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投資可靠嗎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參與到電影當中來!
可靠。
原因如下:
一、國家政策扶持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我國開始大力推動國內文化產業的發展,先後出台七大類153件文件推動電影行業發展,並鼓勵個人投資參與電影拍攝。
四、投資風險低,收益高
相對於其他投資,電影投資者只需要找到一個好的項目或者好的影片即可享受票房的高收益。2012年12月12日上映的喜劇電影《泰囧》,總投資5000萬,上映之後最終票房12.67億,回報率達到990%!2017年《戰狼》票房收入56.82億,製作成本2億左右,投資收益達9倍多。《羞羞的鐵拳》投資7000萬,回報11.5倍!第一部眾籌完成的國產電影《大聖歸來》——接近10億多元的票房收入,79位出資人獲取收益高達400%。假設出資5萬,將直接收益15萬!試問上班族一年的固定薪資上幾十萬者又有多少?
② 為什麼電影殺青了還要融資
因為殺青只是代表這部電影已經拍攝完畢了,但是影片還要進行後期處理啊,什麼配樂、特效、剪輯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更別說電影上映的時候需要宣傳,演員和導演需要路演(也就是去不同的地方舉行觀影會),路費、旅費、餐費這些都需要錢的,所以即使電影殺青了,還是需要融資的
③ 大眾參與電影投資可靠嗎為什麼拍攝好的電影還在找投資
影視投資還有最重要的一項風險,就是和投資者對接的不是影視公司的人,而是一些類似於「眾籌」的網站,我們首先知道眾籌是什麼。對於影視投資來說,眾籌平台先籌集你的資金,然後再去做影視投資。同樣的投資方式,這種投資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最低,風險也大。
電影投資渠道只有對准電影的中控出品方才可靠,而且拍攝完成的電影是不能投資的,市面上所有拍攝完成的電影讓你去投資,都是騙局!你也不想一想都拍攝完了,馬上要上映了,人家都開始數錢了,會無緣無故的讓你在加進去嗎?讓你平白無故的瓜分他們的利益嗎?清醒些吧!
④ 拍電影既然大都虧損,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投資 電影投資為什麼那麼大
1.有對比就有傷害;市場上報道25歲小伙,於宇昂投資《泰囧》400萬,獲得7000萬回報,見證了奇跡的放生!實現了人生第一桶金財富自由。更何況這兩年的電影票房大賣,所以許多人都想分一杯羹。
2.對比其他的投資,如股票。同樣是80%的人虧損,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進場呢?
3.市場大眾化,為了適應投資潮流。目前市場上能投資的產品並不是很多,特別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4.賭徒心態,為什麼我不是中獎人之一呢?這是大眾的心聲。
5.政策的支持,2002年2月1日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第十七條: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所以電影投資是適合普通人的。而2017年的《電影促進法》更加把電影行業推向了高潮。所以這也是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投身電影投資的原因。
⑤ 電影是出品人投資還是製作人投資他們的任務又是什麼樣的收益方一般是誰
電影是出品人投資的,製作人負責製作電影的拍攝及後期製作,而出品人則是負責電影的推廣以及發行的,收益當然兩方都有,否則不是白幹了,要是論誰賺的多,那自然是製作人,章子怡自己投資拍的「非常完美」自己就第一次擔任製作人,就是為了減少經費給製作人,用自己的名聲打響影片。
⑥ 拍電影的錢是從哪來的
電影資金由製片人負責籌集,尋找各大電影公司資助,籌集社會資金贊助等等
⑦ 拍影視劇的資金都是從哪來的,為什麼有些藝人薪酬那麼高
現在許多人在無聊的時候就會刷劇,在遇到自己比較喜歡看的電視劇時,通常會熬夜追劇,可能有許多的朋友會感到疑惑,我們有時候觀看一些影視作品時,並不需要花費一分錢,那麼影視公司拍攝這些作品的資金是從哪裡來的呢?還有一些受觀眾喜愛的一線大咖,他們的收入為何那麼高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3.明星的高額片酬
對於影視作品來說,其看點除了故事情節外,就是演員的演技了,特別是一些明星,有著龐大的粉絲基礎,在劇中擔任主要就有大量的粉絲來看,為了使影視劇能夠大賣,所以投資方會給這些明星高額的片酬讓他們來參演。
⑧ 大導演拍一部電影之前哪來的那麼多的錢來拍誰給的干嗎給
投資商給的阿,目的?商人都是覺得有利可圖的,要不怎麼可能讓自己的錢打水漂呢。包括電影公司投資也是覺得劇本由潛力,會有收益才會投資的。
但是主旋律影片一般都是國家出錢的,因為他的教育意義要遠遠超過經濟意義。
⑨ 今年電影市場這么差,為什麼還有人投資電影
每年上映這么多電影,並不是所有電影都能盈利,從票房賬面上看,90%以上的電影都是虧本,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瘋狂去投資呢?這裡面投資電影的目的都不一樣。
有些問題比較敏感在這我們不做過多解釋,簡單來跟大家說說吧。
第一種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那就是洗白,有些人就是通過投資電影把灰色收入(具體大家都懂)合法化。這些投資電影壓根不是為了賺錢,就算電影虧本,他們還是賺的,比如投資5000萬,電影票房1個億,票房分賬大概是3000萬左右,但是能把5000萬洗成3000萬那也是賺的,對不對?對於這種人,不是血汗錢花多少都不心疼,有錢花不了才蛋疼。
但是這種情況是相對比較少的,有很多人以為大部分電影都是洗錢,這個有失公允。
第二種是賭博心態。誰也不知道拍出來的電影能不能火,萬一火了說不定把前面幾部電影的虧本都賺回來了,這種例子很多,比如《瘋狂的石頭》製作成本350萬人民幣,全球票房收入卻是2700萬人民幣,回報率7.7倍;還有《失戀33天》 製做成本890萬人民幣,票房收入4億人民幣, 票房回報率達到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