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Lucy"在中國公映時翻譯為「超體」,你覺得這個譯文如何請說明原因。
這是按照劇情起的中文名,更突出劇情。電影名翻譯,很多時候跟地區電影公司有關,可能會考慮市場因素,或者他們自己的喜好,所以這個跟翻譯已經沒有多大關系了,更多的是商業化,或者藝術表達。
2. 影片《超體》表達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他所指的生命大概是廣義上的神,也就是像LUCY一樣到了100%的生命體,她和這個「神」已經是一體了。這里理解的一年時間大概是在任何一個節點上的一年,也可能是世界將被人類毀滅的前一年,這里也只有超體可以看到。也就是LUCY把她知道的宇宙禁區的知識都儲存在那張最後她創造的超級電腦拷貝下來的U盤中,最後黑人科學家在LUCY的指引下把宇宙的正道一步步的走下去。
3. 電影超體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沒看懂,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得到充分的開發後會怎樣
4. 《超體》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超體》註定將是一部好惡評價嚴重對立的影片。
我對現階段呂克·貝松的看法是,他好像已經很難交出一個完美的劇本,故事的發展常常是用過於直白的邏輯來維系,有時我會想,不會這么簡單吧?但看到後面就發現,原來這事就這么簡單。
《超體》是一部B級科幻片,在預算和美學意義上都是。坊間流傳甚久的一個迷思,說人對自身大腦潛能的開發效率只有10%,那麼如果人將大腦的潛能利用到100%,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這就是《超體》的概念出發點。
影片認為,隨著人對大腦的利用率逐步提高,人可以獲得更多的能力,比如掌握之前沒有學過的知識,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讀懂旁人的內心,甚至操控磁場等等。從純粹科學的角度,這些理論存在明顯的荒謬之處,尤其是到最後100%的開發率實現後,露西的肉身消失,變得無所不在(I』m everywhere),這和神有什麼區別?
所以,呂克·貝松其實是在科幻片的框架下提出了一個「肉身成聖」的可能途徑。影片曾反復詢問:上蒼造人是為何?答案就是成為超越肉體的一種絕對存在。在這個意義上,影片的中文片名意譯為「超體」是非常准確的。
《超體》明顯倉促地借鑒了很多其他科幻片的元素,像《2001太空漫遊》《黑客帝國》的影子都不難從片中發現,打鬥槍戰又似乎是在模仿日本黑幫片(yakuza film),盡管出演黑幫頭子的崔岷植是韓國人。這種情況是當前好萊塢科幻片創作中的一個典型症狀(呂克·貝松雖然擁有歐洲背景,但他可以歸入好萊塢的模式之內),尤其是在B級科幻片中。
好萊塢科幻片按規模和預算可以籠統分為A級和B級兩個層級,這兩類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A級科幻片或是側重於打造一個宏大壯觀的世界觀(宇宙觀),如《人猿星球》、《2001漫遊太空》、《星球大戰》、《黑客帝國》等,或是以動作和奇觀取勝,如《侏羅紀公園》、《獨立日》、《絕世天劫》等。
B級科幻片則有比A級科幻片更悠久的傳統,因為科幻片在六十年代以前是一種二流的低成本類型,少有高成本豪華製作,至少在好萊塢是這樣。B級科幻片常常是以某個新奇的創意或概念取勝。比如六十年代有部《神奇旅程》是說把醫生縮小放到病人的血管里做手術,近年的B級科幻片常圍繞時空穿梭做文章,這幾年的《時空線索》、《源代碼》、《環形使者》、《明日邊緣》(《明日邊緣》用了湯姆·克魯斯,從商業上說它確實不是B級范疇)。那麼《超體》的核心創意就是上面說的大腦潛能開發了。
我對這類B級科幻片的評價標准常常是寬松的,只要核心創意有趣,即使其他方面平庸,那我覺得這部影片仍然值得一看。因為科幻片這種類型的整體發展非常依賴一個個局部創意的積累,你得把它放到整個類型的發展歷史中來看。仍以現在最火的時空穿梭題材科幻片來說,上面列舉的那幾部影片,單獨來看都算不得什麼超級經典,但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一步步推高了用電影表現時空穿梭的門檻,未來在這個領域若出現里程碑級別的影片——就像《2001》之於太空旅行,《星球大戰》之於星際戰爭,《黑客帝國》之於虛擬現實一樣——必然離不開之前的積累。
那麼,《超體》可能是科幻片在腦科學領域的一級小小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