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十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員是一個非常吃香的工作,當時的工資是多少錢
在當時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農村放映員就相當於是一個公務員的存在,當時的公務員,可是非常牛的每個月按月拿工資,一個月可以領取四十多塊錢的工資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高的收入了,在當時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筆巨款,而且每放映一場電影還可以拿到提成,一個月總的來說可以說是收入不菲了。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人都還記得,當時農村非常流行播放露天電影,誰家小子娶媳婦都會安排一場露天電影,有時候村裡也會單獨請放映員播放電影,兩棵樹加上一塊白色的幕布再加上一台放映機一個白熾燈泡是當時獨特的風景,當夜幕降臨之前,周圍村子的小孩子都會拿著小板凳前往放映地點等著看電影!當時的物價比較低,就算是老師在當時工資也就才不到30塊錢一個月,所以能當上放映員就與進入,當時糧站工作一樣吃香,而且邀請放映的人員還會在家裡,准備上一桌的吃的,也就是會管放映員一頓飯,這在當時來說已經是極好的待遇了。
Ⅱ 為什麼八十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員非常吃香
露天電影是一代人的記憶,尤其對於80後及以前的人,在電視機大量問世以前,身為一個農村電影放映員是一件非常吃香的人。可以說當他們介紹自己工作時候,都會非常的自豪;而且正因為他們是電影的放映員,也能夠在那個缺乏電視的時代里,讓自己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影片。
綜合以上的情況看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所以電影放映員的工作很吃香;是因為這個工作深受大家的喜歡,加上相應的工資待遇不錯,就連找對象也有著很大的優勢,所以才成為了一個香餑餑。
Ⅲ 中國老放映員政策
廣電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出《關於妥善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從事電影放映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常年堅守在電影放映一線,為我國農村電影事業的發展和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貢獻。目前這批放映員年事已高,其生活待遇、社會保障等問題日益突出,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對於保障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基本生活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意見》全文:
廣電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關於妥善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
歷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
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妥善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基本原則
要堅持「尊重歷史,保障民生,明確責任,確保落實」的基本原則,妥善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
二、政策措施
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以納入國家現行社會保障制度為主、多種途徑解決。各地要積極引導和鼓勵鄉鎮(公社)老放映員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繳費給予補貼,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老放映員按月發放養老金。地方政府還可以採取補助等多種形式,妥善解決好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具體辦法由當地政府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
對身體健康、未滿60周歲,尚有工作能力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經培訓取得農村電影數字放映資格證後,應優先上崗;對於其子女,有從事放映意向且具備農村電影數字放映資格的,亦應優先考慮安排。
對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生活確有困難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各地政府應當通過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幫助其解決基本生活困難。
三、適用范圍
本指導意見所稱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是指:凡1993年12月31日(含)之前,曾被鄉鎮(公社)正式選用的農村電影放映人員,且持有「三證」(電影放映人員證、電影放映技術資格證、電影放映單位登記證)中的一證,或能提供當年被鄉鎮(公社)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門選用的有關文件的人員。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政策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的責任主體在地方,按照建立政府間事權與財力相匹配的財政體制改革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實擔負起責任,高度重視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工作,將其列入議事日程;要進一步增加責任感、緊迫感,扎實穩妥推進此項工作。
(二)制定實施方案。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的資格認定辦法,確定工作流程。
(三)確保政策落實。各地要按照本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快工作節奏,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解決鄉鎮(公社)老放映員歷史遺留問題各項政策的落實。對工作中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糾正,並堅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廣電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將認真總結推廣各地有益經驗,適時聯合組織專項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