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羅馬假日》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羅馬假日》是1953年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由美國王牌導演威廉·惠勒執導, 知名演員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影片一經上映即取得巨大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
1954年,影片入圍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10項提名,最終斬獲囊括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奧斯卡三項大獎。此外,影片還包攬了電影界影響較大的各項大獎。經典的藝術作品總是經久不衰,散發永恆的光芒,電影《羅馬假日》正是如此。作為一部上映至今67年的老電影,影片在豆瓣上仍保持9.0的高分,並入選豆瓣電影Top250清單,被認為優於98%的愛情片,由此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電影《羅馬假日》講述了一個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歐洲古國公主安妮到訪羅馬,不喜繁文縟節的她使計逃出皇室藩籬並流落街頭,最終被窮困潦倒的記者喬救助。記者喬故意隱瞞身份與公主同游羅馬,企圖炮製一份獨家新聞。但在兩人相處過程中,朦朧的情愫悄然發生在兩人身上,最終公主安妮毅然承擔起家國重任,回歸公主身份,記者喬為了保護公主的形象,放棄名利雙收的機會,將遊玩的照片贈與公主留戀。
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都立足於安妮公主和記者喬愛而不得的美好愛情之上。誠然,這場充滿浪漫色彩卻又遺憾落幕的愛情絕唱,足以打動任何一個對愛情懷抱理想和憧憬的人。但是在愛情主旋律之外,我還看到一個反對束縛追求自由的女性自我成長的歷程。
電影《羅馬假日》將一場不可思議的浪漫邂逅放置在充滿和諧情調的羅馬風光中,在探索自由愛情的同時詮釋責任的意義,成就一個時代的印記。本文我將從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出發,從安妮女性意識的覺醒、安妮對於愛情和責任的取捨、安妮經歷帶給觀眾的現實思考、電影獨特拍攝手法及美學意蘊四個方面來挖掘這部歷經67年時光仍歷久彌新的經典電影的魅力所在。
04、電影獨特的拍攝手法,結合如夢如幻的故事劇情,讓這部電影充滿豐富感人的美學意蘊
影片之所以能把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講述地如此打動人心,導演獨特的拍攝手法不可小覷。這部電影出自美國著名導演威廉·惠勒之手,他曾經捧出了十五位奧斯卡金像獎明星,公主安妮的扮演者奧黛麗·赫本也憑藉此片一躍成為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在關注電影劇情和思想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跳出劇情外看到影片本身美學意蘊,了解促使這部電影在時光長河熠熠生輝的獨特拍攝手法。
電影的故事背景架構於上個世界羅馬城內,導演威廉·惠勒堅持所有鏡頭必須在羅馬實地拍攝,罔顧這種做法會把電影預算增加一倍。此外,他不願羅馬城華麗的古跡和繽紛的色彩喧賓奪主,所以將其拍成黑白電影。
最終拍攝出來的效果非常完美,成就一部黑白經典之作。電影雖然是黑白的,但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卻讓人的內心充滿美妙的色彩。影片巧妙地將羅馬古城的風情和諧地融入劇情中,讓人心往神馳。
羅馬古城獨具韻味的露天咖啡館、古羅馬競技場、真理之嘴雕像、許願石壁等名勝古跡,和諧優雅,宛如一幅幅經典美畫。還有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悠揚的船上舞會、人來人往的街道、 熙熙攘攘的市場,充滿人煙氣息的羅馬古城給人以柔和、協調之感。
導演巧妙將羅馬城市的優美風光及和諧情調融入電影劇情,使影片充滿人文氣息。羅馬古城獨具匠心的景緻處處浸潤著優美,使影片充滿了一種溫馨的親密和諧氛圍。這種充滿異域情調和厚重文化的環境,可以讓觀眾更好地沉浸在電影中感受主人公純潔的愛情以及兩人心境的轉變,從而親近劇情,感受到電影更深層次的精神力量。
寫在最後:
電影《羅馬假日》不僅是一部簡單的愛情電影,更是一部可以帶給人們深思和力量的電影。影片之所以歷久彌新,絕不止於唯美浪漫的表面劇情,劇情背後導演傳達的思想和絕妙的美學意蘊同樣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地方。
這部集歡笑和遺憾於一體的電影,除了教會我們勇敢追尋自由,它更讓我們看見女性意識覺醒的力量、對人性美好的呼喚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愛情、自由、希望都是我們可以嚮往和探索的美好事物。影片雖然以遺憾收場,但它傳達的精神力量永不褪色。
⑵ 電影《羅馬假日》講述了什麼故事
⑶ 羅馬假日主要說的是什麼故事
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厭煩皇家生活的安妮公主訪問羅馬時私自出遊,而與美國記者喬邂逅。喬串通攝影記者爾賓偷拍了許多公主精彩的鏡頭,准備作特別報道。不料卻與公主墜入情網,為保護公主的形象,中能忍痛拋棄功成名就之良機,交照片送予公主留念。安妮公主不願受皇室古板禮儀的擺布,但經受羅馬一日假期後,反而體驗自己對國家的責任,忍痛拋棄愛情返回大使館,並果斷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