物的動作節奏一樣,根據身體上的緊張和放鬆來調整和聲,同時,旋律也跟隨著身體動作。通常,對於戲劇性電影來說標題性音樂被認為是老套的,但對於喜劇片來說效果相當不錯。
(六)情緒音樂
大多數電影音樂都是伴隨畫面上任務的情緒來進行的,情緒音樂有意採取發生的戲劇和感情無關的立場。當音樂與所發生的事情無關時,反諷能夠形成一種強烈的對位讓觀眾更深刻地理解所發生的事情。這種情況能夠產生強烈的效果,當表現大悲劇或大災難時,使用會喜慶的音樂形成對位,只會讓我們更明確地跟受搭裂害者靠得更近,如影片《發條橙子》。
二、電影音樂的使用原則
電影音樂的創作又稱為配樂,這個名稱隱含著電影音樂的使用原則,它絕不能游離於影片之外獨立存在,而是要緊密配合影片的主題和風格,保證和影片的具體場景情節在情緒上的一致性。在電影藝術中,音樂的作用極為重要。
電影音樂可以突出影片主題,成為影片風格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以20世紀初發生的一場海難為題材,以凄涼哀婉的音樂拉開回憶的序幕,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潛入大西洋那深深的海水中,探尋當年在這里上演的驚世戀歌。�My Heart Will Go On�這段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出現多次,尤其在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成為凸顯主題的最佳手段,賺取了無數觀眾的眼淚。這首曲子至今仍留在許多人的心中,成為至死不渝的永恆愛情的象徵。
雅克•貝漢執導的《喜馬拉雅》也是以音樂突出主題的典範,那寂寥、空靈、富有地方特色的宗教音樂作為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反復出現,頗具象徵意味。藏族民歌與西方弦樂的完美演繹,彷彿象徵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對話。在這里,影片的主題音樂呈現出交響樂式的結構布局。當兩代領袖帶領商隊前進時,音樂是兩股洶涌的潮水,呈現出一種強弱對比的節奏:伴隨著年青人有力的步伐,音樂總是剛勁有力,還跳動著一些零亂的音符,彷彿年輕人不安分的性格;伴隨著老年運鹽隊的音樂,低沉穩健,彷彿老當益壯的宣言。
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傑瑪對拉提卡的純真愛情貫穿始終,那既是傑瑪參加比賽、挑戰難題的原動力,也是影片最打動人的地方。所以每次傑瑪排除萬難、竭盡全力尋找拉提卡的時候,總會響起一段溫馨、柔和而舒緩的音樂,象徵著傑瑪對拉提卡無比純潔和真誠的愛。影片結尾,贏得了千萬獎金的傑瑪呆坐在牆角,巨額獎金並不能令他興奮,他多希望能與心愛的人重逢啊!茫然中,他的腦海里飄過那個站台――那個他們曾經相約見面的地方。果然,一個裹著明黃色頭巾的女子正在焦急地尋找他。轉身、回眸、相見,歷經坎坷之後的拉提卡與傑瑪終於幸福地擁抱在了一起。此時,溫馨、柔和而舒緩的音樂再次響起。這幾段溫馨的音樂很好地詮釋了影片的主題――傑瑪從未放棄過對拉提卡的愛,拉提卡是他―生的夢,他願意用生命、用那兩千萬盧比換取和拉提卡在一起的機會。
在《南京!南京!》中,曾經的風塵女子在目睹了日軍對中國人的凌辱後,逐漸意識到這場戰爭的殘酷。為了換回難民營的安全,為了其他婦女不再受日軍的姦淫,她毅然第一個站出來去當慰安婦。伴隨著那隻緩緩高舉的手,影片出現了難得的溫暖、深情又不失纏綿的音樂,帶著深深的哀怨和無奈,既是對同胞的真情流露,也是與同胞的無奈告別。曾經的妓女,曾經被人不恥的女人,在此刻卻彰顯了人格中偉大的一面。
三、電影音樂的獨立性
電影的主題歌和插曲最能體現電影音樂的獨立性。許多歌曲,本來只是電影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作用相當於對影片的一種註解,後來卻脫離了電影的母體,成了膾炙人口的流行曲目。電影史上,有的影片本身已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歌曲卻依然在傳唱。電影歌曲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許多中國觀眾是聽著電影歌曲長大的。
如果說電影中的配樂在烘托環境、渲染氣氛、表情達意方面是間接的、委婉的、側面的,那麼電影中的歌曲則是直接的、強烈的、正面的。因為相對於配樂,歌曲不但有音樂旋律,還有可以直接傳情達意的歌詞,更能直抒胸臆,體現劇中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因而在許多電影中,當主人公遇到難以言說的情境或者簡單的言語不足以表達熾烈的情感時,往往會採用歌曲的方式。《紅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酒神曲》,無不彰顯著生命的張揚和熱血沸騰的原始沖動。《小武》《站台》《任逍遙》等片中的流行歌曲,猶如一本音樂檔案,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心靈的變化,喚起無數人對那個特定時代的記憶。而《重慶森林》里貫穿全片的歌曲�California Dreaming�與王菲飾演的女店員夢境般的心態和行為相契合,鏡頭也呈現出夢幻般的朦朧與曖昧。《魂斷藍橋》中那首古老的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不僅旋律優美流暢,還把有情人的生離死別刻畫得肝腸寸斷。
在某些影片中,音樂可以起到結構影片、揭示主旨的作用。《城南舊事》的導演吳貽弓透過小英子的眼睛,帶領觀眾踏上了回歸童年,回歸傳統的懷舊之旅。人生的美麗、無奈和傷感,通過「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的《送別》歌曲,緩緩地流淌到觀眾心間,產生了含蓄、雋永的美感。在「離別」中成長是影片的鮮明主題。《送別》的歌詞述說著「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的傷感,用這首歌來闡釋影片的主題是非常恰當的。因為音樂的每一次出現都是一個故事的結束和一個人物的離去,同時也伴隨著英子對人生離別的體驗和成長。
在影片《黃土地》中,富有民間特色的信天游出現多次,它們既是顧青下鄉采風的主要目的,也是影片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段段「酸曲」不僅宣洩了黃土地的民生疾苦,還成為刻畫人物的有力手段。如翠巧在不同場合吟唱的信天游有五六段,每一個唱段都絲絲入扣地道出了她的心聲,表現了她孤立無援的悲慘處境。
四、電影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
《莫扎特》是著名導演米洛斯•福爾曼的一部傑作。影片敘述了莫扎特與維也納宮廷樂隊御用作曲家薩列里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電影告訴我們,作為肉身的莫扎特在反抗中失敗了,但他的音樂卻獲得了永久的勝利。該片曾獲1984年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片中最吸引人的無疑是莫扎特那些美妙與感人的音樂,如《費加羅的婚禮》《魔笛》等著名歌劇,還有協奏曲和《安魂曲》的片段。音樂與敘事完美融合,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音樂在這部電影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從開頭的第25交響樂,到結尾第20鋼琴協奏曲,以及中間精彩的歌劇片斷《魔笛》《唐•喬萬尼》《後宮誘逃》,等等,莫扎特的音樂無處不在,時而柔和優美,時而雄渾高亢,與劇情結合得恰到好處,極大地觸動了人的靈魂。在這部電影中,音樂已然不能叫配樂,而是絕對的主角。許多人喜歡這部電影,就是迷戀於莫扎特的天才音樂。
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將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結構元素融入敘事之中。在這部影片中,鄧麗君的歌曲成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重要元素。尤其是《甜蜜蜜》這首歌,不僅貫穿了影片的始終,還成為男女主人公情感的見證者和成全者。影片的成功既得益於導演對愛情題材的獨特處理方式,更得益於鄧麗君歌曲的時代記憶和情感魅力。
在影片開頭的1986年,黎小軍和李翹各自搭乘火車從內地到香港打拚,雖然命運為他們創造了一次相識的機會,但僅僅是背背相靠之緣,還沒來得及注意對方,命運就將他們引向了不同的道路。幸好兩人都喜歡鄧麗君,喜歡聽她的歌,這歌聲總能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令兩顆隱隱相吸的心迸射出愛的火苗。
由於鄧麗君本身有著廣泛的受眾,觀眾總能很快找到共鳴,在她悠揚的歌聲里,兩人的感情也顯得格外動人。影片藉助鄧麗君的歌曲,巧妙地把握住了都市化大潮中人們的特定心理狀態。片中的《甜蜜蜜》不只是首耳熟能詳的愛情歌曲,更是聯結主人公命運和串聯故事的關鍵元素,它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符號,點出了男女主角相似的身份。而《再見,我的愛人》《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總能恰到好處地出現,既彰顯了男女主角的復雜心情,又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也展現出了電影音樂的獨特魅力。

[作者簡介] 王鐵梅(1969― ),女,河北滄州人,牡丹江師范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理論。

㈡ 電影藝術的成因要素論文

電影自誕生以來經歷了無聲、無彩,到有聲、有彩的過程。沒有台詞、聲音和色彩的電影有很多,但是完全沒有音樂的電影卻幾乎沒有出現過,尤其到了現代,音樂已經成為現代電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根據大量心理學、社會學研究顯示,音樂對人類的情緒有著顯著的影響。北電某博士生導師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放映此類影片時將背景音樂完全抹去,結果在影片放映半小時內,已有大量觀眾離場,表示無法繼續觀看。由此可見,音樂在電影中不可或缺,作用顯著。
電影中,很多特殊的場景或人物的心理狀態無法用台詞來表現,合適的音樂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和暗示。影片中常見的人物出場,常常會通過人物的一舉一動進行取樂,觀眾就能較明確的分辨出他是好人或者壞人。當然,隨著電影的發展,這樣簡單的處理手法會越來越少,但萬變不離其宗,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在電影中可以起到揭示場景,暗喻人物心理的作用。在很多系列片中,某段或某類音樂總代表著一個比較固定的意義。也就是說,這段或這類音樂屬於某一個特殊的人或景。比如奧特曼、佐羅、蜘蛛俠、超人等等,他們幾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音樂。每當音樂響起,觀眾就會知道某個人物即將出現,從而起到鋪墊的作用。
背景音樂可以渲染氣氛,可以引導和控制觀眾的心理狀態。而在渲染氛圍和影響觀眾情緒的過程中,也逐步推動了電影主題的表達,使觀眾和電影形成互動,從而使電影主題在觀眾心中得以凸顯。一部好的影片,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電影的故事情節、畫面製作等,背景音樂作為影視作品的重要藝術元素之一也同樣有著重要地位,並且在宏觀、微觀、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方面對影片效果起到促進作用。

什麼是電影音樂

電影藝術中的音樂包括器樂和聲樂兩部分。

電影音樂是一種與影視視覺影像相聯系的特殊的音樂形式,因而,電影音樂需要融於影視的銀(屏)幕造型設計之中,以一種既具有一定獨立性,同時又具有視覺配合性的音樂方式組成影視藝術的視聽美感。

電影音樂在形態上可以分為有聲源音樂和無聲源音樂。有聲源音樂也稱畫內音樂、客觀音樂,即音樂來自畫面內的聲源,如畫面中人在唱歌或者演奏鋼琴等。無聲源也稱畫外音樂、主觀音樂,即音樂來自畫面敘述場景以外,是一種外加的音樂形式。

這種音樂主要用來烘托、補充或者豐富畫面的造型效果,加強電影藝術的綜合視聽魅力。

㈣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怎麼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音樂鑒賞論文「……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事實上我從未離開你,即便在我狂野不羈的日子裡,我也承諾不離開你……」 電影《貝隆夫人》主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唱出了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辛酸曲折、輝煌傳奇的一生。從窮裁縫的私生女到15歲的舞女,從高級交際花到總統夫人,艾薇塔33載的短暫一生記錄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7月26日是艾薇塔逝世紀念日,當麥當娜傾情演繹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緩緩響起時,「貝隆夫人」的傳奇一生如電影般展現面前,人們不禁流下了熱淚…… Evita(艾薇塔)是阿根廷前總統貝隆的夫人,她出生貧寒,做過舞女和影視演員,她靠姿色和手腕成為貝隆夫人後,為阿根廷的社會、勞工、醫療,婦女平等,單身母親權利等方面均作出過卓越的貢獻,逝世時年僅33歲。 貝隆夫人的傳奇經歷一向是劇作家非常感興趣的題材,1976年,韋伯首先推出了由朱麗葉·科文頓(Julie Covington)演唱的單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隨著這首歌的轟動,由寇姆韋爾金森加盟的唱片隨即發行,而且不出意料地廣受歡迎。1978年,在萬千音樂劇迷的企盼下,《貝隆夫人》在倫敦愛德華王子劇院正式上演,創下了連演八年的驚人紀錄。次年9月,它又登上了百老匯的舞台,拉開了英國音樂劇攻陷百老匯的序幕。 電影《貝隆夫人》(Evita)(電影英文譯作《艾薇塔》是1996年由麥當娜、班德拉斯和普萊斯主演的電影版本,其中移植了舞台劇的所有歌曲。這部由美國拍攝的電影由於描寫了貝隆夫人早年的風塵生涯,在開拍時就遭到了阿根廷群眾的強烈抗議和堅決抵制,再加上導演挑選以性感出位的表演而聞名的歌星麥當娜來出演阿根廷的國母,更是屢遭非議。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麥當娜的演出風格無損於她對角色的精當把握,也不會遏制她的藝術天分和敬業精神,盡管韋伯為適應麥當娜的音域特地把《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降了幾度,但她的演繹自然貼切,歌聲真切感人,不但在拍攝時感動了全體攝制組,還使了整個阿根廷完全接受了麥當娜扮演的這個角色,為這種名曲增添了新的光彩。麥當娜因此獲得當年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實非僥幸。對於這樣一部帶有韋伯音樂劇色彩的電影來說,實在沒有不收藏的理由。 據說,當年麥當娜為能出演女主角,寫了四頁親筆信給導演,並專門學習聲樂三個月,光在錄音棚就錄了四個月,49音樂就錄了四百多個小時,果然是精品。她在阿根廷拍外景時,面對抗議浪潮,她付出幾倍於他人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甚至阿根廷總統也被她的誠心感動,答應出借總統府陽台。拍攝當天,當她出現在陽台,演唱「別為我哭泣阿根廷」時,4000群眾演員和攝制人員都被深深的感動,以至人們都瘋狂了,在電影中可以見到這一真實感人的場面。(這不是群眾演員的「高超演技」)。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這首歌曲我聽了多個版本,麥當娜,伊蓮佩姬,沙拉布萊蔓,還有超女張靚影演唱的(正是由於聽了她的這首歌曲的演繹,把我吸引到超女PK中,成為「涼粉」)。但是我感覺麥當娜把韋伯的這首歌曲演繹的最為到位,盡管其他兩位佩姬和布萊蔓都是韋伯歌劇《艾薇塔》不同時期的不二的主角。 我不僅欣賞了精彩演出,而且也在這部音樂影片里,也了解到是一位出色的歌手,裡面的演唱都是他親身而為,影片而名聲大震的演唱才華在影片中得以完全的展現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電影音樂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電影是如何走向 瀏覽:601
b姐拍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814
怎麼在淘寶買小電影的 瀏覽:154
唐探3一張電影票多少 瀏覽:833
短視頻如何拍出電影效果 瀏覽:96
微電影尋人啟事免費觀看 瀏覽:294
世上什麼電影最好看 瀏覽:877
電影裡面有哪些妖精 瀏覽:901
如何兩部手機同時觀看一部電影 瀏覽:788
如何成為一個好妻子的電影 瀏覽:153
快手怎麼發完整的電影 瀏覽:787
電影院坐後面能幹什麼 瀏覽:699
現在如何找小電影 瀏覽:873
電影什麼樽 瀏覽:86
電影中有大型動物的都有哪些 瀏覽:729
好看的日本電影搞笑類 瀏覽:519
想和男朋友看電影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351
剛上映的電影如何拿手機看 瀏覽:586
什麼的世界電影虛擬 瀏覽:242
印度電影阿強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