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中國醫生》即將上映,該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什麼
2020年可以說是最艱難也最有挑戰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大面積爆發,全國上下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經歷去跟疫情對抗,也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在抗擊疫情中付出最多最讓人敬佩的當屬那些站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了。所以為了致敬這些醫護人員,電影《中國醫生》就誕生了,從電影名字就能看的出來,電影的主要劇情就是圍繞了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那些醫護人員傾盡全力所作出的奉獻跟努力。這部電影雖然還沒上映,但被討論的熱度一直持續不斷,很多網友也表示非常期待影片上映。影片之所以期待值很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國內,新冠疫情最早是從湖北武漢爆發的,之後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所以武漢是疫情最嚴重受感染人數最多的城市,但是為了能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以及救治被感染的人群,在全國上下都掀起了一陣赴鄂援鄂的熱潮,為的就是能盡所有可能去戰勝疫情,那些來自各地的醫護人員就組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援鄂隊伍。《中國醫生》這部電影就是再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還原拍攝的,非常具有現實意義,也能讓更多的人更近距離的感受到疫情的險峻以及那些醫護人員的偉大。
所以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到時候一起去電影院支持下。
2. 同濟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一個在同濟生活了近四年的同濟大四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明一下同濟大學有四大校區:四平路校區(本部)、嘉定校區、滬北校區、滬西校區。下面逐個為大家解釋一下哈!!!
四平校區的標志性建築有:同濟大學校門(正門,四平路1239號)、毛像(毛澤東塑像)、國立柱、圖書館、瑞安樓、大禮堂、129禮堂、校史館、衷和樓等;
傳說中的天佑樓
3. 杜拉拉升職記電視劇中的DB公司辦公樓和同濟大學的某一棟樓很像,請問這個劇是在那裡拍攝的嗎
影片開始時,閃動的鏡頭帶觀眾來到北京最繁華的核心區——北京CBD,國貿橋邊,長安街畔,三座呈品字形矗立的方形高塔摩天大樓氣象萬千。燦爛陽光下,三座方形高塔的巨大玻璃幕牆炫放出奪目的光芒,尤其是中間那座樓,高的讓人難以仰望。這就是長安街沿線最高的建築——北京銀泰中心。 北京銀泰中心總建築面積約為350,000平方米,中央主樓總高249.9米,由柏悅酒店和極品酒店服務式公寓柏悅府、柏悅居組成;兩側對稱配置44層、186米的高智能化寫字樓。
銀泰寫字樓位於北京銀泰中心主樓西側,由北京銀泰置業有限公司持有經營。作為超甲級寫字樓,其80%的出租率在北京新建成寫字樓中名列前茅,榮膺「跨國公司眼中最具城市名片價值的地標建築」美譽。而杜拉拉公司所在的DB公司,就位於銀泰寫字樓。
杜拉拉第一天進了DB,享受到的第一餐是在豪華的員工餐廳——其實,那間餐廳叫做悅食悅香(IFW—International Food Warehouse)。
悅食悅香位於北京銀泰中心悅·生活地下一層(地鐵一號線國貿站C出口),由日本著名的室內設計公司Super Potato擔綱設計,空間明亮猶如一個歡樂的美食市集。你會聽到煎、煮、炒、炸,音樂節奏般的料理交響樂,聞香自無國界美食的精心調配,驚奇於燈光投射效果剪影出杯盤恍錯的視覺設計……宛若精品超市的用餐空間中,以低調摩登巧妙對比著對於生活風格的熱情追求。
在這里,等待你的是一場味蕾的冒險旅行,香噴噴的奶黃包、豉汁蒸芒果蛤等蒸點,澳洲黑椒西冷或紐西蘭羊排,避風塘明蝦與各種炒飯,多汁鮮脆的蔬菜天婦羅與印尼炸雞翅……圍繞著蒸、烤、炒、炸的概念,用最基本的料理手法組合出多元的寰宇美食選擇。而強調新鮮直送的壽司吧與生魚片組合,從沙拉,前菜,主食,面點,到飲料、珠寶般的甜點,完整的菜色要隨著心情來自由搭配。
直接將點好的餐飲帶走。半開放式的包間,適合舉行私人小派對。高達百種以上的餐點選擇,透過廚師長的細心規劃,全部採用最新鮮食材烹調,並以合理的價格出售。
劇中,徐靜蕾血拚的華麗商場,正是北京銀泰中心的「悅•生活 PARK LIFE」購物中心。
當然還有泰國哦!
4. 影向標|此片飽受爭議,萬眾矚目
《長城》
3.5分
影評人、在《科幻世界》開有科幻電影專欄。
恭喜張藝謀導演!挾金獅金熊功力,成功躋身好萊塢二流怪獸大片導演之列!電影緊張有序,按五個方隊,六個階段展示了我文明古國的長城、響箭、孔明燈、鼓樂隊、火葯等神器,場面壯觀,氣氛熱烈,四夷賓服!特效和場景真熱鬧很花錢,堪稱人山獸海的一場視覺獸宴!真的就是一部故事中規中矩(節奏倒是還不錯,至少不拖沓),角色平平淡淡,特效熱鬧華麗的二流怪獸大片啊。
2. 劉宇清:5分
電影學者、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The Great Wall用「長城」作為片名,既不妥當,也不地道。不管怎麼評價歷史上的長城,它都在當今中國人的心中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和文化內涵。內容與片名完全是文不對題,說俗了叫「掛羊頭賣狗肉」,說重了叫「欺世盜名」。實在想不出好的名字,不妨把英語The Great Wall翻譯成「高牆」,或者叫「饕餮」,甚至用那個幼稚得令人發笑的「Xinren」(信任),也不該盜用「長城」的名字!因為做人要誠實!
對於影片本身,我想借用石川先生和戴錦華老師的概念來描述。第一,這是一場用「團體操」美學組織起來打怪獸的游戲;第二,這是一場服食了「技術春葯」之後的視覺狂歡。影片剛開始,我以為自己把中國的「塞外」與美國的「西部」搞混了,錯把「印第安人」聽成了「契丹人」,這分明是一部好萊塢套路的西部片呀!自從看見了城樓,看見了成群的軍隊,進入團體操表演式的戰斗場面,才敢確信這是一部張藝謀「調度」(而不是導演)的影片。
看完電影,又不由得質疑導演在影片創作過程中的作用。編劇、製片和主演都是「外邦」,用簡單的情節和宏大的場面,千方百計證明那兩個試圖盜取黑火葯的白皮膚的「賊」、「混混」或「騙子」也懂得「信任」,同「我們」是一樣的人,可以為人民、集體、國家或信仰而戰,而另一個像西域人的騙子必須被炸死,順便還要惡心一下宋朝的皇帝。好萊塢的目的完全實現了。而作為出品人的喇培康收獲了什麼呢?政績?業績?票房?也許,只有滿臉的口水和一地的雞毛。
女主選了個花瓶,已經讓人無語。男配的表演僵化做作,則徹底令人憤怒。這是一部糟踐中國演員的作品,真心為張涵予、劉德華、彭於晏感到不值。如此無情地吐槽一部影片,在我這個最善良的影評人還是第一次。絕不是針對張藝謀導演,我很尊敬他,而且評價標准都源於他在《英雄》之前的成功經驗。同時,我也深深地擔憂,張導演如果離開了電腦數字技術和光電效果,還會不會拍電影?!
3. 賽人:5分
影評人、CCTV6《電影報道》(前身為《中國電影報道》)策劃。
4. tyger tyger:5分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文系碩士導師、電影學者。
費了許多人工,許多錢,許多臉,節省的是演技。有些可惜。但隨它去吧,錢,他肯定會賺回來的。
5. 胤祥:4分
電影學者。
做了這么大一個局,死了這么多人,潑了這么多獸血,摳了這么多圖,就為了捧一個景甜……還是蠻拼的嘛,反正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有時間重新排一遍奧運開幕式,那麼故事講得上氣不接下氣肯定不是時長的問題(起承轉合少一番兒呢),套《安德的游戲》蟲族設定的梗,要說的無非也就是所謂異族異種的問題(求同存異哈哈哈)。對比《十三釵》這次好歹中國這邊有了行動者的主體位置(然而依然沒有視點權),終於是「幫助」「合作」和「信任」而非「拯救」的結構,誰說不是秀肌肉啊——這么看來,電影的事實遠比影片本身要有趣。4分全給實效美服化道,跟這種片談故事合理性和演技純屬自找沒趣。
6. 風間隼:4分
影評人。
商業電影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拉民的配樂、威塔公司設計的怪獸,工業光魔的特效都是不應該抹煞的亮點。英語台詞也達到了好萊塢中等水平。屬於張藝謀的則是大紅大綠、戲曲式的戰陣場面、玻璃彩畫和團體操……所有讓人反胃的一切。《進擊的巨人》里有個「拜城牆教」,我覺得張國師可以當他們的教主,率領他不知所謂的「五禽戲軍團」拱衛牆內「家畜的幸福」。當然,說到底這還是個景甜電影,張藝謀居然不拍他最愛的偷漢子了,就是明證。
7. U兔:4分
電影類書籍譯者。
確實花了好多錢,但這又怎麼樣呢?無聊的故事,架空的情感,空喊的熱情,完全談不上節奏,總體很幼稚,好像小男孩在擺弄自己五顏六色的玩具兵。看完感覺特別空虛,無力吐槽。很討厭把動物體當敵人濫殺的設定。片尾曲做作得很,跟影片氣質很搭。
8. 妖靈妖:4分
製作金額是A級但內容與形式段位在B級的中美合拍片,走馬觀花高歌猛進地展示視覺奇觀,劇作上並沒有做到東西通吃,反而帶著一種審慎的干澀。
9. 徐元:4分
電影媒體人、曾在《電影世界》主編、時光網及《大眾電影》副主編,現為《人間電影大炮》製作人。
陳凱歌和他的《道士下山》並不孤獨,大家也錯怪了李仁港和《天將雄師》,而《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真是受委屈了。
10. 大旗虎皮:4分
北京大學教授。
充分證明中國電影只是做好特效而不選好演員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11. 大奇特:3分
歐美老電影愛好者、DVD收藏發燒友。
拍給西方人看的好萊塢流水線作業,別跟我提完成度,完成度不是應該的嗎?合拍片還有很多路要走。國師在奧運美學上引入了《僵屍世界大戰》《星河戰隊》和《超人》隕石梗。如果《黃金甲》是奧運前的試水,那《長城》就是奧運後的習作。無用功太多,民族化的恩怨情仇難引共鳴。美國怪獸片怪獸是賣點,國師的怪獸片明星是賣點,還不懂得隱藏怪獸的訊息,急於露出真容。那些擰巴在一起的中國元素和鄉土配色也可以稱之為輸出中國文化的話,中國電影和合拍片可真不爭氣。景妹子倒是有進步的,她已然撐起傳奇怪獸片半邊天,接下來她還將出現在《金剛2》和《環太平洋2》里,表老黑她了,要黑片不黑人。
12. 胡續冬:3分
詩人,譯者,隨筆作家,執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這部片子活生生地告訴我們,一個意識不到自己的創造力已經僵化到何等糟糕地步的老導演如果不及時退休的話後果是多麼可怕,再強勢的後期製作都會被無情地毀掉。如果老老實實地按照標準的好萊塢商業片路數拍,可能還不至於如此惡劣,但某導演在裡面添加的阻斷正常敘事進程的形式感私貨多到令人發指,多年來一直為人所詬病的色彩癌加倍爆發,再加上不知是與編劇團隊溝通有問題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造成的慘不忍睹的劇情,最後這部原本可以成為一部標准視覺奇觀片的電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某體育盛會開幕式團體操大回顧、孔子學院總部年度宣傳片、本土娛場男色巨型PPT和某女演員後台之謎的混合版。
13. 桃桃林林:3分
影視自媒體人,運營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微博「桃桃淘電影」、優酷視頻「桃淘好萊塢」和「本周院線新片」。
失望透頂。西式的特效怪獸與張藝謀大型精神文明建設一樣的方隊團體操格格不入,好像一邊准備打仗,一邊要上台表演,更像一個中西結合失敗的怪胎。五軍設定完全是擺設,搞不懂有何意義。所謂好萊塢經典劇本模式,實際就是爛梗與套路。故事講得無趣,節奏也不好,別甩鍋演員了,誰演也是爛片。
14. 汽車大師:3分
電影撰稿人。
大場面都是些魔幻片、怪獸片的陳芝麻爛穀子,剩下那些東方獵奇元素怎麼看怎麼別扭,五彩戰隊敞亮干凈的戲服違背了優秀好萊塢製作的基本法則。
15. 獨孤島主:2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人物極其扁平,用了一大堆明星充實畫面,卻大部分都成為炮灰。諸如霧中激戰及人山獸海的場面都相當可觀,但整體敘事完全草率、直莽、bug叢生,因此視覺上的刺激成為唯一的看點。一部僅靠場面與明星臉、幾乎取消了有效的敘事內核的故事片,本身已經價值有限。如要進一步討論所謂東西方文化議題,就更加沒完沒了,這種情形又不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對《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菊豆》的討論,那時候的「偽民俗」,指向明確,文化抱負強烈,今天的各類奇觀,已經百分百是資本的游戲,與「觀賞」本身無關了。
16. 西帕克:2分
影評人、電影媒體從業者、藍光收藏愛好者。
一堆好萊塢編劇弄個東方「獨立日」,20年前的爛梗用到現在,也算是另一種和好萊塢爆米花接軌。完全從西方視角出發,但真正買票被坑的估計還是中國觀眾。中文字幕翻譯一股濃濃的現代感,經常自我發揮,太讓人出戲。
17. 悉尼卡通:1分
影視劇編劇、影評人。
別跟我提工業標准,准確說是別侮辱工業標准,彷彿爛劇本就不是偽劣產品似的!對!爛!不是有瑕疵,不是差強人意,是爛!跟我念!了岸!爛!只是這部每一個毛孔里都冒出槽點的片子實在全方位滿足了我的惡趣味,別人怎麼看不知道,我是從頭笑到尾,各種經典片段亂入:那個從長城內部機關一路攀升的長鏡好像《狂暴之路》,人有車頭噴火吉他真金屬,我有周傑倫附體的雙截棍鼓手;而長城軍區領導班子帶頭鼓起的經久不息之掌,又在提醒我前陣子《我不是潘金蓮》里大會堂的畫面;而軍區司令直沖一線,在無關緊要的偵察任務中主動獻身露出的舒緩表情,終於讓全片馬特呆萌的苦大仇深得到合理理解——「你們丫的領個便當就殺青了,我呢?!」就連塔上琉璃的七色光,都失卻《金陵十三釵》教堂中的神聖含義,而在鹿晗的深情回眸里染上了幾分彩虹平權色彩!總之你只要別拿這片真當回事,可著勁地自己找樂子,就會玩得很開心。
至於部分左翼影評人會揚旗怒罵資本製造文化垃圾,部分國師影評人由本片暢談一帶一路、文化輸出,部分別有用心影評人逮著汴梁城的盛況尋覓一星半點張藝謀的政治隱喻,那是他們的玩法,大家開心就好。最後插一條硬廣:饒是杜比影院那麼好的暗部表現和3D照明亮度,那麼多本片一號的大特寫,我都找不到一點瑕疵,可見人家膚質真的好。請問上面一句是給誰做的硬廣:A.杜比影院;B.本片一號;C.某滴眼液;D.某英語培訓機構。
18. 吳李冰:1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虹膜》電影雜志編輯總監。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毫無意義的土鱉產品。
5. 有什麼在你所讀的大學取景的影視劇呢
《我的早更女友》,女主穿著婚紗喝酒的那個景就是在我們集美大學財經學院宿舍樓取景的,當時知道後特別的激動,很想見周迅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