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放風箏的人》改編的電影叫什麼
同名改編電影名叫《追風箏的人》,您看看。
英文名稱:The Kite Runner
發行時間:2007年
國 家:美國
片 長:128分鍾
導 演:馬克·福斯特
主 演:肖恩·托布、薩伊德·塔格馬奧、阿托莎·利奧妮
劇情簡介:荒涼貧瘠的西亞國家阿富汗,多年來一直飽受著窮困和落後的折磨。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卻同樣享受著親情、友情、成長帶給他們的樂趣。富家子阿米爾和他的小僕人哈桑就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小夥伴。無論是荒涼的戈壁、突兀的山丘、一眼忘到邊的枯樹林、繁華的街市……到處都是他們勾肩搭背、打鬧玩耍的好地方。
如今,喀布爾一年一度的風箏大會再次到來。阿米爾和哈桑各自帶著自己的滿意之作踴躍參加。兩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本來可以為他們的幸福童年再次增添快樂的風箏大會卻成了改變兩顆幼小心靈一生的夢魘。幸運的阿米爾在僕人哈桑千方百計的幫助下贏得了風箏大賽的殊榮,而哈桑卻被惡人強暴,膽小懦弱的阿米爾驚嚇之餘卻不敢相助。兩個好夥伴天真爛漫的友情就在這樣尷尬甚至可悲的情形下,被突如其來的「蘇阿戰爭」所打破。
為了躲避戰亂,阿米爾的父親攜家產舉家移民美國。在條件優異美國,學習上進的阿米爾漸漸成了學校里的優秀生,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父親心中的驕傲。但在阿米爾的內心深處,對兒時夥伴哈桑的愧疚感卻無法用任何美好的事物抹去。突然有一天,父親朋友的一個電話終於給了阿米爾重返故土向小夥伴贖罪的機會和勇氣。原來,貧困的哈桑一家多年來一直在飽受戰亂之苦的阿富汗山區苦苦煎熬著。為了保護阿米爾家在喀布爾的房產,忠誠的哈桑一家慘遭兇殘的塔利班恐怖組織荼毒。倖存下來的哈桑之子則落到了塔利班恐怖分子手中。為了隱藏二十年的贖罪、為了少年時的真摯友情,阿米爾決定重回荒涼的西亞戈壁,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將哈桑的兒子從虎口中營救出來……
影片簡評:想必阿富汗在人們的眼中已然與「塔利班」、「恐怖主義」畫上了等號。顯然,《追風箏的孩子》一書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人對戰火叢生、荒涼貧瘠、落後野蠻的阿富汗的片面印象。原著的作者美籍阿富汗裔卡勒德·胡賽尼,1965年生於喀布爾,後因戰亂隨父親移民美國。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系,現居加州。《追風箏的孩子》作為他的第一本小說,便以生動的人物刻畫,震撼感人的故事情節大獲好評。為其贏得了多項新人獎,該書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對故鄉感情摯深的胡賽尼,似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將戰亂來臨前美麗如畫的阿富汗,以及戰爭後滿目瘡痍的祖國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和描繪。小說中,更是利用阿米爾父子因戰事移民的事件帶出了一幅生動形象的移民生活畫卷。
這段交織著友情、親情、思鄉情以及背叛與救贖的復雜故事,令無數人為之動容。影片中畫龍點睛的美麗「風箏」更成為牽動人們視線、心弦,並代表阿米爾與哈桑友誼甚至兄弟親情的象徵。影片最後,當阿米爾帶著哈桑之子來到美國碧綠的草坪上,為他在清風中追趕美麗的風箏時,一切不言而喻......
⑵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影,大概是95、96年吧,講的是一個外國小孩,還有風箏,孫悟空,北京什麼的,求解答
片名: 風箏
法語片名:Cerf-volant bout monde
英語片名:The Magic of the Kite
導 演:王家乙、 Roger Pigaut (羅歇·比果)
主演: Alain Astié、 張春華、謝添、派·特·巴爾地納( Patrick de Bardine)、 Jacques Faburel、Gabrielle Fontan、Monique Hoa、 Souan Won Kong、 Lou P'Ung、Sylviane Rozenberg、Gérard Szymanski、Tchen-Ming Tchen
分類:家庭/奇幻
分級:G(美國)
片長:89分鍾
地區:中國/法國
語言:中文/法文
顏色: 彩色
聲音: 單聲道(Mono)
上映日期:1958年(中國)
1958年12月17日(法國)
1971年11月13日(美國)
簡介:
這是美麗的一天,一架風箏在埃及、印度的天空飛過。它最後落在一棵大樹上。那是巴黎,也正是影片故事的發生地。比埃羅,一個12歲,臉上帶有雀斑的巴黎兒童正和他的妹妹、五歲的尼高爾和他的小夥伴、頑皮的貝貝爾等人在屋頂上欣賞這個美麗的風箏。經過了各種波折以後,孩子們得到了風箏,他們高興地發現風箏上繪著孫悟空的形象,並附著一封信。比埃羅找到了在巴黎的一家中國古董鋪,他從此知道寫信和送風箏的是北京的一個兒童宋小清,自然比埃羅是願意給他寫回信,並應允他與他做朋友的。但是頑皮的貝貝爾因為與比埃羅等發生了爭執,賭氣搶走了風箏底下懸著的回信地址,並且不願還給他們。晚上,就在比埃羅苦思得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忽然想到了放在牆邊的孫悟空,他請求他幫助。突然,孫悟空的眼睛動起來了,然後走出了風箏。孫悟空應允了比埃羅的請求,幫助他和他的妹妹一起到中國來找宋小清,並讓他看到穿著龍衣的人。比埃羅來到了北京,他站在一座輝煌、香煙繚繞的宮殿中,孩子們覺得很新奇,但坐在殿中央的小皇帝卻並不歡迎這些陌生人,他命令武士們去追拿比埃羅,比埃羅嚇得直叫孫悟空,孫悟空到底來了。他問比埃羅:你不是想看到穿著龍衣的中國人嗎?比埃羅說,我是來找宋小清的,我不願見到這些人。孫悟空便告訴他這些人是再也不存在了。在孫悟空又一次奇妙的幫助下,比埃羅終於在北海橋上找到了一些中國小朋友,其中一個還會講法語。但是貝貝爾,這個調皮鬼也跟來了,他給比埃羅和中國小朋友在尋找宋小清的過程中帶來了不少麻煩。盡管如此,比埃羅在中國小朋友的熱情幫助下,還是找到了宋小清。他正與無數小朋友在天壇放風箏。比埃羅高興得叫了起來,他也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他轉過身來,醒了,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做了一個夢,叫他名字的正是尼高爾。這時,貝貝爾也來認錯了,他把地址還給了比埃羅,除了給宋小清回了一封信,另外又寫了一封信,交託給風箏,讓風箏去幫助他們尋找友誼。風箏高飛在蔚藍的天空,與白色的鴿子一起飛向了遠方。
幕後:
本片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兒童片,也是我國第一部中外合拍片。它表現了不同國度的孩子們純潔的友誼和愛好和平的理想,並以此展示了兒童純真的心靈,告訴人們,兒童從小就應該團結互助,珍視友誼。整個影片構思新穎,想像豐富,將中國傳統中的神幻世界與現實生活揉和在一起,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人的藝術魅力。觀眾可以通過兒童的眼睛,看到兩個國家的首都及其風俗人情,富有詩情和畫意,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外合拍的兒童片佳作。本片曾在1958年第11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榮譽獎,並曾於同年在義大利第1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聖;喬洽獎。
短評:——當年的清新
今天在央視少兒頻道看到這部影片,很老,看得時候有多老不曉得,知道是那個時候的特有的色彩,特有的表現方式,特有的說話口吻。在這個紛擾的大片氛圍下,突然之間看到這樣的一部影片,很是清新。
本來以為是中蘇合拍的,查了資料曉得是中法合拍的,中法兩國於1964年1月27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而這部片子拍攝於1958年。那個年代的片子好多都有著很深的意識形態,曾經饒有興致的看《青春之歌》,也看了80年代的《穿紅衣服的女孩》,這些片子都帶著很深的意識形態。而在看這部《風箏》的時候,只感受到一群孩子的純真。不是幼稚,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很難理解片中那種熱情,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很純。
這部片子在中國的資料很少,最多的都是評價——中國第一部中外合拍片。通過法國片名,在IMDB上找到該部片子,當然,么想到美國將之分類為家庭/奇幻。想起小時候看過很多類似的片子,醒來都是一場夢。比如:《小鈴鐺》貌似那個時代的如果想奇幻,人們想到的只能是夢。不同於現在,似乎人人都能夠接受當年的夢。當然,《風箏》我感覺不能只能因為一個夢一個孫悟空而將其定位為奇幻。
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今天看到這部片子特別感動,看片時的放鬆狀態連看那些輕喜劇都趕不上。
PS:美國這部影片是1971年上映的,相信也是有歷史原因的。而對於之後我貼上的一份轉載的評論,有些我還是不贊同,但覺得還是有些意義的。
⑶ 《追風箏的人》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追風箏的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h1UZk3qaC5aZgIj1HMkaCQ
⑷ 有哪些感人的電影、最好是中國的。
1,《鋼的琴》
《鋼的琴》是一部由張猛執導,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於2011年7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鋼的琴》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
2,《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3,《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4,《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5,《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由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愛情片,由張一白執導,鄧超領銜主演,白百何特約出演,楊洋、張天愛、岳雲鵬、杜鵑、柳岩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張嘉佳同名小說,講述了DJ陳末和一群朋友的都市情感故事。
⑸ 電影《風箏》 是在講什麼
印度電影《風箏》:一部唯美而悲情的片子
Post By:2010-8-18 18:06:00
「風箏在空中飛翔,自由自在,在風中起舞,無憂無慮,就像一對戀人,相遇,飛翔,相擁。他們幾乎融為一體,但是風箏並不能隨意飛舞,因為風箏的線握在別人的手裡……」
這是這部電影開頭的旁白,初看到這樣的旁白,還不能讓我們產生多少異樣的惆悵情緒,因為美好的愛情才剛剛開始,我們還看不到過程和結局。但是,隨著電影情節的深入,我們會慢慢被這個愛情故事所吸引。
男主人公J總是用一種游戲的心態來生活,為了生活為了金錢有時候也會故意出賣一下自己的靈魂。當她遇上愛上他的Gina的時候,面對Gina的表白,他拒絕了,可是當他得知Gina是拉斯維加斯最大的賭城老闆的女兒時,他又違背自己的內心而說愛上了Gina,於是他走進了這個豪門之家。這時候的J以為命運之神終於眷顧了他,他的許多人生的夢想可以實現了。
但是,命運弄人,在Gina的家裡,J又遇上了曾經有過一面之緣而突然消失的Linda,此時,愛情重新引燃,但是,Linda卻將要成為Gina哥哥的妻子。
本來,J和Linda都是為了金錢和名利而進入這個豪門之家的,在這個家裡的相遇,雖然兩人之間萌生愛情,但是,他們都無法反抗這樣的家庭,反抗的後果就是毀滅,因為他們見識過Gina 的哥哥和父親怎麼對付反抗他們的人的。所以,J和Linda決定在Linda結婚的前夜單獨見面談談,徹底告別過去,各自過各自的生活。
J和Linda這個見面的過程是我所見過的最唯美的愛情畫面,愛情的熱烈被生生憋在心底而無奈告別,強顏歡笑在雨中起舞而內心卻無比悲涼。這個場面被印度特有的舞蹈演繹起來真的很令人動容,這樣的愛如果不能擁有美好的結局那是多麼令人心碎。
最後,在Linda的家裡,J和Linda因為不忍分別而相擁,內心正不知怎麼辦的情況下,突然Gina的哥哥闖進來,發現了J和Linda在一起,怒火中燒,要殺J,不得已,Linda為救J而打昏了Gina的哥哥。然後兩人不得已而逃亡,Gina的哥哥隨後醒來後,嫉妒和憤恨讓他失去了理智,在報警的同時率領他的手下拚命追殺他們。
於是,兩個人為愛走上了逃亡之路,警察和Gina的哥哥兩路人馬追捕J和Linda,他們每天都面臨險境,但是他們的愛情至死不渝。最終,J為了掩護Linda而受傷,Linda把昏迷的J拖上火車,自己駕車引開了Gina哥哥一夥人。
受傷昏迷的J被人救起,傷好以後他回到拉斯維加斯,想尋找Linda,被Gina的哥哥包圍,並被Gina開槍打傷。生死關頭,J被Gina哥哥的司機所救,Gina哥哥的司機在臨死前跟J訴說了Linda為了救受傷昏迷的J而開車引開了Gina哥哥的追殺,被追到了一座懸崖邊,最終Linda帶著對J深深的依戀而開車沖下了懸崖。
極度悲痛的J開槍殺死了Gina的哥哥一夥人後,來到了Linda死前的懸崖邊,想起他和Linda相識相愛走過的歷程,對於Linda的思念讓J張開雙臂,像一隻風箏一般落入了大海。在大海里,他看到了Linda,他們擁抱在一起,寧靜而安詳。
這是一個唯美而悲情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為了愛而舍棄了名利,親情,甚至自己的生命,而現實中可能不會有這樣的愛情發生,現實中的人牽絆太多。只是,結局雖然是悲情的,這多少是讓人感覺惆悵的,但是,電影所演繹的這種愛情的過程很美,這是人間最極致的愛情,雖然現實中沒有這樣的愛情,但是卻是可以讓經歷愛情的人感動。而這種對於情感的感動是人不可缺少的,否則,人何以為人呢?
參考:http://house.focus.cn/msgview/308/19703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